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高校校園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關注著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他們事無巨細,圍繞「立德樹人」默默奉獻。他們是輔導員,用心用情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學子的成長路上始終相伴。【我是輔導員】繼續為您講述他們的精彩故事。
第十二屆「全區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馬佳
馬佳,中共黨員,寧夏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兼職輔導員。先後2013、2014、2015級英語專業451名學生的輔導員。目前擔任2016級本科5個班和2019級本科7個班共341名學生輔導員。
「用心靈陪伴心靈、用青年點燃青春、用夢想照亮夢想」,是馬佳自2013年從事輔導員工作以來一直追求和堅持的方向。在為此,她不斷探索如何在學生成長「拔節孕穗」的關鍵時期,真正發揮輔導員隊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愛護學生於細微之處」,是馬佳工作的一條準則。與學生相處時,她的話語總是俏皮務實的,她的態度總是包容有度的。她有一塊專門的小黑板,每天為學生書寫英文美句,配上小插畫,推薦值得一看的電影和書目,還有天氣變化時的溫馨小提示;她還有一塊公告欄,學生遺失或撿到物品找她備案後,她便配上物品的畫像貼出啟示。她創辦外國語學院微信平臺,時時發布思政教育內容、防騙知識內容、生活提示內容等。她有一臺電視,新聞頻道、英語頻道、法制頻道、紀錄頻道,學生每個課堂間隙都能關注到。她說「讓學生感受到,事無巨細,哪裡都有我的影子,我的工作就算成功了。」
「拼,是擊退疲憊和膽怯的最強火力」,是馬佳工作的另一條準則。這種「拼」體現在無數個班團會、黨員政治理論學習會她講課的聲音裡、無數個活動她前前後後的身影裡、無數個深夜她辦公室的燈光裡,還有五年腰傷不下火線的堅持裡。她利用黨課、團課、新媒體,把日日夜夜伴隨學生成長的故事、點點滴滴積累的感悟融入課程之中,把思政實踐中零散的、活生生的「思政元素」梳理成系統的、熱騰騰的「思政故事」,讓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正是有著這樣的「溫柔小意」和「迎難而上」,馬佳所帶的學生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區級「三好學生」、區級先進班集體等各項榮譽稱號;2013級英語(2)班、2014級英語(2)班,獲2015年、2016年自治區優秀班集體稱號;李文麗同學,獲2016年自治區三好學生稱號;李桂蘭同學獲2019年自治區三好學生稱號、2019年芙蓉學子自強不息獎;2018—2019年,其所帶學生獲得省部級、地廳級以上獎勵30餘項,校級榮譽百餘項。
做老師是一件良心活兒,做高校輔導員更是身負重要職責。馬佳說,「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渡過『悅己』的四年,這個『悅己』是指他們通過努力使這四年過的豐富和舒心,就連經歷的累與辛苦在日後想起來也能一起捂著嘴偷偷笑。套用前人的話說,就是希望他們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為此,我願意做他們成長道路上一隻引路的青鳥」。
編輯:張聆萍 王兆清
主編:張月靜
如果你有好故事好信息,給我們投稿吧!
電話:0951-5559320 郵箱:nxdjzy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