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資料
患者,男,34 歲,因「進行性體重增加 1 年餘」於 2014 年 01 月 14 日 入院。患者 1 年前無明顯原因出現食慾增強,1 年來體重增加約 13 公斤,伴體毛增多,1 月餘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下肢皮疹,伴皮膚瘙癢,於當地醫院就診,查空腹血糖 1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 8.7%,予診斷「溼疹樣皮炎,糖尿病」,予對症處理及口服降糖藥物(二甲雙胍緩釋片,諾和龍片)控制血糖等治療。
10 天前因血糖控制不佳,為求進一步診治來我院。門診以「皮質醇增多症」收住院。既往史:2 年前發現血壓升高,血壓最高 150/96 mmHg,口服降壓藥物,血壓控制不佳。
1 年前發現左側腹股溝疝,未治療。有鼻竇炎病史 20 餘年,平素使用滴鼻液緩解鼻塞症狀。體檢:血壓 145/90 mmHg, BMI22.9 kg/m2,向心性肥胖,滿月臉,多血質,頸後有脂肪墊。全身皮膚菲薄,雙側下腹部,腋窩處可見紫紋。甲狀腺未觸及腫大。雙下肢皮疹。
入院初步診斷「庫欣症候群」,予雙側腎上腺 CT,垂體 MRI,地塞米松抑制試驗等檢查,實驗室檢查結果提示:腎上腺 CT:左側腎上腺小結節,垂體 MRI:垂體內異常信號, 副鼻竇炎。甲狀腺功能: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4.04pmol/L(3.10-6.80),游離甲狀腺素:11.32 pmol/L(12.00-22.00),促甲狀腺素:1.91mIU/L(0.27-4.20)。
性腺功能:泌乳素:8.86ng/mL (4.04-15.2),孕酮:<0.030ng/mL (0.2-1.4),促黃體生成素:1.40mIU/mL (1.7-8.6),促卵泡生成素:5.9mIU/mL (1.5-12.4),雌二醇:13.78pg/mL (7.63-42.6),睪酮:2.63ng/mL (2.8-8)。其他功能試驗見表 1,2,3,檢查結果提示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與患者典型的庫欣症候群表現不符。
實驗室檢查
表 1. 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1 mg 法)
抑制前(8:00) | 抑制後(8:00) | |
ACTH(ng/L) | <5 | <5 |
皮質醇(nmol/L) | <27.6 | <27.6 |
註:試驗中發現 ACTH 及皮質醇水平很低,而不是升高。
表 2. GnRH 興奮試驗(戈那瑞林注射液 100 μg 入液靜脈點滴 4 小時)
0 分鐘 | 30 分鐘 | 60 分鐘 | 90 分鐘 | 120 分鐘 | 180 分鐘 | 240 分鐘 | |
促黃體生成素(mIU/ml) | 3.28 | 10.72 | 11.24 | 11.79 | 12.93 | 15.67 | 15.26 |
促卵泡生成素(mIU/ml) | 8.56 | 8.90 | 10.09 | 11.27 | 12.46 | 16.16 | 16.73 |
註:雖然刺激後峰值不在 30-60 分鐘,而是延遲至 180-240 分鐘,但患者基礎值卻在正常範圍,故結果暫不支持性腺功能減退。
表 3.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立位 2 小時)
腎素(μg/L/h) | 醛固酮(ng/dL) | 醛固酮/腎素比值 |
2.12 | 21.96 | 10.36 |
註:醛固酮立位篩查試驗提示排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表 4. ACTH 興奮試驗(生理鹽水 5 mL+ACTH 針 25u 靜脈推注 30 秒內)
0 分鐘 | 30 分 | 60 分鐘 | |
皮質醇(nmol/L) | <27.6 | 40.00 | 69.00 |
註:試驗顯示興奮後皮質醇高峰未升高至 540 nmol/L,存在內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明顯被抑制。
診斷
追問病史,患者母親訴患者 20 年來使用地塞米松麻黃鹼滴鼻液用來緩解鼻塞,且每次使用 1 瓶,結合 ACTH 興奮試驗,最後診斷為:醫源性庫欣症候群,類固醇糖尿病。
治療
予氫化可的松片 10 mg(8:00),5 mg(12n),5 mg(16:00)替代治療,並予逐漸減量,治療 2 個月後停藥,患者皮膚紫紋,腹型肥胖,多毛,下肢皮疹均明顯改善。
通過搜索 Pubmed 及萬方資料庫,查找到 2 例報導,均為國外文獻,一例為 1999 年 Fuchs 等報導的一名 19 歲男性應用地塞米松滴鼻液 5 年引起庫欣症候群,另一例為 2012 年 Baş 等報導的一名嬰兒因後鼻孔閉鎖出生後手術治療,之後應用地塞米松滴鼻液緩解鼻塞症狀共 4 個月被發現體重增加快速,發育遲緩,被診斷為醫源性庫欣症候群。
經驗總結
1. 有庫欣症候群典型體徵和症狀,但是基線 ACTH 和皮質醇明顯降低。ACTH 興奮試驗皮質醇不能被興奮。
2. 予以糖皮質激素替代,逐步減量,減量時間一定要緩慢。
本文作者:孫田歌,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本文版權:本文已發布於《臨床內科雜誌》,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