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名作家抨擊川普移民政策:他在建新「集中營」嗎?

2020-12-13 新京報

撰文丨趙蘊嫻

7月25日,美國《國家》雜誌刊登了一封由40名作家聯署的公開信。這些作家在信件中呼籲,美國國會應「立即採取措施,改變赴美尋求庇護者所遭遇的惡劣的拘留狀況。」

據《衛報》報導,聯署的40名作家均是美國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其中包括愛爾蘭裔普立茲獎及T.S.艾略特獎得主Paul Muldoon、越南裔詩人及散文家Ocean Vuong、阿富汗裔小說家、《燦爛千陽》作者Khaled Hosseini。他們指出,美國與墨西哥邊境線上的非法移民拘留中心面臨的過度擁擠、缺乏基本醫療衛生保障、營養供給不良等問題,亟須解決;發生在拘留中心的虐待和死亡令人生厭,當兒童成為主要受難群體時,情況更為可惡。他們希望,華盛頓的政客們能儘快採取行動,終止這種「非人道境況」。

自川普上臺後,美國南部邊境線非法移民拘留所人權問題不斷成為新聞焦點。此次作家聯署籤名事件的導火索,是一篇美國國土安全部在7月2日發布的報告。這篇長達16頁的報告,詳細地陳述了五個邊境線拘留機構的狀況,並作出「極端擁擠」的危險警報。根據報告得知,這些機構下轄於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其職能是暫時性拘留、收管非法入境者以及尋求庇護者,而非長時間拘禁。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相關規定,有權進行長時間拘留的應當是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而非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報告顯示,調查期間,全國範圍內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約設54000床位,然而,僅42000床位在資金許可範圍內。《紐約時報》報導,在德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市,900名移民被拘留在一家人員上限為125人的機構中。在一些極端案例中,原本為35人設計的隔間裡塞入了125人。

圖片來源:美國國土安全部7月2日「報告」

報告附錄的圖片及文字顯示,一間為40名青少年男性設計的隔間中站了51名成年女性(左圖),而一間容納量為41名成年女性的隔室裡則擠入了71名成年男性(右圖)。這些擠在玻璃後的人或貼身窗前向外觀望,或雙手合十祈禱,人群中一名男子靠窗支頤,若有所思,與周遭的擁擠嘈雜格格不入。

支頤男子(圖片來源:美國國土安全部7月2日「報告」)

除去「極端擁擠」的警告外,報告還指出,這些機構存在拘留時間過長的問題。

報告稱,「在我們訪問調查的時期,邊境巡邏隊大約扣押了8000人,其中有3400人被拘超過了常規的72小時。」根據TEDS標準及弗洛裡斯協議,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應在72小時以內將相關人員移交至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然而,1500人被拘留10天以上。被拘人員中,共有2669名兒童,其中將近三分之一的人被拘超過3天。在德克薩斯州麥卡倫市的一家機構中,50名七歲以下無人陪伴的兒童已等候移交超過兩周。依據現有條例,這些兒童被移交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後,美國政府應當立即聯繫這些兒童在美國的親屬。但在現實中,政府的做法卻與之大相逕庭。

在長時間的拘留中,這些兒童在拘留所的基本權益無法得到保障。根據報告,五家拘留機構中,僅有兩家為兒童提供洗浴設施,可供換洗的衣物也十分有限。五家機構中的兩家未向兒童供應熱食,直至國土安全部調查組到來的那周,情況才發生改變。而淋浴、乾淨的衣物、熱食等都是TEDS標準規定的、應當為被拘留者提供的基礎保障。

報告公開後,西方媒體一片譁然。《大西洋周刊》將德克薩斯州拘留所的情形比作美國內戰時期南方的安德森維爾戰俘「集中營」,並將之稱為「一種罪行」。《紐約時報》引用哥倫比亞法學院移民權利診所主管Elora Mukherjee的發言作為報導標題,稱這些拘留機構充斥著一股「惡臭」。此次作家聯署的公開信中,同樣將其定義為「令人厭憎的」行徑。

「我們呼籲,利用公共支持來履行我們的道德義務,確保政府拘留者能夠獲得像衛生用品這樣的基本必需品,並有途徑獲得醫療救護及法律援助。」公開信針對報告所陳述的狀況,提出了四項訴求:敦促國會為移民提供醫療服務,保障被拘人員的營養和衛生狀況;為法官分配資源,以便更有效地通過正當程序審理案件;禁止將稅款用於拘留來自危險國家的庇護尋求者;逆轉白宮對難民重新安置計劃的掏空行為。

無論是政府報告、媒體文章,還是作家聯署公開信,都集中關注拘留所中移民兒童的遭遇。根據新聞報導,在過去的一年中,至少有11名兒童在美國拘留期間死去,而前十年中,無一例死亡發生。在他們看來,這些兒童的遭遇是川普政府反移民政策的非人道表現。五月,記者Jonathan Katz將美國南部邊境線上的非法移民拘留所形容成美國的「集中營」系統,這一說法得到了Alexandria Ocasio-Cortez的贊同。

反對者立即抨擊,Katz和Ocasio-Cortez的說法,忽視了拘留所不存在與「集中營」密切關聯的大屠殺現象。《大西洋月刊》則指出,二者在歷史上雖緊密相關,但反對者們揪住對手的疏漏、攻擊其誇張比喻,反而忽略了討論的核心事實,即兒童因川普移民政策所遭受的折磨本身。

去年六月,川普政府推行的「家庭分離」政策引發各界關注及媒體熱議。該政策以「零容忍」的口號面向公眾推出,旨在打擊非法移民以及促成更為嚴苛的移民法。根據此項政策,聯邦當局有權將非法入境的兒童同他們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分開,並將兒童交由美國衛生服務部監管。2018年4月至6月,「零容忍」政策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全面推行,數以千計的家庭被拆散。

後續調查發現,將兒童與父母拆分開來的做法,早在一年前就已陸續施行。2018年6月初,該政策被指不包含任何輔助家庭團圓的措施。月末,川普籤發行政令終止邊境線上的「家庭分離」政策。但就德克薩斯州拘留中心的目前情況來看,「零容忍」政策依舊發揮其效力,拘留中心的不少兒童仍處於無人陪伴狀態。

據《紐約時報》報導,6月初,川普政府以南方邊境湧入移民潮造成財政預算緊張為由,在全國範圍內取消聯邦移民收容所為無人陪伴的兒童提供的英文課程、娛樂項目以及法律援助。凡不在「保障生命及安全」之內的一切需求,例如教育、娛樂——甚至是足球這樣的活動——悉數削減預算。

一群移民兒童在臨時庇護所踢足球

Carlos Holguin是一位長期代表未成年人的律師,1997年,他於聯邦法院促成一項協議,為拘留中的兒童制定了基本的看護標準。在接到消息後,他立即抨擊這些開支削減是違法行為。一名收容所工作人員同樣表示,川普政府此舉令他和一些同事非常擔憂收容所的看護質量將會如何,教育和體育活動對維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如果沒有任何形式的娛樂活動,那要怎麼辦?讓他們在房間裡傻坐一整天嗎?」

顯然,川普政府與維權人士對「保障生命及安全」的定義極為不同。以律師Holguin為代表的維權派看來,人在現代社會的基本權益除去生存權外,還應當包括接受教育、參與活動,有權進行自主思考並融入社會,即保障人之為人的尊嚴。川普的政策,無疑將收容所中的孩子推向了與人隔絕的孤島,對身處異國的他們施行一種文化隔離。

就現階段而言,川普政府的確保障了收容所兒童某些基本權益,例如基本的食宿、衛生等,然而「保障生命及安全」是一個模糊性的詞彙,彈性較大。維權人士擔心,政府可以藉助這種模糊性進一步削減收容所預算,剝奪兒童權益。Holguin說道:「那下一步是什麼呢?飲用水?食物?他們究竟要到哪一步才肯停手?」

同德克薩斯州拘留所「集中營」論一樣,「家庭分離」政策在媒體報導中與另一項人類歷史罪行掛上了鉤——黑奴販賣。在關於「零容忍」政策的報導中,《大西洋月刊》回溯了美國的黑奴販賣史。拆分家庭,尤其是父母和孩子,是黑奴販賣中的又一罪行。在轉述黑人家庭骨肉分離的沉重故事後,文章指出川普移民政策與黑奴販賣有很大差異,「零容忍」政策在家庭拆分方面同黑奴販賣有相似之處,但並沒有將非法移民奴隸化。

誠如拘留所「集中營」論反對者所言,這類比擬有誇張之嫌,同時,在類比過程中,現實的複雜性難以避免地被簡化,成為一個口號式的結論,不利於展開更深入的討論。但這類吸人眼球的文章標題和論斷的確能夠提高公眾對美國南方邊境移民事務的關注度。媒體不斷地將川普移民政策同美國甚至人類歷史罪行聯繫起來,也反映出當下美國社會一種普遍流行的焦慮和隱憂。與其苛責此類論述的不嚴謹,不如將其視作一種警告,審慎地檢查兩者之間的異同,盡力去窺探和把握急劇變化的世界,試圖找到一個可以行進的方向。

在找到解決美國移民問題最佳方案前,面對美國南部邊境非法移民拘留所當下的糟糕狀況,40名作者選擇向權力發出理性的呼籲:「他們或許正在向不同的神明或其他一些神秘信仰對象祈禱,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回應他們祈禱的權力在你們——美國國會的手裡。請不要讓他們失望。」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19/07/government-report-details-inhumane-conditions-migrant-facilities/593242/

https://www.thenation.com/article/immigrant-writers-open-letter-border-refugee/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9/jul/30/us-writers-migrant-journeys-protest-at-asylum-seekers-treatment-neil-gaiman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19/07/border-facilities/593239/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immigration/trump-administration-cancels-english-classes-soccer-legal-aid-for-unaccompanied-child-migrants-in-us-shelters/2019/06/05/df2a0008-8712-11e9-a491-25df61c78dc4_story.html?noredirect=on&utm_term=.14002381a10a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18/06/child-separation/563252/

https://www.nytimes.com/2019/06/21/us/migrant-children-border-soap.html

撰文丨趙蘊嫻

編輯丨李永博

校對丨薛京寧

相關焦點

  • 撤銷川普移民政策計劃遇阻,拜登還沒上臺就食言!招致一片罵聲
    【南方+12月23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承諾在上任「第一天」就取消現任總統川普的移民政策的承諾似乎已經「失效」。因為拜登顧問聲稱,撤銷川普的強硬移民政策「需要時間」。
  • 拜登的顧問收回對移民的承諾:逆轉川普的強硬移民政策需要時間
    喬·拜登曾承諾從上任「第一天」就撤銷唐納·川普的移民政策,這一承諾似乎已經「失效」,因為拜登的顧問似乎已經收回對移民的承諾,聲稱逆轉川普的強硬移民政策「需要時間」,並在民主黨上臺後繼續實施。在周二(12月22日)的記者電話會議上,拜登的高級顧問警告稱,美國南部邊境的移民限制和其他移民政策短期內不會被取消。拜登的顧問們強調,取消這些移民政策將「需要時間」。儘管拜登在競選時曾承諾,如果贏得大選,他將立即逆轉川普的移民政策。拜登今年1月在推特上寫道:「面對踴躍前來美國的家庭,唐納·川普砰然關上了大門。
  • 美最新民調:多數人不贊同川普移民政策 近半數認為他是種族主義者
    最新民調顯示,美國多數人不贊同川普的移民政策。(圖片來源:路透社)中國日報網7月4日電(孫若男)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的「零容忍」移民政策招來大部分美國人的不滿。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多數民眾不認可川普在處理非法移民問題時將兒童和家人隔離的做法,49%的被調查者認為川普是一名種族主義者。
  • 川普的移民政策激怒了他,這次要用...
    現任總統洛佩斯在2018年大選前曾經高調批評川普的移民政策,還曾寫了《聽著,川普!》一書嚴厲抨擊川普的相關言行。不過,自他當選墨西哥總統後,其對美國的犀利言論就有所和緩。即使此後遇到川普向墨西哥揮舞關稅大棒,洛佩斯也就向國內說了幾句硬話而已,關鍵時刻還是將第一次任內出訪安排到了華盛頓,並與川普共同發布聯合聲明,見證「美國和墨西哥的關係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緊密」的重要瞬間。美墨關係真的如此緊密?川普當然大言不慚,真實情況恐怕只有洛佩斯心裡清楚。
  • 美國獨立日爬上自由女神像,女子抗議川普移民政策被捕
    7月4日,一名女子爬上了紐約自由女神像的底座並拒絕下來,以此抗議川普政府拆分移民家庭。其他抗議者則以「自由女神正在哭泣」為主題,在雕像下打起了「廢除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的標語,至少7人因此被捕。視頻截圖「起來反抗」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7月4日報導,為抗議川普政府分離移民家庭,一名女子當天爬上了自由女神像的長袍,並在與警方對峙後被逮捕。現場處置人員曾試圖勸說女子下來,但被她拒絕。
  • 美國大選:川普和拜登的移民政策有哪些不同?
    而對於移民申請者來說,不管是川普還是拜登獲選總統,勢必會影響到接下來美國的移民政策走向。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川普和拜登在移民政策上的不同之處。·拜登的移民政策恰恰相反,拜登一直歡迎移民。在拜登的競選網站上,他指出川普的謬誤政策,直接給美國的移民制度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而川普只想建牆,對解決安全挑戰沒有任何好處,同時又要花費徵稅人數十億美元。拜登也在其網站上提出了他的移民政策,他提出了以下六個主要方面的計劃。1.馬上結束川普政府基於恐懼和種族主義而非事實的嚴厲政策。
  • 「如果他再次當選,我們就離開美國」:川普移民政策與華人碼農的...
    「建牆」是川普的競選口號,控制移民是其最核心的主張之一。過去四年,川普的移民政策屢屢成為美國媒體的頭條,但大多集中在他對非法移民的管控上,例如他禁止中東七國公民入境、撤回歐巴馬時期的兒童移民項目DACA等,卻較少關注到他對合法移民的政策收緊。
  • 川普姐姐在秘密錄音中稱他「殘忍」、「騙子」 ,白宮反駁:假的
    據法新社報導,周六公布的一份秘密錄音顯示,川普的姐姐稱美國總統「冷酷無情」,是「一個騙子」,「缺乏原則」意味著他「不值得信任」。報導稱,這是針對美國總統的最新一份負面的內部評論,只是這份評論不是來自被拋棄的助手或商業夥伴,而是來自他的一名親戚。
  • ...美國芝加哥大遊行抗議川普政府「骨肉分離」移民政策
    ——美國芝加哥大遊行抗議川普政府「骨肉分離」移民政策新華社記者汪平6月30日是臨近美國獨立日的小長假第一天,很多人原本打算外出郊遊。然而,美國政府一紙致使「骨肉分離」的移民政策打亂了他們的計劃。當天,芝加哥氣溫飆升至近40攝氏度,5萬多市民走上街頭,手舉標語海報,高喊口號,抗議川普政府移民政策。不到11點,芝加哥市中心戴利廣場已擠滿參加抗議的民眾。廣場中心臨時搭建的講臺上,不同族裔代表上臺講話,強烈譴責美國政府對非法移民「零容忍」政策。
  • 美多地舉行700多場集會 抗議川普政府移民政策
    川普當天在一家俱樂部打高爾夫球,沒有直接回應集會一事,而是指認民主黨「極左」陣營人士試圖撤銷移民政策執法部門。「讓美國再次人道」數以萬計民眾6月30日在美國多座城市參加集會和遊行,抗議川普政府拆散非法移民及其未成年之女的做法。
  • 川普這次玩大了!抨擊民權領袖成非洲裔民眾「公敵」
    中國日報網1月16日電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15日報導,還有幾天就要宣誓就職了,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川普卻在此時公開抨擊該國最德高望高的黑人民權領袖約翰·劉易斯。有分析稱,川普這麼做只會把原本就不甚歡迎他的非洲裔選民推得更遠。
  • 川普83歲姐姐新錄音:他小氣至極、二兒子成了「白痴」、伊萬卡是...
    巴裡在錄音中吐槽川普自私、小氣至極、沒有原則,還嘲諷川普的子女,說其二兒子埃裡克是「白痴」,女兒伊萬卡是「迷你川普」等等。川普侄女瑪麗 視頻截圖8月28日,瑪麗在美媒MSNBC的節目上公布了新的一段川普83歲姐姐巴裡的錄音。
  • 川普拒絕公開納稅單 遭希拉蕊陣營猛烈抨擊
    川普拒絕公開納稅單 遭希拉蕊陣營猛烈抨擊 原標題:   美國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唐納·川普13日選定北達科他州眾議員、氣候變化懷疑論者凱文·克拉默為他的能源政策顧問。這一決定招致環境保護組織和川普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希拉蕊·柯林頓陣營猛烈抨擊。
  • 美高官匿名發文抨擊川普震驚美國政壇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 美媒稱,在一次令人震驚的匿名抨擊事件中,川普政府的一位高級官員9月5日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自己是「從內部不懈努力」以阻止川普總統「最糟糕的傾向」和部分錯誤議程的一群人之一。
  • 美媒:川普猛烈抨擊那些與他觀點「相悖」的科學研究
    據abc新聞網報導,儘管醫生和專家警告稱,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行動過快會造成嚴重後果,但川普仍在大力推動重新開放美國的進程,並且,他一直在猛烈抨擊那些他不喜歡其結論的科學家。」周四,他對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類似的反駁。報告發現,如果提前一周採取社交隔離措施,超過61%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和55%的死亡病例(近36000人)本可以得到預防。川普一再為他的政府處理新冠危機的方式辯護,儘管外界一直在批評他反應太慢。川普周四對記者說:「哥倫比亞大學是一個非常自由的機構。
  • 美國多位四星上將齊發聲抨擊川普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指出,鮑威爾發聲抨擊川普,意味著美國已有四位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發聲指責川普。美國軍事專家指出,如此多前高級軍事將領公開、嚴厲指責在任總司令(美國總統同時也是三軍統帥),是非常罕見的。美國四位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從左至右分別為鮑威爾、邁爾斯、鄧普西、穆倫。
  • 四年改四百餘項移民政策:川普做最後努力 拜登如何扭轉?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四年改四百餘項移民政策:川普做最後努力,拜登如何扭轉?旅行禁令、邊境建牆、攻擊難民庇護制度、推動廢除「童年抵美者暫緩遣返」計劃(DACA)……一項項諸如此類針對移民的限制政策貫穿了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的任期。
  • 阿富汗難民持刀砍人一死八傷,法國政黨抨擊政府移民政策過松
    據法國《巴黎競賽畫報》9月1日報導,8月31日發生在裡昂市近郊的惡性持刀襲擊事件引發媒體關注,由於嫌犯的外國難民身份,不少法國右翼政黨代表紛紛藉此事件抨擊政府現行移民政策過於寬鬆和天真。一名女性目擊者稱,兇犯在57路公交車站持刀瘋狂砍人,一名男子頭部被砍,一名女士耳朵幾乎被砍掉,還有一名男性腹部被捅數刀……其中,一位在等車去參加音樂節、年僅19歲的男子因受到「野蠻襲擊」而當場喪生,其他8名受傷者中3人仍有生命危險。
  • 拜登放大招:上任第一天將力推移民政策,覆蓋1100萬人,利好科技公司
    對於想要留美工作的學生來說,拜登入主白宮或許是個好消息。拜登兌現競選承諾拜登拋出的移民改革法案,將為約1100萬沒有合法身份的移民提供為期8年的入籍途徑,還包括擴大難民接收範圍和將在邊境利用科技進行巡邏等措施。這完全扭轉了此前四年嚴厲的移民政策。拜登為何把移民政策當作頭等大事?
  • 賓夕法尼亞州司法部長抨擊川普選舉舞弊訴求「不...
    賓夕法尼亞州司法部長抨擊川普選舉舞弊訴求「不現實」 譴責錯誤聲稱贏得該州結果 文/editor2020-11-26 10:44:36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總統大選臨近最終結果之際,賓夕法尼亞州司法部長Josh Shapiro在香港時間周四(11月26日)抨擊美國總統川普,稱其關於選舉舞弊的指控是「不現實的」,指其聲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