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 滿足家長需求不等於適應孩子發展(2)

2020-12-12 新京報網


幼小銜接班的小朋友在午休。

  (上接D02版)

  作息

  模擬小學日常午休因校而異

  家長疑慮

  參與學前班主要是為了讓孩子適應上學的作息。有沒有午睡場所,不是關鍵因素。反正孩子上了小學也無法午睡,還不如早點適應。

  學前班考察

  此次隨機採訪的學前班中,基本都模擬小學的日常教學安排。多數學校的上課時間都從8點開始,一般在下午4點30分結束。每天會安排6節課,每節課時長40分鐘,每節課下課時間10分鐘。多數學校在課程結束後還設有託管班,課後再延長一個小時。

  午休的場地則是因學校而異。在記者走訪的學前班中,7所學校有5所明確表示提供孩子的午休場地,機構一般都設有專門的睡眠室。

  不過另外兩所機構中,一所在寫字樓中辦學的機構沒有午休場地,孩子們只能在課桌上小憩;另外一所機構表示不鼓勵孩子在校午睡,但如果家長有需求,學前班可提供條件,但需要另外收取每月200元的託管費。

  點評

  要提供安全的午休場地

  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要求,保證幼兒每天睡11~12小時,其中午睡一般應達到2小時左右。午睡時間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季節的變化和個體差異適當減少。

  西城區虎坊路幼兒園園長曲雲丹認為,有些機構限於場地問題,無法給孩子提供午休的場地,家長在選擇這類機構時需要慎重考慮。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學前班應該提供午休場地,學校應該對場地的安全給予保障,解除家長中午不能接孩子的後顧之憂。除了午休之外,孩子在學前班的餐飲問題上也需要重視。以上這些都涉及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不能馬虎。

  ■ 走訪學前班名單

  1、西城區「童蒙養正」國學班

  地點:西城區少年宮內

  費用:約2000元/月(通常為10個月)

  班額:25人以內

  2、東城區新東方泡泡幼小銜接

  地點:位於兩廣大街上,靠近祈年大街附近

  費用:約19900元/年

  班額:15人

  3、西城區中國兒童中心學前啟蒙班

  地點:中國兒童中心內

  費用:常規班約25000元/年;特長班約4萬元/年

  班額:常規班30多人;特長班20人

  4、朝陽區巨人學校小巨人培優

  地點:朝陽區水碓子附近

  費用:約25800元/年

  班額:25人

  5、朝陽區第壹階幼小銜接專科學校

  地點:朝陽區水碓子附近

  費用:約46200元/年

  班額:25人

  6、豐臺區博納光明精品幼小銜接班

  地點:豐臺區蒲黃榆附近

  費用:精品班約25780元/年 國際班約32780元/年

  班額:25人

  7、豐臺區新光教育

  地點:豐臺區蒲黃榆附近

  費用:全年費用約2.2萬餘元

  班額:30多人

  支招

  幼小銜接怎麼辦?

  感受環境了解小學生活

  ●張萍,東城區安樂幼兒園園長

  因為園舍場地原因,安樂幼兒園大班在東城區一師附小借用部分場地,這給了該園大班小朋友一個近距離了解小學的機會。但是與學前班灌輸拼音、識字等知識性內容不同,安樂幼兒園是讓大班孩子從感受小學環境開始,了解即將開始的小學生活。

  「比如我們會讓大班孩子參與小學的升旗儀式,參觀小學生課間操,看看小學裡都有哪些設施,與幼兒園有哪些不同。」張萍說,在大班階段,幼兒園也會培養孩子舉手發言、整理書包以及文具等小學需要養成的習慣,同時會給大班孩子增加一些「任務」訓練,比如讓老師告知孩子第二天帶某樣東西,但故意不通知家長,看次日孩子能否完成任務,並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張萍認為,日常中他們還會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或一起看圖書、看畫,鼓勵幼兒敢於表達,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等等。

  讓家長學會觀察幼兒成長

  ●單金雪,東城區崇文幼兒園園長

  單金雪認為,造成家長熱衷學前班的原因有幾個方面,其中既有家長心態、教育觀念的問題,也受培訓機構營銷策略的影響。

  攀比心重、功利心強,簡單將知識學習等同於學習,是很多家長存在的問題。單金雪說,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學習跟不上,但更多是從知識角度考慮,而比較少關注孩子的能力。

  「我們會通過增加開放日的頻率讓家長更多走進幼兒園,引導家長觀察幼兒,並告訴家長應該看什麼。」單金雪說,幼兒學習方式和發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學習與發展領域的表現也存在明顯差異。家長應該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一步步發展,構建自己的學習體系和思想體系。

  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培養他們自信心,更多應該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夠好,家長也應鼓勵並給予一定的指導,但不能包辦代替。幼兒在一些有難度的任務中經過努力獲得成就感,才能讓孩子收穫自信。

  從學習的角度說,家長們更應關注孩子們學習品質,例如自信心、好奇心、專注力、傾聽能力、探究能力,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積累。

  劃片入學或使學前班比例下降

  ●袁春芬,東城區崇文三幼園長

  袁春芬認為,家長大班報名參與學前班,是源於自身的焦慮,而這種焦慮會傳遞給孩子,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從這個角度出發,崇文三幼會邀請周邊小學的教學主任到幼兒園進行講座,與家長面對面溝通,消除家長心中的疑惑。此外,幼兒園還會邀請心理專家以對話的形式對家長進行心理疏導。

  袁春芬說,幼兒園大班的教育在幼小銜接方面一直在做大量的工作,而這些都是站在尊重幼兒年齡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的。比如會安排大班幼兒做「苗苗隊員」,在幼兒園門口站崗,學會基本禮儀常識面對中班和小班的弟弟、妹妹;組織「我要當一名小學生」主題活動,感受課間10分鐘,樹立時間觀念。

  相較於小班和中班,大班的學習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袁春芬說,大班幼兒園主要採取的是小組學習形式,引導孩子們討論、學會分工以及傾聽別人。「比如大班會有拉小球的活動內容,當孩子們一起拉小球,誰的小球也拉不出來,而互相溝通、排列順序後,每個人可以依次拉出自己的小球。」袁春芬說,現在的小學課堂中也更重視孩子們這些能力的培養,這與過去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她認為,隨著劃片入學政策的推進,家長為了幼升小面試而上學前班的情況應該會更少,就讀學前班的比例應會逐步下降。

  ■ 提醒

  學前班師資水平需引起關注

  ●曲雲丹,西城區虎坊路幼兒園園長

  曲雲丹認為,家長為子女報學前班,與家長周圍的環境關係極大。在她所在的幼兒園,兩個班級可能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一個大班可能沒有一個孩子退園的情況;另外一個大班可能一下10個孩子集中退園。而這種情況在大班第二個學期居多。

  曲雲丹提醒家長,學前班的師資問題,需要家長引起關注。過去,一些學前班聘用的是經驗豐富的退休小學教師,教學經驗和教學質量相對有保證;然而現在的學前班,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教師流動性也較大,如果在教學中形成錯誤概念,孩子日後糾正非常困難。

相關焦點

  • 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和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差別一目了然
    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明顯適應能力更強,也能跟得上老師的課程,表現得比其他的小朋友更加優秀、出色,這也讓孩子在班級裡突出。沒有上學前班的孩子則是比較拘謹,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學習問題很多。上過學前班和沒上過學前班的差別就像老一輩的想法一樣,很多家長都誤以為學前班就是讓孩子去玩的,哪能學到什麼知識。
  • 老人滿足孩子的需求有錯嗎?即時滿足孩子不等於溺愛
    對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是不能習慣的,不能讓孩子養成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的需求,如果這樣一旦得到滿足,就會讓孩子習慣於習慣,長大後可能會更無規則。舉例來說,我們知道一種心理現象:家長放學後要帶孩子回家,但是孩子們想吃路邊的小零食,這個孩子一看就想馬上吃。
  • 上幼兒園大班還是學前班,家長應該怎樣為孩子選擇?
    孩子上的私立幼兒園,大班等同於學前班,但就在今天上午剛剛決定換個專門的學前班!也很無奈,不知道這個決定對於否,現在依然處於焦慮中,確切的是害怕,怕因為某個決定錯誤耽誤孩子,做父母真不容易啊!其實這個問題因人因校而異。
  • 剩下一學年,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退學,讓其去上園外的學前班?
    每個幼兒園學期末,都會有一些孩子一聲不響的就轉園了,轉園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其中,中班孩子的轉園率是最高的,因為家長要把孩子送去園外的學前班。對此,你怎麼看呢?幼兒園老師是不建議家長中途給孩子轉園的,也許有部分家長會覺得幼師之所以不建議孩子轉園是因為孩子不在這所幼兒園裡讀書,影響幼師的收入。
  • 禁止辦學前班,卻不嚴厲打擊校外幼小銜接班,讓家長掏空了錢包
    可從幼兒園的「玩」到小學的「學」,有多少孩子能完美過渡和適應嗎?我相信絕對是少數,從幼兒園五大領域綜合的學習,到小學分科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轉變和跨度太大了。再加上如今一年級的教材難度和課程進度的設置,多少家長比孩子還先倒在一年級的路上?
  • 取消學前班引家長擔心 專家:不會影響幼兒智力開發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焦點新聞>正文取消學前班引家長擔心 專家:不會影響幼兒智力開發 2012-08-03 14:53 來源:防城港日報
  • 多地取消學前班,家長:孩子幼兒園畢業,不到年齡上小學怎麼辦?
    1、學前班並不符合兒童成長規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有應該做的事,過早奔向下一階段有悖於人的發展規律,國家限制入學年齡則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他們接觸周圍環境的權利,而不是讓其「一心只讀聖賢書」。
  • 多地取消學前班,家長:孩子幼兒園畢業,不到年齡上小學怎麼辦?
    1、學前班並不符合兒童成長規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有應該做的事,過早奔向下一階段有悖於人的發展規律,國家限制入學年齡則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他們接觸周圍環境的權利,而不是讓其「一心只讀聖賢書」。
  • 從小朋友到小學生,四個不適應您家孩子有嗎?學前班不要盲目上
    聽天氣預報記溫度有助於鍛鍊孩子專注力「孩子在升入小學一年級後,特別容易在作息時間、注意力、自理能力、生活習慣等四個方面出現不適應。」在日前舉行的海澱區家庭教育大講堂第48場公益講座上,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校長肖英向家長分享了做好幼小銜接的經驗。
  • 全面取消學前班,但另一消息卻讓家長苦惱不已
    小學有一個年級,屬於學前教育,也就是學前班,很多80、90年代的孩子都上過這個年級,那時候很少人上幼兒園。學前班是為了讓孩子進入小學學校做準備,所以一直沿用。可是現在很多孩子都會讀幼兒園,所以家長覺得學前班沒必要讀,浪費一年的時間。教育部分也是有所考察,所以有了以下的通知!
  •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上幼兒園大班,改學前班,你認為有必要嗎?
    幼兒園是更傳統、更專業的教學單位,而幼小銜接是為了迎合家長的焦慮而生的一個盈利機構,從這一角度而言,相對於託管班老師,幼兒園老師在教育方面更專業些。其次,幼兒園和小學的不同之處無外乎三點:作息時間、課程設置、三餐去掉兩點。這些都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適應的。幼兒園畢業到小學入學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一時間段,家長注意一下時間的安排和適應就足夠了。
  • 教育部:孩子必修課代替學前班,家長抱怨:誰來帶小孩?
    並且,根據教育部的指示,在取消學前班之後,孩子並不是就單單進入了一年級,而是多了一個必修課,希望孩子在學習的同時,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樣的消息讓很多的家長很是歡喜,畢竟孩子可以直接上小學,是一件多麼好的消息,但是,當家長從喜悅之中反應過來之後,卻發現了一個對自己非常「不友好」的問題,那就是孩子不上學前班了,自己也需要工作賺錢養家
  • 學前班「隱姓埋名」成幼兒大班
    但記者在8月1日和2日兩天的走訪中發現,直接問起「學前班」,幼兒園的老師們都搖頭;不過說到上完大班或者年齡還不夠上小學的孩子,有的老師則顯出一副「找對了人」的神態:「再上一年大班啊,教的內容會更深入一些,有助於小學的學習。」  對於此種現象,合肥市教育局表示:肯定不允許,將組織縣區進行檢查。
  • 起跑線比拼愈演愈烈大班孩子改讀學前班
    沒想到前段時間聽到班裡有媽媽說準備不上大班,直接去外面培訓機構讀幼小銜接的學前班,讀整整一年,說這樣以後讀小學才不會吃力,比較能跟得上。」家長陳女士,剛聽說有人正兒八經幼兒園不讀,非要到外面花大價錢讀一年的學前班時,非常驚訝,再一打聽,更加吃驚,改讀學前班的人還不少。  難道現在已經流行幼兒園只上兩年、小學上7年了?
  • 教育部新規:學前班全部取消,另一個壞消息讓家長始料不及
    上個月,鹹寧市教育局發送一個公告,要求今年秋季取消學前班的招生,幼兒園可開辦1年幼小銜接課程。其實,很多地方的小學都將學前班取消,上完幼兒園後就可升小學。,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素養,以滿足社會的多元化需求。
  • 教育部新規:學前班全部取消,另一個壞消息讓家長始料不及
    上個月,鹹寧市教育局發送一個公告,要求今年秋季取消學前班的招生,幼兒園可開辦1年幼小銜接課程。其實,很多地方的小學都將學前班取消,上完幼兒園後就可升小學。鹹寧教育局還表示,3歲下的孩子不能進入幼兒園上學,這就表明孩子不需要太早的進入學校,可以更自在的玩耍。這個通知,說白了還是給寶寶「減負」,別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讓他們的童年生活更自在。
  • 起跑線比拼愈演愈烈 幼兒園大班孩子改讀學前班
    其實拔苗助長的教育很容易把家長的焦慮轉移給孩子,死板的教育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對孩子發展很不利。」  「要不要讀學前班,也要看孩子個體的情況。」沈副園長說,她曾經遇到一個孩子,心智成熟很早,以學為樂,專注力特別強,「我發現她很喜歡安安靜靜地學習、看書,對其他小朋友熱衷的遊戲、活動卻興致寥寥。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孩子卻很難融入。
  • 教育局發通知:「徹底取消學前班」,另一個消息讓家長發愁
    兩消"政策,引人發愁學前班作為孩子們進入學校之前最重要的適應點,一直都是父母最重視的學前教育選擇之一。隨著教育的不斷變化,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層出,政府也加緊了對於幼兒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為了避免孩子們因為學業壓力而導致幼兒階段過早地適應應試教育的壓力,一些舉措和政策也開始實行。
  • 幼兒園大班娃減少一半,家長不淡定 學前班一定要報?
    培訓老師透露說,兒子的班已經確定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要上一年的學前班了,還有四五個要上半年班,只要和幼兒園老師打一下招呼不去了就行,孩子少了幼兒園會直接合班的。我現在也挺猶豫的,打算讓孩子上半年的學前班吧。」
  • 幼小銜接,學前班要不要上?
    這種狀況約持續近一個月,女兒才適應了小學生的身份。 北京崇文小學校長白淑蘭說,幼兒時期,特別是爺爺奶奶帶的孩子規矩意識比較淡薄,「八點鐘到幼兒園,因為孩子起不來,八點半送過去。孩子如果哪天有個頭疼腦熱就乾脆不送了。」 白淑蘭提醒家長們,如果想讓孩子適應開學的學習生活,不能再繼續散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