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冉學東 見習記者 魯哲之 北京報導
近日,線上訂購、冷鏈配送到家的網紅蛋糕品牌貝思客,最近被曝運營異常。不少消費者在網絡上反映,蛋糕券兌換不了、訂單被取消。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多次致電貝思客,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12月2日晚間,貝思客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受疫情及新三板退市影響,貝思客遭遇了成立7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困難。11月中旬以來,由於公司管理決策層的更替調整以及歷時七年的供應鏈在疫情後需要升級,導致短期內用戶下單系統無法正常使用。
公告還宣稱,近期貝思客已完成了管理決策層的人員交替,生產線供應鏈也逐步完成升級,計劃於12月5日陸續恢復各地蛋糕的配送服務。
對於代金卡無法使用的問題,公告回應,由於代金卡系統本次也進行了配套升級,所以可能部分用戶代金卡下單功能依舊沒有全部恢復,客戶可以聯繫購買代金卡的銷售或渠道進行反饋,貝思客會儘快完成新老代金卡系統的整合。
公開信息顯示,貝思客於2013 年在上海成立,貝思客所屬公司為上海手樂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手樂電商」)。手樂電商成立於2011年7月,法人代表吳滋峰,註冊資本3658.5353萬元,它也號稱是同行業中第一家新三板上市企業。
相關資料顯示,創始人吳滋峰通過上海茲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克恩頓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控制了手樂電商40.63%的股份。賽富亞洲、天賦資本等機構亦是其股東,光大證券、東方證券、林拙投資也於2016年,手樂電商新三板掛牌之際對其進行投資認購。
在拿到機構投資之後,貝思客不斷擴張,在2016年時就已經在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無錫、南京設立了分公司,目前已經在全國14個城市開設了分店,並對外宣稱要打造一個全國性的「烘焙王國」。
2015年至今,手樂電商實現的年營收額分別為1.2億元、1.8億元、2.1億元、2.3億元、2.3億元。歸屬掛牌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998萬元、-7229萬元、1122萬元、241萬元、1620萬元。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手樂電商共實現營業收入1.1億元,同比下滑3.37%,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73萬元,同比下降26.98%。
同時由於不斷地擴張門店,手樂電商的現金流一直以來都是企業的痛點。2015年至2020年上半年,貝思客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096萬元、-3660萬元、155萬元、599萬元,-3225萬元,-1226萬元,僅有2017年和2018年的現金流量淨額小幅轉正。
今年10月,上海手樂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已經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隨後11月23日光大證券發布了「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上海手樂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的風險提示性公告」,光大證券作為上海手樂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督導主辦券商,指出他們從「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已發現手樂電商及其子公司被相關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公司實際控制人被出具「限制消費令」等新增風險事項。
因為貝思客採取的是發放卡券的形式,需要消費者先行購買卡券,然後在官網、APP等進行下單。本報記者發現貝斯在全國多地已經出現無法下單後無法進行配送的情況,有貝思客消費者也在社交平臺上反映此前貝思客也有發生蛋糕延遲送達、尺寸縮水、代金券無法使用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