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班的小朋友在午休。
(上接D02版)
作息
模擬小學日常午休因校而異
家長疑慮
參與學前班主要是為了讓孩子適應上學的作息。有沒有午睡場所,不是關鍵因素。反正孩子上了小學也無法午睡,還不如早點適應。
學前班考察
此次隨機採訪的學前班中,基本都模擬小學的日常教學安排。多數學校的上課時間都從8點開始,一般在下午4點30分結束。每天會安排6節課,每節課時長40分鐘,每節課下課時間10分鐘。多數學校在課程結束後還設有託管班,課後再延長一個小時。
午休的場地則是因學校而異。在記者走訪的學前班中,7所學校有5所明確表示提供孩子的午休場地,機構一般都設有專門的睡眠室。
不過另外兩所機構中,一所在寫字樓中辦學的機構沒有午休場地,孩子們只能在課桌上小憩;另外一所機構表示不鼓勵孩子在校午睡,但如果家長有需求,學前班可提供條件,但需要另外收取每月200元的託管費。
點評
要提供安全的午休場地
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要求,保證幼兒每天睡11~12小時,其中午睡一般應達到2小時左右。午睡時間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季節的變化和個體差異適當減少。
西城區虎坊路幼兒園園長曲雲丹認為,有些機構限於場地問題,無法給孩子提供午休的場地,家長在選擇這類機構時需要慎重考慮。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學前班應該提供午休場地,學校應該對場地的安全給予保障,解除家長中午不能接孩子的後顧之憂。除了午休之外,孩子在學前班的餐飲問題上也需要重視。以上這些都涉及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不能馬虎。
■ 走訪學前班名單
1、西城區「童蒙養正」國學班
地點:西城區少年宮內
費用:約2000元/月(通常為10個月)
班額:25人以內
2、東城區新東方泡泡幼小銜接
地點:位於兩廣大街上,靠近祈年大街附近
費用:約19900元/年
班額:15人
3、西城區中國兒童中心學前啟蒙班
地點:中國兒童中心內
費用:常規班約25000元/年;特長班約4萬元/年
班額:常規班30多人;特長班20人
4、朝陽區巨人學校小巨人培優
地點:朝陽區水碓子附近
費用:約25800元/年
班額:25人
5、朝陽區第壹階幼小銜接專科學校
地點:朝陽區水碓子附近
費用:約46200元/年
班額:25人
6、豐臺區博納光明精品幼小銜接班
地點:豐臺區蒲黃榆附近
費用:精品班約25780元/年 國際班約32780元/年
班額:25人
7、豐臺區新光教育
地點:豐臺區蒲黃榆附近
費用:全年費用約2.2萬餘元
班額:30多人
支招
幼小銜接怎麼辦?
感受環境了解小學生活
●張萍,東城區安樂幼兒園園長
因為園舍場地原因,安樂幼兒園大班在東城區一師附小借用部分場地,這給了該園大班小朋友一個近距離了解小學的機會。但是與學前班灌輸拼音、識字等知識性內容不同,安樂幼兒園是讓大班孩子從感受小學環境開始,了解即將開始的小學生活。
「比如我們會讓大班孩子參與小學的升旗儀式,參觀小學生課間操,看看小學裡都有哪些設施,與幼兒園有哪些不同。」張萍說,在大班階段,幼兒園也會培養孩子舉手發言、整理書包以及文具等小學需要養成的習慣,同時會給大班孩子增加一些「任務」訓練,比如讓老師告知孩子第二天帶某樣東西,但故意不通知家長,看次日孩子能否完成任務,並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張萍認為,日常中他們還會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或一起看圖書、看畫,鼓勵幼兒敢於表達,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等等。
讓家長學會觀察幼兒成長
●單金雪,東城區崇文幼兒園園長
單金雪認為,造成家長熱衷學前班的原因有幾個方面,其中既有家長心態、教育觀念的問題,也受培訓機構營銷策略的影響。
攀比心重、功利心強,簡單將知識學習等同於學習,是很多家長存在的問題。單金雪說,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學習跟不上,但更多是從知識角度考慮,而比較少關注孩子的能力。
「我們會通過增加開放日的頻率讓家長更多走進幼兒園,引導家長觀察幼兒,並告訴家長應該看什麼。」單金雪說,幼兒學習方式和發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學習與發展領域的表現也存在明顯差異。家長應該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一步步發展,構建自己的學習體系和思想體系。
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培養他們自信心,更多應該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夠好,家長也應鼓勵並給予一定的指導,但不能包辦代替。幼兒在一些有難度的任務中經過努力獲得成就感,才能讓孩子收穫自信。
從學習的角度說,家長們更應關注孩子們學習品質,例如自信心、好奇心、專注力、傾聽能力、探究能力,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積累。
劃片入學或使學前班比例下降
●袁春芬,東城區崇文三幼園長
袁春芬認為,家長大班報名參與學前班,是源於自身的焦慮,而這種焦慮會傳遞給孩子,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從這個角度出發,崇文三幼會邀請周邊小學的教學主任到幼兒園進行講座,與家長面對面溝通,消除家長心中的疑惑。此外,幼兒園還會邀請心理專家以對話的形式對家長進行心理疏導。
袁春芬說,幼兒園大班的教育在幼小銜接方面一直在做大量的工作,而這些都是站在尊重幼兒年齡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的。比如會安排大班幼兒做「苗苗隊員」,在幼兒園門口站崗,學會基本禮儀常識面對中班和小班的弟弟、妹妹;組織「我要當一名小學生」主題活動,感受課間10分鐘,樹立時間觀念。
相較於小班和中班,大班的學習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袁春芬說,大班幼兒園主要採取的是小組學習形式,引導孩子們討論、學會分工以及傾聽別人。「比如大班會有拉小球的活動內容,當孩子們一起拉小球,誰的小球也拉不出來,而互相溝通、排列順序後,每個人可以依次拉出自己的小球。」袁春芬說,現在的小學課堂中也更重視孩子們這些能力的培養,這與過去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她認為,隨著劃片入學政策的推進,家長為了幼升小面試而上學前班的情況應該會更少,就讀學前班的比例應會逐步下降。
■ 提醒
學前班師資水平需引起關注
●曲雲丹,西城區虎坊路幼兒園園長
曲雲丹認為,家長為子女報學前班,與家長周圍的環境關係極大。在她所在的幼兒園,兩個班級可能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一個大班可能沒有一個孩子退園的情況;另外一個大班可能一下10個孩子集中退園。而這種情況在大班第二個學期居多。
曲雲丹提醒家長,學前班的師資問題,需要家長引起關注。過去,一些學前班聘用的是經驗豐富的退休小學教師,教學經驗和教學質量相對有保證;然而現在的學前班,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教師流動性也較大,如果在教學中形成錯誤概念,孩子日後糾正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