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害怕血液黏稠,大家認為血液黏稠了,血管垃圾就多了,血管就容易堵塞。
高血脂就是老百姓理解的血液黏稠,雞蛋含有高膽固醇,那麼吃雞蛋就會導致膽固醇升高,從而引起高血脂,進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這是一大部分老百姓的理解,所以很多人因此不敢吃雞蛋。
尤其中老年人,很多合併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那麼到底能不能吃雞蛋呢?吃幾個雞蛋更好呢?
一、雞蛋營養豐富
記得抗疫期間,張文宏教授說過鼓勵大家吃雞蛋和牛奶,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雞蛋富含優質蛋白、核黃素、尼克酸、生物素和和鈣、磷、鐵、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D,且含有較多的鐵、磷、硫、鈣。雞蛋蛋白質的胺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
二、雞蛋含有膽固醇會升高血脂嗎?
一個雞蛋的膽固醇含量300mg左右,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確實要健康飲食,要控制高脂飲食,但每天攝入一定量的膽固醇食物本身是人體的必需品;其次雞蛋質含有健康的卵磷脂、DHA等脂質成分,因此,吃雞蛋比起吃肉類攝入的脂質來,要健康的多了。再者本身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代謝,飲食只佔到影響膽固醇的25%。所以一定量的雞蛋是必要的,並不會升高血脂。
三、有哪些研究證據?
1999年,美國調查了12萬人的飲食與心臟病情形,發現吃蛋與心臟病,沒有具體關聯。
2013年,英國整合了多達308萬人的研究,發現雞蛋攝入與心臟病發生無關。
2019我們國家為主50萬人參加的最新研究顯示,與很少吃雞蛋的人相比,每天吃一個雞蛋的人,血管事件風險降低11%,心血管事件死亡風險降低18%。
近來多篇專業論文,發現在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60歲以上人群,天天吃1-2顆雞蛋,都不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四、到底吃幾個雞蛋
中老年人,不管有沒有心腦血管疾病,每天吃1-2個雞蛋不但沒有壞處,還有好處。但是吃蛋必須煮熟,以免沙門氏桿菌感染,而打蛋時也須提防沾染到蛋殼上的雜菌。炒雞蛋或雞蛋羹時少放一點油鹽等,以免高鹽高油。
總之,中老年人,只要對雞蛋不過敏,一天吃1-2個雞蛋沒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