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八爪魚育苗攻克世界難題,水產養殖業將迎來新品種

2020-12-22 騰訊網

3日,在莆田南日島上的海水網箱裡,1000多隻真蛸在海水中遊動,個頭大的已經達1500克以上。「再過一個月,它們的體重即可增至2千克,進入市場流通。」養殖戶張金水介紹,從事真蛸養殖近二十年,這次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與以往不同,這批真蛸是人工育苗的第二代,為全人工育苗所培育的苗種。5月16日,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協會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現場測產,真蛸由每隻0.2克養到112.4克,成活率為53.7%,已達量產門檻。

突破真蛸人工育苗技術瓶頸,讓成活率達到生產性要求,是世界性難題。莆田市水產科學研究所朱友芳研究員帶領的團隊,經過五年研究與實踐,以良好的實驗重複性,解決了真蛸幼體浮遊向底棲轉變過程中高死亡率的難題。

在業界,真蛸俗稱章魚、八爪魚,與其他蛸類比較,真蛸對養殖環境適應性強,且分布廣、產卵量高,加上較高的營養價值,已成為科研團隊頭足類中最受關注的養殖對象和研究熱點之一。

它看似尋常,人工培育卻極不容易。因真蛸由幼體浮遊期向底棲轉變死亡率極高,導致真蛸生產性育苗技術長期停擺。朱友芳介紹,目前養成用的真蛸苗種全部來自海區,國內外雖有真蛸人工育苗試驗的先例,但最後都沒有實現量產走向市場。

2015年元旦,朱友芳帶領的團隊進駐基地開展真蛸人工育苗預試驗。其間,共進行四輪育苗試驗,對孵化條件、溫度與孵化時間、幼體放養密度、餌料系列等進行試驗,同時利用第二代RNA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不同的餌料系列的代謝差異。2018年春季,真蛸人工育苗技術得到突破,研究成果已經專家驗收,真蛸幼體由浮遊期向底棲轉變過程成活率為80.3%。

2018年秋季、2019年春季團隊進行重複的真蛸人工育苗,兩輪均成功培育岀底棲幼體,且重複性好,真蛸幼體浮遊向底棲的過程中,成活率均在80%左右。

2019年秋季,團隊利用2018年秋季人工繁育的苗種為親體進行全人工育苗試驗,獲得成功:10月3日開始產卵,11月4日孵出,之後收集部分幼體在3m3的育苗池中培育。12月10日,莆田市科技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中的一個育苗池進行現場測產,結果表明:幼體數量為1893隻,平均全長為1.24cm,平均體重為0.0882g。

業內專家表示,朱友芳團隊的真蛸全人工育苗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目前,真蛸人工育苗相關技術已申請多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各有一項得到授權。

「我們能堅持多年,主要是因為真蛸海捕量越來越小,而市場的需要量越來越大。」朱友芳說,真蛸可食部分高達95%,蛋白質豐富,含脂量高,有補血益氣功用,在國內外有很大市場,尤其是日本、韓國等地,每年均需進口冷凍真蛸類產品上萬噸。

在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餘毅理看來,真蛸人工育苗及全人工育苗的突破將為真蛸實現規模化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促進莆田水產養殖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也將為全省水產養殖業增加一個新的養殖種類,讓更多的漁民從中受益。

文章來源:福建日報莆田觀察

相關焦點

  • 政策「保駕護航」 水產養殖業迎來「春天」
    ⊙陳雨康 ○編輯 林堅市場外,載滿魚、蝦產品的大卡車、小貨車陸續進出;市場內,戴著口罩的商家、散客們議著價格,喧譁不止……這是上海東方國際水產中心的景象。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上海東方國際水產中心、上海江楊水產品批發市場等地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 真蛸全人工育苗及中間培育試驗在我市獲成功
    項目組先後成功於2018年完成人工育苗試驗、2019年完成全人工育苗試驗、最近完成人工繁育苗種的中間培育試驗  莆田網訊 記者昨獲悉,繼真蛸(俗稱章魚、八爪魚)全人工育苗試驗成功後,真蛸人工繁育苗種的中間培育試驗又在我市獲得成功,為全國首次
  • 新型網箱助養殖戶深海牧漁 推進石獅水產養殖業發展
    近幾年,我省逐步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倡生態健康的水產養殖業,一批深水網箱養殖湧現出來。  「雖然灣外養殖水質好,養出的魚品質更好,但是抗風浪能力低成為一個問題。」主營大型抗風浪深水網箱和浮筏式消波堤開發的高新科技企業泉州龍閏海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網箱養殖戶來說,颱風是對養殖水產品最大的威脅,一旦大風大浪衝擊網箱,有存在網破魚跑的危險。
  • 中國水產種苗行業將走向何方,聽聽專家怎麼說
    「發展養殖,種業先行」是種養殖業一條亙古不變的法則。我國的海、淡水養殖經歷了天然採苗——人工育苗——全人工育種——現代化水產種業幾個階段後,才使魚類養殖業得以健康、快速、持續發展。在3月30日舉辦的「2016中國水產種苗創新發展論壇」上,近20名業內專家將組成強大陣容,共同探討2016年中國水產種苗行業的創新發展之路。專家名單出爐&nbsp哪位大腕的分享最吸引您?在我國的種苗行業,生產速度快、抗病力強的遺傳改良新品種缺乏,如何有效開發新品種?
  • 水產養殖業發展趨勢及對策探討
    ,一個是為世界提供比較多的淡水產品。1.2&nbsp水產養殖面積減少水產養殖業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逐漸擴大,從全國水系水質的判斷來看,工業和生活廢水汙染是整個水土汙染的主要方面,但水產養殖也在其中佔了10%的比重,所以網箱的拆圍和水庫的禁養等執法程度愈演愈烈。
  • 中國水產養殖成功故事走向世界 將推動國際合作
    6月上旬,依託中科院水生所技術的武漢梁子湖水產集團工作人員與中科院水生所科研人員一道,冒雨查看梁子湖水下魚類人工產卵場營造的魚巢情況。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當天在武漢共同舉辦「新時代漁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暨《中國水產養殖:成功故事與發展趨勢》出版發布會」。新書《中國水產養殖:成功故事與發展趨勢》為英文版,旨在通過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推動水產養殖領域開展國際合作。
  • 中草藥在水產養殖業中的應用
    中草藥在水產養殖業中的應用  中草藥作為魚蝦類餌料添加劑及用於魚蝦類疾病防治,在我國始於宋代,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隨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中草藥在水產養殖業上已得到開發應用,並取得一定成果,目前採用的中草藥約400種之多,常用的有50多種。本文就此作以下綜述。
  • 水產類專業:名字「老土」光芒卻無限 我國急需新型水產科學家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副院長黃旭雄教授隨口就能說上幾個故事,讓學生們感受到水產養殖專業的別有洞天。袁隆平發明的超級雜交水稻世界聞名,最高畝產可達1200公斤。而黃旭雄告訴學生,在當代水產科學技術的支撐下,我國海南利用高位池高密度養殖南美白對蝦,養成池塘的正常畝產基本可達750公斤/茬,一年可養三茬 (2250公斤/畝/年)。在高度可控及優化條件下,甚至有一茬畝產達2500公斤的報導。
  • 中草藥在水產養殖業中的應用 -- 水產養殖 -- 儋州市人民政府
    中草藥在水產養殖業中的應用  中草藥作為魚蝦類餌料添加劑及用於魚蝦類疾病防治,在我國始於宋代,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隨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中草藥在水產養殖業上已得到開發應用,並取得一定成果,目前採用的中草藥約400種之多,常用的有50多種。本文就此作以下綜述。
  • 水產養殖新品種「家族」又添新成員 ——農業農村部公告14個水產新...
    截至目前,全國水產新品種累計達到215個,其推廣應用將有力促進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今年審定通過的新品種,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聚焦「高效、優質、多抗」目標導向,新品種研發由增產向提質轉變。
  • 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恒生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林李泉:育苗三十...
    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恒生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林李泉:育苗三十載 傳道幫致富2020-09-19 09:14合作社現有包括親本培養、魚花孵化、魚苗培育、魚苗標粗等各環節的生產基地,總面積超20萬平方米,主要從事海水魚蝦繁育、魚苗標粗、新品種引進研發以及漁業增殖放流等工作。
  • ...展開產業升級新畫卷——「十三五」以來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成效...
    一、加強頂層設計,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文件經國務院同意正式出臺實現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是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2019年1月11日,經國務院同意、農業農村部會同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並圍繞加強科學布局、轉變養殖方式、改善養殖環境、強化生產監管、拓寬發展空間、加強政策支持及落實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
  • 中國或失去對蝦養殖第一寶座,印度將上位 - 獨家報導 中國水產頻道...
    論壇邀請了國內外水產行業的業界精英和專家學者前來參與,與會人數近500人。同期,「第十屆中國蝦產業發展研討會」正式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和中國-東協海水養殖技術聯合研發與推廣中心主辦,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對蝦分會承辦,探討會也是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局發起的「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系列活動之一。
  • 廣東海洋大學教授杜濤攻克國際難題 養殖沙錐魚成功「遊上餐桌」
    廣東海洋大學教授杜濤攻克國際難題 養殖沙錐魚成功「遊上餐桌」2015-11-03 22:5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湛江日報        瀏覽量: 4932 次 我要評論   廣東海洋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杜濤耗時多年,苦心鑽研,終解決沙錐魚從野性到馴養繁殖的國際難題,成功讓養殖沙錐魚「遊上餐桌」。
  • 一條魚「遊」出大產業
    今年49歲的林華與魚打交道已有36個年頭。2011年,林華成立了三水第一家以水產養殖、種苗孵化、水產品銷售流通為主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三水華淼水產專業合作社。2013年,他又成立了集名優種苗繁育、優質水產養殖、銷售流通、新品種示範、新技術服務諮詢於一體的佛山市三水順華源水產有限公司。
  • 浙江省湖州市水產站開展水產育苗生產「三服務」活動
    2月28日浙江省湖州市水產站站長周志金帶領水產技術人員前往湖州湖旺水產種業有限公司開展加州鱸魚育苗生產「三服務」活動,湖州湖旺水產種業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一家加州鱸魚省級良種場該品種於2018年12月通過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新品種認定,具有生長速度快、易馴食人工配合飼料、馴化時間明顯縮短、馴食成功率高等特點。公司2019年12月份新增空氣能熱水器8臺機組,用於提升池塘水溫,促使加州鱸魚苗種繁育提前,今年2月20日首批加州鱸魚魚苗開始銷售,比往年提前近1個月。
  • 現場丨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解讀《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
    改革開放以來,在「以養為主」的發展方針下,水產養殖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2018年水產養殖產量超過5000萬噸,佔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的比重達78%以上,是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家。
  • 天津市寧河縣引進卡拉白魚養殖成功 養殖致富又增新品種
    我要評論   天津市寧河縣鑫三角水產養殖公司,從烏茲別克斯坦引進的世界珍稀魚類品種卡拉白魚經周期性試養獲得成功,通過市專家組驗收,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養殖新品種。  最近,記者來到位於寧河縣大北鎮境內的鑫三角水產養殖公司看到,市農學院專家正在這裡對他們引進的卡拉白魚試驗養殖結果進行驗收,專家們測量著魚的重量和長度,經過對三十條魚的檢測和專家論證,各項指標全都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