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治風溼痺痛功效神奇

2020-12-20 煙臺大眾網

  宋代名醫許叔微在《本事方》中記載一則有趣的故事:安徽廣德顧安中外出,偶然腿腳腫痛,不能行走,只好乘船回家。在船上,他將兩腳放在一包裝貨的袋子上,下船時突然發現自己腿腳腫脹疼痛竟然好了許多,感到十分驚奇,就問船家袋中裝的是何物?船家回答是木瓜。顧安中回家後,就買了一些木瓜切片,裝於袋中,每日將腳放在上面,不久,他患的腿腳病就痊癒了。

  這一記載說明,木瓜確有治療風溼痺痛的神奇功效。

  當然,上面說的是一種藥用木瓜,亦稱鐵腳梨,為我國特有的野生果,因它產於安徽宣城(古稱宣州),故稱其為「宣木瓜」。而平時食用的木瓜,即水果店裡的木瓜,因其產於熱帶美洲,屬舶來品,我國自古習慣將國外稱番地、番邦,故名其為「番木瓜」,國內主要產於廣東、海南、臺灣等地。宣木瓜和番木瓜原植物種類完全不同,因此,其性味、功效亦不相同,應予區別。
 
  宣木瓜性溫味酸澀,有香氣,入肝、脾經,具有平肝、舒筋、活血、通絡、化溼、和胃的功效,為治腿痛、轉筋、溼痺、腳氣的要藥,多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腰膝酸痛、腳氣腫脹、小腿肌肉痙攣等症狀。

  番木瓜性微寒味甘平,具有健脾胃、助消化、潤肺燥、除熱痰、通乳汁、利二便和防止肌膚老化、去黑斑雀斑等功效,此外,還具有抗菌、殺蟲、消炎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木瓜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黃酮類、果膠、皂苷、木瓜蛋白酶、木瓜鹼、蘋果酸、枸櫞酸、酒石酸等成分。其中木瓜蛋白酶能幫助蛋白質消化,木瓜鹼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細胞的強烈抗癌活性及抗淋巴性白血病腫瘤的細胞活性。木瓜所含的許多其他成分還能調節植物神經,增強人體抵抗力,有助於防治非典型肺炎及愛滋病等。

  木瓜的妙用

  木瓜粥 用木瓜30克,桑枝15克,加水煎煮後去渣留汁,將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放入藥汁中,熬至米爛粥熟,加紅糖適量,稍煮溶化即可。每日早晚服食,連服數日,可治小腿抽筋、腳氣水腫。

  木瓜湯 取番木瓜100克切片,蜂蜜300毫升,生薑2克,加水適量共煮沸,改用文火再煮10分鐘。吃瓜喝湯,主治銀屑病。

  木瓜羹 用番木瓜100克,銀耳15克,北杏10克,銀杏12克,冰糖適量,共入鍋燉煲,20分鐘後即可食用。能養陰潤肺、滋潤皮膚、延緩衰老,還可治療燥熱咳嗽、乾咳無痰、痰中帶血等症。

  木瓜奶 將一大片木瓜切成若干小片,再備半杯牛奶,共放入果汁(如檸檬汁)中,然後再摻入少量白開水、蜂蜜,攪拌均勻後即成木瓜奶。常服可美嫩容顏、消食減肥。

  木瓜蜜 用宣木瓜4個,蒸熟去皮搗爛成泥,兌入白沙蜜1000克,和勻後裝入瓷罐內備用。隨時可開水衝服,每次1—2匙,每日3次,可治關節痛。

  木瓜茶 選用圓形未熟的雌果為佳,開水衝泡,頻頻代茶飲用。有解口渴、助消化之作用。

  木瓜汁 選用番木瓜榨汁,外用搽塗患處。可治溼疹、癬疥等皮膚病。

  木瓜膏 以木瓜為主藥,配伍乳香、沒藥等,蒸熟製成膏,加入生地黃汁,用酒送服。可治項強筋急,不能轉側之症。

相關焦點

  • 木瓜功效有哪些?木瓜泡酒顛覆你對木瓜的想像!
    說起木瓜,我們最先聯想到的便是豐胸,其實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稱,除了豐胸,還有平肝和胃,去溼舒筋等功效,平日裡常被用來煲湯,做糖水,但木瓜還能泡酒你知道嗎?下面就跟著泡酒之家一起來學習怎麼泡出這款木瓜泡酒吧! 木瓜泡酒能豐胸嗎?
  •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 木瓜這樣吃才好
    木瓜是很多女性比較熟悉的一種食物,我們都知道它有豐胸美容的作用,但除此以外其他的作用不是很了解。其實木瓜還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作用,那麼木瓜具體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它怎麼吃才好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 提醒大家:農村一種常見野草,民間的「化血丹」,散瘀活血止痛,治風溼痺痛
    黃背草在農村很常見,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除了新疆、青海、內蒙古等省區以外,我國其他地方均有分布。一般取3一9克黃背草的幼苗或根,煎湯內服,據說散瘀活血止痛的功效明顯,主治風溼痺痛,還治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耳鳴、高血壓等症。女性朋友遇到月經不調,崩漏等病症,也可以用此方輔助治療。農村這種常見的黃背草,你了解了嗎?它既有經濟價值,還有藥用價值,不愧為民間的「化血丹」!
  • 風溼性關節炎吃什麼藥,腰痛寧的功效與作用只可治腰疼?遠不於此!
    作為常用藥腰痛寧膠囊,很多人只知它可治腰疼,但其實,腰痛寧的功效與作用遠不止於此……冬季來臨,警惕風溼性關節炎復發或加重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手夠不到的地方都是他鄉……寒冷的天氣,可以很好地反映人的意志力,對健康更是一場大考驗!
  • 祛風勝溼.治風溼痺痛、四肢攣急、兩足軟弱
    《中華本草》辛;苦;性溫;有毒歸肝;腎祛風勝溼。本品有毒,內服宜慎。陰虛而無風溼實邪者禁用。
  • 舒筋活絡.治風溼痺痛、腰肌勞損、痛經
    主治婦女血崩,月經不調,風溼關節炎,腰肌勞損,鼻衄,咳血。《中藥大辭典》性溫,味微甘澀。"花:收斂,治痢疾,月經不調,痔瘡。"調經活血,止血,涼血。治婦女血崩,月經不調,鼻衄,咳血。"主痛經;閉經;血崩;鼻衄;咳血;腸風下血;痢疾;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
  • 用治風溼痺痛、半身不遂、跌扑腫痛、慢性風溼性關節炎、青光眼、各種疼痛.
    【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溼、消腫止痛。屬祛風溼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溼散寒藥。  【臨床應用】用量3~6克,配製酒劑,內服或外搽。用治風溼痺痛、半身不遂、跌扑腫痛、慢性風溼性關節炎、青光眼、各種疼痛。  【藥理研究】具有抗炎、縮瞳、鎮痛、降低眼內壓作用,並能解痙;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有促進作用;有改善心功能作用。
  • 宣木瓜有很多功能,可以教風溼病患者如何使用宣木瓜食養
    船夫回答說是木瓜。在顧安回家後,他買了一些木瓜片,放在袋子裡,每天把腳放在上面,很快,他的腿腳病痊癒了。木瓜不漂亮嗎?你怎麼還能治這種病?的確,木瓜味美營養豐富,具有獨特的美容功效,但上面故事中的「木瓜」非彼「木瓜」卻是「宣木瓜」。
  • 祛風除溼,行氣止痛.治風溼痺痛,跌打傷痛,腰腿痛
    治腰腿痛,四肢痺痛,風溼骨痛。內服:煎湯,2~6錢。外用:搗敷。治跌打腫痛:五葉泡葉,搗敷《中華本草》苦;辛;溫歸肝;腎經祛風除溼,行氣止痛。主風溼痺痛,跌打傷痛,腰腿痛
  • 治夏季感冒、風溼痺痛、癰疽腫毒、溼瘡溼疹
    性味功效《中藥大辭典》消炎解毒。治骨髓炎,急性淋巴結炎,急性乳腺炎,膿皰瘡,溼疹,丹毒,癤腫,嗜鹽菌食物中毒.根:消腫毒。全株:清暑熱。《中華本草》辛;苦;涼歸心;脾經祛風化溼;清熱解毒。主夏季感冒;風溼痺痛;癰疽腫毒;溼瘡溼疹【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搗爛或研末調敷。
  • 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溼痺痛、胃痛、牙痛
    治跌打損傷,風溼痺痛,胃痛,牙痛,經閉腹痛,急性乳腺炎,疔瘡腫痛。《中華本草》味辛麻;苦;性微溫;有毒祛風除溼;散瘀止痛;解毒水腫。主風溼疼痛;胃痛;牙痛;跌打瘀痛;癰腫瘡毒;蛇蟲咬傷
  • 內治跌打損傷、風溼痺痛、腰腿痛;外治頭癬
    性味功效《中藥大辭典》苦,寒,有毒。入肝、脾二經。活血,止血,解毒。治吐血,衄血,月經不調,跌扑閃挫,癰腫瘡毒。【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
  • 蠶沙,需要用紗布包著煎,主要用於風溼、偏癱以及面癱等,可外用
    有些藥需要比其他藥後放下去煎,比如薄荷、砂仁、木香、青蒿、藿香,這些藥有揮發性,煎久了,有效成分會揮發掉;大黃一般也要後下,煎久了,會破壞大黃瀉下的功效。具有祛風溼,舒筋活絡,化溼和中的功效。雖說是蠶屎,聽著挺噁心的,但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現代研究說挺有營養的,所以可以用的時候,不要說是蠶屎就好了,一般人也不知道。具體是怎麼用?首先是用於風溼痺痛、關節拘緊攣急。
  • 續筋接骨,散瘀止痛.治跌打損傷、積瘀、風溼痺痛
    治跌打損傷,積瘀,風溼關節疼痛。 《中華本草》辛;酸;性平續筋接骨;散瘀止痛。主跌打損傷;痛經;血瘀經閉;風溼痺痛肝;腎經
  • 木瓜泡酒的功效與作用,木瓜泡酒的做法
    木瓜泡酒的功效與作用 2、用於風溼麻痺痛,筋脈拘攣,四肢麻木,關節不利等。 有疲勞、整腸等功效,對於腹瀉、也有作用。
  • 防風的功效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症的功效與作用
    防風的功效防風是一種中藥,這主要是產於黑龍江、內蒙等地,在用藥方面是生用。防風對於感冒頭痛,風溼痺痛等治療有效,我們來了解防風的功效與作用。防風用於破傷風、牙關緊閉、角弓反張。防風治破傷風,有祛風止痙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藥同用。
  • 牛膝的功效與作用 牛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症及副作用
    牛膝的功效與作用牛膝在臨床上可用於婦科、風溼免疫科等疾病的治療,其中常見的功效有:1、用於瘀滯經閉,產後瘀痛,跌扑傷痛等症。牛膝善於活血祛瘀,對婦科、傷科各種瘀血凝滯的病症,常和活花、桃仁、當歸、延胡索等藥同用,既可活血調經,又能祛瘀療傷。
  • 農村常見野草:可用於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腰腿痛、跌打損傷
    性味功效《全國中草藥彙編》苦、微辛,平。有小毒。祛風活絡,強筋壯骨。用於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腰腿痛,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3~5錢。外用適量,莖皮及幹葉研粉撒患處。《中藥大辭典》微辛,平。"強筋骨,治腰痛。《中華本草》苦;微辛;性微溫;小毒祛風溼;強筋骨。
  • 主治跌打損傷,風溼痺痛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甘、微澀,溫。主治跌打損傷,風溼痺痛。 《中華本草》 甘;微澀;溫 祛風除溼;散瘀消腫。主風溼痺痛;跌打瘀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