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手機使用情況及影響

2021-02-16 中國教育網絡

  點擊上方藍字「中國教育網絡」立即關注

  如今,手機已經成為通信、聊天、獲取信息、多媒體播放、購物等綜合功能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工具。據日前CNNIC在京發布第3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較2013年底增加5672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佔比由2013年的81.0% 提升至85.8%。手機端即時通信使用保持穩步增長趨勢,使用率為91.2%。

  為了解手機對中學生的影響及針對中學生的手機功能開發方向,筆者特別設計了相關調查問卷。通過對某重點中學高三年級120名學生的隨機調查發現,目前手機在中學生中具有溝通、多媒體播放、獲取信息等主要功能,手機已被受訪者視為必備用品。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學生使用的是智慧型手機,超過一半的學生在手機上安裝了10個以上應用軟體,社交即時通訊類軟體成為學生最為喜歡的應用軟體。同時,不少受訪者表示,希望手機還需具有較多的信息檢索、課程輔導等功能。

  中學生手機目前主要使用通信功能,其次為多媒體播放及購物

  1. 中學生手機目前主要使用通信功能在調查的120個中學生樣本中(84個男生,36個女生),有3個樣本不攜帶手機,其餘117個樣本攜帶手機主要功能是與家長進行通信聯繫。在這117個樣本中,21個樣本使用僅能打電話發簡訊功能的手機,其餘96個樣本使用帶智能軟體的手機。

  2. 中學生手機功能排名靠前的還有多媒體播放及購物等

  在這96個帶智能軟體的手機樣本(66個男生,30個女生)中,使用安卓應用系統的樣本數為69個,使用蘋果應用系統的樣本數為27個。其中,78個學生使用時間大部分為放學後吃飯時間半小時左右看新聞或體育資訊、聽歌,18名學生還在學習時聽歌。這些學生中男生喜歡在節假日偶爾看看電影、動漫,女生則喜歡瀏覽購物網站或看韓劇。受訪樣本安裝應用軟體的數量情況如圖1所示。


  中學生手機主要裝載社交類應用及各類瀏覽器,其次為資訊類軟體及購物軟體

  1. 中學生手機主要裝載社交及各類瀏覽器軟體

  在調查的96個智慧型手機樣本中,全部安裝了微信、QQ等聊天工具和各類多媒體瀏覽器,其中安卓手機樣本大多安裝UC瀏覽器,蘋果手機樣本基本使用自帶的瀏覽器。

  在通信工具的使用中,微信以其語音通信功能強大與消耗話費少的優勢而倍受中學生青睞,逐步取代了手機本身的簡訊功能,而QQ則由於功能過於複雜已逐漸被中學生淘汰。

  2. 其他手機應用軟體的使用

  96個智慧型手機樣本中,男生有55%安裝NBA資訊軟體,有23%還安裝了虎撲體育看籃球賽;33%的女生喜愛淘寶,看一些日常用品及小工藝品。女生有93%喜歡自拍並有36%下載了美圖秀秀等軟體,用於美化照片。96個智慧型手機樣本中,75個手機有音樂播放軟體,60個手機裝有QQ音樂, 其餘裝有酷狗音樂或多米音樂。有42個樣本下載過百度帖吧,上本校貼吧與同校生交流或與網上其他成員溝通。目前受訪者手機安裝的應用軟體類型及喜好程度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調查發現,在66個男生智慧型手機樣本中,有6個男生裝有遊戲,其餘男生曾經裝過遊戲,後因學業刪去。而在所有使用手機詞典的樣本中,有54%的學生使用過手機上的詞典,90%以上同學更偏好紙質詞典。



  中學生手機軟體更新較快,安裝和卸載的頻率較高

  在所有調查樣本中,90%以上樣本更新過手機軟體,頻率約為2個月,每個樣本均卸載過應用軟體,這反映出中學生喜歡新鮮事物,喜歡不斷更新。從圖4可以看到,卸載軟體主要有以下原因:67%因失誤或強制下載安裝過推送廣告的APP,由此可見當前網絡安全性還有待提高;此外,還有因不好用而卸載的軟體,這類多為桌面主題類軟體,超過半數均因使用效果不理想,沒有適合自己需要的主題或佔用手機內存過大等。


  中學生手機功能的開發建議

  通過調查發現,31%的中學生更希望能研發出幫助學生更好解答疑難問題的軟體。由於目前的某些搜索軟體使用效果不理想,部分題目不能查到,在課下遇到問題難解決已成為時下學生的一大痛處。由於中學生喜愛動漫、遊戲等事物,廠商還可據此開發含動漫文化較多的主題類軟體,以滿足中學生需求。

(作者: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2015屆二班)

信息化創造教育未來----《中國教育網絡》

(www.media.edu.cn)——【微信號:cernet】

立足教育網絡,服務於教育信息化,解讀國家信息化發展政策,全面報導中國教育網絡建設現狀及成就,研究探討教育網絡建設的經驗與問題。介紹國際上先進的網絡技術、理念,及時報導相關政策及重大事件,廣泛反映圍繞教育信息化的各種重大應用及重大事件,為領導、專家、師生及技術人員提供借鑑。

《中國教育網絡》雜誌,國際流行大32開,80頁內文,圖文並茂,全年12期包郵訂閱180元,現進入火熱徵訂期,訂閱即送精美禮品。聯繫垂詢010-62603859 liyf@cernet.com QQ:19544046

相關焦點

  • 中學生使用手機弊大於利
    中學生使用手機弊大於利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徐慧)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走進了千家萬戶,初中學生、高中學生也幾乎是人手1部。然而,手機在帶給學生生活方便的同時,卻給學習帶來了不良影響。  記者發現,中學生的手機主要有三大用途:收發簡訊、玩遊戲、上網。而學生打電話也多以閒聊為主,真正與家長聯繫的很少。據一些家長反映,孩子手機裡經常有一些不良信息,甚至「黃段子」。上課時,有的學生手機未關機,簡訊聲、振動聲、怪異的鈴聲,嚴重影響課堂秩序。還有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拿著家長購買的高檔手機在同學中炫耀,助長了學生的攀比之風。
  • 日本專科學校學生給中學生上課 提出《使用手機七規則》
    (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人民網東京12月17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佐賀市的城東中學為讓中學生了解網絡的便捷性和重大危害,於12日給他們上了一堂思考智慧型手機使用方法的課程。講師由久留米高等工業專科學校的4名在校生擔任。有200餘名城東中學1年級學生聽了這堂課。
  • 中學生手機問題的表現形式、原因分析及破解——說手機(上)
    ⑶外賣,中學生使用手機點外賣作為午餐就餐方式的比例也不低,這份涉及328人的調查顯示,每周至少有一次使用手機點午餐外賣學生的比例佔7.62%,尤其在疫情爆發之前,很多學校在每天的午餐時間都會出現外賣騎手在校門口聚集的現象。
  • 手機對中學生的利與弊
    手機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進而逐漸地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智慧型手機面世以來,短短的時間內已經達到了普及。惠及人群中有一個群體比較特殊,他們就現代中學生。為什麼說這個群體比較特殊呢?大家都知道手機很方便,可以和親人聯繫,可以和陌生人交友,可以出門購物不帶現金,可以查看新聞,可以追劇,可以百度一下你什麼都懂了。確實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也出現新的問題:「低頭族」走馬路不看路看手機,「追劇族」入戲太深不管不顧家庭孩子……成年人對待手機都很難控制自己,那麼未成年的中學生就更難自控了。
  • 宿遷科技學校女子教育部舉辦「中學生使用手機利與弊」辯論賽
    為豐富學生們的課餘生活,活躍校園氣氛,提高思辨才能、邏輯思維以及口頭表達能力,加強班與班之間的交流,培養發現辯論人才、團隊協作能力,共同感受語言的藝術和思想碰撞,近日,宿遷科技學校女子教育部舉辦了「中學生使用手機利與弊」,來自女子教育部的100多名師生出席了此次辯論賽。
  • 手機使用wifi,會影響聯網的電腦嗎?專家:分情況,一般影響不大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目前使用wifi上網已經成為大家的一個娛樂習慣了,不過家用網絡,一般既有wifi連接,也有有線電腦連接,很多網友就很好奇,覺得如果手機正在使用wifi上網的話,對連接有線的電腦網速會有影響,事實上到底影響有多大呢?這個要分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影響不大。
  • 向中學生捐贈非智慧型手機是無奈之舉
    但是,今年10月初,他願意出資40萬,向兒子就讀的重慶鐵路中學捐贈非智慧型手機的舉動,卻讓他深陷質疑的漩渦。因為初衷非常簡單,劉家政從未打算正面回應這些質疑,為避免誤會成炒作,他甚至不接受當面採訪。(10月16日《重慶晨報》)    時至今日,智慧型手機已經普及,不只我們成年人用,便是很多低齡兒童也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帶給人們的好處和樂趣自不必言,但智慧型手機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也不小。
  • 中學生背手機模型上街引熱議 校方:呼籲正確使用手機而非禁止
    近日,山西運城東康一中的學生走上街頭,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些學生都戴著面具,身上還備著手機模型的「枷鎖」,中學生背手機模型上街的視頻也引發了網友熱議。5月7日,北青報記者從學校了解到,背著手機模型上街是該校開展的「健康使用手機」公益實踐活動的一部分,為了呼籲學生和家長能夠正確使用手機,而非禁止手機。
  • 【教師專欄 】 張軍 || 中學生手機問題,原因在哪裡?如何解決?
    各要素之間的關係包括三點:第一點是依賴關係,是指手機的功能與生活的內容廣泛、深入、無縫的連接造成的依附感需求感。包括:1購物,中學生網購的比例相當高的。對某中學328名高二學生的調查顯示100%的學生具有使用手機網購的經歷,其中32.32%每月至少一次。2交通,有相當比例的中學生是通過網約車作為家校之間的交通方式。
  • 2019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各省隊名額分配情況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各省隊名額分配情況,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據悉,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正式下發2019年各省省隊名額分配情況表,本文綜合整理相關資訊,供參考。
  • 洪江區一中舉行 「中學生使用手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主題辯論賽
    懷化新聞網訊 4月15日下午,洪江區一中在多媒體報告廳舉行了高一年級「中學生使用手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主題辯論賽決賽。本次辯論賽8名經過層層遴選出的優秀辯手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整個決賽過程精彩紛呈。
  • 中學生可以帶手機嗎?
    中學生可以帶手機嗎?小編認為可以帶。1、方便與家長聯繫。現在的家長喜歡給孩子報一下輔導班,晚自習,常常回家就是9、10點。這種情況 帶一部手機方便與家長聯繫,家長也不會太擔心。2、方便孩子關注班級群。現在的老師已經不像以前了。
  • 中學生調研隨想:分數、智慧型手機與智商
    中學生調研隨想:分數、智慧型手機與智商 作者:夢遊三萬裡 發布時間:
  • 中學生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會不會影響身體健秉?看完明白了!
    中學生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會不會影響身體健秉?看完明白了!現在中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學業壓力,或者每天都在玩手機,然後就會熬夜到很晚才睡覺休息,第二天又起得很早,一天就只睡五六個小時而已,中學生正處於身體發育時期,每天睡那麼少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呢?答案是肯定的。據有關統計,不僅是一線城市的中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很少,二三線城市的中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也很少,農村的也好不了多少。
  • 中學生周末手機如何管控
    現在我們只要一出門,總是會在地鐵、公交、商場、馬路上,總能看到有小孩低頭注視著手機或平板電腦。從這些地方我們就可以看到,手機控已經成為社會的常見現象了 。那麼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家長應該怎麼辦呢?1.讓孩子勞逸結合  對於孩子來說,生活中需要安排的事情相對是比較少的,除了學習,也許就是娛樂了。
  • 中學生拿手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      固然,中學生帶手機也有一定的好處:比如,便於和家長溝通交流,便於上網查閱學習資料,遇到危險可以及時報警求救……但是,我卻不贊同上面的觀點,理由如下:       首先,中學生帶手機會給家長增加經濟負擔。
  • 智慧型手機對學生的影響,避免接觸不良信息,教育部:淨化網絡環境
    現如今的智慧型手機不只是在成年的人手中出現,中學生和小學生也是智慧型手機的擁有者,現在從某個層面來說,現在的孩子們日常生活當中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前不久,「教育部」在官方網站上公開說要建設綠色的網絡環境,要引導中學生和小學生在上網的同時要合理與健康,並且要加強網絡保護。
  • 日本5成小學六年級學生擁有智慧型手機?4成中學生與陌生人聊過天
    人民網東京6月4日電據日本《神戶新聞》報導,日本兵庫縣播磨町教育委員會此前以町內的小學三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學生為對象,對他們的智慧型手機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近半數的小學六年級學生有智慧型手機,此外超4成的中學生回答「與陌生人聊過天」。
  • 安溪第十二中學學生手機使用管理規定(暫行版)
    安十二中學生手機使用管理規定(暫行版)手機作為一種移動即時通訊工具是科技進步的產物,是社會文明的標誌。然而,由於手機功能的拓展以及使用者自控能力的薄弱,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弊端已顯得十分突出,有的傳播不良信息,有的沉迷簡訊聊天,有的甚至用作作弊工具,衝擊了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 小學生、中學生年紀太小,要不要買手機,學校能不能帶手機
    >要不要買手機買手機是這樣,每個家長都有能力購買,要不要買手機,只是說買了手機以後,影響上不影響上學,如果不影響上學就說可以買能買手機,如果說買了手機小孩會不自覺玩遊戲,那就說是不能買手機。但是手機還沒過時,小學生、中學生要不要給他們買呢,能不能買手機,因為學校不讓帶,家長不能和學校唱反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