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廳印發《科技支撐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實施...

2020-12-20 瀟湘晨報

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通訊員龍華、李鬥林)12月15日,省科技廳印發《科技支撐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實施方案》,圍繞長江大保護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制定「5個一批」目標,到2022年,引進培養一批綠色技術領軍人才,攻克關鍵核心綠色技術30項以上,引進轉化綠色科技成果30項以上,建設一批綠色技術科技創新平臺,推動一批綠色技術產業化示範,支持、培育一批綠色技術創新領軍企業,促進一批綠色產業集聚發展和壯大提升,助推長江大保護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能力提升。

促進綠色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聚集高端科技人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圍繞生態修復和綠色發展領域,建立湖北「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動態信息資料庫;面向長江大保護重大需求,持續推進綠色技術研發的同時,積極支持磷石膏綜合利用、水生態修復、水安全、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生態農業等領域重大急需綠色關鍵技術突破30項以上;前瞻性、戰略性部署科研項目,推動研製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際先進的尖端綠色技術,切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不斷增加綠色科技成果供給。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夯實原始創新基礎培育建設一批省級綠色技術創新中心、綠色技術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創新平臺,爭取納入國家綠色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布局。推動市州與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一批以綠色技術創新為主題、企業化管理的綠色產業技術研究院。

推進綠色創新技術成果轉化與示範推廣。建立健全綠色技術轉移轉化市場交易體系。依託「湖北技術交易大市場」和科惠網,開設綠色技術專欄,搭建綠色技術交易綜合服務平臺。完善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機制,引進轉化綠色科技成果30項以上。加強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金融支持。開展綠色技術推廣行動。圍繞我省綠色技術創新重點領域,遴選對相關領域綠色發展具有引領作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綠色技術,在全省範圍內予以公布和推廣。開展綠色技術產業化示範項目推進行動,滾動實施一批省級綠色技術產業化示範項目。

打造綠色技術創新產業集群。培育綠色技術創新領軍企業,整合資源,支持、培育一批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具有行業領先地位、核心技術能力突出、引領作用明顯的綠色技術創新領軍企業。推動形成一批綠色技術創新產業集群,助推傳統產業及航天航空、人工智慧、軟體和信息服務、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通信、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融入全球綠色技術創新體系,鼓勵綠色技術創新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拓展新興市場。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黃金水道到生態新走廊 長江經濟帶奏響綠色轉型發展「主旋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這樣闡釋長江經濟帶保護與發展的重要和迫切。「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長江經濟帶的整體狀況正向好的方向發展,長江大保護需在流域統籌的基礎上,推出相應的保護與修復對策,制定綠色轉型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優先序。」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範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南通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已經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唐堅:長江經濟帶生態環保綠色發展路徑
    因此,在建設長江經濟帶過程中,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用綠色引領發展,用發展促進綠色,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環境保護中,優先把保護好母親河水質量作為核心任務,堅守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底線,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
  • 長江經濟帶保護和治理的重大意義
    三年多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和沿江11省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韓正副總理重要批示要求,按照領導小組工作部署,紮實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各項工作,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頂層中層規劃設計、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轉型升級綠色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顯現出初步成效
  • 湖北:21家省級協會攜手 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發展
    12月19日,2019長江經濟帶環境保護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推進會在武漢召開,全國21家省及副省級城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負責人齊聚江城,交流探討長江大保護和環保產業發展經驗與思路,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環境保護產業協同創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 當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湖北省地處長江中遊,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和三峽壩區所在地,在長江經濟帶建設和長江生態保護中肩負著特殊責任。
  • 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綠色發展項目啟動
    中國環境報訊 長江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研討會日前在武漢召開,30多家第一批企業綠色發展踐行者共同啟動了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綠色發展項目,40多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就長江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進行了交流討論。
  • 建行江蘇省分行:踐行綠色金融 護航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建行總行黨委高度重視長三角地區綠色金融業務開展情況,早在2018年印發了《中國建設銀行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總體服務方案》以及系列子方案,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廣泛共識,在政策引導、組織管理及具體實施上做了明確部署和安排。
  • 發展循環經濟是加快推動湖北省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
    武漢東湖學院經濟學院金融教研室副主任李秀萍表示,「十四五」時期,湖北省綠色金融的發展目標是以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多種金融產品為主導,以證券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為支撐,構建與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綠色金融創新體系和市場體系,支持和促進湖北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生態文明建設。
  • 央視新聞頭條重磅播出: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1月5日,央視《新聞聯播》在頭條位置重磅播出《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這篇報導由九江市廣播電視臺協助拍攝,新聞以彭澤縣大力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拒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落戶為例,大篇幅介紹了九江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要求,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的綠色實踐,使九江沿江生態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一起來看看。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長江經濟帶PK黃河生態經濟帶,科研表現哪家強?
    ……12月11日,在由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主辦、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承辦的「NSTL支撐國家重大戰略信息服務成果研討暨發布會」上,發布了由NSTL項目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研究撰寫的《長江經濟帶綠色增長態勢監測與評估2020》報告及由NSTL項目承擔單位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撰寫的《長江經濟帶與黃河生態經濟帶科研表現對比分析》報告。
  • 綠色巨龍 舞動世界東方——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述評
    流域系統性保護不足,生態功能退化嚴重,汙染物排放量大,產業升級任務艱巨等一系列新問題出現,昔日大幹快上、追求規模與速度的發展模式已然走到盡頭。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 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溫州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遵循黨中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決策部署,深化我市化工產業整治提升,提高化工產業安全生產水平,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根據國家、省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 國合會「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與綠色發展體制改革」專題政策研究會召開
    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餘璐)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17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與綠色發展體制改革
  • 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如何共融共享式發展
    關鍵詞: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共融共享式發展;生態保護;產業空間布局 作者簡介: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多處提到長江經濟帶發展,強調通過推動長三角中心區一體化發展,帶動長三角其他地區加快發展,引領長江經濟帶開放發展。
  • 克服困難 全力攻堅 湖北省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監測能力建設項目...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監測能力建設方案的批覆》(發改投資〔2019〕888號)和《關於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監測能力建設工作的通知》(環辦監測函〔2019〕532號)要求,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從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連續奮戰11個月(因疫情停滯
  • 打造「綠色長廊」 構建長江生態屏障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將「建設綠色生態廊道」作為重點任務之一,明確了長江經濟帶不單是打造「黃金水道」,還要成為「綠色長廊」。    「前三十年的發展,我們犧牲了一部分長江的生態環境。」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這樣表示。    國家做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部署,為曾經受傷的長江帶來新希望。
  • 書寫長江生態大保護的「鎮江答卷」
    正如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所說:「鎮江擁有江蘇最長的長江岸線之一,我們要以更強的擔當、更實的舉措、更硬的作風,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上『跑起來』,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貢獻鎮江力量。」也如鎮江市市長徐曙海所說:「多措並舉、綜合施策,著力把長江鎮江段建成綠色生態廊道。」
  • 河海大學以「四個能力提升」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河海大學充分發揮學校特色優勢,加快水利工程學科建設,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成立研究機構,提升長江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支撐能力。聯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等單位機構,組建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設立水生態與環境、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工程技術、岸線保護與綠色航道、智慧水利、綠色發展戰略等六個研究中心,構建完善綠色產業體系、綠色運輸體系、綠色城鎮體系,為長江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搭建科研平臺,提升服務長江大保護的科技創新能力。
  • 打造高質量發展黃金經濟帶
    5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戰略機遇,著力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大文章,奮力當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近日,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專訪。  記者: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之路,湖北如何用好「綠色指揮棒」?  黃楚平:湖北省委、省政府堅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