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高校輔導員:做大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同路人、開路人

2021-01-11 中國青年網

高校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陪伴青年學生成長、指引青年學生前行,他們是大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同路人」;他們打通線上線下的界限、融合課上課下資源,為青年學子插上信仰的翅膀,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成為大學生前行的「開路人」。他們就是高校輔導員。

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0年10位「最美高校輔導員」的先進事跡。

做青年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2020年1月23日起,燕山大學的輔導員王銀思便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負責4913名學生的疫情防控數據匯總工作。170天、597個文檔、62萬人次、410萬條信息記錄了她的抗疫點滴。因連續作戰,王銀思腰椎間盤突出疼痛難忍,疫情防控最艱難的1個月,她忍著劇痛趴在床上度過。

江城武漢成了新冠肺炎疫情風暴的中心,武漢理工大學的輔導員靳敏一直守護著自己的學生,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學生最無助時,靳敏協調多方資源,守護學生的生命安全。

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大考,也是一堂大課。輔導員深知危難時刻,教育更不能缺位。

天津師範大學化學學院的輔導員張家瑋從講好戰「疫」故事入手,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他利用「雲班會、雲黨日活動」講述中國的制度優勢和大國擔當,讓青年學生更加堅定「四個自信」。

華中農業大學的輔導員祝鑫在武漢「封城」的76天裡,帶領團隊每日一畫,用76幅「武漢大學生抗疫圖志」陪伴撫慰學生心靈,推送《疫情之下不當看客》等16篇網文,引導學生深刻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她還開通網上「我是戰疫記錄者」專欄,廣泛徵集學生作品,鼓勵學生採用聽、說、演、唱等形式,講述「逆行者」的故事。

做青年學生成長的「同路人」

「大學生在哪裡,輔導員就在哪裡。學生成長需要的,就是我要提供的。」這是雲南大學的輔導員朱丹8年來堅持不變的信條。

這幾乎是每一位高校輔導員的信條。在網際網路成為大學生信息重要來源的今天,輔導員對這句話的認識更為深刻了。

「立德樹人,不僅要站穩課堂主陣地,還要將思政課延伸到課堂外,要善用網絡育人,使學生成為心中有夢、眼裡有光、腳下有路的時代新人。」杭州師範大學的輔導員錢珊開創「網絡+實踐式」的思政課堂,以慕課、直播為載體,組織學生參觀井岡山、西柏坡、韶山等紅色革命地。

錢珊的做法與很多輔導員不謀而合。

「11年來,從博客、BBS論壇,到微博、微信、直播、短視頻,無論網絡育人的載體怎樣變化,對我來說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運用網絡創新思政工作。」華中農業大學的祝鑫說。11年來,她先後撰寫網文440餘篇,訪問量達千萬人次。她的網文選題緊扣時代和校園熱點,個性鮮明,被稱為「鑫」式風格,獲得大量轉發、點讚。《公交車上讓座的那些事兒》等文章直指學生熱點話題,引領學生輿論場。

當然,網絡思政不只是網上功夫,還要有線下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把想法變成說法,把說法變成做法。

西安交通大學的輔導員庫來西·依布拉音面對少數民族學生打造網際網路+「同心圓」模式,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推進「認識100位老師」「閱讀100本經典」「聽取100場報告」「參加100場活動」,引導少數民族學生融入底蘊深厚、創新活躍的校園文化中,營造境界高雅、開放包容、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精神高地。她還善於用青年的話語體系,把大道理包裝成「小清新」,將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轉化為身邊的故事。用真誠增進理解,加強交往交流交融,為在外求學的各民族學子構築溫暖的心靈港灣。

做青年學生前行的「開路人」

把愛融入行為、用愛傳播信仰已成為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法寶。

西南政法大學的簡敏在擔任輔導員的22年中,堅持每天找學生談心,22年共計談心1400多人次、500多個小時。她使有厭學自殺傾向、網絡成癮的學生回歸課堂;把有嚴重心理疾患的學生帶回自己家調養;邀請留校的貧困學生到自己家共度除夕夜……

瀋陽工業大學的李青山是一個愛「串門」、愛「嘮嗑」的輔導員,家訪是他工作中的家常便飯。李青山所在學院農村學生佔比較大,困難生問題突出。通過家訪,李青山為80多個困難家庭送去溫暖,幫助30多個「雙困」學生成功脫困。他還在「嘮嗑」中聊出30多名問題學生的心裡話。

在很多輔導員看來,對學生有質量的陪伴是自己的追求和使命。正如朱丹所說的那樣,「輔導員的工作價值不能僅用辛苦去丈量,輔導員這份職業之所以值得被尊敬和認可是因為它的專業性。」

一群專家型的輔導員已經成長起來,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積累,幫助青年大學生實現夢想,為學生成長成才引路導航。

「劉導,我們奪冠了!」看到學生黃杰在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奪冠後發給自己的消息時,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輔導員劉鐵備感欣慰。對於始終與學生一起戰鬥的劉鐵來說,「有什麼能比學生洋溢幸福的笑臉更讓自己成就感爆棚呢?」

通過比賽,劉鐵探索出一條培養人才成長的路徑。他深知,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培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水聲人才是自己的使命,要能將學生的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是忙碌而煩瑣的,壓力也是巨大的,但很多輔導員一幹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因為很多輔導員深知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用心靈陪伴心靈、用靈魂感染靈魂、用青春點燃青春的事業。

本報北京1月10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西安交通大學庫來西·依布拉音榮獲「最美高校輔導員」
    在大學有這樣一個群體陪伴著大學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他們是大學生的指路明燈指引學生穿越迷霧他們是大學生的知心朋友見證著學生的成長點滴他們站在思政教育最前沿日前,中宣部、教育部評選出10名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西安交通大學學工部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庫來西·依布拉音獲此殊榮。
  • 最美高校輔導員:引領青年學生帶著信仰去追夢
    高校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陪伴青年學生成長、指引青年學生前行,他們是大學生成長路上的的「同路人」「引路人」;更重要的是,他們打通線上線下的界限,融合課上課下資源為青年學子插上了信仰的翅膀,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成為大學生前行的「開路人」,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成長成才。他們就是高校輔導員。
  • 2019「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事跡發布
    」  10名「最美大學生」  將齊聚一堂,唱響青春之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展示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的奮鬥精神,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閃亮的名字」——2019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事跡。
  • 堅守輔導員崗位 做好大學生思想靈魂的引路人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不斷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質量,4月10日,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高校工委和吉林大學黨委共同邀請「時代楷模」「全國優秀教師」曲建武教授為在長高校輔導員作專題報告。
  • 今晚,2019「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事跡發布!
    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事跡。北京師範大學輔導員任雅才,曾以《做大學生成長的知心人和引路人》為題在習總書記面前匯報工作,回顧和總結了自己的輔導員工作經歷,也讓總書記聽到了高校輔導員的聲音。吐爾遜麥麥提·艾買提江精通維吾爾語、漢語和哈薩克語,在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擔任輔導員近20年。
  • 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分享如何做好學生引路人
    紅網時刻7月19日訊(通訊員 黃阿明 彭瓊英 記者 劉璇)7月18日-19日,長沙理工大學輔導員教育學院邀請了29年初心不改,堅持奮鬥一線的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袁利,夯實專業素養、書寫職業夢想的「第九屆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靳敏,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出彩機會的「第十屆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袁世平
  • 中宣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19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名單
    據悉,教育部先後舉辦11屆「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和14屆「大學生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2019年,經過嚴格的程序,中宣部、教育部從歷屆在崗輔導員年度人物和歷屆在讀大學生年度人物中,遴選出10位高校輔導員和10位大學生,首次納入「最美人物」系列,樹立起新時代輔導員和大學生的學習榜樣。
  • 閃亮的名字,絢麗的青春——記2019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  題:閃亮的名字,絢麗的青春——記2019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下)  新華社記者胡浩、孫少龍  把汗水匯聚,去澆灌五彩的花朵。是老師,為年輕的水手護航。  為切實引領青年開拓創新、奮發有為,中宣部、教育部首次從歷屆在崗的「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和在讀的「大學生年度人物」中,評選出10名「最美高校輔導員」和10名「最美大學生」。  他們接力奔跑,不斷超越,譜寫出青春歲月中的壯麗樂章。  用心靈陪伴心靈  29年,足以讓青絲暗生華髮。
  • .| 我院組織師生觀看《閃亮的名字》——2019最美高校輔導員...
    6月21日晚上7點,我院組織部分師生在西區主教411共同觀看了《閃亮的名字》2019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頒獎直播。出席本次活動的有15級輔導員盧亞光老師、學辦謝偉川老師及我院部分學生。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把學習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結合起來,要立鴻鵠志,要奮勇前行。「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作為當代教師,也要立德樹人、言傳身教、引領學生,做大學生的引路人,做「四有」好老師,與青年大學生一路前行。
  • 最美高校輔導員「汪sir」:與其理性說教,不如感性...
    為切實引領青年開拓創新、奮發有為,中宣部、教育部首次從歷屆在崗的「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和在讀的「大學生年度人物」中,評選出10名「最美高校輔導員」和10名「最美大學生」。上海高校中有2位輔導員獲評「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輔導員」何以美?青年報·青春上海今起帶來報導。
  • 王銀思老師榮獲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稱號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日前,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從全國14.8萬高校在崗專職輔導員中,評選出10名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並聯合發布其先進事跡。我校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王銀思獲此殊榮。  高校輔導員自2019年被納入中央宣傳部「最美人物」系列。
  • 帶你認識「最美高校輔導員」
    輔導員隊伍,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依託,是實現大學生價值引領的骨幹力量。日前,中宣部、教育部首次從歷屆在崗的「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中,評選出10名「最美高校輔導員」。他們,用既有意義又有意思、既營養又對味的方式,創新學生工作方式,做好高校思政教育。
  • 綻放奮鬥光芒,激蕩青春力量——記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題:綻放奮鬥光芒,激蕩青春力量——記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上)  新華社記者  以青年力量,追逐遠大夢想,綻放奮鬥光芒,這是青春最美的模樣。  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近日聯合發布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先進事跡,展現了當代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立足本崗敬業奉獻、矢志拼搏不斷奮鬥的良好風貌。  江城武漢,英雄之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輔導員靳敏,執著守護著自己的學生。
  • 2020年重慶市最美高校輔導員「出爐」 來看她們如何當學生的好...
    「2020年重慶市最美高校輔導員」發布儀式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陳洋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7日15時訊(記者 姜念月 陳洋 實習生 李春平) 近日,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中共重慶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向社會發布了2020年第四期最美人物——「2020年重慶市最美高校輔導員」。全市共10名高校輔導員入選。據了解,目前重慶市共有專職輔導員4000餘名。
  • 「我是輔導員」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金曉鳳:做好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
    他們是輔導員,用心用情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學子的成長路上始終相伴。【我是輔導員】繼續為您講述他們的精彩故事。第十二屆「全區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作為輔導員,她帶著愛心、恆心、責任心、事業心投入工作,作為黨務工作者,她注重培養學生黨員幹部的工作能力,積極開展「學生黨員聯繫普通學生宿舍」「學生黨員一對一幫扶後進生」等活動,強化學生黨性修養,先鋒模範做表率。在領導和同事眼中,她是恪盡職守、孜孜不倦的「小蜜蜂」,只要涉及到學生的事情,不管大事、小事她一定第一時間到位、全力以赴。
  • 辛勤耕耘為青春護航 2020年貴州省最美高校輔導員群像掃描
    辛勤耕耘為青春護航——2020年貴州省最美高校輔導員群像掃描    「我希望成為學生們的良師益友,雖然現在離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師還有一段距離,但我會一直努力。」獲得2020年貴州省最美高校輔導員榮譽稱號後,貴州財經大學專職輔導員孔淑華表示,她將繼續以「真善美」為教育原則,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今年,和孔淑華一起榮獲最美高校輔導員稱號的,還有先桁等另外9名高校輔導員。    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高校中與大學生聯繫最緊密、互動最頻繁的教師群體。
  • 貴州2020年「最美輔導員」「最美大學生」名單出爐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武淑)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貴州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暨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以及「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最美大學生」、「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經學校推薦、專家推選,全省有30名高校輔導員,49名大學生擬獲表彰。公示時間:2020年7月24日-31日,如有異議,可聯繫0851-85287203,或郵箱:shezhengchu@126.com。
  • 做好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學習 精細 創新他們在平凡的崗位做有意義的事嚴實 引領 成長他們在普通的崗位做偉大的事問需 務實 求真他們在重要的崗位做實在的事他們就是中航大的輔導員作為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中航大輔導員使命崇高、責任重大。他們直接面對和接觸學生的思想、學習和日常生活,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他們既具有教師的身份,又擔負管理者和服務者的角色,直接聆聽學生呼聲,切實解決學生關切的問題,最了解學生實際困難,最掌握學生思想動態。
  • 憑啥成為「最美高校輔導員」?她說了兩個詞:看見和陪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徐佩雲 張偉闖 陳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有一支骨幹力量——輔導員。他們陪伴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撥開迷霧,是大學生的知心朋友。日前,中宣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全國10名輔導員獲此殊榮,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輔導員錢珊榜上有名。
  • 全國高校輔導員網絡培訓心得體會(1600字以上)
    通過全國高校輔導員網絡培訓示範班線上的集中學習,進一步提高了我對輔導員工作的理解和把握,同時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輔導員老師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育人的重要性,下面就此次培訓做以下幾點總結:一、價值引領與思想引導新時代賦予了青年學生思想引領的新使命、新任務,我們要切準時代方位,把握青年學生思想引領的精神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