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園巡禮
自編自唱 千首童謠誦文明
記全國第一屆「文明校園」獲得者陽泉市北大街小學
本報記者 趙云云 通訊員 郝張莉
在2017年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評選中,陽泉市北大街小學不負眾望、榜上有名。為何北大街小學能在第一次全國文明校園評比中就脫穎而出?近日,記者走進該校,找到了答案:偌大的操場沒有一片紙屑;長長的樓道牆壁不見一點汙跡;一聲聲「老師好」,既情真意切又爽朗大方;放學時一列列整齊的紅領巾路隊,熱鬧但依然有序……
編撰童謠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地面打滑易跌倒,慢步踏實最可靠,樓道安全最重要,靠右行走不要跑,遇上擁擠停三分,主動謙讓道通暢……」每天課間操結束後,朗朗的讀書聲便從教室裡傳出來,孩子們讀的是由該校師生共同編創的童謠。念童謠已經成為北大街小學如今的「時尚」。
從1998年開始,圍繞傳統文化如何進校園,北大街小學教師嘗試編創童謠,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字、圖片編成朗朗上口的童謠,利用班會、隊會、課前等時間,吟誦童謠。後來學生也參與進來,師生共同打造了《安全童謠》《美德童謠》《廉潔童謠》《健康童謠》等校本課程,其中《廉潔童謠》獲得全省優秀校本課程教材。
十幾年來,師生共同編創的童謠千餘首,學生更是在快樂的唱讀中明事理、懂禮儀,「唱童謠、承美德、潤心靈、促養成」已經成了該校的德育特色。近幾年,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還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組織學生利用晨讀、語文課、國學課誦讀《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國學經典,並背誦經典篇目。學校每月舉行「國學大講堂」宣講古典名著、詩詞歌賦,開展「經典朗誦會」「誦讀擂臺賽」「經典誦讀展演」,評選「誦讀小能手」等活動,先後舉辦的《我的夢,中國夢》《寫好中國字,弘揚中華魂,做好中國人》《弘揚傳統文化,爭做美德少年》等千人大型美德童謠、國學誦讀展演活動深受師生、家長好評。
在創建全省文明校園過程中,學校圍繞創建文明校園這一主題,突出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和文明禮儀道德教育,相繼開展了國旗下的文明之星、紅領巾監督崗、清「零」(零錢零食)行動、與書為伴快樂成長等活動,人人講創建、時時講文明、事事保安全的文明創建氛圍在校園內日漸濃厚。
發展特長 展現新時代學生風採
如果說環境建設是文化薰陶,那麼開展活動則真正點燃了北大街小學的文明之光。
「每到星期四,我就特別開心,因為又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做手工了。」北大街小學三 (8)班的黃梓渟道出了所有學生的快樂心聲。每周四下午,北大街小學的操場上、教室裡便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華蕾之夢」社團活動開始了,孩子們紛紛參與到自己喜歡的校級社團、班級社團活動中。操場上足球社團、花樣跳繩社團、籃球社團的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基本功,教室裡各類社團活動同時進行著。
目前,北大街小學共建起各類社團60餘個,其中校級社團有合唱、電子琴、二胡、舞蹈、獨唱、鼓樂、花樣跳繩、足球、籃球、桌球、空竹、健美操、國畫、素描、軟筆書法、課本劇表演、計算機等20個社團組織,班級社團包括麵塑、剪紙、臉譜藝術、魅力快板、摺紙、趣味彩泥、布貼畫、鑽石畫等40多個社團。種類多、花樣新,學生們在活動時間裡陶醉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校長檀斌基介紹,「華蕾之夢」社團成立於2016年,「華」取自桌球原國手、世界冠軍管建華,「蕾」取自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節目主持人張蕾,她們二人曾就讀於北大街小學,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學校秉承全面發展加特長培養的原則,組建了社團。為提高社團質量和特色水平,學校還為社團設置了固定活動場所,一些輔導老師的專業水準也很高,同時,建立健全社團章程和評價體系,制定社團活動計劃,確保活動有實效。
「以前總想著給孩子報這個班那個班,孩子自己累不說,我們大人有時候也犯難。現在好了,自從學校開設了各類社團,孩子想學什麼學校都有,傳統的、現代的,動手的、動腦的,安靜的、活潑的,選擇特別多。孩子在學校學得開心,我們家長也放心、省心。」學生家長劉淑琴興奮地說。多彩的社團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又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發揮了想像力、創造力,促進了全面發展,受到廣大家長的一致好評。
學習雷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全民行動、幹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陣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培育「四德」公民,是學校的職責所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根學生的內心深處,是我校德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檀斌基如是說。
北大街小學操場中央立著一座雷鋒塑像,這座雷鋒塑像1994年「落戶」該校,雷鋒精神便成了學校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依託,「學雷鋒,做好少年」的光榮傳統在學生心裡深深紮根。多年來,學校湧現出了全國百對好少年王照、全國十佳好少年史燭玉、山西省誠信友善好少年李思學、陽泉市見義勇為好少年孫靜等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
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該校在長期的德育實踐中形成了養成教育常規化、主題教育系列化、德育工作日常化、全面育人立體化的「四化」德育模式。利用走廊、教室、校園牆壁等布置傳統美德的圖畫、警句、《弟子規》全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的解讀。以《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的有關規章制度為準,結合各班實際制定出本班的班規、班紀,創出本班的勵志口號。每月一個德育主題教育,「三月學雷鋒月」「四月磨練意志月」「五月讀書月」「六月藝術月」等。除此之外,該校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年級開設《道德與法制》、二年級開設 《品德與生活》、三至六年級開設 《品德與社會》課程,積極培育美德少年,築牢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班隊會、手抄報展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匯報展演、傳唱《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歌》等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號召全體師生爭做「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好公民。
如今,文明之風吹遍校園的每個角落,文明之花綻放在每位師生心中。談及文明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檀斌基表示:「做文明人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創建文明校園,就是要在整個學校營造明德向善的氛圍,以文明校園薰陶孩子成長,以道德教育滋潤學生心靈。」
本版圖片由對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