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白酒行業「醬酒熱」不斷升溫,山東乃至全國範圍內的白酒生產、銷售以及消費端都產生了諸多新變化,隨著白酒銷售旺季到來,一系列市場反應以及酒企動態成為極具代表性的觀察樣本,為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系列報導,直擊貴州醬酒源頭,探訪「醬酒熱」下的山東白酒市場以及百姓消費新動向,觀察山東區域性醬酒品牌的升級之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馬輝
11月29日,雲門酒業將它的戰略大單品「五星雲門醬酒」放到了濟寧發布,作為北方老牌的醬酒生產企業,其首先傳遞出深耕山東醬酒市場的決心,其次也展示出對於濟寧市場的重視。這裡幾乎每個縣區都有自己的白酒品牌,整體酒類市場容量大,消費者好客。
近幾年的「醬酒熱」,是否對這個傳統而龐大的市場產生衝擊和震動?
你醬我濃,下沉廝殺
用雲門酒業集團總經理王邦坤的話說,此番走進濟寧,也被視為雲門酒業在醬酒領域高端化、縱深化布局市場的關鍵之舉。
就雲門而言,魯醬一定是戰略。「立足濰坊,覆蓋山東,聚焦突破,先易後難,梯次推進」是本次五星雲門醬酒濟寧上市會揭示的戰略圖。
醬香型白酒的極速增溫已使醬酒生產完成了地域的跨界,生產重心已由一點轉至多點。放眼整個山東市場,古貝春、紅太陽、景陽岡等老牌醬酒廠也持續發力,創造出醬香新品。在保障酒質的共同前提下,雲門酒業要想保持現有優勢,扛起「齊魯第一醬」的大旗,還需更勝一籌。對於雲門來說,魯醬衝鋒號角已經吹響。
實際上,雲門醬進軍之前,醬酒在濟寧的氛圍已逐步起來了。濟寧人口850萬,白酒消費容量超過40億。「近兩年,醬酒和清香型酒逐漸起勢。」濟寧酒快送公司銷售部副總經理馬馳告訴記者,這塊中高端市場屬於存量競爭,蛋糕就這麼大。但是客觀來講,濃香型白酒依然是主流。
「茅臺火,醬酒熱」,已成為行業內不爭的事實。但是在濟寧,這塊需求還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場,茅臺因其「飛天」的價格,讓多數人望塵莫及,一是價格高,二是不好買。因此,更多的中高端消費者開始把目光盯向了釣魚臺、國臺、習酒、金沙等其他品牌的醬酒。除了醬酒外,清香型白酒的增量也堪稱迅速,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汾酒在濟寧的銷量達到1.3億。
「起步三四百元,喝好點,少喝點,已經成了一部分群體的共識。」惠全名酒坊總經理廉健民認為,購買白酒時,大家通常考慮的因素比較多,不同用途決定了人們購買的考慮,請客時主要考慮讓賓客滿意,會考慮那些流行的、口碑好、中檔價位左右的品種。
「醬酒」背後,風口所在
紅太陽祥酒:醬酒重來。
當外地醬酒與魯醬接踵而來時,本土酒企紅太陽酒業也提早布局了醬酒市場,作為對白酒市場頗有研究的山東紅太陽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祥酒營銷公司總經理雷秋焱來說,這輪醬酒風口,紅太陽顯然不能錯過。祥酒,可謂是紅太陽的「成名之作」,獨創的「11765」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為祥酒貼上了「品質」標籤。
在濃香主流、醬香弱勢的2000年前後,受濃香主導消費潮流的影響,國內許多醬酒企業逐漸停止了醬香產品的推出。但是,祥酒的生產卻沒有因此停頓,一直延續至今,一方面用於大量的基酒儲存,另一方面作為調味酒使用。
「這些長期儲存的優質醬香原酒,不僅成了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成為祥酒成功實現品質回歸的根源基礎。」雷秋焱認為,做好醬酒的關鍵有兩個,一是不斷改良和提升醬酒工藝,二是不斷提升品牌的高度。「因工藝和氣候差異,北方醬酒的口感沒有南方醬酒那麼醇厚,但是依然有飽滿之感,更適合北方人的口味。」在實際的銷售中,祥酒的增長在過去的一年基本翻了番。
雷秋焱分析,「醬酒熱」的背後,究其原因有兩個,一是茅臺引領醬酒全線漲價,醬酒身價抬高;二是感覺喝醬酒就代表著高端,是身份的象徵,有面子。「很多人可能沒機會喝上茅臺,於是便想著去嘗試一下其他品牌的醬酒,但是醬酒的口味是非常特別的,可以說非常有『侵略性』,一旦喝習慣了,再換別的香型,就會感到十分寡淡。」
廉健民認為,消費者對於白酒的追捧,也不要一味地盲目「獨寵」醬酒,低價的醬酒從口感和品質上來說,就要差很多了。「因為醬酒的釀造工藝更複雜、出酒周期更長,因此同等品質的白酒,醬酒肯定價格更高。」
「與其說醬酒熱,不如說人們飲酒習慣的轉變。」山東酒快送公司董事長劉華河認為,未來的消費朝向名酒集中成為趨勢,以茅臺、五糧液、汾酒、劍南春、瀘州老窖等為代表的中國名酒,全部符合國家標準,檢驗嚴格,顯然品質更讓人放心。
在濟寧,「醬酒熱」還會一直升溫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周期。」雷秋焱認為,這就像其他方面的流行一樣,當醬酒的市場需求一再擴大,原有廠子的產能無法滿足,而醬酒一般出酒要經過五年,一窩蜂上馬新項目恐不現實,整個市場會重新洗牌。
濟寧工業行業發展中心阮守軍科長認為,「醬酒熱」倒給很多酒企提出了一個命題:扎紮實實做好工藝,用匠心做好產品品質。「無論什麼口味,健康、品質才能一直讓品牌永葆青春。」
「喝醬酒者,翻番增長」
由於濟寧市場氛圍好,很多外地白酒品牌慕名而來,不僅有來自貴州、四川、江蘇等產酒大省的諸多品牌,來自東北、河北以及省內的菏澤、臨沂、泰安、棗莊、濰坊等白酒品牌也不斷打入濟寧白酒市場。據了解,在濟寧市場上競爭的白酒品牌最多時達100多個。由於受文化淵源、市場定位、營銷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品牌最後的歸宿也各有不同。
「從喝醬酒的群體來說,確實比原來多了,還是翻番增長的。」一位濟寧從事從事酒水配送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長期喝醬酒的群體相對固定,要說囤酒的話,除了茅臺,其他品牌醬酒沒有囤很多的,一般都是一些飯店或小企業,有需要提前買個三箱五箱,最多十箱八箱的,夠用一段時間就行。「一些菸酒鋪批發下來醬酒,一般也是為了流通。」
「醬酒的口感『侵略性』極強,一旦喝慣了也就成為忠實人群了。」馬馳說,喝醬酒的群體一大部分也是從其他香型轉過來的,這個群體在近兩年增量比較明顯。「前兩年,我是一點醬香酒不喝的,感覺度數太高了,喝了容易醉。」市民李先生更喜歡喝那種清香、綿柔、口味醇和的白酒,香味不能太重、不能太衝、喝完以後不上頭的。「但大家都說醬酒好,也慢慢跟著喝,現在也感覺不出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