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丨鋼琴基礎教材比較與分析

2021-02-11 西方音樂評論

 

導讀:鋼琴教學是一門融高度技術性、藝術性和科學性為一體的學科,特別是在進入21世紀以來,科學的教學方法進入了一個更新換代階段。多種新學說、新教學法出現並在不斷更新和改進,一大批新型的教材應運而生,特別是鋼琴基礎教材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與兩個方面有密切聯繫:一方面是教學法,另一方面是教材。鋼琴教材的選擇與使用在整個鋼琴教學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

 

 以傳授鋼琴初級演奏知識、技能為目的的教材都屬於鋼琴基礎教材。基礎教材選用的含義:是否更新了觀念、明確了方法、體現和運用了最新成果;是否體現了基礎教學特定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因此,選擇適當的基礎教材進入鋼琴基礎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於目前市場上出版的各種鋼琴基礎教材,筆者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從結構、內容、進度、趣味、音樂等方面進行比較與研究,根據它們各自存在的優點和不足,兼收並蓄為我所用。如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天天練練》,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新編鋼琴入門與進階》等,目的在於幫助練琴者鍛鍊手指,使之堅實有力和靈活。

 時代在發展,教材在更新,這必將促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要改進。隨著鋼琴演奏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創新,雙手最初都只在高音譜號的範圍內彈奏的形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學習要求,要想在初級階段讓學生感興趣,首先要採用趣味的、形象化的教材導入,既注重在趣味中培養音樂愛好,又注重在訓練中目的性較強地解決演奏技巧。筆者選擇了在我國鋼琴教學中應用較廣泛和正在推廣的教材進行比較分析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供參考和探討。它們是《拜厄》《車爾尼鋼琴初級教程Op.599》《約翰・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天天練練》《新編鋼琴入門與進階》。

 德國作曲家費迪南德・拜厄在編寫《拜厄鋼琴基礎教程》時,正是德國古典樂派最興盛時期,也是浪漫派初期時代。

 卡爾・車爾尼作為一名奧地利音樂教育家、鋼琴教育家,一生寫了無數鋼琴練習曲。他在鋼琴教育史上的地位是在貝多芬時代和現代鋼琴演奏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美國鋼琴家、作曲家約翰・湯普森嘗試運用簡明扼要的教學方法讓兒童對鋼琴彈奏產生興趣而出名。

 美國鋼琴家、教育家埃得納-梅・伯納姆編寫的《天天練練》,以循序漸進的短小練習,達到手指堅實、有力、靈活,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喜愛。

 我國著名鋼琴教育家但昭義編寫的《新編鋼琴入門與進階》,是他以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博採眾長的方式總結歸納寫出的教材。

從教材的結構內容來比較

 《拜厄》大致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音樂入門知識,主要特點是直觀性強。例如:在學習等音時,運用鍵盤圖說明,一目了然。第二部分為觸鍵的準備練習。如:左右手單、雙手觸鍵練習,訓練手指的獨立性,與教師的聯彈練習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樂趣。第三部分為教材的核心部分,是技巧訓練漸進的雙手練習,逐步達到鍛鍊手指有力、靈活之目的。第四部分為一些基本練習和二十四條大小調音階。

 《車爾尼鋼琴初級教程Op.599》是車爾尼系列鋼琴練習曲的入門教材,創作於車爾尼開始專門從事鋼琴教學時期。斯特拉文斯基也提到:「車爾尼練習曲不但給我帶來好處,也帶來真正的音樂享受……」練習曲是根據不同的訓練對象和各種技巧從實際應用中編寫出來的。它基本是以旋律加伴奏式的技術訓練為主,與《拜厄》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在觸鍵方法、音樂表達和應用各種表情記號及在調性變化、音色變化的分辨力上都比《拜厄》提出了更細、更高的技術要求,同時在歌唱性連奏、手腕斷奏、和弦、兩連音的訓練等方面都給予了大量的訓練內容。如第11、19、29、38、43、51、56、57、66、73、80、92課等,以右手的五指獨立訓練為主,左手伴奏為輔,一定要注意4、5指是否站穩,聲音是否到底。準確使用指法、熟練轉換和弦併合理利用手指的重量是彈好練習的關鍵。

 《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俗稱大湯普森,共五冊,前三冊以基礎教學為主。這套教程的特點是以音樂名作為基礎,進行簡易改編,每首樂曲具有標題及特別技巧的說明,對於初學者來說增添了不少興趣。此外一部分樂曲附有歌詞和相關插圖。湯普森在編完此教材後又為更年幼的孩子們編寫了一套教材,共六冊。俗稱小湯普森,其特點與大湯普森類似,只是程度上比大湯普森安排的淺顯一些。這裡只就一二冊加以比較分析。第一冊的學習重點是:(A)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學習彈奏,注重感受音樂和音樂基礎知識的引入;(B)從C大調開始逐步引進其他調性,在出現的節拍、全音、半音、音程、和弦及轉位等方面都逐步引入並將有關的音樂常識和常用音樂術語恰當地加在練習曲中;(C)在一些樂曲中出現不同手位,培養學生的移調能力;(D)注重培養讀譜習慣和識別音型,通過各種不同類型的模式培養彈奏音樂的流暢性與節奏,把握整體的結構感;(E)引入觸鍵的不同要求,在連奏、手腕斷奏、和弦、兩連音的訓練方面都引入較形象的樂曲,如《討厭的啄木鳥》《布穀鳥》《鐘聲》等。第二冊是在鞏固基本技術的基礎上加強音樂的理解力和表達能力,循序漸進地擴大表達的音樂內容,它不局限在鋼琴音樂,引進歌劇音樂、舞劇音樂、歌曲等,如《哈巴涅拉》、奧芬巴哈的《船歌》等。樂曲的曲式結構前三冊多採用單二部和單三部曲式,多採用近關係調、關係大小調和同主音大小調的轉換。同時引入穿指練習、大、小調音階、半音階、琶音、倚音、踏板等樂理知識和彈奏技巧方面的學習,為掌握新的技巧奠定了基礎。這些形象化的樂曲使學生在趣味學習中淡化技術概念,趣味學習,使技術的訓練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因此,此套教材很適合與《車爾尼鋼琴初級教程Op.599》搭配來進行教學。

 《天天練練》共七冊,是一組組的系列練習曲(每組十二首)。這裡也只就較基礎的前四冊加以分析、研究。它們以循序漸進的練習形式為引導,以獨特的短小練習為單位並配有形象化的標題和簡筆畫,讓學習者很容易理解。這一點與湯普森較相似。開始,先作輕柔的慢練習,熟練後再逐步增加練習量,直到能正確地彈奏十二首為止。當學生能熟練而正確地彈奏第一組十二首時,再以同樣的方法練習其他各組。可將每一組練習在不同的調上進行移調練習,這對學生是很有裨益的。雖然練習短小,但訓練內容極其豐富,在每一組(十二首)練習中都安排有不同的節奏、音型、音區、奏法等各方面的技巧訓練,如:開始練習短音階、分解和弦時是以四分音符為單位,彈奏得慢、輕一些,然後逐漸地快、響一些;練習和弦時用中速,並用弱、中強、強等不同的力度變化來學習,逐步達到手指堅實、有力和靈活之目的。

 《新編鋼琴入門與進階》分上下兩冊,上冊按照技術課題以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習者通過一本書即可學到較全面的基礎彈奏知識,這是本教材的一個特點。下冊主要是把適合初、中級教學的一些中外優秀曲目編輯成冊,是上冊的延伸和發展,但沒有邏輯上的依賴關係。就上冊進行比較分析,基本內容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章,鋼琴彈奏基礎;第二章,奏法與技法;第三章,綜合進階訓練;第四章,手指快速跑動。它在開篇處和每一個新的技術課題出現處都作了詳盡的教學說明,使教學進行的目的性和實際運用性得以充分體現。

 以上五本教材在基礎訓練安排方面都有各自的要求,但在入手上又各有所長。總體要求是開發手指的基本機能,強調手指的獨立性及樂譜的基本知識。不同的是《拜厄》《車爾尼鋼琴初級教程Op.599》較傳統,在手指訓練上缺乏靈活性、趣味性、音樂性,安排進程較平板;《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天天練練》及《新編鋼琴入門與進階》結合識譜,開放式思路,不局限在一個音區,在訓練安排上注意了音樂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教學思路,使學習者有彈奏的興趣,而不被枯燥的手指練習擊滅學習熱情。

從教材的進度安排來比較

 《拜厄》在結構、進度安排方面有較強的邏輯性和系統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從手在鍵盤的位置上來看,是按五指順序從C――G音開始的訓練,逐步轉移到G――D、A――E音。先是雙手平行八度的進行,再發展成右手保持C――G,左手移至G――D位置,既拓展了雙手彈奏的音域,又訓練了雙手相對的獨立性。同時運用樂句的高八度重複以及音階的引入使五指支配音域得到自然、合理的展開。其二,在時值的學習上是以循序漸進的原則安排,從全音符到二分音符、從附點二分音符到四分音符、從八分音符到十六分音符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學習過程。

 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總會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拜厄》同樣不例外。其一,從開始學習就一直放在高音譜號上,直到第54首突然出現低音譜號。其二,將五指固定在五個音上,使手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在鍵盤上的活動受到束縛,造成學習枯燥乏味之感。其三,沒有專門的斷奏訓練,只有在少數的樂曲句尾中出現跳音和頓音。其四,音符時值的安排不太合理,如:八分音和十六分音符的練習安排間隔太長。其五,教材的後半部分(從85―105)技術難度加深的不合理,有些過快了,學生往往學到此就立即反映出不適應。

 《車爾尼鋼琴初級教程Op.599》在結構、進度方面有較強的邏輯性和規範性,表現在:其一,NO.1―10以4/4拍為基礎,雙手全部在高音譜號範圍內,少量出現三和弦的練習,五指位安排較平穩。NO.11―31左手多以各種分解的形式出現,其中N0.19是第一條彈奏一個八度內的音階練習,N0.32第一次出現低音譜號,N0.33首次出現左手彈十六分音符,N0.36出現臨時升降記號。其二,整套教材奏法豐富――N0.20、23、30、31、51、56、57、68、73、84等有跳奏、連奏、斷奏、斷連奏、雙音、和弦、三、六度、半音階、同音輪指、臨時升降記號、音階、琶音、倚音等等。其三,音樂性較強。在歌唱性樂句中對連貫性提出要求,如29、36、73、84等,在歡快性樂曲中對手指的彈跳性要求較高,如44、83、95等。其四,技巧訓練循序漸進。斷奏與連奏頻繁交替,雙音、和弦、大跳及雙手交叉等技術領域進一步擴大。

 《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根據前三冊的結構內容來觀察其技巧的發展與演進,可發現作者對教材作了系統的安排和持續的計劃。其進度不像《拜厄》那樣前松後緊,而是整體都比較緊湊。在讀譜方面,也很有特點,每首樂曲都有標題及特別技巧說明,對音樂欣賞和基本樂理有較系統的引導,並配有適當的筆下練習作業。此外一部分樂曲均附有歌詞和插圖,對初學者來說增添了不少興趣。逐漸展現了鋼琴演奏的基本技巧,教材從一開始引入大譜表,同時出現了全音符、二分音符、附點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表情記號和臨時記號也較早就出現使用了;在手位安排方面,從平行八度的C大調五指音型手位開始,逐步延伸到G大調的五指音型手位,很自然地引出雙手彈奏這兩個調性的音階,在第一冊結束前引出了四個升號和四個降號以內的其他大調;在技術訓練方面,一開始就學習雙手彈奏單音連奏、雙音與和弦練習及力度、樂句的要求,手腕的斷奏訓練也較早出現。在節拍節奏方面,常見的拍子(2/4、3/4、4/4、6/8)及附點和切分節奏在第一冊就有出現,並設有專門的練習。此外,安排了較多的弱起節奏的樂曲。

 《天天練練》共七冊,以循序漸進的練習形式為引導,入門冊以走路、單腳跳、右手拍球、左手拍球、翻滾……預備冊以跑步、跳跳蹦蹦、雙腳跳、大劈叉……第三冊以深呼吸,第四冊以醒來、雙手伸展、刷牙、下樓、引體向上等形象化、生動簡練的提示來進行學習。在練習進度方面第一二冊從四分音符入手,以原位訓練為基礎,多種奏法並存的方式來進行訓練,如第一冊第四組的第10首就較早地接觸同音無聲換指的訓練方法,目的是在短小精悍的結構下逐步完善技術培訓。從第三冊進入音階、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練習,打破常規的訓練方式,讓練習者開始訓練就不畏懼在鍵盤上的遠距離跑動,筆者認為此套教材的最大特點是,每進行一組學習都在強化左、右手同步訓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這是其他教材所不及的一個方面。從手的位置來看,教材從雙手固定的五指位置開始,練習中有手位的移動和手指的擴張、收縮、穿跨。在讀譜方面,不像《拜厄》《車爾尼OP.599》,而是在入門冊當中就涉及到大譜表、臨時記號、黑鍵等。

 《新編鋼琴入門與進階》在學習的進度安排方面是有意識地將各個方面訓練內容有計劃、有目的、有趣味的設計。從手指支撐這門課題開始,強調它在基礎中的重要地位,入門階段必須把落指的支撐訓練貫穿在學習的全過程中。從分列的18個奏法與技法中體現了現代鋼琴演奏需要的基礎不僅僅是手指這一個「點」,而是一個更寬大的「面」的教學理念。從彈奏發音正確、清晰、均勻,到基本流暢,加強手指的揮動能力,增強手指的獨立性、靈活性,注重開放式的訓練,納入豐富的訓練方法,增加音樂知識,充分體現現代教學新理念。

  從以上教材的比較分析研究,我們發現,《拜厄》從現代發展了的科學教學體系的角度來審視,總體來講顯得太單一、太局限了;《車爾尼鋼琴初級教程Op.599》較之好一些,在訓練上比《拜厄》進階速度平穩、系統,但也是顯得單一、局限了。《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天天練練》《新編鋼琴入門與進階》總體來講較注重實效,主張鋼琴演奏技法和音樂表現要根植於啟蒙教育,並要求在入門階段就為日後更深層次的演奏建立基礎,拋棄了「基礎」僅僅是「手指」訓練為主的較為陳舊而片面的觀念,故它們的進階鏈條是開放式的、綜合性的。

從教材的音樂性來比較

 《拜厄》是一個典型的手指性訓練教材,它著重於技術練習,絕大多數作品是旋律加伴奏的主調性音樂形式,極少涉及到復調音樂(個別幾首運用了一點復調手法)。旋律寫作略顯單調,和聲運用多是主和弦――屬和弦――主和弦,主和弦――下屬和弦――屬和弦――主和弦的終止式等,調式、調性變化不夠豐富。在教材中雖然也選用了一些民歌,但在技術方面不太適合初學者彈奏。綜合幾方面來看,此教材偏重於技術訓練,而對歌唱性訓練有所忽略。

 《車爾尼鋼琴初級教程Op.599》的內容以技術性練習為主,基本寫作手法也是以旋律加伴奏式的主調音樂形式,復調寫作手法在教材中幾乎沒有體現。但在旋律的寫作上具有較強的歌唱性,並在奏法的運用上也比《拜厄》豐富,如:裝飾音的使用、臨時升降記號及各種不同類型技巧的綜合運用。和聲寫作方面,主要以大小調體系的功能和聲為主,伴奏織體較簡單。多數樂曲為活潑歡快性質,少量有進行曲風格的,如No.55,如歌的有No.71、典雅風格的有No.78作品等。節奏節拍寫作方面,常見的節拍都有體現,節奏的寫作變化豐富多樣, 綜合幾方面來看,此教材既重視於技術訓練又重視歌唱性訓練。

 《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基本是以風格各異的主調音樂為主的結構形式,節奏鮮明、形式多樣的旋律為特色,樂曲情緒有歡快的、恬靜的、熱烈的、憂傷的等。從取材風格上來研究,儘管大多數樂曲是採用編曲的形式,但它從巴洛克風格到現代風格的作品無所不包。特點是以音樂名作為基礎,簡易改編為特徵,每首樂曲具有標題及特別技巧的說明,對音樂欣賞和基本樂理有較系統的引導,並配有適當的筆下練習作業。此外一部分樂曲均附有歌詞和相關插圖,對於初學者來說增添了不少興趣,逐漸展現了鋼琴演奏的基本技巧,變化豐富多樣,因而也成為一個教育性和音樂性結合較完美的鋼琴教材。循序漸進的擴大表達的音樂內容,它不局限在鋼琴音樂,引進歌劇音樂、舞劇音樂、歌曲。如《哈巴涅拉》、奧芬巴哈的《船歌》等,音樂類型豐富多彩。同時引入了穿指練習、大、小調音階、半音階、琶音、倚音、踏板等樂理知識和彈奏技巧方面的學習,為掌握新的技巧內容奠定了基礎。這些形象化的樂曲使學習者在趣味學習中把技術概念淡化,使學習變得趣味起來,技術的訓練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在音樂鑑賞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同步增長。

 《天天練練》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賦予形象化的、較漸進的動機來創作的。除了在訓練演奏技巧方面上的精心設計外,在培養學生的音樂知識和音樂素養上做了精心的安排。形象生動的標題小曲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彈奏技巧,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樂感和音樂理解力。它注重鮮明的練習要求、體現表達音樂上的趣味性。形象的標題與插圖不僅可以從視覺上加深對小品的印象,而且有益於激發初學者的想像力。

 《新編鋼琴入門與進階》強調鋼琴教育應把藝術教育放在首位,摒棄了基礎就只是手指技術這單一的概念,對音樂生動活潑的體現加以強調。如把經典作品的主題移入初級教學中,注重把民族音樂注入教材等等。

 如何認識音樂與技術的關係,是基礎教學中重要的一個課題,筆者認為它們是辯證統一、相互依存的關係。音樂依靠技巧來表現,技巧為音樂服務時才體現出它的價值魅力。音樂表現是目的,技術是表現音樂的手段,它們是相互轉化的關係。《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新編鋼琴入門與進階》在處理此課題上有一定的突破。

結語

 隨著鋼琴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教學法在鋼琴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不少旨在弘揚本民族音樂特性、適合本國國情的鋼琴教材陸續出版,並在廣泛地普及、使用中。我們應結合時代的發展規律,辯證地看待和充分利用它們。從以上五種教材的三個方面比較、分析和研究來看,它們各具千秋。《拜厄》從現代發展了的科學教學體系的角度來審視,總體來講顯得單一、局限了;《車爾尼鋼琴初級教程Op.599》在啟蒙階段對手指基礎的訓練是應當得到充分肯定的,它們同屬於典型的注重手指性訓練的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適應現代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不斷創新、發展更嶄新的教學理論和新穎的教學法,強調把音樂教育放在首位,《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天天練練》《新編鋼琴入門與進階》這些教材在運用上有較大的靈活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展現鋼琴基礎教學、演奏基本進程和基本技巧、音樂性方面都廣泛應用了豐富多樣的樂曲形式、調式、節奏,彈奏法等,因而可稱為是集教育性、音樂性、技巧性、知識性相結合的較好的鋼琴基礎教材。選用教材能否體現對音樂藝術的實際接觸,對形成學習者的音樂趣味和對音樂的態度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故教師需更新理念、吃透教材、把握方法,方能有的放矢。教師在具體教學中還需要有較豐富的教學法和教學語言來引導學生的學習並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

聆聽古典是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生活方式

   【鋼琴藝術指南】公眾號往期推送:1、阿里·瓦迪談李雲迪丨「我們更要為他的長遠考慮!」2、什麼是鋼琴演奏時手腕一定要遵循的重要「法則」?3、學習音樂,你該這樣練習一萬小時!4、鮑蕙蕎:為什麼說「學習鋼琴,16歲是個坎兒」?5、機械重複只能事倍功半,如何有效彈好鋼琴練習曲?6、「鋼琴就是我的自我」,輝煌的技術是鋼琴演奏的前提,但深厚的文化修養會使演奏放射出更燦爛的藝術光芒!7、懷爾德(Earl Wild)談蕭邦丨辛辛苦苦練好細緻的技巧之後,製造即興演奏的氣氛才是最重要也最難的任務。

    8、鋼琴家魯賓斯坦說:「當我走上舞臺,我就是國王!」9、周廣仁丨好的演奏家絕不能只會彈鋼琴,而要腦子裡懂很多知識;10、巴倫博依姆論演奏丨「從來沒有讀過歌德,怎麼能夠彈好貝多芬?」 11、塔馬斯·瓦薩裡(Tamas Vasary)談蕭邦丨「看他們把那些圓舞曲都彈成了惡夢!」 12、鋼琴家科瓦切維奇論蕭邦丨「他的音樂在我心裡製造的風暴太大了!」 13、周廣仁說:「他在教學上的成就,已經遠遠超過了我。」 14、識譜能力差?按以下幾點練!

    15、男兒有琴不輕彈,只因未到調琴時!16、彈奏中的節奏感好都是指什麼?17、跟郎朗老師朱雅芬學鋼琴丨「這種拔苗助長式的應試學琴,只會讓孩子興趣全無。」 18、「在演奏時手指要『鑽進』琴鍵裡去,好像琴鍵是一塊海綿一樣。」 19、鋼琴練習可以分為哪八個步驟? 20、怎樣合理安排練琴和學習文化的時間? 21、論鋼琴踏板使用的一般原則和方法;22、彈鋼琴不了解作為「靈魂」的踏板?讀讀這篇文章!23、如何把握彈琴的「度」?

    24、如何提高學生練習音階的興趣?25、但昭義丨練手指獨立性的兩個有效方法;26、孩子學琴,最大功臣,非你莫屬!27、練琴如何才能「事半功倍」? 28、這樣練琴,效率低下! 29、鋼琴練習中手指運用的奧秘;30、車爾尼599,學好鋼琴必過的一道坎!31、孩子練琴有惰性?做好這三點!32、學鋼琴的兩個重要和六個不重要!33、彈琴時手腕僵硬不靈活怎麼辦?34、鋼琴練習中,和弦練習的兩個好方法!

還在一個人孤獨學習與聆聽古典音樂


    【每晚一張音樂CD】公眾號往期推送:1、羅莎琳·圖雷克訪談錄(附錄音);2、彭 松:「弦樂四重奏」的形成與發展研究;3、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版》;4、布索尼和他的C大調鋼琴協奏曲;5、阿勞自述:藝術家必須擁抱和囊括整個字宙;6、李帕蒂(1917-1950)是誰?7、布索尼(1866-1924)是誰?

    8、吉列爾斯:格裡格《抒情小品》;9、拉赫《g小調前奏曲》的演繹分析(附幾十種演奏版本聆聽);10、格裡格《抒情小品集》的藝術風格分析;11、趙曉生微博點評蕭邦(曉邦)練習曲;12、蕭邦練習曲到底有多難?13、誇斯託夫的舒伯特《冬之旅》(Winterreise);14、朱曉玫演繹舒伯特四手聯彈(鋼琴二重奏)

    15、悲歌一曲明心性:布魯赫《希伯來的晚禱》(Kol Nidrei Op.47);16、斯克裡亞賓和拉赫的同代人:梅特納;17、蕭士塔高維奇的十五首弦樂四重奏(5CD);18、鋼琴家休伊特講解如何演奏巴赫(附文字稿);19、勃拉姆斯獻給克拉拉的《c小調鋼琴四重奏》;20、世界上最簡單的樂器:卡祖笛演奏指南;21、羅伯特·溫特上音舒伯特講座:第一講:「舒伯特的維也納」;22、巴赫作品目錄(改編自維瓦爾第的作品說明)

    23、阿爾佛雷德.愛因斯坦論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24、當代指揮談馬勒:關於馬勒對「維也納第二樂派」的影響;25、卡爾•巴特:論莫扎特的自由——莫扎特誕辰260周年!26、當代指揮談馬勒:前輩指揮與馬勒;27、Georg Tintner :布魯克納《第一交響曲》;28、約胡姆:以巴赫做墓志銘的布魯克納信徒;29、李帕蒂:一個天才手中的舒曼和莫扎特;30、嚴寶瑜:貝多芬在中國的接受史初探(一);31、當代指揮談馬勒:為何馬勒許久才被重視?32、聖樂與靈性:論巴赫的宗教音樂


相關焦點

  • 蕭邦夜曲的美學分析丨夜曲貫穿了蕭邦的整個創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開闢了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新天地.
    這類夜曲,充滿了戲劇性的發展,形象變化比較大,且對比鮮明。作為代表作品的《c小調夜曲》充滿了戲劇性的激情,音樂形象對比異常強烈、突出,充滿了動力。 它帶有比較濃厚的浪漫主義感傷情調。流亡巴黎之後,蕭邦的夜曲表現出樸實無華、嚴肅悲傷的感情色彩。這標誌著蕭邦夜曲創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 鋼琴啟蒙《巴斯蒂安》與《小湯》的比較與分析
    鋼琴在中國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一件普通樂器,它已經成為一樣傳播中外音樂的重要媒體,所以鋼琴教育在中國的意義就可想而知。鋼琴素來以其強大的表現力和艱深的技巧有「樂器之王」的美譽,非從小學起很難較為紮實和全面地學習到鋼琴演奏的要義。因而,對於幼兒鋼琴啟蒙即幼兒初學鋼琴的教與學這個領域的專業探索就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僅從幼兒鋼琴啟蒙教材做分析。
  • 考前必讀丨ACCA SBL 知識要點匯總及注意事項(02)
    系列前文請戳下方連結考前必讀丨ACCA SBL 知識要點匯總及注意事項(01)文丨Jiaqi新浪微博ID: ACCA_JiaqiIris在SBL裡感受另類「差異分析」業績管理課程大家都學過了variance analysis, Jiaqi在這裡要強調不是大家在專業課程裡面學過的差異分析應該怎麼做,畢竟這是你們應該已經掌握的,不是嘛?
  • 新東方推出國內首部雅思基礎教材
    新東方雅思輝煌十年 推出國內首部雅思基礎教材  5月30日,新東方雅思輝煌十周年盛典在中關村皇冠假日酒店盛大開幕。作為雅思盛典重要活動之一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雅思基礎教材新聞發布會也在此舉行。此套雅思基礎教材正是細化了對初學者聽說讀寫方面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能力。  中國雅思考試現狀令人堪憂  據雅思官方數據表明,07年和08年,中國學生的雅思成績在世界考生中仍然處於低水平。其中在07年考試人數最多的20個國家中,中國考生的雅思均分列倒數第二位;08年在40個考試人數最多的國家中位列倒數第六,僅排在5個中東國家之前。
  • 【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小學版簡介(三)
    自「100套《中華文化基礎教材》等您來拿!」
  • 成年人鋼琴教學要領
    每當聽到那美妙的鋼琴聲音,總是令人心曠神怡。因為自己小時候沒有學琴的機會,錯過了大好時機,夢想著美妙的音樂何時能夠從自己指尖流淌出來,那是人生最美妙的感覺了;能夠用鋼琴抒發自己的情感,那是最幸福的時刻了;給親朋好友奏一曲,那是莫大的榮耀了;家裡擺一架鋼琴,那是一種品味,高品質的生活的象徵;曹操言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我人生之樂,唯有鋼琴。
  • 自學鋼琴時該按照什麼順序學習
    鋼琴,在人們眼中是比較難學習的樂器,不像吉他,學習的人數非常多。雖然鋼琴的學習人數可能不會比吉他多,畢竟鋼琴體積過為巨大,導致學習人數稍微少了一點,但是也是比其他樂器學習人數多的。學習鋼琴的人數已經是很龐大的,其中不止是有青少年兒童,還有很多的成年人也在學習鋼琴。
  • [圖書館] 新書推薦之一:《中華文化基礎教材》
    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封面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內頁充足的藏書量《中華文化基礎教材》系由大陸中華書局從臺灣引進的面向中學生的文化教材,旨在為高中階段傳統文化教學提供新範本,期望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 【教材資訊】「教什麼,怎麼教」—《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在路上
    《中華文化基礎教材》一共22冊,覆蓋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二年級全部學年段,每學期一冊。其中,高中學段的《中華文化基礎教材》是以我國臺灣地區持續使用60餘年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為藍本精心修訂而成的,內容主要是儒家「四書」的分主題解讀。高中教材甫一出版,就引起了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媒體的廣泛關注。
  • 【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小學版簡介(八)
    自「100套《中華文化基礎教材》等您來拿!」
  • 【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小學版簡介(七)
    自「100套《中華文化基礎教材》等您來拿!」
  • 【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小學版簡介(五)
    自「100套《中華文化基礎教材》等您來拿!」
  • 【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小學版簡介(六)
    自「100套《中華文化基礎教材》等您來拿!」
  • 【教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教材》小學版簡介(一)
    昨天本公眾號發布的「100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教材》等您來拿!」一文,收到很多師友的積極反饋。
  • 鋼琴專業必讀:《現代鋼琴演奏技巧實用教程》
    手指基本功訓練是鋼琴演奏的基礎,尤其是對高校大學生而言,現在正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更應重視對手指基本功的練習。本文以卡琳娜·波波娃的《現代鋼琴演奏技巧實用教程》為切入點,以此來闡述其編排的科學合理性及其利用價值。
  • 武漢音樂學院丨何林璇 碩士學位鋼琴獨奏音樂會
    ,2001年畢業並留任武漢音樂學院音教院擔任鋼琴教學至今。任教期間曾獲「海倫鋼琴」第五屆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師演奏比賽雙鋼琴演奏三等獎,多次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鐘音樂廳、東湖長天樓,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及師生音樂會,經常被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文化廳聘請擔任湖北省「長江杯」比賽等各類鋼琴大賽評委。
  • 鋼琴基本功練習,哈農到底該怎麼練?
    鋼琴學習中,手指訓練是孩子從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持續練習的基本功。手指訓練對鋼琴練習者非常重要,是學習鋼琴的基礎及輔助內容。如果手指練不好,在彈鋼琴時手型就會出現問題,會影響樂曲的演奏。所以不論鋼琴到多少級,鋼琴的基本功,指法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在練習時,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嗯?
  • 【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小學版簡介(四)
    小學版《中華文化基礎教材》自2014年8月出版後,經過全國各地的教學實驗,我們在吸收一線教師的建議的基礎上,聘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李山教授擔任主編,於2015年8月修訂出版了小學《中華文化基礎教材》的第二版。
  • 歷史最全語音增強必讀論文、數據集、工具包、書籍及應用整理分享
    >AI從業這必讀報告-《2020年人工智慧狀況報告》免費pdf分享機器學習必讀新書-《凸優化算法原理詳解》免費pdf分享機器學習基礎教材
  • 一套"好"的語文教材:《新編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在滬亮相
    圖說:全部二十四冊教材年內出齊 出版方供圖  東方網4月17日消息:一套「好」的語文教材究竟該是什麼樣的?由上海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主編、中華書局出版的《新編中華文化基礎教材》昨天在復旦大學亮相,即日起將向全國中小學推廣。黃玉峰將這套教材解釋為「可看、可讀、可教、可查、可藏」。這又是為什麼呢?  中華書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當前中小學迫切需要一部適合教學使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