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問題描述,高三孩子對錯題本做的非常認真、工整,但是並不常看,只是執迷於完成任務;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大,而且還會浪費大量時間,因為高三學習時間本來就特別緊張,如果僅僅是無效的形式,就沒有這個必要花費太多精力了。在筆者看來,錯題本的主要功能就在於查漏補缺、懲前毖後,不要讓自己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作為一名從教中小學一線教育教學20多年的教師,對於此問題,筆者提出三點意見或建議:
第一、可以肯定地說,錯題本做好用好了,對於學生學習確實非常有效,甚至可以收到一勞永逸的絕佳效果。善於整理和應用錯題本,是大多數優等生的一項特殊技能;學生通過整理和運用錯題本,可以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學會歸納、分析、梳理等技巧,抓住解決問題的重點與關鍵,條理化、系統化地解決問題,並且通過錯題集解決一些零散、疏漏的知識與技能等問題。筆者曾經教過一個學生小劉,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年級第一名,後來考取了北京大學;小劉在談到個人的學習成功經驗時,就一再強調「是錯題本成就了他」!
第二、負責任地講,錯題本的整理和運用,還是很有技巧的,孩子做的到位的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從筆者個人的體驗和感悟來說,對於學生整理和運用錯題本,我一般都是提出三個方面的要求:①實用是第一位的,不必太講究工整或整潔,只要自己用起來得心應手才是最重要的;②錯題本不是任何錯題都要去記的,必須是典型的、常犯的那些錯題,才整理到一起,並且要注意留出空白地方,最好一頁一題,隨時能夠補充和寫感悟體會;③學生必須經常翻看自己的錯題本,直到確實感覺這個方面的錯誤徹底不會再犯,才算真正過關了。因而,對於錯題本的整理和運用來說,務必要做到:實用重於形式,形式更是為內容實質服務!
第三、要分清主次,錯題本畢竟只是學習過程中的有益補充,居於次要地位,上好課、完成好作業,才是更重要的。學生必須明確,錯題本只是用來彌補錯誤的,那麼為何會出現這些錯誤呢?當然是上課沒有集中注意力老師聽講課,對於課堂知識和能力要求沒有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所以,上課認真聽講和課後積極認真完成作業,才是學習的最重要的任務,整理和運用錯題本只是對學習發揮輔助性作用,這個主次問題一定要認識清楚;切忌只是為了錯題本而整理錯題本,執迷於錯題本,完全信賴錯題本,也是不可取的,整理和運用錯題本的本質就是為了徹底消滅錯題本,當你不再犯錯的時候,錯題本也就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和價值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關於「高三學生執迷於錯題本,這樣真的有效嗎」的問題,學生應該是嚴重「跑偏了」,或者說「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沒有分清輕重緩急;筆者依據多年從教經驗,給出了三點意見或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那些有需要的學生及家長,對於錯題本能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以至於更好地發揮錯題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