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老師不打罵學生、也不嚴厲批評學生,家長反而不願意了

2020-12-13 絲雨潤春風

現在的老師既不會打罵學生,也不會嚴厲批評學生,這是很現實的現實,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呢?不都是說嚴師出高徒嗎?老師怎麼都變得 溫和起來了呢?

為什麼現在的老師不打罵學生,也不會嚴厲批評學生了呢?原因很簡單,是被現實所逼迫的,因為太多的校鬧和太多的投訴舉報,以及學生的極端行為,讓老師苦不堪言,上級明確要求不準體罰學生,否則輕則受處分,重則丟飯碗。

有太多太多老師背鍋的負面消息流出,弄得老師做事情教育學生已經畏手畏腳,不敢說不敢罵,更不敢嚴厲批評,整天戰戰兢兢,就怕弄出來什麼亂子,把自己折進去。畢竟生活要繼續,沒有工作丟了飯碗生活還怎麼繼續,為了能夠安穩工作,正常生活老師們也非常的無奈。

出現了事情,家長可以到學校找領飛彈劾老師,投訴老師,甚至可以去教育局舉報老師,學校和教育局都會選擇站在家長的一邊,為家長撐腰,而老師卻成了百口莫辯,孤立無援,成了背鍋俠,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誰還敢去打罵學生,嚴厲批評學生呢?

雖然很多家長當著老師的面會說,老師對我家孩子嚴厲點,不聽話該打打該罵罵, 不行揍一頓也行。但是,一旦老師真的那樣做了之後,很多家長就會是另一種態度,輕則埋怨老師,重則就會投訴舉報老師,弄得老師不能正常工作,背上處分甚至會丟 工作。

老師們不得已只能選擇「跪式服務」,對於有問題的學生只能口頭批評幾句,甚至不敢批評,就怕那句話說錯了,學生有過激反應,或者是走極端道路,那樣事情就非常的嚴重了,與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相安無事就好。

就如前幾天網上很火的那個視頻一樣,孩子寫作業不好叫了家長,孩子字寫得不好也被叫了家長,結果家長卻給老師送來了錦旗一面:幹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對老師充滿了怨恨和不滿,孩子作業沒有完成,書寫不好叫家長難道有錯嗎?難道老師不是為了你家孩子好嗎?但是家長不但不理解和支持老師,反而送來錦旗來打臉老師。如果家長們個個都是這個樣子,估計更沒有哪個老師敢真管學生了,因為怕被送「錦旗」,怕被社會啪啪打臉。

當老師不再打罵嚴厲對待學生,而有些家長卻不願意了,因為這些家長知道,嚴師才能出高徒,松松垮垮是帶不出來好兵的,沒有老師的嚴格管理,哪會有學生的優秀成績,為了孩子能夠優秀,成為有用之人,家長們自然願意老師能夠嚴厲一些,嚴厲一點對孩子會有好處,能幫助孩子認識到問題,並且得到有效改正。

但是,現在家校關係太微妙了,很容易產生衝突,老師也是左右為難,上級明令禁止體罰學生,家長一面要求老師嚴格管理孩子,另一面又不想讓自己孩子受到什麼委屈,這使得老師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作為家長,我們真心希望老師能夠嚴格管理自己的話,就要做到:

1.理解和支持老師。作為家長我們要理解老師的工作,凡事要換位思考,老師不會 無緣無故責備孩子,更不會無緣無故 懲罰孩子,一旦自己孩子受到了老師的合理懲罰,家長應該理解和支持老師,和老師站在一條線上,兩種力量擰成一股繩。

2.不要做一個護短的家長。作為父母我們疼愛孩子這個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護短,孩子在學校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和處罰,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去學校找老師找領導,而是先要弄清楚事實,清楚孩子犯了什麼錯,做一個不護短明理的家長。

3.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對孩子的基礎教育很重要,對孩子有著言傳身教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做好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做好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使得自己孩子成為一個尊敬師長團結友愛同學遵守規則的好同學。

總之,要想孩子好,家長要做好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梁,做到真正的家校互育,家長和老師統一戰線,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做到對老師的理解和支持,讓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精心培育下茁壯成長。家長做好老師的助手,打好輔助,讓孩子真正獲益。

相關焦點

  • 如今老師不會打罵學生,更不會嚴厲批評,家長反倒不樂意了
    ——洛克近些年我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對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說到老師和學生的話題就非常有趣了,相信很多80後和90後的孩子都深有體會,以前的老師會經常打罵學生,嚴厲批評都是小事,到了如今都變成了素質教育,老師既不會嚴厲批評更不會打罵,雖然是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考慮,但是很多家長缺不樂意了,這到底是為什麼?
  • 老師批評學生動手,學生還手小受傷,三問誰該誰不該
    這是非常典型的老師、學生、家長三角關係的一個案例,其實是非常不願意讓人看到的結果。我一直認為老師教育學生是對的,只是有些家長太過呵護自己的小孩,一點小事就找老師麻煩,怎麼不想下老師是在幫你教育小孩,特別是這種你花了錢的,不就是想讓孩子成績更好一些,如果老師不用心教育你的小孩,最後你是不是又覺得花錢冤枉,那樣橫豎老師就都是背鍋的了。當然我說的老師用心教育並不就一定要靠打罵。
  • 老師罵學生狗東西,家長拍手叫好: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連指出學生的錯別字,都要擔憂他們心靈是否會受到傷害;連責罰犯錯的學生,都要後怕他們會不會抑鬱,回家自殺;連管理課堂紀律,都要控制分寸,免得招來學生家長的不滿;如果家長不滿意找來,可能我就會被停職、被降薪、被開除……很顯然,這種擔心已經越來越被弱化了,因為幾乎所有的人都開始贊同老師去打罵學生了,曾經跪著的老師們慢慢站了起來:
  • 老教師:25年前打罵學生家長握手請我喝酒!現在請我出手我也不敢
    同辦公室的一位教師苦笑道:25年前,我打罵學生,家長與我握手請我喝酒!現在家長請我打罵學生,我也不敢了!02確實,印象裡,小時候讀書那會兒,老師們都特別嚴厲,對違反紀律不認真學習的學生毫不客氣,打手心、揪耳朵那都是常規操作。
  • 教師嚴厲管教學生,結果家長不理解,還責怪教師該怎麼辦?
    在學校教育中,有許多教師是嚴厲管教學生的,「嚴師出高徒」不無道理。在教育教學中,如果老師對學生不管不顧,或者對學生太鬆懈,那麼班上出成績很難。子不教父之過,生不學,師之惰。當然,絕大部分家長也是支持老師工作的。這樣才產生教育合力,對學生產生教育效果。
  • 老師向家長"告狀",孩子在學校不聽話,家長先別打罵
    班主任神色嚴肅地說:&34;女兒放學回到家,我嚴厲質問道:&34;女兒略有不服,頂嘴說:&34;第二天向老師詢問女兒的錯誤,原來她總是擾亂課堂紀律。想必很多家長都會予以反駁: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老師又如何能身體力行呢?不可否認,老師的管教略有限制,孩子犯了錯誤,只能以說教為主。之後便會聯繫其父母,讓其帶回家中管教。有些家長會感到不滿,表示自己交了學費,孩子的一切都該由老師負責;也有些家長會不問緣由,聽聞孩子難以管教,都會立刻對其責罵訓斥,甚至拳打腳踢。
  • 為什麼現在的學生都不願意打寒假工呢?學生:寒假打工不值得
    很快就要迎來寒假了,想必大家都是非常開心的,不知道大家今年寒假有什麼打算呢?可能有的人會出去旅遊,有的人會參加補習班,但沒有人會選擇打寒假工。寒假工不僅可以拿到工資,而且還能增加社會閱歷,為什麼現在的學生都不願意打寒假工了呢?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位學生的見解,原因很真實。
  • 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老師在家長群點名批評,家長怒罵:不配為師
    1.學生上課狀態不佳,老師卻在家長群點名批評,家長怒罵:不配為師小蔡現在是某小學六年級的一名普通學生,正面對著小升初的巨大升學壓力,雖然蔡爸爸經常囑咐小蔡上課要認真聽講,但是剛剛接觸網路遊戲的小蔡顯然並沒有把家長的話放在心裡,反而因為遊戲嚴重影響了自己的上課狀態。
  • 假如所以老師都不打罵管教學生,會如何呢?
    假如所以老師都不打罵管教學生,會如何呢? 當今社會是一個非常流行素質教育的社會,換言之就是老師手裡的「懲戒權」變得越來越小了,此前網上也經常爆出老師因為體罰或者責罵學生而受到各種處分和被各路網友爆破,所以如今的教師們可以說是「長了記性」,畢竟一些認真負責的老師可能會因為自己恨鐵不成鋼而丟了飯碗,大家都不想因此而觸碰「紅線」,但是俗話說的好,嚴師才能出高徒,假如所有的老師都不打罵體罰學生,學生不受管教又會怎麼樣呢
  • 學生不服從老師管教,不按時完成作業,是老師的原因嗎?
    這個問題,其實需要家庭和學校相配合,不能把所有的責任全推給老師學生時代的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者分工不同,老師不是萬能的一些基礎家庭教育方面,老師無法取代家長!家庭中往往是多對一,而學校是一對多,按照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父母親,偶爾打罵一下孩子,也是情理之中,但是目前學校老師是不能用肢體去懲罰學生的。
  • 為什麼孩子更願意聽老師的話,卻不聽家長的?
    「 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上學之後,常常不聽自己的話,卻格外聽老師的話,想不靠老師都不行,可咋辦?就像一個媽媽說的:「平時我讓孩子做什麼,他不是拖拖拉拉就是要跟你講條件,一點也不配合。老師的話就像聖旨,比什麼都管用,他都不用我們提醒,自覺地就照老師說的做。」為什麼會這樣呢?
  • 學生為什麼不信任自己的老師,偏要花錢去上高價輔導班?
    筆者從教至今十餘年,一直弄不明白一個問題,學生有問題為什麼不在課下或者中午休息的時候去問自己的老師,偏要花錢高價去上輔導班?當了近十年的班主任,我一直和學生說,如果有問題一定要課下問老師,別放過任何一點漏洞。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華農珠江學院外院畢業生答辯現場,一位王老師嚴批臺上學生並將論文扔向學生。事後,學校宣傳部人員稱,起因是學生答辯準備不足,參加論文答辯連論文都不帶;專八都沒考過,卻寫涉及專八的論文。一些網友針對王老師扔論文的行為表達不滿,認為他太嚴厲,不尊重學生,甚至有人要求學校開除他。校方表示,該老師素來嚴格,已約談,會加強老師在為人師表方面的管理。
  • 致家長:為什麼你的批評對孩子不管用?認清三個誤區才不坑娃
    每當孩子犯錯,批評是家長們普遍選擇的一種教育方法。可惜在很多時候,哪怕是嚴厲的批評,卻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甚至批評次數多了,還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不良行為越演越烈。那麼,為什麼你的批評教育對孩子不管用呢?我們不妨先來排查一下自己有沒有以下行為吧!
  • 「不愛學生」的老師
    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不愛學生』的老師」。現在網絡上有很多新聞,說的要麼是家長動不動就要把老師告到教育局,要麼就是學生毆打老師。很多同學其實始終不明白的是天底下沒有幾個老師,是不愛自己的學生的。但有一些同學,就是很反感對他們嚴格要求的老師。
  • 家長讓孩子帶錄像拍下老師的打罵行為,妥當嗎?老師行為更不妥
    可見,現在家校的矛盾可以說到了互相不信任的地步。不討論老師的懲罰是否合理,先來看看家長要學生帶錄像設備這個行為妥不妥當?單從這件事看,家長的做法也沒有什麼不妥當的,顯然家長和老師溝通過,但是溝通後,沒有達到效果。不然在視頻中不會出現老師威脅學生:「回去跟媽媽說了什麼?」孩子很害怕的回答:「我沒跟媽說什麼。
  • 鍾美美模仿老師,批評學生,離開教室,老師:我不敢
    他模仿的老師被網友稱為模仿神,他鄙視貧困生,鄙視音美和形體美,諷刺和諷刺課堂上心不在焉的學生,他奉承導演……,他使人們想起了他學習時老師批評他的日子。我想說的是,現實生活中的老師並不像鍾美美和鍾美美視頻中的鐘美美那樣傲慢,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被無數生動的案例磨到了不稜角的地步,他們真不敢罵犯錯誤的孩子。
  • 為什麼現在的學生不像學生,老師不像老師?
    為什麼現在的學生不像學生,老師不像老師? 作為學生,自然要敬師、學師、永銘師恩,而身為老師,最引以為傲的也莫過於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 可以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可是,不知從何時起,孩子嬌生慣養,老師又礙於學校、家長、社會的壓力,成了夾心餅乾,苦不堪言。
  • 為什麼孩子聽老師話,不聽家長的話?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上學以後,常常會不聽自己的話,但是會聽老師的話。之前有一位媽媽說過:「平時我讓孩子做什麼,他總是磨磨唧唧,開始講條件,一點也不配合。但是老師的話就像是聖旨一樣,都不用我們提醒,自己早早的做好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家長可以看一下這四點,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教育孩子。
  • 教育部發聲,人民日報力挺: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有孩子經常抱怨:為什麼老師總是批評我,是不是不喜歡我? 其實,老師的嚴厲中,藏著滿滿的期許和愛。 思想家墨子有個學生叫耕柱子。 沒有老師的嚴厲甚至懲戒,教育始終是不完整的。 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有生之年能遇到一位嚴師,請務必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