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語言發育特點
10 個月
能發出一些語氣詞
寶寶會模仿大人發出一些語氣詞,例如東西掉在地上的時候發出「啊」的聲音。他還會通過發音讓大人幫他拿東西,為他做事情。
會認真地聽詞語
10 個月的寶寶,對詞語會很感興趣,而且聽得非常認真。他掌握了一些常見的物品名字,比如「球」、「泰迪熊」。
對別人的感受更加敏感
此時寶寶能夠預料到大人對他某個行為的反應,比如他把飯撒到地上,媽媽可能就會不高興。
11 個月
會進行一段對話
寶寶已經知道對話是需要兩個人進行的,輪到別人說的時候他會安靜地聽,只有輪到自己時才會發出聲音,比如「啦啦啦」、「吧吧吧」這樣一連串的音,也可能是「噓」這樣的輕聲。
會專注地聽一個聲音
寶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他能長時間聽一個聲音,而且不會分心。
能做出複雜的手勢
寶寶能夠做出比較複雜的手勢,比如會伸胳膊指一樣物品,也會用手勢表達「在哪兒」和「沒有了」。

12 個月
能說一些詞語
寶寶在 12 個月大時,能夠說出 1~3 個他熟悉的人或者物品的名稱,這些詞語的發音一般以「p」、「b」、「d」、「t」為主,比如「媽媽」、「大大」。
會選擇性傾聽
寶寶已經會選擇性傾聽,聽到自己喜歡的聲音時會格外認真,對不喜歡的聲音會自動忽略。
如何培養語言能力?
堅持「一對一」說話
不要多人同時和寶寶說話,如果說話聲音太多,寶寶會聽不清楚每個詞的發音。
重複寶寶發過的音
寶寶說完一個詞後,你可以反覆模仿他的發音,這會讓他覺得說話很有趣,從而會更喜歡發音。寶寶聽得多了,自然而然就容易記住那個詞語。
你還可以發出其他的音,吸引寶寶模仿你,和他來一場愉快的「交流」。
注意和寶寶的說話方式
緩慢、大聲地說話
說話速度慢一點,聲音大一點,語調豐富一點,會讓寶寶更容易理解你說的話,比如說「媽媽在這兒」時,可以上揚語調,重音放在「媽媽」上。
說簡單的句子
每句話最好只包含一個短語,這樣寶寶更容易理解,比如「有一隻狗」。每說一句話後可以停一會,因為寶寶不容易理解太長的句子。
發出有趣的聲音
聽有趣的聲音會讓寶寶覺得很開心,比如,當玩具掉到地上的時候,你可以發出「嗵」、「啪」、「咣」的聲音。
說寶寶感興趣的事物
你可以在他身邊放一些玩具,看看他喜歡哪個,然後反覆和他說那個玩具的名字,這樣他就很容易記住了。
一邊說話一邊比手勢
可以用手勢來表達你的意思,比如一邊說「倒牛奶」,一邊可以做倒牛奶的動作。
不要強迫寶寶回答問題
你可以不停地對寶寶提問題,但是不要強迫他回答,因為這些問題只是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
留意異常情況
寶寶滿 12 個月時,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可能存在異常,需要諮詢醫生:
當你提到他熟悉的物品時,比如家裡的小狗,他從不會環顧四周去尋找。
當有人叫他的名字時,他沒有什麼反應。
不能發出很多咿呀學語聲。
不會看向手指的物品。
以上介紹的寶寶各階段發育水平都是平均水平,不同寶寶的成長速度存在差異,即使他在某一階段某方面的能力沒有達到相應水平,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和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