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吃雞蛋與心血管風險升高並無關係

2020-12-11 199IT

近日,哈佛大學的Jean-Philippe Drouin-Chartier和Frank B Hu等人,分析了美國三項大型隊列和其它27項研究的數據發現,每天多吃一個雞蛋非但與心血管風險增加沒有顯著關係,反倒在亞洲人群中和心血管風險降低8%有關。

而如果每天少吃1個雞蛋卻多吃了2片培根、85g新鮮紅肉或者240mL全脂牛奶,則分別與心血管風險升高15%、10%和11%相關。這一研究發表在BMJ上。

雞蛋好吃營養,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鐵、不飽和脂肪酸、磷脂和胡蘿蔔素,價格還便宜。但它同時也是膳食中膽固醇的一個主要來源[2]。

膽固醇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不過雖說飲食在心血管疾病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3],但食物中的膽固醇與心血管風險間的關係卻沒有定論,連帶著吃雞蛋會不會增加心血管風險也反轉了好多次。

而且,飲食中的各個組分都不是獨立的。比如多吃了一個雞蛋,可能就會少吃兩片培根。像培根這類的加工肉製品,除了本身膽固醇含量也不低外,還會在腸道菌作用下代謝產生氧化三甲胺,促進膽固醇沉積到血管壁,帶來更大的心血管風險。

這回,研究人員先是分析了在美國進行的三項大型隊列研究——關注女性的一期和二期護士健康研究(NHS和NHS II),以及NHS的男性翻版HPFS。這些隊列每兩年都要通過問卷收集一次疾病診斷、疾病風險因素、藥物使用和生活方式特徵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說是十分詳細了。

在排除了基線時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或2型糖尿病的參與者後,NHS、NHS II和HPFS中各有83349人、90214人和42055人被納入了分析。在總共5540314人年的隨訪記錄中,14806人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9010例,卒中5903例。

雞蛋攝入量上,NHS和HPFS的參與者在基線時吃雞蛋較多平均每天分別吃0.42和0.34個,但隨後受80年代害怕膽固醇觀念的影響逐漸減少,1994年後保持穩定。而NHS II由於開始的較晚,雞蛋攝入始終較低,平均每天0.18個。而三個隊列中每天至少吃一個雞蛋的人只佔1.24%,每天至少吃兩個的就更少了,佔0.20%。

整體上來看,吃更多的雞蛋與較高的BMI相關,在女性中與較少的運動相關,而男性中與吸菸相關。而且吃雞蛋較多的人常常也會吃掉更多的紅肉和加工穀物,喝掉更多的全脂牛奶和含糖飲料,卡路裡攝入自然也高了。

不過在排除了年齡、生活方式和飲食特徵的影響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天至少吃一個蛋的人,相比一個月也吃不了一個蛋的人,在心血管風險上並沒有顯著差異。在不同年齡、BMI、血壓、血膽固醇的人群中,這一結果也都保持一致,始終沒有顯著的差異。

但要是每天把一個雞蛋換成了2片培根、85g新鮮紅肉或者240mL全脂牛奶,則分別與心血管風險升高15%、10%和11%相關。起碼雞蛋是要比這些食物更健康的!而如果用魚、家禽、豆類等健康食物替代雞蛋,心血管風險也不會顯著降低。

接下來,研究人員又把上述結果和先前的27項研究一起做了meta分析,其中也包括奇點糕5月份介紹過的那項研究。這些研究總共包括了1720108名參與者,隨訪時間從5.8年到32年不等,一共發生了139195例心血管事件。

與之前的結果相似,在更大範圍的meta分析中,吃雞蛋的多少還是跟心血管風險間沒有顯著關係。而在亞洲人群(以中國人為主)中,每天多吃一個蛋還跟心血管風險降低8%相關。

對於這一結果,研究人員認為可能跟中國人吃雞蛋較少有關。比如分析中納入的最大一項亞洲研究——發現每天一個雞蛋與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18%相關的中國嘉道理生物樣本庫,其中吃雞蛋最多的組別平均每天只吃0.76個雞蛋,比在歐美進行的研究都要少。

此外,中國人吃雞蛋經常搭配各種菜餚,而歐美人多是跟紅肉、加工肉或者精製穀物一起吃,這可能也對結果有一定的影響。而此前發現吃雞蛋跟心血管風險升高有關的那項研究,納入的全部是美國數據,可能也是紅肉等等混雜因素產生了影響。

雞蛋會不會增加心血管風險這事,還是留給學術界慢慢去爭吧。它能來來回回反轉很多次,起碼說明吃多少雞蛋對心血管的影響應該不大。不管怎樣,營養均衡才是王道。

相關焦點

  • 涉及170萬人研究顯示:吃雞蛋與心血管病風險無關
    不過,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1980年至今共763項有關雞蛋的研究進行了系統性分析,結果顯示:吃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無關;在亞洲隊列中,每天增加一個雞蛋反而降低了心血管疾病風險。《生命時報》結合這一大型研究,並邀請專家,教你吃雞蛋的科學方法。
  • 雞蛋對心血管不好?吃雞蛋是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呢?
    導語:關於雞蛋,眾說紛紜,也一直存在著很多的爭議,有些人覺得雞蛋營養又美味,也有些人說吃多雞蛋會增高膽固醇,引發高血脂和增加心血管患病的風險,那麼吃雞蛋對於健康到底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不好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了解一下。
  • 哈佛大學研究:雞蛋和心臟病沒關係,放心吃
    哈佛大學研究:雞蛋和心臟病沒關係雞蛋因為膽固醇含量高,在過去幾十年裡,雞蛋和心臟病的關係,一直是激烈爭論的話題。今天,我們的順序改變一下,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最新研究,等會再來給大家扒那個抖音專家的研究。
  • 常吃全蛋(含蛋黃)對健康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看看研究怎麼說
    吃雞蛋與心血管風險升高究竟有無關聯? 哈佛大學近日發表在BMJ上一項關於雞蛋與心血管的研究分析,研究跨越32年,納入約1萬多例受試者,通過數據對比,他們發現,排除了年齡、生活方式和飲食特徵的影響後,每天多吃一個雞蛋非但與心血管風險增加沒有顯著關係,反倒在亞洲人群中和心血管風險降低8%有關。
  • 研究發現:每天吃一顆雞蛋患糖尿病風險會增加60%,是真是假?
    就連它的做法也被很多美食家開發了出來,如水煮蛋、煎雞蛋、荷包蛋、炒雞蛋、攤雞蛋、烤雞蛋,即便是遊玩世界到了各地雞蛋吃法也是多種多樣。可就是給予人無限美好的雞蛋,卻傳出了健康隱患。很多人看到新研究發現:我國人每天吃一顆雞蛋,患糖尿病風險會增加60%,這個消息到底是真是假?是不是危言聳聽?
  • 研究發現紅肉增加心血管風險的新聯繫
    各大膳食指南都建議控制紅肉攝入,這是因為紅肉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升高有關。在此前的研究中,頂級醫療機構克利夫蘭診所團隊已經發現,血液中高水平的TMAO是預測未來心梗、中風和心血管相關死亡風險的有力指標。這一理論很快在醫療界得到認可。然而,TMAO影響心血管疾病的機制非常複雜,尚未得到充分解答。另一方面,與衰老相關的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早期過程之一。
  • 新研究:每天吃1個雞蛋,糖尿病風險增加60%?闢謠來了
    南澳大學與中國醫科大學和卡達大學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近期發表在了《英國營養雜誌》上,該研究發現,中國人進食雞蛋的量與成年人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呈正相關,每天進食一個雞蛋(50g)左右,可是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60%,並且這種影響在女性身上比男性更加明顯。
  • 雞蛋吃多了膽固醇會升高?每天適合吃幾個雞蛋?現在知道也不晚
    但是有些人在減肥期間,為了達到減肥效果,而又保證身體當中的代謝升高,往往會進行高蛋白低碳飲食,因此雞蛋的量可能會更多一些,但是又有很多人說,雞蛋吃多了也容易導致膽固醇升高。膽固醇升高也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冠心病,心梗,腦梗等心血管疾病的誘因。
  • 北大研究發布:每天吃一個雞蛋,或能降低死亡風險!真的假的?
    不過還有人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覺得雞蛋裡面膽固醇含量高,經常吃雞蛋,血脂升高,血管健康就會變差、,眾說紛紜之下,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北大專家通過相關的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或能降低死亡風險,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每天吃一個雞蛋糖尿病風險增加60%?是真是假?
    糖尿病風險增加25%;如果大於50克(一般為一個雞蛋的重量),風險增加60%。  《英國營養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發表了一項研究,其數據顯示,研究當中,每天吃雞蛋超過37.6g的這25%人群,其糖尿病發生率是每天吃雞蛋不超過9g這部分25%人群的1.65倍。  該研究稱,其結果表明,較高的雞蛋攝入量與中國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風險呈正相關。
  • 到底一天吃幾個雞蛋更好?頂級醫學期刊大規模研究結束爭論
    在過去的十年中,雞蛋的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一直是個激烈爭論的話題。很多的研究結果互相矛盾。所以一天到底可以吃幾個雞蛋?這個話題一直存在爭議。此外,研究員還研究了每天至少攝入兩個雞蛋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之間的關係,分析後發現,每天至少攝入兩個雞蛋與不經常攝入雞蛋的參與者相比,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沒有顯著性差異(HR:0.91,95% CI,0.72~1.15 )。
  • 每天吃幾個雞蛋,膽固醇不會升高,對心臟還好?中國證據來了
    「雞蛋不能多吃,吃多了膽固醇會升高的!」這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膽固醇高的的確容易得冠心病,導致心梗和腦梗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雞蛋吃多了的確會升高膽固醇,從而引起了冠心病、心梗和腦梗發病率的升高。
  • 中老年人吃雞蛋有風險?闢謠:中老年人能吃,每天吃幾個最合適?
    高血脂就是老百姓理解的血液黏稠,雞蛋含有高膽固醇,那麼吃雞蛋就會導致膽固醇升高,從而引起高血脂,進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這是一大部分老百姓的理解,所以很多人因此不敢吃雞蛋。尤其中老年人,很多合併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那麼到底能不能吃雞蛋呢?吃幾個雞蛋更好呢?
  • 瘦肉可以隨便吃?豬牛羊紅肉過多,心血管病及死亡風險增加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肥肉不能吃,多吃瘦肉,瘦肉沒事......最新的研究:英國醫學雜誌最新發表了一篇研究結果,該研究入選了4萬餘名男性,觀察30年,發現那些用豆類、堅果、大豆、全穀食物、奶製品、雞蛋等高質量素食來替代紅肉,可降低冠心病發生風險。
  • 研究:吃過多雞蛋或增加糖尿病風險
    許多研究已經評估了與吃雞蛋相關的潛在健康益處和後果。雖然圍繞這個話題仍有爭論,但普遍的共識是,偶爾吃雞蛋是有益處的,但吃太多可能不健康。關於這個話題的最新研究強調了這一點,並警告稱食用太多雞蛋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 哈佛大學20萬人研究
    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指出,不健康飲食是造成我國心血管代謝疾病死亡和疾病負擔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2017 年,我國約263 萬心血管病死亡歸因於膳食因素。近期,JACC雜誌上發表的由美國哈佛大學開展的一項研究從炎症的角度,進一步為這些合理的膳食模式提供了證據。
  • 哈佛大學的研究成果,告知答案
    據哈佛大學的一份研究顯示,劇烈運動12分鐘,對心血管的代謝有幫助。運動給我們心臟帶來的好處還是極大的,根據哈佛大學對四百位的中年人進行的實地調查研究,發現在他們劇烈運動12分鐘以後,檢測到將近600種的代謝物發生了變化,而這個變化對血管的健康都是有好處的。
  • PANDA I:流感活動高峰期,老年人群中超額心血管死亡風險升高8%
    流感和疾病人群評估(PANDA I)生態學研究顯示:在65歲以上的北京老年人群中,流感活動高峰期,檢測咽拭子流感病毒陽性率達到50%,相對應地關聯著超額心血管死亡風險升高8%。缺血性心臟病死亡風險升高7%,缺血性卒中風險升高17% 。該研究使用了2011-2018年北京市65歲以上人口死因監測數據、流感監測數據、氣象數據。
  • 每天吃雞蛋會增加疾病風險嗎?醫生給出明確答案,很多網友不淡定了
    曾經在美國的一個研究發現,每天攝取300毫克膽固醇的受訪者,也就是相當於攝入一個半的雞蛋,那麼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會增加17%,而死亡的風險也會升高18%。而對於那些一周吃3~4顆雞蛋的受訪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高出不吃雞蛋的人一些。
  • 西安交大/哈佛大學合作揭示大豆異黃酮攝入與冠心病風險下降關聯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樂與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利用三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分析了大豆製品及大豆異黃酮攝入量與冠心病發生之間的關係,發現大豆製品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對於膳食指南的制定和心臟保護劑篩選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