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山河破碎,乾坤易主。4月24日下午,蔣經國的妻子蔣方良,帶著兒子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和女兒蔣孝章,離開溪口,在寧波登船,先行趕往臺灣。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則於4月25日下午3點拜別祖堂,其後輾轉於上海、福建、廣東、四川等地,於12月10日下午2點飛離成都,下午6點30分抵達臺北。從此,他們只能隔著海峽,遙望故土。
1975年4月,蔣介石的心臟病惡化,吃一頓飯,中間要停下來好幾次,喘上幾分鐘氣,再慢慢進食。有幾次,吃到一半,竟然全都吐了出來。
宋美齡在鎮靜、傷心之餘,內心已作好了蔣介石撒手人寰的準備,甚至連怎樣從陽明山上移靈都作了預先安排,還指揮工作人員進行了模擬演練。
4月4日蔣介石昏迷不醒,眾人失望、擔心的時候,第二天黃昏,守候在他病榻旁的一名醫官突然發現他的嘴唇在嚅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麼。
這名醫官趕忙喊住長年隨從蔣介石鞍前馬後的副官:「翁副官,快來聽聽看,老先生好像在說什麼,你應該可以聽出一些什麼來吧!」
這位翁副官趕忙趨到近前,側耳到了蔣介石的嘴巴邊,只聽得蔣介石氣若遊絲般地喉管中發出了一些不連貫的詞節,「大陸……同胞……大陸……中國統一……棺材不落土,將來葬到大陸」然後撒手西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蔣介石的臨終遺言,國人聞之落淚。
蔣介石去世消息傳來。工作人員趕快將這一消息報告給毛澤東。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毛澤東並沒有顯示出高興的神情,而是一臉凝重地說了三個字:「知道了。」沒人能夠了解毛澤東此時的複雜心情。
蔣介石多次說過:「毛先生才是偉人,我幹了一輩子壞事,愧對國人,愧對毛先生」。蔣介石之將死,其言也善,他最後說:「沒有毛先生,中華就四分五裂了,我死後,請把我靈柩朝北京擺放,我要向毛主席請罪」。
1975年4月5日11時50分,蔣介石因心臟病突發病逝於臺灣,他趕緊了僅10分鐘,死在了這個清明節的晚上。蔣介石1949從成都一別,從此再沒有踏上大陸半步。
現在,蔣介石的靈柩,停放在臺灣「慈湖行館」正廳,其遺體經防腐處理。蔣介石躺在黃色大理石的靈柩內,身著長袍馬褂,這是他在26年前的成都,最後離別大陸時的一身裝束,只不過死後,別人又在他胸前佩戴了一串勳章。
與安放蔣介石靈柩正廳相連接的廂房,現保持著蔣介石生前臥室的樣子,臥室的茶几上放著一張蔣介石生前手書的便條,上書「能屈能伸」四個大字。這正是:慈湖行館屈難伸,留身也難大陸遊。多少反攻豪言去,夢裡依稀黃埔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