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10以內加減法填空題——在家裡你也可以輔導孩子

2020-12-13 七色光樂理

10以內的加法或減法的直接運算,孩子只要熟練掌握了「數的分與合」,其運算結果一般不會出錯。但是,當算式變形成了填空題之後,孩子在解答的時候往往容易出錯。例如下面的題目:

圖片由親子園製作

那麼,幼兒在解答這類題目時的一般思路應該是什麼呢?家長在家中又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進行科學的輔導呢?

1、使孩子明白題目所表達的含義,是正確得出答案的前提

例如( )+5=8 這個式子,家長們可能覺得這沒什麼好解釋的,就是「幾加5等於8的意思,是幾,就在括號裡填幾」。但是這層意思你不講的話(或者是老師講了孩子沒注意聽),孩子就不會清楚這道題要讓他做什麼。所以,看見類似的式子之後,一定要讓孩子口述題目的含義。例如:3+( )=8的意思就是「3加幾等於8?應該加幾,就在括號裡填寫幾」;再如:( )-3=5的意思就是「幾減3等於5?是幾就在括號裡填寫幾」……題目所表達的含義明白了,接下來,孩子就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了。

2、掌握10以內的數的分與合跟加減法的關係,是快速進行加減法填空題運算的關鍵

對於幼兒來說,不適合用嚴密的數學概念來歸納解題方法。如果能結合前面學過的10以內數的分與合進行講解,孩子在答題的時候就能夠做到既快速又準確。

一個數可以拆分成兩個數,兩個數加起來可以合成一個數。見下圖:

圖片由親子園製作

如何利用數的分與合跟加減法的關係向孩子講解呢?

【加法填空】例如:( )+4=6

交代清楚:兩個數相加時,得到數是總數。總數6可以拆分成4和2,所以,括號中應該填寫2。

【講解思路】問:題目中總數是幾?答:是6。問:應該把總數拆分成幾和幾?答:應該拆分成4和2。問:為什麼不拆分成5和1?答:因為題目中問的是「幾加4等於6」,跟1和5沒有關係。(孩子如果不會回答,家長可以先示範回答。)

思路2:總數6減去拆分出來的4,得到的就是另一個拆分出來的數2。(這裡面涉及方程的思想,孩子難以接受的話不要勉強。)

如果孩子在學習數的分與合時學的不紮實,可以結合實物進行拆分。如下圖:

熟練之後,讓孩子邊審題邊口述分析。

例如6+( )=9 ——孩子審題後應該馬上說出解題思路:因為總數9可以拆分成6和3,6加3等於9,所以括號裡應該填寫3。

【減法填空】例如:7-( )=5

交代清楚:兩個數相減時,減號前面的數是總數。因為7是總數,7可以分成5和2,所以7減2等於5。

另一個思路就是:總數7減去已經知道的5,得到的就是另一個數2。

例如:( )-3=5

思路:減號前面的數是總數,總數減去3還剩5,所以,把3和5加在一起就得到總數8。括號裡應該填8。

提醒孩子:不論是加法還是減法,總數都是最大的。

自己再編一些10以內的加減法填空題,讓孩子練習鞏固一下。

【重點】總數可以拆分成兩個數——兩個數相加得到總數,總數減去其中一個數得到的就是另一個數。

相關焦點

  • 幼兒20以內加減法技巧
    幼兒20以內加減法技巧2019-09-28 23:16:55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一般學齡前的孩子還沒有建立起數的概念,因此,對於數學的加減法學習是比較困難的,孩子學習加減法,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家長不可以操之過急,可以慢慢從二十以內的加減法開始教起。
  • 一年級口算實用技巧,讓孩子快速掌握10以內加減法
    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口算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一年級是一個打好口算基礎的黃金時期,如果孩子在一年級沒有掌握好10以內的口算,那麼接下來高年級更為複雜的計算將會成為孩子學習的難題。一年級的孩子由於年齡較小,很多方面的發展都還不成熟,因此,在計算時難免會出現錯誤,家長在輔導孩子練習口算時,需要幫助孩子找到錯誤,對症下藥,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口算能力。10以內的加減法訓練是一年級孩子最基礎的口算訓練,孩子只有熟練地掌握了10以內的口算後,才能為接下來更高年級的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 3歲寶寶搞定10以內加減法,註冊會計師媽媽這樣做數學啟蒙
    ;基本會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藉助實物能夠計算超過10的加減法。剛開始的時候,哪怕只剩兩三塊,他也要指著從一開始數,慢慢的3以內他基本就不數了,一看就知道了。除了在家裡,出門的時候,也可以幫助孩子練習數數。例如,兒子走臺階的時候、拍皮球的時候、跳的時候、一起撿樹葉或者石頭的時候,會邊做邊數數等等。
  • 怎麼教孩子學數學加減法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不是算會那道題,而是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係。比如:6個蘋果,可以分成2個和4個蘋果,也可以反過來說是4個和2個蘋果,同時,2個和4個蘋果(或者4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起來就是6個蘋果。
  • 寶貝,你掰手指算10以內加減法究竟到什麼時候?
    後來我又隨機報了幾道10以內的加減法,政政不掰手指就算出來。政政已6歲多了,10以內的加減法還需要掰手指計算,對於快上小學的他來說,很明顯速度慢了,上學後剛開始可能看不出多大問題,但是慢慢到20以內加減法的時候孩子就會很吃力啊。
  • 6歲孩子挑戰100以內加減法,用了這個方法,你家孩子也可以
    文|慢媽我家樂樂四歲多,我對他的數學啟蒙基本處於放羊狀態。他會的那些認數、數數的本領,多半是幼兒園老師教的。他現在會的數學,也就是認識二十以內的數,加減法只知道一加一等於二。所以可以想見,當聽說有個孩子4歲就理解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5歲可以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並且過渡到心算,6歲就學著挑戰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我是多麼吃驚。趕緊深入了解,原來這個孩子既不是天生的神童,家長也沒有早早地給他數學啟蒙,甚至在三歲時也才認識了十以內的數字。不過他的進步能夠如此神速,完全取決於媽媽的引導。
  • 小學數學分數加減法預習講解,考試題型分析,在家也可以好好學習
    在現階段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做一個無私奉獻,胸懷國家的人,加油!閒話不多說啦,下面貝貝老師要為大家講解一下小數數學分數加減法以及相關考試習題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孩子4歲半了,怎麼也學不會20以內的加減法,是他不夠聰明嗎?
    這是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材目錄,上面第八單元的主題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也就是說,根據孩子的認知發展特點,「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6-7歲的孩子應該學習的內容。而且,「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一年級下冊才學習的內容,一個四歲半的孩子做不出20以內的加減法,其實是很正常的。
  • 3歲能從1數到100,會20以內加減法:這是數學天才還是家長誤解?
    (一)育兒案例「我家兒子3歲了,鄰居跟他同齡的男孩子都是只能數數從1數到10,而他卻能從1數到100,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題也都能說對,這該怎樣教他呢?補充一句,我們當家長的該怎樣給他鞏固數學知識呢?」
  • 家長如何輔導一年級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
    所以做為家長首先要看看自己孩子10以內加減法掌握的怎麼樣。如果10以內的加減法撐握的不夠熟練,就要先把10以內的加減法練熟了。針對一年級孩子特點,把抽象的計算用形象的方式來學習更能吸引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在家裡可以把孩子的玩具、零食,家裡的常見物品當作學具來解釋怎麼計算。比如』2+3=』怎麼算:先擺2塊糖再擺3塊糖,把它們合在一起就是5塊糖。
  • 幼兒 10以內的數學遊戲
    10以內的數學遊戲 一、10以內初步數概念    ●序數    1、找座位
  • 小學一年級數學:基礎加減法規律和輔導法則!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不是算會那道題,而是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係。比如:6個蘋果,可以分成2個和4個蘋果,也可以反過來說是4個和2個蘋果,同時,2個和4個蘋果(或者4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起來就是6個蘋果。也就是說:1、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 孩子6歲前,如何學會100以內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幫娃收藏吧
    我家大寶在上小學前,我就想如果能讓他識字幾百個,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那孩子上小學以後,我是不是能省不少心。這識字還好,但是讓孩子做算術題的練習,不管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於我和老公都是一種折磨!剛開始10以內的加減法學得還挺快,到了20以內加減法就理解不了。到了兩位進位的加減法,孩子就完全懵了。
  • 大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加減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 【數學啟蒙】10以上加減法,你們是怎麼教孩子的?
    看班級群暑期裡依然上學的孩子,已經開始10以上加減法,拼音認讀寫,10-50數字書寫……我家到現在5的分解還不太理解什麼意思,不知你們有沒有這個感受,孩子真正理解和寫出正確答案這兩件事之間,隔了十萬八千裡
  • 孩子學不會加減法,是太笨?NO,也許是你教的方法錯了!
    在幼兒數學啟蒙中,加減法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家長們費盡心思講解,可對於成人來說很簡單的10以內加減,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卻始終無法理解。從而加大孩子學習量,想通過大量的刷題讓孩子熟能生巧,更快的掌握加減法。但是脫離了理解的熟練,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事實上,在幼兒數學啟蒙早期,孩子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很難理解抽象的數學符號概念。所以,在學習加減法之前,我們可以通過對數的組成的學習,避免孩子直接進行抽象的符號運算。
  • 幼兒數學啟蒙思路及方法
    你想讓幼兒認識到這是一個蘋果,可能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讓他理解「1」的含義。很多家長選擇從數數開始給幼兒進行數學啟蒙,經常會這樣問幼兒:這裡有幾個蘋果?我們來數一數好不好?我們可以仔細想想,讓幼兒回答「這裡有幾個蘋果」的問題其實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幼兒必須知道什麼是蘋果,這一堆物品裡哪些是蘋果。
  • 一年級數學:3500道20以內加減法,每天一頁,孩子期末一分不丟!
    一年級數學:3500道20以內加減法,每天一頁,孩子期末一分不丟!20以內加減法是一年級孩子必須掌握的計算,可以說20以內的加減法已經算是數學計算中基礎中的基礎了,因此各位家長要監督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
  • 50以內加減法,中班娃就會了!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50以內加減法,中班娃就會了!    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常報全媒體訊 「幼兒園中班,不應該還是掰指頭數數的階段嗎?班上卻有小朋友學50以內的加減法了!」    一項調查:9成大班幼兒在校外學拼音、算術、寫字    根據《3~6歲幼兒學習和發展目標》,5~6歲的學齡前兒童,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    市區某幼兒園一位老師表示,中班的孩子,園外學習以畫畫、圍棋等藝術類項目居多,升入大班,又增加了「小學化」的學習。
  • 如何更好輔導孩子學習一年級數學
    否則,反而會扼殺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近年來,數學教育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學學習更強調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知識,自己去發現知識。也就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覺得這一點對我們家長輔導孩子也很重要,當你給孩子輔導數學時,你是直接把知識給他,還是啟發引導他,讓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