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質量發展黃金經濟帶

2021-01-10 中國江西網

  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畫卷

  ——訪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

  本報記者賴永峰劉興

  為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江西把長江江西段與「五河(贛江、信江、撫河、饒河、修河)一湖(鄱陽湖)」作為一個系統整體,開展保護修復,全面推進全流域治理,築牢了長江中下遊生態屏障。在全流域治理方面,江西採取了哪些有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果?對此,記者採訪了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

  記者:在全流域治理方面,江西採取了哪些有力舉措?

  殷美根:目前,江西正紮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出臺了鄱陽湖流域保護治理規劃,形成了覆蓋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和水陸面的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格局。同時,積極開展綠色發展試點示範,紮實推進九江綠色發展示範區、撫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贛江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探索出了一大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江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提升。截至目前,全省PM2.5濃度均值為2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優良天數比例為95.9%,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

  記者:為做到「管長遠」,江西建立了哪些長效機制?

  殷美根:江西嚴格執行生態環境保護硬約束機制,加強綜合管控,完善司法保障,推進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全方位建立起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突出「源頭嚴控」。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完成「多規合一」、自然資源統一登記試點,嚴格落實長江經濟帶負面清單,確保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

  突出「過程嚴管」。建立覆蓋廣、規格高、體系完備的五級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同時,實施全流域生態補償,並創新地域與流域相結合的環境資源司法體系,生態綜合執法、環境資源審判、生態檢察等改革在全省推行。

  突出「後果嚴責」。全面推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追責制度,創新生態環保委員會管理機制,省級環保督察實現設區市全覆蓋。加大行刑銜接,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截至2020年11月份,江西檢察機關共批捕破壞生態環境刑事案件540餘人,起訴2290餘人,產生了強有力的震懾效應。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對新階段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了新部署,江西是如何落實的?

  殷美根:江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紮實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

  更加注重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狠抓突出問題整改,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推進鄱陽湖流域保護修復攻堅行動。

  更加注重打造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發揮比較優勢,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優勢產業發展,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

  更加注重提升雙向開放能級。高標準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協同推進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

  更加注重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加快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不斷壯大先進位造業集群。

  更加注重傳承弘揚長江文化。加強文物古蹟保護、研究、利用,挖掘城市文化底蘊,發掘、提煉、整合贛鄱文化資源,提升文化內涵,發展現代文化產業,著力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美麗長江畫卷的贛鄱篇章。

  當好長江經濟帶建設主力軍

  —訪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

  本報記者柳潔

  湖北地處長江中遊,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和三峽壩區所在地,在長江經濟帶建設和長江生態保護中肩負著特殊責任。5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戰略機遇,著力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大文章,奮力當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近日,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專訪。

  記者: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之路,湖北如何用好「綠色指揮棒」?

  黃楚平:湖北省委、省政府堅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同時,不斷強化長江經濟帶發展規矩意識,把全省22.3%的版圖面積納入生態紅線的保護範圍,4230條河流、755個湖泊實現河湖長制的全覆蓋。進一步完善生態政策法規,基本形成水、土壤、大氣「三位一體」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體系。

  記者:湖北如何成為引領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黃楚平:要彈好轉型協奏曲。堅持以生態環保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以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著力打造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產業體系。一方面,促進產業升級,深入實施「萬企萬億」技改工程。另一方面,實施生態治理,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汙染治理「4+1」工程。同時,高效利用資源,加快全過程節約管理,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

  要打好改革創新牌。通過改革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快速轉變,讓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同頻共振、相互促進。激發創新活力,始終堅持創新第一動力,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試點省份建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以「放管服」為重點的政府改革,著力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發展活力持續增強。擴大對外開放,充分發揮中國(湖北)自貿試驗區平臺作用,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著力在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監管法治化上創新突破。

  要走好生態發展路。守住青山不放鬆、護好綠水不辭難。以先進理念、科學思路、創新制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增強戰略定力,厚植髮展優勢,全力打造綠色發展示範帶。

  構建立體交通。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綜合立體綠色交通走廊,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鄭萬高鐵湖北段、漢十高鐵、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長江中遊「645」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加快實施。

  加快區域聯動。堅持把湖北放在長江經濟帶發展大局中考慮,積極推動建立長江中遊省際會商機制和工作推進機制,推進漢江生態經濟帶、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大別山革命老區等跨省合作。

  發展綠色金融。省政府出資400億元設立的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募集社會資本形成規模2000億元的母基金,最終形成1萬億元資金規模,用於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建成百裡長江「最美岸線」

  ——訪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謝建輝

  本報記者劉麟謝瑤

  湖南位於長江中遊,不僅擁有163公裡長江黃金水道,還有被譽為「長江之腎」的洞庭湖,在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作用。湖南省如何自覺扛起「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政治責任,切實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對此,記者採訪了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謝建輝。

  記者:湖南在「共抓大保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謝建輝:湖南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構建了以省委書記為第一總河長、省長為總河長,省、市、縣、鄉、村責任全覆蓋的五級河湖長制管理體系,壓實了從省到村的五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同時,湖南省委、省政府印發了《湖南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與鄂贛兩省籤訂了《長江中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行動宣言》。同時,還與三峽集團籤訂《共抓長江大保護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籤訂「共抓長江大保護」戰略合作協議;與國開行湖南省分行籤署了《開發性金融服務湖南省長江大保護戰略合作協議》等。

  記者:湖南在「集中力量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汙染治理」方面有什麼好做法?

  謝建輝:嚴格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狠抓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截至2020年11月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37個突出問題,已完成整改31個,其餘問題整改正有序推進。

  大力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目前2018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41個問題已完成整改23個,其餘問題正按整改方案抓緊落實,交辦的4226件信訪件辦結率達95%以上。同時,堅持舉一反三自查自糾,梳理排查出省內生態環境自查問題200個,現已完成整改185個。

  全面推進城鎮汙水垃圾處理、化工汙染治理、船舶汙染治理、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和尾礦庫汙染治理「4+1」工程實施。2019年全省縣以上城鎮汙水處理率達到97.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57%;全省2678艘400總噸以上貨船、350艘符合改造條件的400總噸以下貨船已全面安裝生活汙水處理設施。

  記者:湖南正致力打造「最美長江岸線」,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如何?

  謝建輝:全力守護好長江這條母親河,致力打造「最美長江岸線」,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對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為兌現承諾,湖南已關停拆除長江幹流岸線全部39個非法碼頭並完成生態復綠;關閉拆除42個泊位並完成坡岸整治;推進岸線1公裡範圍內化工企業搬遷改造,破解「化工圍江」找到新思路;完成長江岸線造林19593畝,湖南境內163公裡長江岸線已變成人見人喜的美麗「風景線」。

  記者:如何加快實現長江經濟帶湖南區域生態改善及產業破舊育新?

  謝建輝:堅決抓好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截至2020年10月中旬,全省建檔立卡漁船20457艘、漁民28148人全部退出,有就業意向的16777名漁民中16296人實現轉產就業。

  開展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和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計劃。2019年,洞庭湖區接近Ⅲ類水質標準,越冬水鳥超過24.6萬隻,創下10年之最。同時,實施湘江保護和治理行動計劃,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突出系統聯治。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要素,組織實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部署開展長江幹流及湘江兩岸各10公裡範圍內545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

  同時,全省企業加快破舊育新步伐,產業轉型升級換擋提速。目前,已累計關停取締「散亂汙」企業1563家,經濟發展的「綠色含量」不斷提升。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000家,千億園區達到12家,新引進「三類500強」企業112家。

相關焦點

  •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在我市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 當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近日,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接受本報記者採訪,介紹五年來湖北著力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大文章,奮力當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的情況。用好綠色指揮棒黃楚平介紹,湖北省委、省政府堅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中唱響具有湖北韻律的長江之歌。一是遵循綠色理念。
  • 大連:引領遼寧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2009年國務院批覆《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目前遼寧沿海經濟帶三年攻堅計劃(2018~2020)正在實施,將全面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臨港產業,打造沿海經濟帶升級版,成為引領東北振興的重要增長極。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江西永修吳城鎮:打造候鳥特色...
    11月17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採訪報導組來到吳城特色候鳥小鎮,採訪報導當地將其打造為特色候鳥小鎮的經驗。吳城鎮地處永修縣東北部,鄱陽湖西汊,將吳城鎮打造為特色候鳥小鎮主要是基於它特有的優勢,吳城鎮地處世界A類候鳥保護區和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而鄱陽湖乃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白鶴和白鸛群體越冬所在地。
  • ...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奮力推動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抓好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奮力推動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李錦斌在講話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是新發展階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要突出目標導向,切實把準新階段現代化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建設的總體要求。要牢牢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的目標定位,堅定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示範帶。
  • 河海大學以「四個能力提升」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河海大學充分發揮學校特色優勢,加快水利工程學科建設,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成立研究機構,提升長江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支撐能力。聯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等單位機構,組建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設立水生態與環境、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工程技術、岸線保護與綠色航道、智慧水利、綠色發展戰略等六個研究中心,構建完善綠色產業體系、綠色運輸體系、綠色城鎮體系,為長江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搭建科研平臺,提升服務長江大保護的科技創新能力。
  • 微山湖特大橋亮相北方最大淡水湖,打造運河經濟帶黃金旅遊線
    隨著棗菏高速通車,可以預見,未來的運河經濟帶上,一條以「濟寧-微山」為核心的黃金旅遊線逐漸明晰。 棗菏高速是我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中「一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途經棗莊、濟寧、菏澤三市八縣(區),全長187.32公裡,其中,項目主線長177.77公裡,配套建設微山連接線長9.55公裡。項目總投資175億元,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
  • 南昌吉安上饒市委書記部署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三地市委書記傳達中央與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會議精神  12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江西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擴大)會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傳達了中央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精神,現場觀看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和省公安廳暗訪拍攝的警示片。
  • 龍灣: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擔當新作為!
    龍灣: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擔當新作為!要在戰略上抓融入,發揮龍灣在科技創新、民營經濟發達、區位優勢好的特點,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重點城市,著力探索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銜接的契合點,積極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在長江經濟帶重大產業布局中找準定位、借力發展。
  • 報告顯示:上海引領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能力效應明顯
    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的協同發展能力前三強城市依次為:上海、杭州、武漢,其中上海以66.01分位居第一,連續6年位居榜首,龍頭作用顯著。
  • 今天的江蘇省委常委會聚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等議題...
    ,討論《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研究部署有關工作。、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具體行動,作為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切實抓好問題整改,努力交上展現江蘇推進長江大保護成效的答卷、展現江蘇高質量發展水平的答卷、集中展現長江經濟帶發展成就最有代表性的答卷。
  • 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如何共融共享式發展
    在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長江經濟帶究竟有多重要?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體有著怎樣的關係?在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長江經濟帶究竟有多重要?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體有著怎樣的關係?  第一,以生態保護為抓手,建設黃金經濟帶。  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中之重。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荊楚大地的「幸福江」:觸摸綠水...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荊楚大地的「幸福江」:觸摸綠水青山裡的人間煙火■中國軍網記者 賀書引中國第一大河
  • 唐堅:長江經濟帶生態環保綠色發展路徑
    建設長江經濟帶,是國家一項重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長江流域是一個以水為紐帶的經濟社會大系統,也是一個有著豐富生物多樣性的溼地生態系統。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驚豔時光!長江南京段飄出綠絲帶
    化工廠搬遷、生態溼地修復、親水設施打造……南京197公裡長江岸線飄出一條條綠絲帶。據介紹,「幕燕片區化工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被選為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轉型發展的典型案例。隨著化工企業的全面停產搬遷和生態修復,幕燕片區開啟從「傳統工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華麗轉身。「目前,總投資約500億元的華潤華發萬象天地、招商花園城等一批商貿綜合體、區域總部相繼落地。
  • 建行江蘇省分行:踐行綠色金融 護航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作為紮根江蘇、服務長三角的金融主力軍,建行江蘇省分行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綠色金融納入全行發展戰略地位,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服務機制,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精準支持重點領域、重大項目,以金融活水滋潤江蘇綠色產業發展,助力美麗江蘇建設。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江西吳城特色候鳥小鎮:繪出鄱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在線記者 王長宇)11月17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活動走進江西吳城特色候鳥小鎮。據介紹,吳城鎮打造特色候鳥小鎮主要基於三點:一是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將吳城候鳥小鎮生態保護區全部劃入禁建區,全面禁止一切影響生態功能與生態環境的開發建設活動。二是嚴控建設規模。不搞大拆大建,劃定建設區,不與鳥爭地。三是嚴把項目引入關。全面分析噪聲、燈光等因素對候鳥的影響,所有引入項目不得幹預、驚擾候鳥,放棄引入熱氣球、音樂節等娛樂項目,不發展夜間經濟。
  •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打造成色更純的「黃金水道」
    進入新時代,中央要求對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面臨著如何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生態和成色更純的「黃金水道」的問題。  何為「黃金水道」?  作為我國最大的內河航道,長江帶動了經濟社會巨大發展。  長江經濟帶11省市擁有內河貨運船舶近12萬艘,長江航運從業人員超過200萬人(其中船員超過5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超過1000萬人。據測算,長江航運每年對沿江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貢獻達1200億元以上,間接貢獻達2萬億元以上。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南京濱江帶綠色蝶變 繪就長江...
    南京河西魚嘴棧道 受訪對象供圖把「化工區」變濱江風光帶,改破舊油庫成「網紅打卡點」……11月12日,記者隨中央網信辦「共舞長江經濟帶 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長江南京段沿線採訪發現,美麗古都濱江帶實現了綠色「蝶變」,繪就長江經濟帶上的生態美景。
  • 重慶上海攜手打造長江三峽旅遊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上的「龍尾」和「龍頭」的相遇,將就打造長江經濟帶碰撞出更多火花。    渝滬攜手打造    長江三峽旅遊經濟帶    在長江經濟帶這條巨龍上,上海是「龍頭」,重慶則是「龍尾」。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年4月來渝視察三峽庫區時就指出,「長江橫貫東中西,連接東部沿海和廣袤的內陸,依託黃金水道打造新的經濟帶,有獨特的優勢和巨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