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越看越可怕

2020-12-13 文史記

《範寬秋林蕭寺圖》:「禪有南宗及北宗,畫家筆法與之同。」

書畫作品不僅因時代而異,更因人而異。從古至今,我國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傳世佳作。他們或寫實匠藝,或妙趣橫生,給我們後世之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國故宮中有一幅「鬼圖」,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卻一直沒人能看懂,將這幅圖放大十倍後看越看越恐怖。

這幅大名鼎鼎的「鬼圖」名叫《骷髏幻戲圖》,現藏於我國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名字中我們不難發現,此圖描述的主要內容大約就是骷髏鬼怪之類。那麼在八百多年前,這幅圖無異意於我們現在看的恐怖片,具有十足的魔幻以及超現代色彩。

提起北宋時期的知名畫家,張擇端與王希孟自然是首屈一指的奇才。他們畫出的《清明上河圖》以及《千裡江山圖》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佔據了我國十大名畫中的兩席。特別是《千裡江山圖》這樣的一份傳世佳作,更被後人譽為「青綠山水畫第一神品」,乃一代經典。這幅《骷髏幻戲圖》的存在,更是說明了南宋時期依舊人才輩出。

這幅圖的作者是南宋畫家李嵩,錢塘生人。錢塘,即如今的杭州,是一個煙雨朦朧的詩畫城市。像著名畫家齊白石一樣,李松同樣出身貧寒,青年時靠做木工為生,將書畫當作自己的業餘愛好。後來,一位名叫李從訓的宮廷畫家將其收養,開始專門教授李嵩畫藝。

經年累月的學習以及訓練下,李嵩憑藉過人的天賦成為了一代名家。由於畫藝出眾,他先後為宋光宗,宋寧宗,宋理宗三代做畫院待詔。其主要工作就是等待皇帝的差遣,聽詔行事。

其實,直到宋元時期,我國才將這些才藝出眾的工匠稱為待詔。特別是畫院待詔,更直接由朝廷供養。放至今日,這些人大約就相當於事業單位的公務員,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福利待遇都非常好。當時的人們更是尊稱李嵩為「三朝老畫師」。

李嵩最擅長的就是工筆畫,但與尋常宮廷畫師不同,李嵩所畫的主題涵蓋了從山野鄉村到京城宮廷。他不僅用自己的作品歌頌百姓的辛勤勞作,也會畫一些作品來諷刺官宦的荒淫生活。儘管他的大多作品都是意在反映普通百姓的鄉野生活,但他的一些超現實作品也稱得上是一絕。

比如他的《貨郎圖》就是一副經典的人物工筆作品。這幅作品描述的場景很普通,就是一個貨郎在賣貨時被孩童團團圍住的情景。但這幅畫惟妙惟肖地刻畫了貨郎以及周圍孩童、婦女的表情動作,向人們展示了鄉野地區最普通卻最熱鬧的生活場景。

而《骷髏幻戲圖》則高深莫測許多。這幅作品是李松在嘉定四年,也就是他45歲時完成的。此畫本來只畫在一幅小山面上,本算不上什麼鬼斧神工的傳世佳作。但因為前人從未畫過此類題材的畫,而這八百多年來又沒有人可以完全看懂這幅畫,所以這幅畫至今都被人們代代相傳。

這幅畫的畫面右邊有一個兩三歲的小童爬在地上,右手似要抓住什麼東西。而他身後有一個婦女滿臉恐懼,好像要焦急地阻攔這個孩子。往畫面左邊看,原來吸引小童的是一個骷髏提線木偶,正做著讓小孩兒過來的動作。將視線上移,最恐怖的部分出現了。原來,操控著這個小骷髏的是一具更大的骷髏。這個大骷髏神情自若,動作坦然,身後還有一個女人再在給懷中的幼兒餵奶。兩相結合,著實詭異。

其實,骷髏(傀儡)演出不過是宋代十分常見的一種木偶表演。但這幅畫讓人恐懼之處在於,操縱小傀儡的大骷髏身邊有許多街頭藝人在外漂泊經常會攜帶的日常用品。而為何畫面中操縱小傀儡的是一個骷髏,而非一個街頭藝人,就讓人細思極恐。

藝術本身就是奇妙無窮的。在不同的人看來,每一幅畫都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八百多年來,這幅畫依舊被眾人討論、研究,依舊像一個謎題一樣在等人解答。可以說,其蘊含的珍貴文化價值以及歷史研究價值,向世人證明了這幅畫絕對是一幅傳世佳作。對於一個畫家來說,這更是彌足珍貴的事情。

參考資料:

《範寬秋林蕭寺圖》

相關焦點

  • 清朝有一副鬼畫,百年來無人看懂,放大5倍後,網友:越看越詭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影視劇中最可怕的鬼形象,往往性別為女,而且一定要是長發女。如果再加上爬行效果,那可怕程度將直擊心靈。無獨有偶,東亞各國都有許多女鬼故事傳說,而我國最經典的女鬼形象,多半來自《聊齋志異》。
  • 故宮一圖譜,畫300多種生物,其中10幅畫面詭異,越看越可怕
    故宮一圖譜,畫300多種生物,其中10幅畫面詭異,越看越可怕!故宮博物院裡珍藏著三卷著名的圖譜,該圖譜共記錄、描繪了300多種稀奇古怪的生物,是一本動植物繪畫兼生物學風格的奇書。創作這套圖譜的作者名叫「聶璜」,是康熙年間的一位民間畫家,此人不僅善於丹青妙筆,而且是一位早期的海洋生物學者。
  • 演員心跳驟停7分鐘,救活後畫出的死亡空間,放大20倍越看越可怕
    陳洪標|文演員心跳驟停7分鐘,救活後畫出的死亡空間,放大20倍越看越可怕!如果高以翔有這位英國舞臺劇演員這麼幸運,那該多好啊。這個老兄心跳停止了七分鐘,還是給醫生搶救回來了。格雷沃爾畫的第一幅比較成形的畫,或者說比較完整的畫,畫面上是像科幻片中正在飛行的飛行器,全身都是伸展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機體(見上圖二),下紅上綠,整幅畫的一些細節看不清楚,究竟是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從各種形狀和色彩,感覺特別的詭異陰森。
  • 冷軍畫了把鋸子,燒出了4個眼睛,放大5倍後,網友:越看越可怕
    仔細看鋸子,我們還會發現鋸身上被藝術家燒出了四個洞,這四個洞的形狀,像極了四個「眼睛」,這四個眼睛又有什麼內涵?大家不妨看看下圖。上圖中的圖片,四個紅色箭頭中的四個眼睛,確實非常詭異,像極了「惡魔之眼」。冷軍為何會將一把好好的鐵鋸,用高溫燒出四個「眼睛」呢?而且這四個眼睛的形狀大小、姿勢角度全都不一樣。這四個毫無美感的「眼睛」到底在象徵什麼?
  • 清朝一幅女鬼圖,放大10倍後,你看她在做什麼?網友:越看越詭異
    在國博館的某處掛著一幅畫,這幅畫很精美,但平時極少有人會停下來長時間觀看,因為,它是一幅「女鬼畫」,名為《窺窗見鬼》,名字十分簡單粗暴,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 冷軍畫了只手套,賣了200萬,放大十倍後,網友:越看越可怕
    要知道,冷軍的許多天價作品,在這階段居然都沒人要。就算有人收藏,價格也只有數萬塊。因此,這個時期的許多畫作,到最後往往都會流拍。本文我們所講的這幅畫作,在當時就沒人要。大家不妨看看下圖,大概就知道為什麼沒人要了。上圖就是本文所講的那幅「手套」。整幅畫根本就不美,畫中的手套已經破舊不堪,而且有許多裂縫、破洞。
  • 故宮有一幅「鬼畫」,看似1人,仔細看3人,而且越看越恐怖
    很多的名人字畫經過不斷地流傳,就會被收藏家無償的捐獻給各個地方的博物館,就像這一幅被放置在故宮的畫,作為故宮博物館的館藏之物,每每展出總會格外吸引觀賞者的注意,但是還有人居然稱它為「鬼畫」。為何被稱作「鬼畫」這幅畫一直被觀賞者稱作「鬼畫」只因為它看似只畫了一個人,但是當你仔細看的時候,卻發現這幅畫上其實有三個人,而且對於畫作人臉的部分,實在是越看越覺得有點恐怖。
  • 放大50倍後看,越看越恐怖
    《最後的晚餐》也是達文西最為精湛的代表之作,以《聖經》當中耶穌和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為題材,刻畫出了一副眾生相,如果放大50倍,你就會找到它之所以能被稱為世界名畫的原因,其中人物的描寫清晰地表明了他們的反應,只要細細體會就能看出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心思,越想還越覺得有點恐怖。
  • 演員心跳驟停7分鐘,被救活後畫出死後世界,放大20倍越看越可怕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過去與將來,都是那無始無終、永遠流轉的大自然在人生命上比較出來的程序,其中間都有一個連續不斷的生命力。
  • 專家:放大6倍越看越精彩
    ▲世界名家人體油畫作品(局部)。這就等於被暫時拋棄,就像那些留守兒童,父母沒把他們帶在身邊,被扔在老家,寄養在爺爺奶奶伯伯叔叔家,等父母回家過年,回去發現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沒那麼熱乎了。時間越長就由生疏到生冷,甚至生恨。夢想也是如此,都被你擱置幾十年了,那還是原來的那個夢想嗎?
  • 慈禧有副無名女鬼圖,放大10倍看她在做什麼?網友:看久感到不適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這句話是郭沫若看了《聊齋志異》後給出的總體評價,不僅是他老舍、張愛玲、魯迅、莫言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魯迅曾說:偶敘瑣聞,亦多簡潔,故讀者耳目,為之一新。《聶小倩》看似是一段愛情故事,但蒲松齡用更加深層的含義表述清朝的科舉制比女鬼還要可怕、卻又吸引人。《聊齋志異》近五百篇,內容豐富,出版之後成了民間膾炙人口的志怪小說,就連慈禧也喜歡看,慈禧六十大壽時,一位清朝官員為了討好慈禧,就讓人畫了一幅連環圖《聊齋圖說》,雖然作為壽禮不算貴重,但慈禧卻非常喜歡,閒來無事,慈禧就會翻一番。
  • 千年古畫《嬰戲圖》,放大10倍,兒童玩具真高級!
    《秋庭嬰戲圖》,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非常的感興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幅古畫吧!這幅古畫《秋庭嬰戲圖》是出自北宋著名畫家蘇漢臣之手,當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幅畫時大家是不是也回憶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童年生活呢?我們看到兩個小孩正在院子的圓桌上玩著遊戲,看到這樣的一幅畫大家是不是也感受到了畫家蘇漢臣畫技的高超呢?
  • 南宋有幅「骷髏畫」,內容看似簡單,600多年卻無人看懂其中深意
    李嵩擅長人物畫,又以風俗畫為主,他的大部分畫作畫的都是農民的勞動生活,然而他留下的《骷髏幻戲圖》卻成為了他人生畫作當中的一大謎團。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專家在找到這幅圖時,一度認為這是一幅訪畫,他們認為李嵩不會畫這樣的圖。
  • 齊白石2幅櫻桃,這幅賣805萬!網友費解,專家:放大12倍看,絕了
    陳洪標 | 文齊白石2幅櫻桃,這幅賣805萬!網友費解,專家:放大12倍看,絕了!齊白石喜歡吃櫻桃,也愛畫櫻桃。弟子知道他好這口,一到端午前後,就給他送一籃櫻桃去。齊白石自然很高興,一時興起就會畫幅櫻桃圖相贈。齊白石究竟有多少喜愛櫻桃?可能常人不知,但是從他的畫裡,可以略知一二。他把櫻桃看成比美人還可愛的尤物,超級喜歡。連畫櫻桃,也會由櫻桃的顏色而聯想到佳人的小嘴,令人清魂斷腸,他會在畫上題上」寫真點點佳人口,言事言情總斷魂」這類的詩句。他還時常把櫻桃比喻成佳人,比如下面這幅扇面上的題款,吃櫻桃也成為「佳人常在口頭香」。
  • 放大10倍才知道緣由!
    但是在故宮博物院裡珍藏了這樣一幅畫,一隻瘦骨嶙峋老虎佝僂著背部,蜷縮著身體,活脫脫像一隻病貓。這幅畫一經展出,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有的人看到這幅畫也是捧腹大笑,那麼這幅畫到底是什麼意思,作家又是誰?難道只是為了單純的幽默嗎?這幅畫的作者是清代畫家華巖,華巖一生畫過很多畫,但唯獨這幅看似無釐頭的作品卻得到了傳頌,這不禁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
  • 老虎畫成「病貓」,卻成為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放大10倍太妙了!
    ,這幅畫是出自清代畫家華巖之手。華巖是清代著名的繪畫大家,還是揚州畫派的代表,最為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他的畫也贏得了很多繪畫愛好者喜歡,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華巖的一幅老虎圖,這幅繪畫作品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蜂虎圖》,看到這裡以後我相信很多網友也想欣賞一下這位古人的繪畫作品吧?我們都知道這幅繪畫作品非常的珍貴,因為是古代的繪畫作品,那可是比齊白石的畫都要珍貴。
  • 故宮的這幅清代古畫,老虎滿臉驚慌委屈,放大後終於發現原因
    你見過哪些有趣的古畫,或者自己放大看過古畫嗎?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五牛圖》,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它是唐代韓滉的作品,也是目前為止最早出現的畫在紙上的中國繪畫。韓滉是唐玄宗時期的官員,縱觀他的為官生涯,總體來說還是很穩的。這幅《五牛圖》據說是他在出遊時看到田間耕牛景象時創作的,畫中有五頭牛在一條線上一字排開,外貌、形態各異,每頭牛單拎出來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幅畫。
  • 華裔畫家AdamTan,創作的31幅油畫耐人尋味,越看越可怕
    華裔畫家AdamTan,創作的31幅油畫耐人尋味,越看越可怕文/華勇相信大家都知道,在畫家的內心當中,充滿著無限的孤獨,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事情。02讓人感到可怕的畫作在2012年左右,Adam Tan根據自己的幻覺為素材,創作出了31幅繪畫作品,讓人看上去非常詭異。
  • 故宮隱藏最深得一幅千古名畫,被誤解千年,院長發現樹葉下的秘密
    放大20倍,樹葉下隱藏著什麼範寬《溪山行旅圖》放大20倍研究這幅畫的時候,因為歷史的久遠,畫作的本身顏色已經褪去了不少,因此專家都專門配有放大鏡來觀看,由於一幅古畫能夠被流傳近千年,本就是一個奇蹟,然而一個佚名的古畫
  • 此人將老虎畫成病貓,卻成傳世名畫,專家:放大10倍看就明白了
    同時,由於老虎的威嚴有力,很多畫家也喜歡臨摹老虎取樂,明朝時期,著名的大才子唐伯虎就以畫老虎出名,他畫的《虎嘯圖》據說惟妙惟肖十分逼真,但由於年代久遠,這幅著名《虎嘯圖》早已失傳,我們只有在一些典故的旁枝末節裡知道歷史上有這樣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