熱解讀丨這次重磅講話 習近平兩度引用同一句歌詞有何深意

2020-12-23 南國早報

熱解讀一座四孔殘橋矗立秋日的鴨綠江中,鋼梁上彈孔累累,訴說著往事崢嶸。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講話中,總書記開篇即引用「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句歌詞,深情回顧了抗美援朝那段波瀾壯闊的歷程。

講話最後,總書記再次意味深長地引用這句歌詞,號召大家「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

回望,是為了不忘歷史;眺望,是為了更好前行,總書記兩次引用《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歌詞,意蘊深長。

歷史不能忘卻。

1950年秋,鴨綠江畔,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由此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抗美援朝戰爭,是在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條件下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戰爭。當時,中美兩國國力相差巨大。在這樣極不對稱、極為艱難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軍民密切配合,首戰兩水洞、激戰雲山城、會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等,連續進行5次戰役,此後又構築起銅牆鐵壁般的縱深防禦陣地,實施多次進攻戰役,粉碎「絞殺戰」、抵禦「細菌戰」、血戰上甘嶺,創造了威武雄壯的戰爭偉業。

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19萬7千多名英雄兒女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渡江後回望祖國的那一眼,成為很多志願軍將士和故土親人的永別。

23日,大會開幕前的一個「畫面」讓很多人淚目: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入場,現場全體起立並鼓掌,在入場的十多分鐘期間,掌聲一直在持續。

老戰士、老同志們雖已是滿頭白髮,腿腳也不那麼靈便,但是他們依舊精神飽滿,神情一如當年般堅毅。

在那段血與火的歲月裡,祖國召喚英雄兒女,戰火鍛造鋼鐵戰士。

「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以鏗鏘堅定的聲音盛讚這些鋼鐵戰士鍛造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這並非總書記第一次提及「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10年前,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6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曾動情表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崇高風範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4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在參觀展覽時,總書記言語中飽含自信:「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70年前,正是憑藉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為祖國「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才掃除了近代以來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恥辱,打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才打敗了侵略者,震動了全世界,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當前,百年大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徵服,還需要更多「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的勇氣。

「面對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面對各種阻力壓力,中國人民總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總能展現大智大勇、銳意開拓進取,『殺出一條血路』!」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的聲音堅定自信。

今年以來,總書記多次詮釋各種精神:偉大抗戰精神、偉大抗疫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在歷史迴響中,帶我們接受思想洗禮,汲取奮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

相關焦點

  • 習近平講話數次引用屈原詩歌名句,有何深意?
    習近平講話數次引用屈原詩歌名句,有何深意?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屈原,讚嘆其心憂家國、情牽百姓、勇於探索的思想精髓,並幾度引用屈原詩歌中的名句來闡述思想,寄情言志。
  • 習近平數次引用屈原名句,有何深意?
    千百年來,端午節日與端午文化綿延不絕,既有民俗傳統的豐盈,亦有人文情懷的支撐。 習近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他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引用屈原詩歌中的名句來闡述思想,寄情言志。習總書記引用這些名句有何深意? 一 創新精神 引用詩文:「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熱解讀|從三個與船相關的比喻讀懂習近平「雲外交」講話
    從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到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再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一周以來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多場重磅多邊外交活動,全面闡述中國主張,並就加強合作提出倡議。
  • 熱解讀丨從三個與船相關的比喻讀懂習近平「雲外交」講話
    從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到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再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一周以來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多場重磅多邊外交活動,全面闡述中國主張,並就加強合作提出倡議。中國的「雲外交」備受矚目。
  • 習近平引用的名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這篇講話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新的宣言書、新的動員令,對於鼓舞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在超過萬字的講話稿中,習近平多次引用古今中外的名句。
  • 「人民」成為習近平改革理念的關鍵詞,有何深意?
    「人民」成為習近平改革理念的關鍵詞,有何深意? 原標題: 習近平這一系列講話中最重要的關鍵詞是什麼?  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深改組1000天」系列之《習近平的改革本質論》,為您解讀。  光陰荏苒,留下奮鬥者深深的足跡。回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1000天來習近平的27次講話,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人民」二字。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 習近平主席講話引用的古語名言50例全收錄
    編者按:習近平主席31日上午乘專機離開北京,對千里達及托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進行國事訪問並赴美國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這是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後第二次出訪。首訪中,他穩重的風格、生動的語言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縱觀習近平歷次重要講話發現,他曾數次引用古典詩句、諺語闡述思想。
  • 習近平引用的這些名句源自何處?
    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在超過萬字的講話稿中,習近平多次引用古今中外的名句。這些引用,既有中國古代的經典名言,也有恩格斯、毛澤東、鄧小平、魯迅的論述。這些名句,從理論依據、歷史實踐、文化淵源、民族精神等方面,深化了對中國改革開放內涵的認知。今天,小編對這些名句進行解讀,以饗讀者。
  • 這場座談會上,習近平多次提"新"有何深意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8月24日下午在中南海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此次座談會研究了哪些新情況?作出什麼新規劃?
  • 習近平引用的名句--新聞報導-人民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這篇講話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新的宣言書、新的動員令,對於鼓舞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在超過萬字的講話稿中,習近平多次引用古今中外的名句。
  • 有深意更有寓意 ——解讀《求是》為何重發總書記兩年前的重要講話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黨中央機關刊再次發表總書記兩年前的這篇重要講話,有何深意?筆記君感到,從這樣的大背景下去認識去把握,才能更好理解重發總書記這篇重要講話的重大理論與現實意義。(二)總書記發表這篇重要講話的場合,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式。講話的一大重點和亮點,是謳歌偉大的中國人民、中華民族,闡釋偉大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
  • 熱解讀丨習近平心中的長江「漁」事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丨熱解讀丨高山大川,江河之源。唐古拉山脈姜根迪如冰川融化的水滴,匯成長江的第一股水源,一路浩蕩6300餘公裡,在奔流入海前,孕育滋養出一片富庶水鄉,這就是江蘇。11月12日,在上海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後,習近平總書記馬不停蹄地赴江蘇考察調研,首站來到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考察當地推進長江岸線環境綜合治理、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
  • 熱解讀丨習近平為何在盛會上引用這句家喻戶曉的詩句
    熱解讀黃浦江畔,華燈綻放。生機勃勃的「四葉草」盛裝以待,擁抱四海賓朋。  11月4日晚,一場國際貿易史上全球矚目的盛會——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啟幕,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 全國首款習近平重要講話APP上線(圖)
    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的支持下,由中央黨校中國幹部學習網研發的「學習中國」APP近期悄然上線,該軟體的主打內容則是習近平系列講話和相關著作。  讀者可在這款APP上免費閱讀習近平從政路上的多本著作。如,1992年出版的習近平的第一本個人著作《擺脫貧困》,2006年12月和2007年8月分別出版的習近平主政浙江時期的著作《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和《之江新語》,以及最新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 句句箴言,品讀習近平引用的詩詞典故
    引用名篇經典,是習近平講話的一大特色,其用典精妙廣博,意境深遠,引人入勝。「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學習大國」梳理今年習近平在重要場合引用的部分詩詞古語,帶您一起學習經典。 正如習近平所說,「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這也正是「親仁善鄰」「協和萬邦」表達的寓意。
  • 媒體盤點習近平講話引用古語名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2013年3月1日)  典出:《論語·為政》  原文:同引用  釋義: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惘;只思考、不學習,思考也會陷入困境。
  • 習近平多次引用的張載「橫渠四句」究竟有何深意?
    這四句,習近平曾多次引用。  今天,我們來了解下張載,了解下「橫渠四句」。推薦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一篇解讀。     張載及其「橫渠四句」  肖偉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10月11日 第10 版)  今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
  • 學習用典| 習近平最新回信引用的古語背後有深意
    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中引用了這句古語,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並寄語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出自《後漢書·虞詡傳》,原典為「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 習近平引用的名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這篇講話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新的宣言書、新的動員令,對於鼓舞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在超過萬字的講話稿中,習近平多次引用古今中外的名句。
  •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引用恩格斯15段著名論述,有何深意?
    近年來,習近平先後引用過恩格斯的15段著名論述,分別從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史觀和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方面,多維度闡發了恩格斯論述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內在聯繫。其中,有些精闢論斷和至理名言被習近平多次轉引和發揮,體現了中華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和推進理論創新的深邃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