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力,不僅在成年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而且對年幼的寶寶來說也非常重要。語言可以幫助寶寶表達情緒、與他人交流、促進社交,也有利於寶寶左腦的構建。可以說,家長如果能有針對性地在寶寶不同年齡階段進行科學培養,就能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和交際!
那麼,既然語言能力的發育這麼重要,身為家長具體應該怎樣做呢?接下來我們就從寶寶的不同年齡段出發,聊聊家長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幫助寶寶發展語言能力!
寶寶0~1歲:這一階段是寶寶語言的的準備期,正處於感知和認識語言的階段。從寶寶出生開始,家長就要多觀察寶寶的身體語言,並及時做出回應,適時地用語言對寶寶進行溝通;
寶寶3~4個月:嬰兒對照料者的聲音很敏感,會跟著模仿,而且嬰兒的視力可以發展到可以看清照料者的輪廓,因此父母要多花些時間跟孩子聊天,或者念一下押韻的兒歌給他聽;
寶寶5~6個月:已經可以簡單發音,這一階段父母可以多找一些疊音詞,正確地念給孩子聽;
寶寶7~8個月:能夠聽懂成人部分話語,也能用身體姿態表達意願,並依照大人的指令做出拍手、握手、揮手等手勢動作,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當成人為寶寶做每一件事情時,都應該用正確的語言說出來,讓寶寶將動作和語言聯繫到一起;
寶寶1~1歲半:能用一個詞表達多個意思,比如「吃」,既可以代表「我要吃」,也可以代表「媽媽吃」,家長需要做的是說出完整的語言進行示範,說出孩子想說的話很重要!
2歲左右是寶寶學習名詞的關鍵期,家長可以幫助寶寶分辨事物,比如動物、植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等,寶寶會特別喜歡模仿成年人說話,並且喜歡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爸爸媽媽一定不要嫌煩,認真地告訴寶寶物品的名稱並解釋物品的特性,讓寶寶將物體和特性結合起來,對詞彙量的豐富大有益處,因為這一階段的寶寶大腦語言區非常活躍,能迅速將這樣的詞彙累積並記憶,在恰當的時候加以運用。
3~5歲是寶寶詞彙積累的高峰期,這樣到入學前,寶寶的詞彙量會達到2500~3000個,這樣兒童的語言能力就為入學做好了準備!
兒童的語言發育是一個從輸入到輸出的漫長過程,需要的就是我們的耐心陪伴和引導,然後靜待花開就可以了。
歡迎關注【親子教育有妙招】頭條號,每天第一時間收穫科學有效的親子教育知識與技巧!
一個不成長的父母很難引領一個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陪伴孩子在快樂、健康的親子關係中長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