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群英譜」王鐵剛:敢闖敢幹,雞下「金蛋」

2020-12-13 今日永州

敢闖敢幹,雞下「金蛋」

——記沅陵縣涼水井鎮王家嶺村黨支部書記王鐵剛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盧嘉俊 通訊員 舒祖全 瞿雲

驟雨初歇,碧空如洗。9月10日,沅陵縣涼水井鎮王家嶺村,村黨支部書記王鐵剛趁著雨停,開著皮卡車去蛋雞養殖場。

今年44歲、中等身材、皮膚黝黑的王鐵剛精氣神十足,他邊開車邊和記者聊其發展產業時「破浪前行」的經歷,話語樸實,透著一股踏實、肯幹的勁兒。

雖沒下過田、沒種過地,敢闖敢試的王鐵剛卻帶領全村人,蹚出了一條致富新路——通過再尋常不過的養雞,讓一窮二白的王家嶺村生出了致富「金蛋」。

在我省今年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調研中,王鐵剛獲得好評。

幹事踏實,年輕幹部挑重擔

15歲那年,王鐵剛的父親突發交通意外,生活難以自理,家庭重擔壓到了四兄弟中排行老大的王鐵剛身上。

中專畢業後,王鐵剛選擇南下打工。2002年春節後,由於工廠效益欠佳停產,王鐵剛被迫返鄉。他利用打工期間學到的技術,在涼水井鎮開辦了一家摩託車維修車行。

由於技術過硬,王鐵剛的車行生意日益紅火,鄰裡鄉親慢慢對這個幹事踏實、又有想法的小夥兒充滿好感。2008年,村支兩委換屆選舉,32歲的王鐵剛被選為村委會主任。

「我雖然是農村人,但沒有下過田、種過地,我能當好這個村主任嗎?」面對村民的期待,年輕的王鐵剛犯了難。

村裡老支書佘會國找到王鐵剛,對他說:「下田種地,我們祖祖輩輩都會,不用你來教。你現在年輕、頭腦靈活,唯一的責任就是帶領大家致富,擺脫貧困!」老支書的話,讓王鐵剛內心深處多了一份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的責任。

敢為人先,帶領村民蹚新路

上世紀70年代,巖屋潭電站庫區移民中,有400多人被安置在王家嶺村。老支書佘會國說起這些村民的生活,充滿憂慮:「一大家子也沒有多少田可以種,條件都比較差。」

田少人多,光靠種田,村民腰包指定鼓不起來。「怎麼辦?」王鐵剛上任伊始,日夜思索這個問題。

一個偶然機會,王鐵剛得知市場上對雞蛋需求大,他敏銳地嗅到了商機:村裡雖然田少,但山地還算寬裕,房前屋後可以建養殖場養雞,這就是資源。

「城裡人需要啥,咱就提供啥,一定要把村裡現有的資源變成村民們口袋裡的票子。」王鐵剛說幹就幹,自掏腰包去外地學習蛋雞養殖技術。

2009年,王鐵剛把積攢的20多萬元家底用作抵押,並邀請18戶村民入股,籌資287萬元,創辦起全縣首個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王家嶺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

此後3年,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養殖規模迅速擴大。2013年,蛋雞數量達到110萬羽。殊不知,當時的設備技術與龐大的養殖規模並不相匹配,危機已悄然間埋下。

2014年,受禽流感影響,合作社大量雞蛋滯銷,虧損達700萬元。「前期已經投入了那麼多錢,繼續幹下去可能還有希望。不繼續幹,以後村裡還有誰敢跟我養雞?」王鐵剛害怕群眾失去脫貧信心。

為渡過難關,王鐵剛貸款200萬元,以維持養殖場正常運轉。同時,他去沿海地區打開新的銷售市場,將滯銷的雞蛋銷至上海、廣東等地,終於走出困境。

不忘初心,共同致富奔小康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禽流感後,王鐵剛痛定思痛,不斷總結經驗,減速謀質量,合作社效益逐年攀升。

共同脫貧致富奔小康,全村一個也不能少。脫貧攻堅戰打響後,王家嶺村以合作社為平臺,創新建立貧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激發貧困農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形成了「吸納社員+資金互助+就業帶動+資本參股+資產承租」5種精準到戶產業扶貧模式。

激發乾勁,好日子有盼頭。在王鐵剛幫助下,在養殖場工作的建檔立卡貧困村民張七香,通過資本參股與就業帶動,頭兩年還清了扶貧貸款,摘掉了貧困帽,後兩年每年收入超過4萬元,開始致富。談起如今的日子,張七香臉上露出了笑容:「上班離家近,日子過得比以前強多了。」

2017年,原王家嶺村和原窩溪村合併成現在的王家嶺村,王鐵剛高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第二年,在王鐵剛帶領下,王家嶺村整合市縣扶貧資金180萬元,村委會自籌50萬元,修建了一棟5萬羽蛋雞自動化養殖場。

如今,專業合作社每年給村委會交30萬元養殖場租金,村委會把這30萬元的65%用來給貧困戶分紅,讓貧困群眾享受到發展紅利。

苦心人,天不負。村裡合作社目前吸納社員126戶,蛋雞養殖擴大到40萬羽,年產值達5000多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從原來不到3000元提高到了1.2萬元。在此基礎上,王鐵剛又帶領大家搞蔬菜種植,建設種養一體化產業示範園。王家嶺村還依託自身產業布局和資源優勢,帶動周邊11個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考察調研手記

4月至6月,按照省委決定,省委組織部派出考察組,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專項考察調研,了解掌握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表現,發現識別優秀幹部,為基層幹部加油鼓勁。

考察組深入沅陵縣王家嶺村考察時,村民對王鐵剛稱讚有加。從事農村基層工作十幾年來,王鐵剛克服重重困難,一心一意帶領村民發展產業,取得較大成績,並不斷創新模式,有效推進脫貧攻堅。

「王鐵剛是一位作風沉穩、喜幹實事,比較有經濟頭腦,敢於闖市場的村黨支部書記。」考察組組長皮巨飛表示,王鐵剛雖然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和合作社法人代表,卻沒有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優親厚友。在危房改造、農村低保、集體經濟分紅等方面,嚴格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群眾對其評價很高。

相關焦點

  • 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發布儀式舉行 孫志剛 諶貽琴作批示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在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全省共產黨人守初心、擔使命,讓貴州大地英雄輩出。2019年12月31日,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發布儀式在貴陽舉行,集中發布400名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先進事跡,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脫貧攻堅群英譜」駐村駐心的「扶貧明星」朱明星
    2019年底,大華村最後20戶貧困戶脫貧摘帽。在我省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中,朱明星獲得好評。駐村駐心,扶貧扶志大華村是一個省級重點貧困村,原有貧困戶125戶337人。經過幾任工作隊的幫扶,到朱明星接手時,還有20戶沒有脫貧,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朱明星認為,只有將心駐進全體村民特別是貧困戶的心田,才能幫助貧困戶從根本上拔掉「貧根」。他在第一篇日記裡寫道:「我們的任務不會輕鬆,好戲還在後頭,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朱明星通過摸排,發現一些貧困戶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懶」。他們享受扶貧政策的好處,卻整日遊手好閒,無心脫貧。
  • 雞戲坪村:「桃花蛋」變身脫貧「金蛋」
    「我要一箱標準蛋,再要一箱瑕疵蛋回去做蛋糕,麻煩您幫裝上車。」從營盤街上特意驅車來購買「桃花蛋」的鄒女士說:「自從雞戲坪村有了蛋雞養殖場後,我們家都是在這裡買雞蛋,有時還會多買點送給親友,這裡的雞蛋不僅味美,還有多種規格可供選擇。」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群英譜」賀文青:「青」勝於藍
    晚上整理消化,思考脫貧攻堅良策。黨組織渙散,基礎設施差,無產業,民風淳樸。全村276戶100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3戶234人……半個月走訪下來,賀文青對村情民意瞭然於胸。緊接著,召開村支兩委會、黨員代表會、群眾「屋場會」,廣泛宣傳脫貧攻堅政策。多次「頭腦風暴」後,裡仁村的幫扶思路、脫貧規劃已醞釀成熟。
  • 【脫貧攻堅群英譜——脫貧攻堅幹部考察調研】「跟著他幹有奔頭...
    至去年底,全村脫貧45戶162人,剩下2戶7人將在今年底脫貧。 2018年,歐愛國被評為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省三大攻堅戰中積極擔當作為先進典型。在我省今年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中,歐愛國獲得好評。
  • 【千名記者一線行】塘嶺村:林下養雞孵「金蛋」 特色產業促脫貧
    【千名記者一線行】塘嶺村:林下養雞孵「金蛋」 特色產業促脫貧 2020-07-03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後奧運時段生活寶典之榕城金牌美食群英譜
    《生活周刊》特別推出的「榕城金牌美食群英譜」,呈現奧運期間福州人氣餐廳的美食代表作。 道道都是福州城裡人氣餐廳的最IN大菜!看完「榕城金牌美食群英譜」,絕對讓你吃飯時間心中有譜。 美食群英譜:椒香翠龍柳 出品餐廳:大豐收魚莊 倫敦奧運的金牌引爆國人的熱情,來一道大豐收魚莊夏日新品——椒香翠龍柳吧!
  • 西充教育系統援彝幹部群英譜
    教育系統援彝幹部群英譜西充中學教師王正茂(喜德縣瓦爾學校高中語文教師)雙鳳中學教師衡文(喜德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縣教研室教研員黃強(喜德中學初中物理教師)張瀾學校教科室主任任春濤(越西縣鐵西鄉牛都村四治專員)永清小學職員席春波(越西縣保石鄉西吉村四治專員)他們顧大局、識大體、講團結,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深入開展交流交往;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克服水土不服等現實困難,迅速轉變角色,積極履職盡責;他們抓機遇、搶速度、比效益,傾盡智慧融入脫貧攻堅工作之中,切實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他們主動作為
  • 紙短情長 把脫貧攻堅的喜訊送給「親人」
    紙短情長 把脫貧攻堅的喜訊送給「親人」 2020-12-2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書記尼瑪澤仁:發展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記者 李娟 葉樹平 文/圖)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是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瀘定縣德威鎮金洞子村是全縣38個貧困村之一,也是出了名的「窮村」。
  • 【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澧縣金融扶貧讓鵝蛋變「金蛋」
    澧縣小渡口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張祖華通過發展蛋鵝養殖,並申請小額信貸解決了養殖過程中的資金問題,增強了脫貧信心,讓鵝蛋變成了脫貧致富的「金蛋」。這幾天連續幾天降雨,使得河面上鵝生蛋的淺灘被淹沒,增加了鵝蛋被淹的風險,但張祖華憑藉著不斷積累的經驗,能夠從容應對。過去,張祖華一直在外面務工,家庭開支勉強維持,由於前兩年父親生了重病,他不得不回家照顧,一下失去了生活來源。加上父親患病花去了不少費用,原本過得去的家庭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 【最美家庭】陳群英家庭
    為發揮家庭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良好家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培樹宣傳踐行新時代家庭觀、弘揚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的家庭典型,2020年5月,市委宣傳部、市婦聯、市文明辦在全市聯合開展尋找一批疫情防控、脫貧攻堅、書香閱讀、綠色低碳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生命譜寫脫貧攻堅壯歌
    近日,我省脫貧攻堅一線傳來一則令人扼腕痛惜的消息:年僅51歲的德江縣桶井鄉沿江村支書安永恩,在拖著病體堅持工作、與直腸癌抗爭600餘天后,永遠閉上了雙眼。青山含悲,流水嗚咽。安永恩無愧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把青春奉獻給了這片熱土,把汗水灑向了這片熱土,譜寫出一曲令人肅然起敬的脫貧攻堅壯歌。
  • 高瞻遠矚謀發展 脫貧攻堅譜新篇
    2、以「五位一體」構建脫貧攻堅總體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所勾勒的脫貧攻堅制度框架體現了「五位一體」布局的思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發展生產作為主攻方向」,激發貧困人口脫貧的內生動力,體現了以經濟建設求發展。「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證」「堅持從嚴要求,促進真抓實幹」體現了以政治建設為保障。「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論斷體現了以文化建設去窮根。
  • 深圳市龍崗區蘭著學校「先行先試謀開局,敢闖敢幹促發展」
    會上,陳華龍校長做「先行先試謀開局,敢闖敢幹促發展」的講話,號召全體蘭著人抓住歷史的機遇,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勇挑蘭著發展重任,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暖:暖心服務為學子護航開學第一天,學校的路口再次飄揚起了義工家長的小紅旗,在學校德育處、安全辦、家委會的組織下,「家校警」義工們早早便開始了值日工作,為學子安全出行保駕護航。藍圖已繪,未來可期,相信蘭著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 趙峰:120億投資家鄉發展旅遊 80後創業人要敢闖敢幹
    趙峰:120億投資家鄉發展旅遊 80後創業人要敢闖敢幹
  •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01:如何對待一隻下金蛋的鵝
    這個史蒂芬·柯維那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被評為美國學界的「思想巨匠」,入選了「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25位人物」,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人類潛能的導師」。這本書就是他的代表作《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本書自問世以來,佔據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長達7年之久,堪稱美國企業界和政府管理部門的一本「聖經」。更有無數名人表達對它的讚美,像世界領導力大師-沃倫本·尼斯、世界管理學大師-湯姆·彼得斯,甚至連普京也向俄羅斯公民大力推薦閱讀這本書,他對媒體不無感慨地說,俄羅斯應該出現這樣偉大的思想家。
  • 「我的扶貧故事」盡職盡責為群眾做實事丨岑鞏縣天馬鎮幹塘村黨...
    經過農村工作多年的歷練,我深刻明白,作為黨支部書記,我就是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我必須要事事帶頭作表率。特別是2014年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帶領好全村貧困群眾早日實現脫貧致富更是村支書必須扛起的責任與擔當。  要想抓好村裡的各項工作,尤其是脫貧攻堅工作,就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基層黨支部。
  • 「脫貧攻堅·村村道」黎平縣下洋村:傳統村落裡的脫貧故事
    全村轄下洋、岑利2個自然寨,7個村民小組,共247戶106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4戶561人,截止2019年底,已脫貧115戶537人,未脫貧戶9戶24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26%。  「高洋村屬於省級深度貧困村,是侗族聚居村寨,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種養殖業和外出務工。」
  • 【脫貧攻堅 · 河北一日】「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深入12個一線現場,河北日報全媒體記者實時記錄河北脫貧攻堅進程成效「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編者按「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2012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頂風踏雪來到太行山深處,在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顧家臺村看望困難農戶。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號角,在這裡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