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扶貧讓60個貧困村無房家庭住有其屋

2020-12-24 湖南頻道

辰溪扶貧讓60個貧困村無房家庭住有其屋

來源:紅網 作者:張益和 編輯:王津 2014-04-05 09:25:56

時刻新聞

—分享—

  紅網辰溪站4月5日訊(通訊員 張益和)「老人家,你家幾口人,聽村幹部說,你家房子前幾年受災倒了,現在住在哪裡?」4月2日,辰谿縣委常委、副縣長黃波帶領縣扶貧辦主任劉寒松、縣政府辦副主任王天文、縣住建局工會主席張玉愛一行,來到小龍門鄉虎地村5組村民楊再早的危房前調查貧困村無房戶情況,啟動落實扶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中的住房保障到戶工程。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考察扶貧工作時關於精準扶貧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縣委、縣政府以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為契機,以60個貧困村為重點扶持對象,以「兩不愁三保障」為主要內容,出臺了貧困村到戶到人扶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並將貧困村無房戶保障工程提速到今年內實施到位。縣扶貧辦安排200萬元左右的扶持資金,並整合縣住建局農村保障房資金,給予在2014年內農村貧困家庭建房戶一定的資金扶持。為使扶貧扶持資金落到實處,縣扶貧辦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班子成員實行包片負責,沉到全縣60個貧困村,深入到貧困群眾家中,實地調查貧困無房戶情況,讓真正貧困無房家庭年內住有其屋。
  

相關焦點

  • 答卷·扶貧公益廣告丨辰溪稻花魚 魚中聖品
    幾百年來,勤勞的辰溪兒女依天地之靈氣,採禾田之精華,用勤勞和智慧餵養出一種禾下「精靈」、魚中「盛品」,如今它有一個譽滿中華的名字——「辰溪稻花魚」。辰溪森林覆蓋率60.1%,空氣清新。水資源豐富,河水溪流88 條,水質優良,全部達到國家二級飲用水以上標準。稻花魚主要養殖區海拔在300 至800 米,稻田土層深厚,保水性能好,富含硒、鈣等多種有益元素。
  • 辰溪「稻+魚」美了鄉村富了百姓
    2014年以來,辰谿縣將「稻+魚」作為產業扶貧主打項目,累計投入財政資金4700餘萬元,統一種苗、統一技術、統一投保,現稻田養魚覆蓋至全縣23個鄉鎮,建成24個標準化基地,創建稻花魚主題公園和特色小鎮。目前,全縣稻花魚核心區域面積達3萬餘畝,總面積達15萬餘畝,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農戶發展稻魚兼作比單種水稻每畝純利潤高2000餘元,惠及貧困群眾24700戶。
  • 貧困村新年掃「窮灰」
    貧困村新年掃「窮灰」     搬新居謀發展□本報記者 程文雯    2月1日,正月初五,是農村風俗中所說的「五窮日」。
  • 扶貧故事 | 珠實集團:情系貧困村,責任扛上肩
    「有這樣的駐村幹部我們很放心、很安心!」 疫情無情人有情,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在劉志成與各村幹部的努力下,碧園村一直保持零感染,他用實際行動守護群眾健康。四年多來,在他的努力下,共有19個家庭29名患者受到了珠實集團醫療幫扶,並為村裡的孩子們發放教育幫扶資金13.7萬元,讓家家戶戶燃起了新的生活希望。建設基礎設施貧困村破繭成蝶換新顏 有了2019年的成功經驗,貧困戶的積極性更高了,2020年,橫塘村進一步拓寬了扶貧產業發展的路子,進一步加大了產業規模。
  • 孝感漢川:光伏扶貧惠及86個貧困村
    本網訊(記者 王峰 通訊員 劉立茂)12月15日,漢川市供電公司組成專班,深入南河鄉、西江鄉等8個光伏扶貧發電站,全面排查在光伏扶貧、貧困村供電服務、業擴報裝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光伏扶貧項目接網和結算工作及時準確,持續加強扶貧脫貧的用電保障。
  • 辰溪明朝知縣曹行健為官之道!
    到任途中先住農家   曹行健接受辰谿縣令任命後,他深知辰溪地外湖南邊陲、五溪蠻地,執政任重而道遠。他不負皇命,帶領兩名家人,立即赴任。他日行夜宿,不辭勞累,僅20餘天,就到了辰谿縣境內,到了僅離縣城15公裡的界牌坳下的沙坪。曹知縣一行詢問當地百姓,得知只要個把時辰即可到達縣衙。
  • 江西:扶貧超市開進服務區 讓好產品走出貧困村
    江西:扶貧超市開進服務區 讓好產品走出貧困村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8年07月22日07:45 這是江西省高速部門利用自身資源「試水」扶貧的新模式,在未來,將有更多的服務區開設扶貧超市,幫助高速沿線的貧困村、貧困戶銷售他們自己生產的土特產,儘快實現脫貧摘帽。 廬山西海服務區位於江西省武寧縣境內,因此,這間扶貧超市裡售賣的物品大部分都是產於武寧縣,如木耳、大米、竹筍、西海棍子魚、土雞蛋等農副產品,這些商品的價格與城市商超的價格相當。
  • 民宿日租價1400元,仍無房可訂
    (原標題:民宿日租價1400元,仍無房可訂)
  • 羅城今年建成2300多套扶貧安置房 明後兩年安置點建設用地已落實
    羅城今年建成2300多套扶貧安置房 明後兩年安置點建設用地已落實   羅城訊 12月16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民族文化廣場舉行「仫佬家園」易地扶貧搬遷一期住房抽籤儀式,提供1600多套安置房給扶貧搬遷對象抽籤選房。
  • [媒體焦點]讓老百姓「居者有其屋」
    [媒體焦點]讓老百姓「居者有其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9日 14:40 來源:CCTV.com 專題:2007兩會視廳   CCTV.com消息(中國新聞):媒體焦點:讓老百姓「居者有其屋
  • 英山雷家店鎮8個貧困村「借光」脫貧
    「供電所給我家安裝的光伏真好,併網僅5天時間,就發了60度電,直接給我家創純收58元,到年底僅光伏一項收入就能達到2000元,我家脫貧穩得很!」7月1日,雷家店鎮飛躍村貧困戶蔡海潮逢人便說光伏項目好。  光伏發電屬於新能源項目,綠色無汙染,一次性投資、多年收益。
  • 深入一線貧困村駐守三年 搭建「產業項目」長效脫貧機制
    而本報記者也跟隨劉國貴一行,深入採訪團結村當地貧困戶,實地了解了中國太保壽險黑龍江分公司精準扶貧的一線案例。一線貧困村三年攻堅終脫貧團結村距離黑龍江綏化市蘭西縣城15公裡,是建檔立卡貧困村。自然條件較差,經濟發展相對落後。
  • 349個省定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
    梅州有省定相對貧困村349個,約佔全省的15.3%;相對貧困人口53180戶145032人,約佔全省的9.1%,是廣東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為全面打贏這場硬仗,梅州在廣州和省直、中直駐粵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強化精準施策,創新幫扶舉措,用決心和毅力,繪就了一幅幅脫貧奔康的壯麗畫卷。截至2020年6月16日,梅州349個省定相對貧困村全部達到退出標準。
  • 扶貧農產品特賣會今日「開市」
    &nbsp&nbsp&nbsp&nbsp2017年10月17日是全國第4個「扶貧日」,也是第25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昨天,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和移民辦召開江西省「扶貧日」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今年以來我省脫貧攻堅進展情況和「扶貧日」活動的有關情況。
  • 加快棚改安置房建設 讓「居者樂其屋」
    門頭溝區通過持續推進棚改安置房建設,帶動地區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城市環境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交付了4萬多套安置房,近10萬人因此受益。良好的居住條件,完善的配套設施,讓住進安置房的人們生活幸福感明顯提升。
  • 扶貧路上越秀鏗鏘|黃花崗街歷時5年的「逐夢行動」,讓這個家住上了...
    這條扶貧路上,充滿了艱辛,充滿了汗水,但同時也滿載喜悅。在見證這歷史性時刻之際,越秀小e將深入挖掘一個個不為人知且感人的扶貧故事,記錄下這場風雨徵程中的收穫與成就。2016年前,新聯村村民張邦塔不知道夢想是什麼,對於一個收入僅夠餬口的五口家庭而言,保證溫飽、不再蝸居在一間不足40平方米的泥磚屋,或許就是最直接而迫切的夢想。事情轉折點出現在了2016年,那一年黃花崗街扶貧工作隊進駐新聯村。
  • 鬱亮:樓市政策長效機制的核心是住有所居 居者有其屋
    鬱亮分析,「730」以來,管理層不將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房住不炒的調控脈絡已經非常清晰。鬱亮表示,他理解的長效機制核心是「住有所居,居者有其屋」清晰。「住有所居」首先是要有尊嚴的居住,這其中就包括除了居住物理空間之外,解決租房子孩子上學等一系例「軟體」的問題。
  • 昔日貧困村 如今煥新顏
    通訊員 黃曦 劉玉芬 黃明和三合村位於藍山縣所城鎮,距離縣城29公裡,全村共有282戶農戶117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1戶241人,是省級貧困村。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一系列扶貧政策的落地開花,全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俗語「屋不住人,必有」人「住」;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蓋了房不住?
    經過幾年這樣背井離鄉的生活不但提高了整個家庭的生活水平質量,銀行也有了存款。第一件想到的事必定是在老家地裡蓋上一座新房子。可如果你去過他們蓋房子的地方你就會發現,田地間一棟棟裝修漂亮的小樓房裡卻常年不住一個人。這是為什麼呢?在農村有句話說「屋不住人,必有「人」住」。
  • 寧強脫貧摘帽 10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黎建軍說,截至2020年6月底,全縣累計減貧80775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0%降至1.01%,10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今年2月27日省政府公告寧強等29個貧困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順利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目前,剩餘貧困人口2219戶2996人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正在按程序脫貧退出,至此,全縣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