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盡職盡責為群眾做實事丨岑鞏縣天馬鎮幹塘村黨...

2021-01-11 天眼新聞

我叫鄭祖芝,1966年11月生,198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7月至今任黔東南州岑鞏縣天馬鎮幹塘村黨支部書記。

經過農村工作多年的歷練,我深刻明白,作為黨支部書記,我就是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我必須要事事帶頭作表率。特別是2014年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帶領好全村貧困群眾早日實現脫貧致富更是村支書必須扛起的責任與擔當。  要想抓好村裡的各項工作,尤其是脫貧攻堅工作,就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基層黨支部。因此,每次支委會和黨員大會我都帶頭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路線,學習脫貧攻堅的相關政策。同時,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在鎮黨委指導下,我著力抓好黨員發展工作,不斷為黨組織增添新鮮血液,積極培養有擔當作為,敢闖敢幹,又有經濟頭腦,發展技能的年輕人作為後備人才,積極吸收到黨組織中來,進入村兩委班子。任職以來,我先後發展了黨員18名,為村支部隊伍建設夯實人才基礎。  脫貧攻堅責任重大,如何解決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如何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一直是我心裡反覆思考的問題。  為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帶領村兩委班子積極向上級申報項目,爭取資金,實現了全村硬化通組路10條、串戶路聯通263戶,安裝太陽能路燈116盞,便利了群眾出行。實施人飲工程點修繕山塘2個,新建或改造人飲工程2個,修建水池4口,修建提水泵站1座,全村7處人飲工程點,建立管護制度7處,保障了全村群眾的飲水安全。   同時,2016年至2020年,實施危房改造41戶,透風漏雨整治18棟,易地扶貧搬遷15戶,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192人全部順利脫貧。

此外,在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我和村兩委班子按照鎮級「兩茶一煙」產業發展布局,在產業扶貧上下功夫,深入推進產業革命,帶頭建成了林下中藥材(黃精)示範種植項目(白巖坪國有林場基地)100畝,林下中藥材(黃精)種植項目(幹塘村牛家坡基地)500畝,同時組織村合作社發展蔬菜種植500餘畝,引進實施百合種植項目600畝,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帶動了周邊群眾務工增收,也為幹塘村產業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現在的幹塘村環境整潔優美,生產生活便利,增收渠道多樣,正向著小康村建設邁進。接下來,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竭盡所能履職盡責,對得起組織的重託和群眾的信任。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餘歡

編輯 胡銳  編審 王璐瑤 李劼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寒冬裡的「溫暖」|岑鞏縣天馬鎮紀委書記尚先鎮
    我叫尚先鎮,2019年9月任岑鞏縣水尾鎮紀委副書記,2020年9月任岑鞏縣天馬鎮紀委書記。   為落實好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我三天兩頭往胡光賢家跑,吃在他家,住在他家做動員工作。他從開始的疑慮到最後充分的信任,現在搬家到安置點,轉眼已經一年多了。
  • 「我的扶貧故事」秉承父親遺志 接力戰脫貧|岑鞏縣天馬鎮曉陽山村...
    在我和父親兩代村黨支部書記接力鏖戰後,一幅恬靜而美好的新農村畫卷,終在岑鞏縣天馬鎮曉陽山村徐徐展開。我叫楊尤章,現任黔東南州岑鞏縣天馬鎮曉陽山村黨支部書記。我父親叫楊樹培,是一名退役軍人,1962年擔任曉陽山村(大隊)黨支部書記。  「有女不嫁曉陽山,三年就有兩年幹」,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全村(大隊)有5個自然寨7個組(生產隊)170戶697人,由於年年乾旱,許多農戶都吃不上飯。
  • 「我的扶貧故事」獨居老人的「好女兒」|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龍統村...
    「共產黨好、共產黨好,共產黨是人民的好領導,說得到、辦得到……」  連日來,儘管天氣驟然變冷,但是在黔東南州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龍統村石灰窯組村民宋紹品的家中,我們駐村幹部和他一起過生日、切蛋糕,一起高唱感恩歌,場面熱鬧而溫馨,驅散了冬日的嚴寒。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滿意度是我奮鬥的目標丨岑鞏縣馬坡村黨支部...
    我叫胡國祥,是黔東南州岑鞏縣舞水街道馬坡村村黨支部書記。   自2014年脫貧攻堅以來,我始終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拓寬扶貧思路,落實幫扶項目,解決貧困群眾實際困難,贏得群眾真情,成了群眾的主心骨。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貼心人——岑鞏縣龍田鎮紀委副書記黃秀菊
    我叫黃秀菊,岑鞏縣龍田鎮紀委副書記,興龍村網格員。2019年4月,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懷著「懂農村、愛農村、愛農民」的理想信念主動申請到村級一線作戰隊鍛鍊自己,從此,便與扶貧工作結下了深緣。「你就負責路溪村背後坡和廖家坡兩個組的網格,還有就是由於劉主席已調離我單位,所以他剩下的幫扶『長跑』路程還得由你繼續了,一共有5戶結對幫扶對象,他們是蘇介世、孫榮昌......」聽著該聯繫村領導的安排,我逐漸了解到自己的工作內容。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初心 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丨荔波縣甲良鎮甲...
    唐靜入戶走訪(左)剛到村時,我發現網格內地區條件落後,群眾思想認識落後、產業發展不足、生活條件艱苦,部分群眾不配合脫貧攻堅工作,認為幹部來拍照後就離開,導致該網格一直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在我成為網格員後,我堅信通過努力會讓一切慢慢地變化。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知心人」丨荔波縣力書村第一書記韋紅姬
    韋紅姬入戶開展精準識別排查(左)駐村報到之前,我的思維還停留在只要能夠幫助群眾做幾件實事、好事,寫寫信息、填填報表等表面工作上,憑自己的工作經驗與經歷,覺得能做好駐村工作事宜,但往往事與願違,只有真正參與其中,才發現一切都不是那麼的簡單。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戶順利脫貧致富是我最好的收穫|岑鞏縣扶貧辦...
    聽著岑鞏縣大有鎮大坪同心社區易搬戶周道祥講述如今的生活,我也高興不已。  我叫舒萬模,是岑鞏縣扶貧辦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1月,我開始幫扶大有鎮大有村、奔坡村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給幫扶戶龍政斌送去衣櫃、床及棉被等物質「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是否有讀書郎,」了解幫扶戶家庭基本情況後,我結合其識別條件、貧困原因、發展意願,宣傳產業、就業、教育、醫療、易地移民搬遷、民政兜底扶貧政策,對症施策,選擇發展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為群眾做好事 辦實事 解難事丨劍河縣南寨鎮馬大...
    在村裡工作、生活的這段時間裡,我每天入戶走訪摸清底子,登記家庭人口,經濟收入狀況,致貧原因等,同時,宣傳國家扶貧政策,讓他們知道國家扶貧政策涉及哪些方面,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享受哪些扶貧政策。2019年8月,我在入戶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範昌興老人過程中,了解到該戶老人的存摺不在身上,存摺裡有歷年來獲得的補助款項。
  • 「我的扶貧故事」凱府村變好變美了丨岑鞏縣凱本鎮凱府村副主任文...
    我叫文散忠,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凱本鎮凱府村的副主任。現在,村裡的群眾有了勤勞致富的觀念,錢袋子也鼓得大了;山村裡新建了一幢幢磚瓦房、小洋樓;村裡有了休閒娛樂場所,村民們悠閒地下象棋、跳廣場舞……凱府村真的變了,變好變美了。  而在之前,凱府村的一些自然寨、組產業結構單一,還存在著一些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貧困人口。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過得好,我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職責丨遵義市...
    目前,全鎮「稻+」「辣椒+蔬菜」茶葉、烤菸、花椒為主要發展產業。當前,花椒規模為1550畝,辣椒14000畝,方竹筍9000畝,茶葉700畝,烤菸面積為3500畝。「工作重在落實,精力要放在群眾身上。落實到位,才能談發展、談盡職。」
  • 「我的扶貧故事」跨越山河大海 託起明天的太陽丨岑鞏縣第一中學...
    山海之隔,千裡之外,從浙江省杭州市到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因為牽手扶貧,讓我與岑鞏這片土地緊緊相連,結下了深深的情誼。我叫徐紅星,2018年7月1日,受杭州市委組織部委派,前往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教育幫扶掛職,擔任岑鞏縣第一中學教研室副主任兼數學老師。幫扶不能走過場。從踏進校園那一刻起,我就秉承著高度負責任的主人翁精神,做好教育本職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踏平坎坷成大道,振興鄉村又出發丨岑鞏縣客樓鎮...
    我叫吳運略,2019年2月到黔東南州岑鞏縣客樓鎮任職,2020年3月任客樓鎮黨委書記。  客樓鎮是全縣最偏遠鄉鎮之一,不少村自然條件惡劣,部分農民生活困難。要讓客樓鎮精彩打贏脫貧攻堅戰,責任重大,壓力巨大。
  • 「我的扶貧故事」幹實事、幹好事、幹成事的激情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天剛蒙蒙亮,我就像往常一樣已經走在下組入戶的路上了。我是母其生,貞豐縣魯貢鎮管路村駐村幹部,自2017年10月進駐管路村以來,我積極與上級對接,和村「兩委」團聚在一起,堅持在選齊配強村「兩委」班子、建好黨建陣地、摸清貧困底子、探索發展路子上狠下功夫,認真履職盡責。
  • 「我的扶貧故事」黨的幹部 要為老百姓幹實事做好事丨大方縣六龍鎮...
    我叫郭斌,是貴州省煤田地質局選派到大方縣六龍鎮五鳳社區駐村的第一書記。駐村以來,我走遍了五鳳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熟悉掌握了全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期間,我有一個感觸,那就是作為黨的幹部,只有為老百姓幹實事、做好事,才能贏得百姓的認可。
  • 「我的扶貧故事」用行動告訴群眾我的初心和使命丨興義市倉更鎮...
    初來乍到,在走村入戶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問題和困難。由於基層工作經驗不足、對貧困戶情況不了解,加上群眾的不理解、不信任等等,導致工作開展得並不那麼順利。但是,從小就不服輸的我,並沒有因此而沮喪。我暗下決心,將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訴大家,我扶貧的初心和使命。
  • 「我的脫貧故事」日子越過越幸福丨岑鞏縣水街道大榕涼塘易地扶貧...
    「現在黨和國家的扶貧惠民政策這麼好,幹部們也是用心用情服務周到,我這個家庭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受益頗多,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說起如今的生活,我高興不已。我叫丁祖龍,今年46歲,是黔東南州岑鞏縣平莊鎮後坪村玉龍坡組人,現居住在大榕社區5棟1單元401室,兒子在黑龍江齊齊哈爾讀大學,兒女在岑鞏二中讀高二。之前,送孩子上學讀書和擺脫家庭貧困是我同我愛人的責任和壓力。2014年,在黨和國家的關心帶領下,我家被納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 岑鞏:313戶扶貧搬遷戶 分到新房秒變城裡人
    2016年12月31日上午,岑鞏縣2016年(亞壩小區、大坪小區)易地扶貧搬遷分房儀式在縣人民會堂一樓會議室隆重舉行。來自該縣9個鄉鎮的313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來到現場通過抽籤獲得新房。「這輩子都沒有想過,還能從大山裡走出來,當個『城裡人』,黨和政府一心為我們老百姓謀發展啊!」岑鞏縣天馬鎮關堰村葫蘆凸組田秀忠拿著易地扶貧搬遷入場券準備進場抽籤時激動的說。
  • 「我的扶貧故事」沉下心才能辦實事丨鎮遠縣羊場鎮黨委副書記...
    我叫楊昌新,2017年3月我被鎮遠縣委組織部下派到報京鄉掛任鄉黨委副書記,從縣城到山村,從機關到基層,如何儘快融入基層工作,提高對農業、農民、農村工作的熟悉程度,是我當時遇到的最大困難。幫助貧困戶家危房改造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 「我的扶貧故事」實現村民的致富夢丨岑鞏縣天星鄉地城村村主任柳...
    我叫柳文楊,是土生土長的黔東南自治州岑鞏縣天星鄉地城村人。2018年在群眾的信任中,我當選了村裡的村主任。作為村幹部,不僅要帶領村民們脫貧,更要讓我們的村子越來越富裕,我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比以往更沉了。  「窮不興產業窮根難除,富不壯產業富不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