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嚴厲管教學生,反遭學生家長摑臉,過分保護是害了孩子?
為了嚴格執行學校管理制度,劉老師就陪該同學在辦公室完成作業,也許留的時間太久了,在外久等的父親跑到辦公室就給劉老師一扇耳光,還罵罵咧咧地說,你為什麼要這樣針對我的孩子,其他人都回家了。老師嚴格管教學生反遭家長摑臉,這過分保護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啊。第一、家長對老師的態度決定了老師對學生的態度。
-
老師應該對學生嚴厲管教還是放任自流?你贊成哪種教育方式?
老師應該對學生嚴厲管教還是放任自流?你贊成哪種教育方式?文/小作家起跑線現在教育有多種論調,有的主張「無規矩不成方圓」,對孩子就應該嚴厲;有的則主張用愛和溫柔去對待孩子,尊重孩子愛玩愛鬧的天性。但是,這兩種方式,我覺得都有點物極必反的意思。
-
教師嚴厲管教學生,結果家長不理解,還責怪教師該怎麼辦?
在學校教育中,有許多教師是嚴厲管教學生的,「嚴師出高徒」不無道理。在教育教學中,如果老師對學生不管不顧,或者對學生太鬆懈,那麼班上出成績很難。子不教父之過,生不學,師之惰。當然,絕大部分家長也是支持老師工作的。這樣才產生教育合力,對學生產生教育效果。
-
中青報:請尊重老師管教學生的權力
原標題:請尊重老師管教學生的權力 把老師當作服務業者,以某種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來構建師生關係,會嚴重消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秩序與權威,從而在根本上瓦解教學中的指導與服從。
-
「媽媽,老師好嚴厲啊」,「孩子,遇到一位嚴厲的老師是你的幸運」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孩子,老師若不嚴厲,你憑什麼成才?」問起你原因,你說:「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和同桌偷偷說了一兩句話,就被老師發現了,她狠狠地批評了我們。」我反問道:「你們課堂上講話,就是不對,老師批評你們,錯了嗎?」你鬱悶地說:「我是錯了,但老師可以溫柔地說我幾句就行,怎麼可以這麼嚴厲啊。」
-
一位老師的心裡話:管教學生屢次受罰,何必呢?
好的老師,大多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俗話說:心有戒尺,行有所止。很多學生、家長都還不懂,很多對孩子嚴厲的老師,其實是愛得最深的。就像于謙主演的《老師好》中那位苗宛秋老師,他不苟言笑,對學生毫不客氣,只要被他逮到有不規矩的行為,就會被罰站。
-
學生不服從老師管教,不按時完成作業,是老師的原因嗎?
這個問題,其實需要家庭和學校相配合,不能把所有的責任全推給老師學生時代的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者分工不同,老師不是萬能的一些基礎家庭教育方面,老師無法取代家長!,有孝心,能夠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學會勤勞節儉的傳統的中華美德......等一系列的基礎品質,另外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例如繪畫,音樂,舞蹈等也基本來自於家庭出錢出力!
-
「媽媽,我的老師好嚴厲啊!」
」 我反問道:「你們課堂上講話,就是不對,老師批評你們,錯了嗎?」 你鬱悶地說:「我是錯了,但老師可以溫柔地說我幾句就行,怎麼可以這麼嚴厲啊。 最喜歡孫悟空的你說:當然是去取經,天天呆在花果山裡有什麼意思。 我接著問:那如果孫悟空沒有緊箍咒,你覺得他會好好的護著唐僧去取經嗎? 你沉默了,我知道你心裡的答案會慢慢清晰起來。
-
致孩子:新學期,對你要求嚴厲的老師,要心懷感激
有位從教20年的老教師曾說了這樣一句話:「身為老師,就要對別人的孩子,對自己的學生負責,對孩子們的前途負責。」孩子,你要知道:只有對你負責的老師才會管教你;只有真心待你的人才會管教你;只有願意為你操心勞力的人才會管教你。
-
感謝嚴厲的老師
開學季,有這樣一篇文章刷爆了眾多老師和家長的的朋友圈,文章是一位媽媽對剛入學孩子的叮囑,她從媽媽的視角告訴孩子,什麼是好老師、什麼是學校。她告訴孩子: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她告訴孩子:關注你成長的老師,在傳輸給你課本知識和做人道理的同時,有權利管教你——這本是教育的一部分,媽媽應對此支持,教育應對此寬容。
-
《正面管教》:3個角度論證,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嚴厲失度都會出偏
但雙方父母在管教時,一個溺愛放縱一個嚴厲管控,結果孩子長大後都偏離了預期。1、首先看我弟弟家對兒子的管教。得到不易,所以加倍的愛。愛到極致,成了溺愛。我弟弟兒子也就是我侄子出生後,很是聰明伶俐。一家人視為掌上明珠,嬌慣有加,對孩子的言行不管對錯,小兩口都會說「你真棒,你最好」。
-
寶寶經常咬下嘴唇,和嚴厲管教有關嗎?
寶媽問:孩子現在快三周歲了,對我的管教總愛問為什麼,明明自己錯了,還要找很多理由,有時候我很煩躁,總控制不住情緒的吼叫,甚至打他一下,比如最近又開始咬下嘴唇了,睡覺的時候也咬著吮吸想想看,到底生活中有什麼讓你特別煩躁的事情呢?孩子咬下嘴唇,和你對他的嚴厲管教有關,受你情緒影響,他很焦慮。=====================專家介紹:小巫,兒童教育專家。畢業於北京大學,美國Rutgers大學教育學碩士,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課程英文講師,北京南山華德福學校創始人之一兼特約顧問。
-
管教不了學生的老師,是不是很無能?
有人說,現在的老師對學生的管教,應該是不存在管不住的問題,只是想不想管的問題。咋聽上去感覺是對的,其實仔細想想,也不盡然。學校把學生交給老師了,老師就有管教的責任與義務。至於是不是管得住,還有思想觀念上的問題,還有方法運用的問題。
-
鍾美美視頻:學生眼中的老師與社會輿論眼中的老師起衝突!誰之錯
為此我特意看了視頻,沒有覺得是在諷刺老師,反而看出一個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的了不起的老師形象,她教育孩子要維護班級榮譽,教育孩子要多學習知識、不要早戀,這樣才有好前程,尤其是搶課受委屈那段,哭完了,收拾完學生,還是搶課上,這是一個多麼有責任心的老師啊!
-
如果可以選擇老師,我希望他懂得「有效管教」
最近,女兒因為學校調整的原因,面臨著是否要換校區和老師的選擇,這迫使我們思考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我們考慮了很久,覺得一位好的老師一定會很好的管教學生,這個過程中對有效管教有了一些認識。這個例子很生動地說明了我們不能依靠常識去醫治病人,而是要憑藉我們專業精準的醫學知識和經驗去救治病人,同樣的道理,作為老師,我們不能以成人的常識和所謂的老師就是對的這樣的錯誤理念去管教自己的學生,而是一定是通過自身的經驗和學習去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管教技術的,讓自己的學生積極而不反感地接受管教。
-
孩子上學選老師,是性格溫和的老師,還是嚴厲的老師?
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隨著當下對於教育者要求越來越高,開始對老師有了更高要求的標準。如果有這樣兩位老師:一個性格溫和,一個嚴厲。你願意給自己的孩子選擇哪個老師?如果沒有嚴厲的管教,可能會對於紀律有一些放肆。這樣的學生性格比較容易急躁,嚴厲的老師能夠在教學方面約束他們的日常行為。
-
為什麼現在老師不打罵學生、也不嚴厲批評學生,家長反而不願意了
現在的老師既不會打罵學生,也不會嚴厲批評學生,這是很現實的現實,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呢?不都是說嚴師出高徒嗎?老師怎麼都變得 溫和起來了呢?為什麼現在的老師不打罵學生,也不會嚴厲批評學生了呢?原因很簡單,是被現實所逼迫的,因為太多的校鬧和太多的投訴舉報,以及學生的極端行為,讓老師苦不堪言,上級明確要求不準體罰學生,否則輕則受處分,重則丟飯碗。有太多太多老師背鍋的負面消息流出,弄得老師做事情教育學生已經畏手畏腳,不敢說不敢罵,更不敢嚴厲批評,整天戰戰兢兢,就怕弄出來什麼亂子,把自己折進去。
-
《正面管教》——嚴厲和驕縱外的第三種方式
《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正面管教》是她根據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為基礎撰寫的一本講述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書。是一部「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
-
你會嚴厲懲罰孩子嗎?不要把管教和懲罰混為一談
如果孩子不守規矩,你就要給他有效的管教,這很重要,但過於嚴厲的懲罰有可能適得其反。你是否歲孩子做過以下事情:我曾經用羞辱的方式來讓孩子守規矩我把注意力放在控制孩子上面,而不是讓他學會自我控制。我絕不容忍任何不守規則的行為我對孩子不守規矩的懲罰遠多於對他良好表現的誇獎。
-
「媽媽,老師好嚴厲啊!」你的回答可能決定孩子一生
我問你怎麼了,你委屈地說:「今天老師批評了我,她好嚴厲啊,我不喜歡她。」問起你原因,你說:「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和同桌偷偷說了一兩句話,就被老師發現了,她狠狠地批評了我們。」我反問道:「你們課堂上講話,就是不對,老師批評你們,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