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眼鏡行業面臨模式和科技變革 LVMH或學習Gucci 回收旗下品牌...

2020-12-17 無時尚中文網NOFASHION

無時尚中文網(微信號:nofashioncn)2016年12月22日報導:上周一,義大利眼鏡製造商Safilo Group SpA (SFL.MI) 霞飛諾集團更新了兩項與LVMH Moë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E (MC.PA) 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相關的授權後,本土投行Mediobanca Banca di Credito Finanziario SpA (MB.MI) 發布報告,稱LVMH SE或學習競爭對手Kering SA (KER.PA)開雲集團將眼鏡業務收歸自營。

2014年中,Gucci 古馳宣布從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手中提前收回眼鏡代理權,雙方授權合作將從今年底提前兩年正式終止,也即意味著2017年1月1日期,Kering SA 開雲集團將獨立運營Gucci 古馳眼鏡業務。為此,Kering SA 開雲集團成立了眼鏡部門,並委任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前執行長為Kering Eyewear 執行長,Kering Eyewear 的管理層同時對Kering Eyewear 部門持股,相當於一個內部創業的部門。

由於Kering SA 開雲集團在奢侈品行業的地位特殊重要,且Gucci 古馳為少數幾個單獨眼鏡業務達到1億美元規模的奢侈品品牌,因此,行業在Gucci 古馳宣布與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分道揚鑣之時就預測這或許是未來奢侈品集團趨勢。

時隔兩年,Mediobanca SpA 再次將奢侈品集團自營眼鏡業務話題拉回行業焦點。

12月12日,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宣布,與Céline 品牌的眼鏡代理協議將於2017年12月31日終止。Céline 品牌業務佔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3%的收入,據無時尚中文網數據,義大利眼鏡集團2015財年的收入12.790億歐元,也即意味著Céline 品牌的眼鏡業務年收入約3800萬歐元。與此同時,義大利眼鏡巨頭宣布,與Christian Dior Couture品牌續籤眼鏡代理協議至2020年12月31日。

Mediobanca SpA 發布的報告,一般眼鏡授權代理協議合約期為5年,而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與Christian Dior Couture品牌最新的協議只有3年。對於這一不尋常的舉動,Mediobanca SpA 評論稱,市場的不穩定讓眼鏡行業的授權和代理談判越趨頻繁,但是,該行懷疑,以LVMH SE 在眼鏡行業的業務規模,更可能預示著法國奢侈品巨頭會步Kering SA 開雲集團的後塵,成立類似LVMH Eyewear 的部門。

Mediobanca SpA 在報告中預測,除了4000萬歐元的Céline 業務,在眼鏡方面Dior 迪奧的規模更是高達2億歐元,除此之外,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擁有的Marc Jacobs, Fendi 和Givenchy 三個品牌同樣屬於LVMH SE。Mediobanca SpA 稱,上述5大品牌每年為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貢獻約3.5億歐元收入,佔義大利集團年收入的30%。

除了上述五大品牌擁有一定規模眼鏡業務外,LVMH SE旗下Bvlgari 寶格麗品牌同樣擁有不小的眼鏡規模,不過Bvlgari 寶格麗的眼鏡授權在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競爭對手Luxottica Group SpA (MTA:LUX; NYSE:LUX) 陸遜梯卡集團手中,後者是全球最大的眼鏡製造、代理、零售商。

LVMH SE旗下還擁有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Berluti、Edun、Emilio Pucci、Kenzo、Loewe、Loro Piana、Moynat、Nicholas Kirkwood、Chaumet、Fred、Hublot、TAG Heuer、Zenith 等近20個沒有開展眼鏡業務或者眼鏡規模較小的品牌。

因此,以LVMH SE集團的品牌組合之豐富,Kering SA 開雲集團可以實施的策略,LVMH SE集團毫無疑問同樣可以實施。今年9月,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時隔90年重新推出香水業務,而未來集團將為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眼鏡業務注入更多精力亦未可知。

Mediobanca SpA 在報告中指,以目前眼鏡行業品牌商7.5%的營業利潤率,如果LVMH SE集團決定從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手中將眼鏡業務收歸自營,每年將會損失2600萬歐元EBITDA。

不過,2600萬歐元EBITDA 利潤對於LVMH SE集團來說顯然並非大數目。據無時尚中文網微信號:nofashioncn數據,2015財年,LVMH SE集團規模最小的腕錶珠寶部門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營業利潤都高達4.32億歐元。

相對於利潤,若考慮自營眼鏡業務,LVMH SE集團更需要考慮的可能是成本和團隊問題。

據2014年Kering SA 開雲集團和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達成的提前終止Gucci 古馳眼鏡授權代理業務協議,Kering SA 開雲集團需要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2014年至2018年間向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支付9000萬歐元的補償金。另外從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雙方籤訂4年額外的產品協議,這個額外的協議包括產品開發、製造、供應鏈以及可能再次發生的代理協議。

Kering SA 開雲集團和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的上述協議顯示,在付出巨額成本的同時,Kering SA 開雲集團亦不能保證自營業務的成功,所以籤署額外協議,以防萬一自營策略失敗,可以回歸從自營轉授權模式。

2017年,Kering SA 開雲集團將正式開始Gucci 古馳眼鏡業務自營,如果試驗成功,毫無疑問將對LVMH SE集團造成刺激作用。


奢侈品行業眼鏡業務模式可能發生的變化,也讓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這樣的代理商危機重重,該集團目前亦在探索新的收入來源。

12月21日周三,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宣布與擁有傳感技術的公司 Interaxon Inc.籤訂協議,將開發可穿戴設備,義大利公司還隆重將該項目命名為SAFILOX,雙方合作的產品將在下月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類電子產品展(CES)上展出。

據市場研究機構IDTechEx稱,不包括虛擬實境頭盔在內,智能眼鏡市場將從2016年的630萬美元暴增至2021年的18億美元。

在此之前,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競爭對手Luxottica Group SpA陸遜梯卡集團已經涉足智能領域,該全球最大眼鏡製造商合作Intel Corp. (NASDAQ:INTL) 英特爾為集團旗下Oakley 品牌推出了Radar Pace智能眼鏡,該款智能眼鏡在2016年的CES展出。售價449美元的Oakley Radar Pace 有專屬的App,可以記錄騎行及跑步的運動數據,不過該款眼鏡仍有智能眼鏡的缺陷——過重。

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目前是僅次於Luxottica Group SpA陸遜梯卡集團的全球第二大時尚眼鏡製造商,不過其2015年12.790億歐元的收入與Luxottica Group SpA陸遜梯卡集團90.11億歐元收入相去甚遠。如果算上全球最大鏡片製造商和專注光學領域的法國眼鏡製造商Essilor International SA (EI.PA) 依視路,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在行業只能排在第三,Essilor SA 依視路2015財年收入高達67.16億歐元,淨利潤7.57億歐元。

因此,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集團的行業地位非常尷尬,即使奢侈品行業不收回授權,往往亦會轉向Luxottica Group SpA陸遜梯卡集團。2013年,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就痛失Giorgio Armani SpA 喬治·阿瑪尼代眼鏡理權後者投向了Luxottica Group SpA陸遜梯卡集團懷抱。

對於新的智能眼鏡項目SAFILOX,Safilo Group SpA 霞飛諾執行長Luisa Delgado 在合作聲明中稱,該項目既不是科技與傳統的簡單疊加,也 不是僅僅局限科技本身,而是一個事關消費的項目,SAFILOXo 希望提供給消費者舒適、時尚、個性的消費產品,以提升現代消費者的幸福感和個人提升。

聯繫:nofashion.cn@gmail.com

關注無時尚中文網微信號:nofashioncn

相關焦點

  • 太陽鏡的品牌建設模式正在變革中
    【導讀】太陽鏡行業品牌塑造模式正發生悄然變化,例如整個太陽鏡行業的最終關注主體從關注眼鏡行業的終端銷售環節到關注消費者在進行轉變。從事太陽鏡行業的品牌塑造建設工作已有了一年多的時間,在具體的工作執行中,從分析太陽鏡行業的發展過程;到分析國內前位的太陽鏡品牌勝出手段;到分析當今市場上第一陣營品牌太陽鏡所採用的品牌拉動手段;從勝出的企業所處年代的競爭環境到當今市場的競爭環境比較等等,都進行了綜合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隱隱約約、逐漸感覺到,太陽鏡的品牌推廣建設模式都在進行悄然的變革中。
  • PVH集團旗下Tommy Hilfiger品牌推出循環發展商業模式
    這段時間以來,推出各種環保、回收項目的時尚集團已經不勝枚舉,而正朝著這一發展之旅推進的品牌也是數不勝數。近日,國際服飾巨頭PVH集團旗下Tommy Hilfiger品牌也推出了一項名為「Tommy for Life」的新型循環發展方式,為消費者不再需要的舊衣服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Tommy for Life」計劃是一項新的循環商業模式,它將採用Tommy Hilfiger和Tommy Jeans等品牌二手或已損壞的服裝,並將其修復或「混搭」成全新的限量版樣式。
  • 匯納科技亮相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提出「客流計租」變革觀點
    會議聚焦了國內主流商業不動產商、商業連鎖品牌、設計機構、諮詢、金融、服務商等行業生態企業,共同就商業地產行業數位化創新、智能化變革、商業模式重構等話題和項目進行交流、展示及合作洽談。頂級專家學者與眾多業界大咖齊聚大會,百家爭鳴,共同探尋行業「新戰略、新消費、新運營、新機遇」。
  • AI科技創新教育品牌——美術寶教育|藝旗科技再獲殊榮
    眾多享有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教育機均參與其中,共同探討疫情之下教育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變革與發展,教育與公益深度發展融合等,為實現教育資源聯動創新尋求更多機遇。藝旗科技集團旗下美術寶教育品牌斬獲「AI 科技創新教育品牌」殊榮。
  • 安利旗下運動營養飲料XS上市 助力品牌年輕化引領行業變革
    (原標題:安利旗下運動營養飲料XS上市 助力品牌年輕化引領行業變革)
  • 眼鏡大王顧毅談品牌是生意護城河
    第二個形勢變化是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變革,首先改變了信息傳播路徑,從由上至下的一對多傳播變成了多對多裂變,這使得每個品牌都要帶有自媒體屬性,與消費者建立起社交網絡互動關係。其次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了消費行為模式,以前我們購物要去線下商場或打開電腦下單,現在只要打開手機看見即所得,隨時隨地快速支付完成購買,在年輕群體中更依賴這種消費模式。
  • 酒店業趨向科技化,潮漫酒店和ZMAX HOTELS模式「變革」
    在特殊時期的推動下,酒店模式轉變--智慧化無接觸服務,給客人帶來極大便捷。酒店是基於滿足住客的個性化需求,提高酒店管理和服務的品質、效能和滿意度,將網際網路、物聯網、無線通訊技術等信息化與酒店經營、管理相融合的高端設計,實現了酒店資源和社會資源有效利用的管理變革。
  • LOHO上榜鉛筆道新消費創新企業榜TOP50,引領眼鏡行業新趨勢
    LOHO時尚眼鏡作為眼鏡領域的唯一品牌,與頭條科技、大豐收、小熊U租等其他企業共同突破重圍,在20位大咖、500多名從業者的見證下,進入新消費產業最具影響力公司TOP50的榮耀榜單,獲得行業肯定。在新零售的機遇和挑戰面前,LOHO時尚眼鏡以顛覆傳統眼鏡行業的運營模式、聚合社交去中心化新流量的新生態流量玩法、更具設計感和性價比的時尚產品展示出了獨特的品牌魅力。
  • 眼鏡行業研究(二):一副眼鏡的價值鏈 | 加華研究
    在上一期的「巨龍巨龍你擦亮眼」中,我們帶大家深度洞察了當今的中國眼鏡市場,分析在這個多品類、少品牌的行業中,老字號與新生代如何「你方唱罷我登臺」。 眼鏡作為一個直接面對消費者的To C行業,仿佛天生缺乏某些「消費品特質」。
  • 光合作用2021新品發布會,旗下品牌aojo、木九十攜新作震撼亮相
    秀場上,aojo展示了具備行業先鋒理念的「Hydro」超輕柔韌科技(專為有長時間眼鏡佩戴需求的消費者打造),以尖端專業研發技術,為消費者帶來極致輕盈的佩戴體驗。除此之外,為了滿足消費者多場景用眼需求,aojo向現場觀眾展示了e-life、駕駛、旅行以及兒童系列。
  • 時尚博主都開始秀眼鏡,這個行業發生了什麼?
    實際上,過去傳統電影裡脫下眼鏡就時髦變美的橋段也從側面印證的一個道理:眼鏡的佩戴能夠瞬間改變一個人的形象。而當前的潮流趨勢不過是對傳統印象的逆向操作——讓平凡或千篇一律的妝容因為眼鏡的佩戴而變得有趣起來。不是扔掉一件物品,而是購買。如果把關注點聚焦在一個人的臉部,有什麼比更換一副眼鏡更能快速改變風格和氣質的?比更換妝容更簡單方便,這也就代表了眼鏡所面臨的機遇。
  • LVMH集團旗下188歲的嬌蘭入駐天貓 開啟奢侈品牌年輕用戶爭奪戰
    LVMH集團旗下嬌蘭、玫珂菲(Make up forever)、絲芙蘭等品牌組團擁抱天貓。「我謹代表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MH集團,為我們旗下的嬌蘭品牌呈現在天貓上致以熱烈的祝賀。」在這種情況下,品牌和產品跟電商的合作,不是一個簡單的網上網下渠道的問題,而是360度為消費者服務的舉措,本質上是創造一個新的溝通和服務方式。隨著2014年奢侈品行業進入增長緩滯期,擁抱電商變得愈發迫切。
  • 嗨回收入選商務部再生資源創新回收模式案例
    商務部近日公布了2018年再生資源創新回收模式案例評審結果,經過各地商務部門報送、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初評、商務部委託協會組織專家評審會等流程,上海霖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網際網路+」家電回收服務平臺嗨回收成為最終入圍的14家企業之一。
  • 寶沃汽車新零售模式 面臨平衡銷量和品牌力危機?
    有媒體指出他們的共同點,銷量急劇下滑,面臨生存危機。 其中,寶沃汽車去年底已被神州優車收購。對於寶沃汽車為何缺席廣州車展,神州優車品牌公關部相關負責人未予置評。而今年9月,寶沃還出席了2019成都車展。 事實上,寶沃前後發展和定位變化較大。在北汽福田旗下時,寶沃汽車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德系高端品牌,售價定位比肩部分合資中高端車型。
  • 眼鏡連鎖加盟新興品牌異軍突起
    例如:江浙滬的眼鏡主要以內銷為主,市場幅射全國各地;廣東眼鏡則主要以外銷為主,市場依託港、澳、臺,並架構歐美市場;北京眼鏡則佔據有利的區域優勢,內銷外銷兼而有之。話雖如此,與其他製造業產業一樣,中國眼鏡產業還是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大而不強」。
  • 中國眼鏡行業:創品牌才有出路
    日前,江蘇省丹陽市眼鏡商會會長、萬新光學眼鏡有限公司董事長湯龍保帶領了18名企業家來到廣東,與廣東眼鏡企業家們一起探討了中國眼鏡業面臨的問題以及發展出路。    外國品牌中國製造     近年來,中國眼鏡製造業在技術、工藝、製造水平上的提升,加之製造業本身成本的低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代理商到中國來尋求貨源和生產商。於是出現了中國眼鏡廠商為國際品牌商「打工」(貼牌生產,中國人只銷3—5美元給外國人,他們轉手就以80歐元以上出售)的現象。
  • KidsLoop榮獲騰訊教育2020年度科技創新教育品牌
    【2020年12月3日,北京】12月2日,全球知名教育科技公司KidsLoop受邀出席在北京舉行的202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並斬獲「2020年度科技創新教育品牌」大獎。本次活動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以「共迎挑戰,共贏明天」為主題。
  • 2019CCFA新消費論壇召開,LOHO眼鏡創始人黃心仲談科技賦能零售
    本次峰會以 "打通時尚零售產業鏈,協同時尚零售生態圈"為主題,百麗國際、絲芙蘭、京東、華麗志等與會嘉賓圍繞時尚零售發展趨勢、模式創新探索、傳統品牌轉型升級、渠道革新變革、資本投資運作、跨界營銷合作、國潮風起和品牌復興、時尚品牌創新與孵化、消費升級大背景下的生活方式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自然美:美容美體行業品牌的渠道變革
    自然美集團通過將國際化的連鎖管理模式和信息管理系統引入美容美體行業,在這個曾經因為嚴重依賴於人而難以做大的行業裡,建立了「更美的模式」。  在眾多國際日化品牌開始向中國美容美體市場發力,建設自己的SPA中心的時候,自然美集團(以下簡稱「自然美」)這個中國本土美容美體行業的第一品牌也開始了在這一市場的渠道變革。
  • 2020眼鏡行業分類排行
    2019年1月,明月鏡片在上海中心舉辦了主題為「重構行業新動能」的年度戰略發布會,在分享旗下產品業績不斷增長的同時,宣布全面退出價格戰。全新戰略的底氣來自對不符合企業戰略發展的代工業務的終止以及高端產品1.71系列的高速增長。「明月鏡片戰略的實質,是建立行業的新秩序,重構用戶、終端、明月三者的關係,開創三者共贏的新局面,從而形成推動行業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