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社區治理)工作隊專題培訓班成功舉辦
8 月 25 日,青島西海岸新區 2020 年鄉村振興工作隊(社區治理工作隊)專題培訓班在工委黨校正式開班。工委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杜樂江同志作動員講話,工委組織部、工委黨校、區工作隊辦公室負責同志出席活動。新區 23 支工作隊 223 名成員和27 名全區公開遴選村黨組織書記參加本次培訓。
01
在開班講話中,杜樂江同志表示,希望全體參訓學員珍惜機會,認真學習,深入思考、學有所成。他強調,要端正態度,切實增強派駐幫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上高度統一、行動上高度自覺;要學思踐悟,切實增強派駐幫扶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儘快掌握履職盡責必備的知識和本領,抓好學習成果的消化吸收、轉化落實和創新再造,在基層一線廣闊舞臺上施展才華、建功立業;要擔當作為,切實增強派駐幫扶的實效性和長效性,要「算大帳」「打長譜」,把思路梳理清、把路徑謀劃好,充分依靠群眾開展工作,多運用改革創新的思維去破解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要聯通上下當好紐帶、聯好資源搭建平臺,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內外協同、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這次培訓班為期三天,辦班目的是進一步加深參訓學員對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的認識和理解,切實提高政治素質、眼界思路和幹事本領。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培訓班的課程設置和服務保障均做了精心安排,是疫情以來在黨校舉辦的全區學員規模最大、時間跨度最長的培訓班次。培訓班堅持「業務至上」導向,既安排了專業政策理論授課,又組織相關部門和鎮街黨委領導同志「現身說法」,還邀請上一批 2 名優秀隊長、隊員代表談經驗、話體會、講感悟。
02
8月28日,參加新區鄉村振興(社區治理)工作隊專題培訓班的部分學員,在一級調研員,區鄉村振興(社區治理)工作隊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波的帶領下,赴青島萊西市日莊鎮溝東新村,河頭店鎮龍泉湖社區和市北區海倫街道順昌路社區,大港街道青海路社區等地的4個現場教學點開展實地觀摩。
在萊西,學習班的部分學員學習了萊西溝東新村在村莊布局優化中「先融後並」的做法和經驗。
萊西市日莊鎮溝東新村位於萊西湖北岸,距鎮駐地 6 公裡,由 5 個自然村組成,共 531 戶,1502 人,黨員 53 人,土地 2000 畝,屬於省定貧困村。2019 年以來,溝東新村堅持以區域性黨組織為統領,通過組織、 產業、文化、治理融合,順民心、聚民心、得民心,推動群眾居住融合,最終實現村莊布局優化。村集體實現年收入 101 萬元,人均收入 20800 元,村莊先後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山東省美麗村居,成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青島典型。
據了解,溝東新村以組織融合為村莊布局優化的前提構建區域化黨建格局。在 5 個自然村黨支部之上,成立區域化黨總支,實現對 5 個村的統籌領導。在新村黨總支領導下,打破村莊界限,分類設立鄉村旅遊、社會治理、葡萄產業等 5 個專業型黨支部,讓黨建貫穿於鄉村發展各個方面,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面覆蓋,推動了黨建與村莊各項事業發展深度融合。
龍泉湖社區作為青島首個庫區移民社區,基礎設施配套完備,益民中學、社區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商業網點、物業管理一應俱全,水、電、暖、氣、寬帶全部入戶,實現了村合人合,為萊西市推進大規模合村並居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在市北區海倫路街道順昌路社區,學習班的學員考察了社區基層治理,居民自治,網格化建設,志願服務等方面工作。海倫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楊利民,黨建辦主任王麗嫚等陪同考察。
大家首先參觀了順昌路社區第一網格黨群服務站,了解順昌路社區針對老舊居民小區開展的居民自治、便民服務、志願活動等工作。隨後參觀第七網格黨群服務站,查看了李廣金工作室、時代先鋒館、黨員大講堂等特色工作開展情況。最後觀看了順昌路社區「聚力紅色引領,共築『四紅』社區創建社區治理服務新模式」經驗介紹材料。
在大港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青海路社區黨委堅持以居民實際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充分發揮「一長四員」制的作用,依託「黨群e家」為基層治理注入新活力,進一步為網格黨組織賦能,推動社區基層網格治理更加便民、精準、高效。
自從推廣註冊使用「黨群e家」以來,社區居民不用再為一點兒小事東奔西走,只需要通過手機上的「黨群e家」及時將自己的問題發表成為議題。收到議題後,社區網格員在線上利用「黨群e家」將相關政策向居民進行解答,線下進行實地查看情況、及時溝通解決問題。同時,充分發揮區域黨建聯盟共建作用,結合轄區資源清單,精準對接,形成項目清單,使居民的訴求得以解決。通過線上線下雙聯動,多渠道滿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切實解決群眾遇到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社區居民提供全覆蓋、全方位、精細化的零距離貼心服務。
青海路社區黨委利用「黨群e家」賦能網格治理,及時通過「黨群e家」進行各類政策宣傳,發布各類新聞通知,組織網格內主題黨日、文化惠民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架起社區與居民聯繫的「連心橋」。社區黨委建立和完善「群眾吹哨、街居響應、部門報到」的吹哨機制,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的網格化管理新模式,不斷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03
走社區、進街道,用心「思」,認真「悟」,動腦「想」。每到一處,大家求知心切,或側耳傾聽,或凝神思考,或輕聲交談。大家一致表示,在觀摩交流中借鑑經驗,在學習對比中加壓奮進,堅定了謀劃發展、奮力攻堅的信心。
濱海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駐濱海街道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張震表示,通過這次學習開闊了視野,增強了發展的緊迫感。下一步,要進一步加深交流,通過互學互鑑,更好地推進自身工作,將濱海街道的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泊裡鎮黨委副書記、駐泊裡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張雷表示,要結合泊裡鎮小城鎮建設,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聚力振興發展,推進振興發展。
寶山鎮黨委副書記、駐寶山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費超表示,要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用嚴謹的工作態度、高效的工作作風來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的落地開花。
薛家島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駐薛家島街道社區治理工作隊隊長秦豔博表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對比之後是奮進,震撼之後是發力,學以致用顯得緊迫而又關鍵。下一步,將借鑑好的經驗,把好的舉措融入到社區治理中,把工作做得更紮實有效。
鄉村振興正當時,學習觀摩謀發展。風生水起的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工作隊(社區治理工作隊)工作,格外靚麗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