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中成長

2021-02-17 研學旅行橋

利用職教資源對中小學生開展勞動教育,這是北京市昌平區的一項創新之舉。早在2019年5月,昌平區教委就在昌平職業學校成立了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服務中心,為全區中小學勞動教育提供課程研發與實施、教師培訓等服務,讓中小學生在勞動中成長。

北京市昌平區鞏華學校組織學生到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上勞動課,在昌平職業學校潘嬌一特色教師工作室,學習傳統榫卯工藝,運用木工工具加工製作魯班鎖。這是潘嬌一針對學生在打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一對一指導。

昌平區鞏華學校組織學生到昌平職業學校上勞動課,學習製作山楂慕斯蛋糕。經歷備料、加工、灌裝、裝飾塑形等勞動過程後,學生們增強了尊重他人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和自我服務能力。

在昌平區鞏華學校開心小農場,昌平職業學校教師教四年級學生學習堆肥、打平畦、採收蔬菜等,讓他們親身感受傳統農耕勞動的辛勞和收穫勞動果實的喜悅。

昌平職業學校教師為昌平區昌盛園小學「送課到校」,教學生學習製作「摔倒報警器」。課程引導學生將所學科學知識與解決生活問題相結合,提升學生對科技與勞動關係的認識,增強服務他人的責任意識。

在昌平職業學校教師指導下,昌平區昌盛園小學學生通過親手組裝龍骨水車上的一節節鏈條、一片片扇葉,體會到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勞動智慧。這是他們開心地展示著自己組裝的龍骨水車結構。

在昌平職業學校百度人工智慧創新空間,昌平區鞏華學校學生在石新蕊老師指導下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編程設計,體驗人工智慧技術中蘊含的勞動智慧。

在昌平二中教育集團第二實驗小學六年級(10)班教室裡,昌平職業學校教師王謹指導學生組裝紅外夜燈。學生在識圖、安裝、調試過程中,學習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勞動課後,昌平二中教育集團第二實驗小學六年級(9)班學生,圍著前來送教的昌平職業學校教師胡誦惟,要求胡老師對自己製作的絨花髮簪提意見。

利用職教資源對中小學生開展勞動教育,這是北京市昌平區的一項創新之舉。早在2019年5月,昌平區教委就在昌平職業學校成立了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服務中心,為全區中小學勞動教育提供課程研發與實施、教師培訓等服務,讓中小學生在勞動中成長。

進入冬季,寒意襲人。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的教師又一次來到昌平區鞏華學校,開展勞動教育送課到校活動。學校開心小農場一片熱火朝天,一群小學生正在學習堆肥。在昌平職業學校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拿起比自己還高的鐵鍬,爭先恐後,揮鍬上陣,不一會兒,一個兩米見方的淺坑挖好了。他們按照教學要求,在淺坑裡鋪上一層樹葉,培上一層土,再鋪上一層地瓜藤,往復3次,約莫一堂課時間,一米多高的肥堆堆成了。

與此同時,在農場的另一邊,前面的學生剛剛採收完蘿蔔、白菜和地瓜,後面的學生就開始動手用鐵鍬翻地、整地,接下來就是釘樁、拉線,一方方橫平豎直的菜畦漸次成形,顯得有模有樣。勞動課結束,學生們雖然個個灰頭土臉,外加一腦門兒汗,內心卻充滿成就感,笑容也就寫在了臉上。

鞏華學校校長路玉寶說,「學校有開心小農場,對農耕類勞動課程的需求非常迫切。但是,由於教師在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上的不足,加之缺少相應的設施設備,勞動教育效果不甚明顯。現在有了昌平區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服務中心的指導,不僅能夠送課到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到昌平職業學校去上課,讓我們對勞動教育的開展充滿信心」。

這裡所說的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服務中心,是昌平區教委於2019年5月在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成立的。其目的是以中心為橋梁,搭建普職對話的平臺,聚集職業學校、中小學、企業等多方面力量,為昌平區中小學勞動教育提供課程研發與實施、師資培訓等服務,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體系。

「我們圍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維度開展分層分類調研,運用大數據分析全區中小學勞動教育現狀,首先摸清勞動教育課程需求。」昌平職業學校校長段福生介紹說,在此基礎上,學校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優勢,發揮校企協同育人功能,以食、禮、傳、耕、創、數六方面為抓手,創建「勞動六藝」課程模型,覆蓋生產勞動、生活勞動、服務性勞動、創造性勞動等內容。

目前,昌平職業學校已經形成勞動教育課程手冊3冊、共計400個模塊的勞動教育課程。僅2020年秋季學期以來,昌平職業學校通過送課到中小學、資源投放及中小學生到校上課等多種方式,與中小學聯合開展勞動教育,覆蓋全區115所學校五、六、八年級2萬餘名學生。學生們都說:「這樣的課程,讓我們很有滿足感和幸福感。」

作者:本報記者 張學軍 攝 通訊員 朱厚穎 文

《中國教育報》2021年01月30日第4版 版名:新聞·視覺

相關焦點

  • 在勞動中成長 在勞動中收穫
    幸福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  如何利用居家抗疫期間的親子時光,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讓孩子養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並將勞動教育日常化?記者走進部分家庭,看看他們的勞動教育和實踐成果。
  • 勞動中促成長 實踐中育新人
    ■「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系列報導做一道美食、整理自己的房間、廢物利用製作小吸塵器……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曬孩子的勞動成果成了上海家長微信朋友圈中的一道風景線。不僅僅在暑假,在平時,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課程和活動也早已融入上海大中小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之中。
  • 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價值獲得成長
    堅持身體力行,在勞動中體驗價值勞動的價值是一種深層次的幸福體驗,不是在淺嘗輒止的勞動體驗中得到的淺顯的、表層的快樂,而是通過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經受磨鍊後,體會到的苦盡甘來的成就感。因此,學生參加的勞動,應是持續的、動態的、實實在在的真勞動。
  • 霍文軒: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價值獲得成長
    這就要求學校始終將勞動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重視勞動的獨特育人作用。  堅持身體力行,在勞動中體驗價值  勞動的價值是一種深層次的幸福體驗,不是在淺嘗輒止的勞動體驗中得到的淺顯的、表層的快樂,而是通過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經受磨鍊後,體會到的苦盡甘來的成就感。因此,學生參加的勞動,應是持續的、動態的、實實在在的真勞動。
  • 袁家鎮中心學校:勞動中成長的家庭「小幫手」
    春耕備耕時節,鄉村學子們與家人一起在田地裡勞作,幫助除雜草、給菜苗澆水、施肥等,在勞作中揮灑汗水,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孩子們發揮奇思妙想,在家人指導下學包餃子,包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體會勞動成果所帶來的幸福感;通過幫家人洗碗、拖地、捶背等方式做家中的「小主人」,體驗家人操持家務的不易,學會感恩,勞動中孩子們慢慢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河南中小學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 讓孩子在勞動中收穫成長
    「驢馬不分、韭菜麥苗不分、把小馬叫大狗」,這種「不識稼穡」的現象,在孩子們中並不少見。過去,勞動的育人功能某種程度上被忽視;如今,勞動教育不再「走過場」「成擺設」,而是貫穿在學校教學和家庭教育的日常,成為培養學生生活習慣,開展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
  • 在勞動中收穫 在勞動中成長——雙流公興小學的「雲廚房」開業了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響應國家「五育並舉」的號召,全面加強勞動教育,暑假期間,公興小學的「雲廚房」活動依然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公興小學的同學們紛紛走進廚房,體味生活開啟動手、動腦模式。在勞動中收穫 在勞動中成長通過本次暑期「雲廚房」活動,不僅為平時鮮入廚房的孩子們提供了一次可貴的體驗機會,而且讓他們懂得要尊重父母的辛勤勞動成果,養成不挑食、不厭食,注重科學營養的好習慣。
  • 讀勞動的詩篇有感:勞動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有擔當
    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古代詩歌作品中,就有許多關於辛勤勞動的詩篇來歌頌勞動之美、勞動之樂。在這些勞動的詩篇裡,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參與勞動的人們中還有不少孩子的身影呢。稻田裡「小兒」的身量或許還很矮小,「大兒」的身形或許也不夠高大,但我們從這一家人極其協調又極其有序的分工合作中分明看到了兩個田間勞動的好手,這不正是因為父母身體力行,孩子們耳濡目染嗎?《觀刈麥》/節選 唐·白居易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 人民日報:南京小學生自己裝書櫃 在勞動中成長
    原標題:在勞動中成長 在勞動中收穫 平時我在家裡的勞動,主要是掃地、擇菜、收拾垃圾等等,這段時間,我還學會了包餃子。安裝書櫃是這裡面最難的。我覺得,自己還能再多學一些。 讀幼兒園期間,在老師安排的活動中,女兒學會了很多手工本領,比如蒸雞蛋、做水果西米露、做紙杯蛋糕、給衣服扣扣子、疊衣服、穿線等。我看著女兒一天天成長,心中很是欣慰。 我平時喜歡做手工,常做些十字繡、鑽石畫、髮飾之類的物件。女兒在一旁看著覺得羨慕,自然就有了想自己做一做的想法。我也就順水推舟,給她留一些簡單的鑽石畫貼貼,培養和提高她的動手能力。
  • 如何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價值、獲得成長?聽聽小學校長怎麼說
    一起來讀江蘇省南京農大實驗小學校長霍文軒在《光明日報》發表的解讀文章《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價值獲得成長》↓↓↓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價值獲得成長《意見》對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做了全面設計,明確了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和管理保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 青島文登路小學校長賀衛:在勞動中成長,在實踐中收穫
    希望同學們積極參與勞動,在勞動中成長,在實踐中收穫。第四,確立一個目標:超越自我。希望每位同學都能確立新的成長目標,努力去實現他們,使自己不斷進步,感受到成功喜悅。老師們、同學們,新學期奮進的號角已經吹響,希望大家都能有夢想、有發展,文明精神,錘鍊思維,野蠻體魄,薰陶美感,教化勞技,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海納少年!
  • 「勞動記錄卡」伴隨少年詩意成長
    近日,揚中市聯合中心小學表彰了首批獲得「聯小勞動獎章」的「健、雅、慧」詩意好少年。此次表彰,源自於該校開展的「播下勤勞的種子」系列活動。開學之初,學校給21個班級分發了象徵「勤勞」的植物種子,希望同學們抓住「春播」的契機,一起播下種子,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呵護這顆種子的成長,讓它茁壯成長、綻放美麗!
  • 無錫讓勞動成為學生「成長營養」
    ■「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系列報導本報訊(記者 潘玉嬌 通訊員 萬娟)摘蠶豆、拔萵筍、種黃瓜……近日,江蘇省無錫市石塘灣中心小學的師生經歷了一次快樂的農作之旅。這樣的蔬菜園也是無錫市探索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縮影,該市各中小學不斷創新勞動教育模式,努力讓「勞動吃苦」成為學生的「成長營養」。「以前有人認為,勞動課就是一堂用來刺繡、剪紙的娛樂課。」無錫市新城中學校長王超說,勞動課雖然一直有,但學生和家長都不太重視,如何保證勞動課質量成了最大的難題。
  • 上海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讓每個學生在勞動中成長
    答:上海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和工人運動的發祥地,作為新時代勞動者共同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堅持將勞動精神融入城市品格,不斷深化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在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學生勞動實踐與評價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基礎。對照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上海學校勞動教育仍然存在內容要求不明確、實踐場所缺乏等問題,學生中還存在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等現象。
  • 泰戈爾論勞動對兒童成長的重要價值
    泰戈爾關於教育的專門論述並不多,關於勞動對兒童成長價值的論述更少,僅在《教育問題》一文中部分涉及。儘管如此,在為數不多的文字中,泰戈爾關於勞動對兒童成長意義的論述飽含豐富的哲理與教育意蘊。他用生動、形象、質樸的語言闡述了勞動對兒童成長的重要價值。
  • 海安市曲塘鎮李莊幼兒園:快樂勞動,助力成長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幫助幼兒親近大自然,感受蘿蔔的生長過程,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優秀品質,12月4日,曲塘鎮李莊幼兒園大班開展了「快樂勞動,助力成長」戶外體驗實踐活動。接下來,孩子們又小心地掐掉泛黃的蘿蔔苗,為蘿蔔施肥,助力蘿蔔成長。經過半小時的勞動,蘿蔔地煥然一新,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無比清新、自然。望著充滿生機的蘿蔔園,孩子們默默許下心願:苗兒、苗兒快快長大吧!此次活動,孩子們不僅了解了蘿蔔的生長規律,更體驗了勞動的樂趣,從而學會尊重勞動人民,愛惜勞動成果。
  • 「愛勞動,慧生活,悅成長」天府新區興隆幼兒園勞動課程進行時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勞動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中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大中小學要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成都天府新區興隆幼兒園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跟時代步伐,於近日在園內有序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引領幼兒學會勞動、愛上勞動,從小形成勞動光榮的習慣和品質;幫助幼兒樹立獨立自主、艱苦奮鬥等良好品格。
  • 上海探索構建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 讓每個學生在勞動中成長
    近日,上海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上海勞動教育傳統優勢,在教育內容、實踐活動、支撐保障等方面推出系列舉措,努力建設具有時代特徵和城市特色的勞動教育體系。上海印發的《實施意見》,結合上海作為超大城市開展勞動教育的實際情況,立足大中小幼一體化建設等工作基礎,瞄準解決學生不想勞動不會勞動、專任教師匱乏、社會合力不足等瓶頸短板,在課程教學改革、教師隊伍建設、資源整合保障等方面拿出實招硬招,明確了上海市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下一步「怎麼幹」。
  • 勞動伴成長
    摘要:近年來,江蘇如皋市教育局根據城區、鄉村學校各自的資源優勢和風格特色設置勞動實踐基地和農耕文化研學基地,讓孩子們通過體驗趣味農事活動增長知識,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 ...勞動快樂相伴,成長如期而至!濱海實驗小學開展學生暑期勞動教育...
    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對應各個年級的暑假勞動教育指導方案,包含了家務勞動、社區勞動、勞動感悟等多方面的內容。各中隊再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先制定班級暑假勞動教育指南,再在班級群積極開展「我是勞動小達人」為主題的「雲」隊會活動,推送合適的雲學習資源,積極引導同學們「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最後評選出「勞動小達人」,及時反饋總結班級勞動實踐活動並製作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