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堅:長江經濟帶生態環保綠色發展路徑

2020-12-20 中國水網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建設長江經濟帶,是國家一項重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長江流域是一個以水為紐帶的經濟社會大系統,也是一個有著豐富生物多樣性的溼地生態系統。目前,長江流域面臨著廢汙水排放嚴重、水質不斷惡化、汙染事件頻發、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退化等諸多問題。建設長江經濟帶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生態與經濟並重、保護與利用並舉、開放與開發並進,在思想、規劃、行動、機制等方面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的路徑。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導思想。目前,長江流域汙染狀況已較為嚴重,經濟與環境關係相對緊張,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上限。因此,在建設長江經濟帶過程中,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用綠色引領發展,用發展促進綠色,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環境保護中,優先把保護好母親河水質量作為核心任務,堅守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底線,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杜絕汙水排放,控制水質汙染,促進水質改善,切實保護和利用好長江水資源,保障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安全。通過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和旅遊經濟,構建長江生態屏障,推進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建設。

  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分工」的發展原則。合理布局產業體系與優化經濟結構,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長江經濟帶作為一個整體流域經濟,必須全面把握、統籌謀劃。首先,要堅持科學規劃,使生態環境建設有序規範。要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生態重點項目與專項項目相結合,綜合統籌、兼顧各方,形成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體系。其次,要依據規劃轉變發展方式,形成既保護環境又節約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綠色發展,既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建設長江經濟帶要自覺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擴大綠色消費,培育現代生態文明消費觀。再次,要在長江流域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抓住國家實施供給側改革的機遇,以創新為驅動,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拓展生態環保綠色發展空間。要把環境容量和環境準入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針對不同流域不同特點,合理安排產業,並對生態指標進行嚴格科學論證。最後,要優化產業布局,打造長江綠色生態經濟走廊。要優化長江產業布局,堅決杜絕汙染產業,大力發展綠色、循環和低碳產業,積極謀劃世界級低碳產業集群,著力建設現代產業經濟帶。

  堅持「科學立法、分類實施」行動準則。儘快頒布《長江法》細則與採取分類實施措施,快速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依法治國、有法可依才可能真正保護長江。雖然目前國家已經制定《水汙染防治法》《環保法》《三峽庫區及其上遊水汙染防治規劃》《長江中下遊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等法律法規制度,但面對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新形勢,國家應儘早頒布《長江法》實施細則,從法律角度對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提供制度性保障。生態環境部也應儘早編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切實做到生態功能不退化、水土資源不超載、排放總量不突破、準入門檻不降低、環境安全不失控。長江委編制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水利專項規劃》,明確了節約用水與水資源配置、水資源保護與水生態修復建設任務。有了法律依據,就可以加大環保執法力度,保護生態環境,把長江經濟帶建成綠色生態廊道和黃金經濟帶。同時,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進行保護,還應針對不同的主體功能區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在下遊長三角區域,要大力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廣泛應用低碳技術,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改善人居環境。在中遊中三角區域,要嚴格保護基本農田,防止水資源過度開發,努力提高環境質量。在禁止開發區域,要嚴格實行強制性保護措施,嚴禁破壞原始自然生態環境,嚴禁開展不符合定位的開發活動,實現汙染物「零排放」。

  堅持「政府主導、合作聯動」協調規則。建設生態型政府與協同保護治理機制,有效保障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在長江經濟帶發展過程中,上中下遊社會發展不平衡、東中西部經濟發展不均衡、重複產業導致生產效率不高等矛盾,影響著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這就要求,一方面,建設生態型政府,加強政府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主導地位。要建立生態責任追究制度,明確生態問責的主體、對象、內容和程序等,追究生態破壞者的政治責任、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要完善生態民主制度,建立社會化參與機制,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打造多樣化的公民參與平臺,創新環保決策程序。另一方面,建立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治理機制,推進跨行政區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推動生態功能區的系統保護和修復,加強跨行政區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聯合構建生態安全屏障。支持建立汙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開展區域大氣汙染和江河湖海水環境聯防聯治,健全公開透明的信息發布制度。強化應急聯動機制合作,共同應對區域突發性生態環境問題。通過促進要素在區域之間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共同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

  (作者單位: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委黨校(上海市浦東新區行政學院))


編輯:趙利偉

相關焦點

  • 從黃金水道到生態新走廊 長江經濟帶奏響綠色轉型發展「主旋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這樣闡釋長江經濟帶保護與發展的重要和迫切。「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長江經濟帶的整體狀況正向好的方向發展,長江大保護需在流域統籌的基礎上,推出相應的保護與修復對策,制定綠色轉型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優先序。」
  • 央視新聞頭條重磅播出: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1月5日,央視《新聞聯播》在頭條位置重磅播出《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這篇報導由九江市廣播電視臺協助拍攝,新聞以彭澤縣大力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拒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落戶為例,大篇幅介紹了九江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要求,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的綠色實踐,使九江沿江生態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一起來看看。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建行江蘇省分行:踐行綠色金融 護航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建行江蘇省分行結合2020年江蘇省政府下發的《關於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的意見》,制定了《加快培育江蘇省分行綠色金融新優勢實施方案》,成立綠色信貸推進工作小組,明確分行綠色金融發展目標,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綠色金融是實現綠色轉型最為有效的推手,建行江蘇省分行運用金融科技,為江蘇傳統產業轉型提供資金和金融服務支持,不斷釋放綠色金融引領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的動能。
  • 長江經濟帶PK黃河生態經濟帶,科研表現哪家強?
    長江經濟帶與黃河生態經濟帶科研表現如何?長江經濟帶綠色增長態勢如何?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主任彭以祺介紹,《長江經濟帶與黃河生態經濟帶科研表現對比分析》報告採用文獻計量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情報研究的方法,揭示了長江經濟帶、黃河生態經濟帶及其各省份在基礎研究版圖當中的地位和影響。為黃河生態經濟帶的戰略構建以及我國不同區域的科研布局和協同發展,提供了客觀的數據支撐。
  • 國合會「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與綠色發展體制改革」專題政策研究會召開
    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餘璐)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17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與綠色發展體制改革
  • 湖北:21家省級協會攜手 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發展
    12月19日,2019長江經濟帶環境保護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推進會在武漢召開,全國21家省及副省級城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負責人齊聚江城,交流探討長江大保護和環保產業發展經驗與思路,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環境保護產業協同創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 當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近日,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接受本報記者採訪,介紹五年來湖北著力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大文章,奮力當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的情況。用好綠色指揮棒黃楚平介紹,湖北省委、省政府堅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中唱響具有湖北韻律的長江之歌。一是遵循綠色理念。
  • 望聞問切 把脈開方——透視審計署首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保「體檢...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題:望聞問切 把脈開方——透視審計署首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保「體檢報告」新華社記者劉紅霞端午剛過,審計署19日發布首份聚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保的專項公告,就沿江11個省份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等中央決策部署情況出具審計「體檢報告」。
  • 新長江論壇生態旅遊(瓜洲)峰會舉行 聚焦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崔佳明 攝   中新網揚州12月1日電 (記者 崔佳明 葛勇)「新長江論壇·生態旅遊(瓜洲)發展峰會暨2018(第二屆)環保中國年度人物盛典」1日在揚州舉行,中外嘉賓和專家學者齊聚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千年古鎮瓜洲,共話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共享生態旅遊經驗。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南京濱江帶綠色蝶變 繪就長江...
    南京河西魚嘴棧道 受訪對象供圖把「化工區」變濱江風光帶,改破舊油庫成「網紅打卡點」……11月12日,記者隨中央網信辦「共舞長江經濟帶 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長江南京段沿線採訪發現,美麗古都濱江帶實現了綠色「蝶變」,繪就長江經濟帶上的生態美景。
  • 南昌吉安上饒市委書記部署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三地市委書記傳達中央與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會議精神  12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江西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擴大)會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傳達了中央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精神,現場觀看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和省公安廳暗訪拍攝的警示片。
  • ...湖北省科技廳印發《科技支撐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實施...
    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通訊員龍華、李鬥林)12月15日,省科技廳印發《科技支撐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實施方案》,圍繞長江大保護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制定「5個一批」目標,到2022年,引進培養一批綠色技術領軍人才,攻克關鍵核心綠色技術30項以上,引進轉化綠色科技成果30項以上,
  • 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如何共融共享式發展
    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如何共融共享式發展 2019年12月24日 16:39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何樹全 沈國兵 字號 關鍵詞: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共融共享式發展;生態保護
  • 報告顯示:上海引領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能力效應明顯
    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的協同發展能力前三強城市依次為:上海、杭州、武漢,其中上海以66.01分位居第一,連續6年位居榜首,龍頭作用顯著。
  •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在我市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 龍灣: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擔當新作為!
    龍灣: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擔當新作為!會議觀看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要在目標上抓融入,對標對表中央和省、市要求,高起點謀劃「十四五」,把參與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與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機結合,從規劃、產業等各方面做好路徑謀劃,明確龍灣在參與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工作目標,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更多的龍灣元素,貢獻更多的龍灣力量。
  •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排行及優化策略
    2018 年 4 月 26 日,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及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並指出長江經濟帶應該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2019 年 11 月 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我國將繼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增強開放聯動效應。
  •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在華東師範大學發布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助力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華東師範大學於2020年12月12日發布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據悉,該指數自2015年起每年對外發布,今年是第6次對外發布。
  • 修復生態環境推進長江大保護
    各地區在推進長江大保護過程中,對於技術、經濟、法律手段運用不足。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參與汙染治理的內生動力不足。公眾對生態環境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缺乏有效保障。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必須牢牢抓住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這一重點任務,加快建成上中下遊相協調、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綠色生態廊道。  加快構建多元化治理體系。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積蓄新動能
    共抓大保護形成共識沿江11省市積極構建綠色發展長效機制,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堅定不移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產業布局優化,加快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優良的高質量發展典範。水美、岸美、產業美、環境美的生動畫卷正在長江沿岸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