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時尚中文網(微信號:nofashioncn)2016年12月22日報導:上周一,義大利眼鏡製造商Safilo Group SpA (SFL.MI) 霞飛諾集團更新了兩項與LVMH Moë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E (MC.PA) 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相關的授權後,本土投行Mediobanca Banca di Credito Finanziario SpA (MB.MI) 發布報告,稱LVMH SE或學習競爭對手Kering SA (KER.PA)開雲集團將眼鏡業務收歸自營。
2014年中,Gucci 古馳宣布從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手中提前收回眼鏡代理權,雙方授權合作將從今年底提前兩年正式終止,也即意味著2017年1月1日期,Kering SA 開雲集團將獨立運營Gucci 古馳眼鏡業務。為此,Kering SA 開雲集團成立了眼鏡部門,並委任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前執行長為Kering Eyewear 執行長,Kering Eyewear 的管理層同時對Kering Eyewear 部門持股,相當於一個內部創業的部門。
由於Kering SA 開雲集團在奢侈品行業的地位特殊重要,且Gucci 古馳為少數幾個單獨眼鏡業務達到1億美元規模的奢侈品品牌,因此,行業在Gucci 古馳宣布與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分道揚鑣之時就預測這或許是未來奢侈品集團趨勢。
時隔兩年,Mediobanca SpA 再次將奢侈品集團自營眼鏡業務話題拉回行業焦點。
12月12日,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宣布,與Céline 品牌的眼鏡代理協議將於2017年12月31日終止。Céline 品牌業務佔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3%的收入,據無時尚中文網數據,義大利眼鏡集團2015財年的收入12.790億歐元,也即意味著Céline 品牌的眼鏡業務年收入約3800萬歐元。與此同時,義大利眼鏡巨頭宣布,與Christian Dior Couture品牌續籤眼鏡代理協議至2020年12月31日。
據Mediobanca SpA 發布的報告,一般眼鏡授權代理協議合約期為5年,而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與Christian Dior Couture品牌最新的協議只有3年。對於這一不尋常的舉動,Mediobanca SpA 評論稱,市場的不穩定讓眼鏡行業的授權和代理談判越趨頻繁,但是,該行懷疑,以LVMH SE 在眼鏡行業的業務規模,更可能預示著法國奢侈品巨頭會步Kering SA 開雲集團的後塵,成立類似LVMH Eyewear 的部門。
Mediobanca SpA 在報告中預測,除了4000萬歐元的Céline 業務,在眼鏡方面Dior 迪奧的規模更是高達2億歐元,除此之外,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擁有的Marc Jacobs, Fendi 和Givenchy 三個品牌同樣屬於LVMH SE。Mediobanca SpA 稱,上述5大品牌每年為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貢獻約3.5億歐元收入,佔義大利集團年收入的30%。
除了上述五大品牌擁有一定規模眼鏡業務外,LVMH SE旗下Bvlgari 寶格麗品牌同樣擁有不小的眼鏡規模,不過Bvlgari 寶格麗的眼鏡授權在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競爭對手Luxottica Group SpA (MTA:LUX; NYSE:LUX) 陸遜梯卡集團手中,後者是全球最大的眼鏡製造、代理、零售商。
LVMH SE旗下還擁有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Berluti、Edun、Emilio Pucci、Kenzo、Loewe、Loro Piana、Moynat、Nicholas Kirkwood、Chaumet、Fred、Hublot、TAG Heuer、Zenith 等近20個沒有開展眼鏡業務或者眼鏡規模較小的品牌。
因此,以LVMH SE集團的品牌組合之豐富,Kering SA 開雲集團可以實施的策略,LVMH SE集團毫無疑問同樣可以實施。今年9月,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時隔90年重新推出香水業務,而未來集團將為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眼鏡業務注入更多精力亦未可知。
Mediobanca SpA 在報告中指,以目前眼鏡行業品牌商7.5%的營業利潤率,如果LVMH SE集團決定從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手中將眼鏡業務收歸自營,每年將會損失2600萬歐元EBITDA。
不過,2600萬歐元EBITDA 利潤對於LVMH SE集團來說顯然並非大數目。據無時尚中文網(微信號:nofashioncn)數據,2015財年,LVMH SE集團規模最小的腕錶珠寶部門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營業利潤都高達4.32億歐元。
相對於利潤,若考慮自營眼鏡業務,LVMH SE集團更需要考慮的可能是成本和團隊問題。
據2014年Kering SA 開雲集團和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達成的提前終止Gucci 古馳眼鏡授權代理業務協議,Kering SA 開雲集團需要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2014年至2018年間向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支付9000萬歐元的補償金。另外從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雙方籤訂4年額外的產品協議,這個額外的協議包括產品開發、製造、供應鏈以及可能再次發生的代理協議。
Kering SA 開雲集團和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的上述協議顯示,在付出巨額成本的同時,Kering SA 開雲集團亦不能保證自營業務的成功,所以籤署額外協議,以防萬一自營策略失敗,可以回歸從自營轉授權模式。
2017年,Kering SA 開雲集團將正式開始Gucci 古馳眼鏡業務自營,如果試驗成功,毫無疑問將對LVMH SE集團造成刺激作用。
奢侈品行業眼鏡業務模式可能發生的變化,也讓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這樣的代理商危機重重,該集團目前亦在探索新的收入來源。
12月21日周三,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宣布與擁有傳感技術的公司 Interaxon Inc.籤訂協議,將開發可穿戴設備,義大利公司還隆重將該項目命名為SAFILOX,雙方合作的產品將在下月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類電子產品展(CES)上展出。
據市場研究機構IDTechEx稱,不包括虛擬實境頭盔在內,智能眼鏡市場將從2016年的630萬美元暴增至2021年的18億美元。
在此之前,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競爭對手Luxottica Group SpA陸遜梯卡集團已經涉足智能領域,該全球最大眼鏡製造商合作Intel Corp. (NASDAQ:INTL) 英特爾為集團旗下Oakley 品牌推出了Radar Pace智能眼鏡,該款智能眼鏡在2016年的CES展出。售價449美元的Oakley Radar Pace 有專屬的App,可以記錄騎行及跑步的運動數據,不過該款眼鏡仍有智能眼鏡的缺陷——過重。
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目前是僅次於Luxottica Group SpA陸遜梯卡集團的全球第二大時尚眼鏡製造商,不過其2015年12.790億歐元的收入與Luxottica Group SpA陸遜梯卡集團90.11億歐元收入相去甚遠。如果算上全球最大鏡片製造商和專注光學領域的法國眼鏡製造商Essilor International SA (EI.PA) 依視路,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在行業只能排在第三,Essilor SA 依視路2015財年收入高達67.16億歐元,淨利潤7.57億歐元。
因此,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的行業地位非常尷尬,即使奢侈品行業不收回授權,往往亦會轉向Luxottica Group SpA陸遜梯卡集團。2013年,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就痛失Giorgio Armani SpA 喬治·阿瑪尼代眼鏡理權,後者投向了Luxottica Group SpA陸遜梯卡集團懷抱。
對於新的智能眼鏡項目SAFILOX,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執行長Luisa Delgado 在合作聲明中稱,該項目既不是科技與傳統的簡單疊加,也 不是僅僅局限科技本身,而是一個事關消費的項目,SAFILOXo 希望提供給消費者舒適、時尚、個性的消費產品,以提升現代消費者的幸福感和個人提升。
聯繫:nofashion.cn@gmail.com
關注無時尚中文網微信號:nofash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