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幹實事、幹好事、幹成事的激情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2021-01-09 天眼新聞

天剛蒙蒙亮,我就像往常一樣已經走在下組入戶的路上了。

我是母其生,貞豐縣魯貢鎮管路村駐村幹部,自2017年10月進駐管路村以來,我積極與上級對接,和村「兩委」團聚在一起,堅持在選齊配強村「兩委」班子、建好黨建陣地、摸清貧困底子、探索發展路子上狠下功夫,認真履職盡責。

村裡的群眾們親切地叫我「母主任」,當地俗稱「大管家」。管路是魯貢鎮臨鎮的一個村,人多事雜,駐村幹部就如大家的管家一樣,大事小事都要親自參與其中。

作為駐村幹部,首先發揮好調查、指導、協調、宣傳、監督等作用。駐村第一天,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我積極物色有文化、有思想、熱心村級事業的年輕後備幹部,積極探尋適合當前形勢下的村「兩委」人選,為增強基層組織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圖為駐村幹部母其生開展走訪工作,查閱上牆資料統一情況

吳光江是當地的致富能手,原本在村內自行發展,產業種類涉及多,在當地頗有組織能力,所以把他吸納進了村「兩委」。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吳光江能吃苦耐勞,凡是上級要求上報的文字材料,都由他完成。

王鵬便是因一件小事,從一個普普通通的群眾走進了我的視線。記得那會會兒管路村串戶路還未通,在暴雨多發季節,村活動室通住外界的唯一一條道路被一棵倒塌的大樹擋住了,我立即組織村兩委趕往現場清理道路,在清理道路工作中有一位年輕的群眾為了儘快疏通道路,他自掏腰包花了100元把樹木拖走,道路得以暢通。這個人就是王鵬,他積極為群眾服務,且為人熱情正直,被選為村支書。

作為外地人,來到純布依寨子工作,工作起來總是要比本地人困難得多。所以,我告訴自己,要儘快知曉者央情況,以便儘快融入工作。

圖為麼扒村芒果種植基地一角

進農家門、知農家情、暖農家心、辦農家事,是我駐村以來的日常行動。我在村幹部的帶領下緊緊圍繞群眾所需所盼和駐村亟須解決的難題,想方設法和第一書記溝通,和幫扶單位協調,積極協調資金,修建串戶路,發展產業,修建黨員活動室,在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建起了一座座「連心橋」。

駐村工作中,我不斷深入走訪農戶,宣講扶貧工作政策,動員建檔立卡貧困戶、致富帶頭人、種植養殖發展產業,串百家門,說百姓話,解群眾困,拉進同群眾的感情,只有跟農民廣交朋友,才能與農民融為一體,才能更好地開展農村工作。

於是我給自己定了必結交寨老、老黨員、老幹部、特殊困難供養戶、建檔立卡戶、「特殊戶」的「必交對象」交友規則,隨時了解輿情信息,夯實群眾基礎,跟進工作開展。

圖為駐村幹部母其生帶領村支兩委查看香蕉長勢和交流香蕉管理技術

主動問需於民,抓好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完成香蕉基地建設、覆蓋貧困戶60戶234人,累計獲得國家資金150萬元注入,其中扶貧資金12萬元。完成香蕉基地河道治理配套項目:已硬化沿河步行道總計2.5公裡,為了提高河邊安全,積極爭取安照鋼管或者水泥防護欄,同時,為了方便群眾出行,告別過去雨天一身泥的時代,管路村新建串戶路30.98公裡,向上級申請新建綠色照明節能改造路燈安裝項目100盞等,脫貧攻堅的縱深推進,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圖為基地香蕉掛果情況

通過近幾年的扶貧開發,村莊變得有生機、群眾變得有活力,基層組織得到建強,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夯實,拉近了黨群幹群關係,積極顯示駐村幹部的責任與擔當。

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全力以赴,一如既往地擔起駐村的責任和的擔當,永保幹實事、幹好事、幹成事的這份激情,這份激情鑄就了脫貧攻堅的希望,工作點滴如星星點燈,點亮了百姓的心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人物小傳】

母其生,男,2017年10月貞豐縣魯貢鎮政府派駐貞豐縣魯貢鎮管路村駐村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飛鴻 整理

編輯 黃昕蕊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你們幹部都是來幹好事、辦實事的」丨劍河縣...
    我叫郭三風,是劍河縣南明鎮凱寨村脫貧攻堅隊隊長。在將近兩年的脫貧攻堅戰中,我組織全體攻堅隊員入戶走訪群眾,召開院壩會聽取鄉親們最真實的想法、意見和建議,把握好扶貧政策落實好的契合點,確保黨中央精準扶貧的好政策落地落實。期間,我們全面收集整理農戶「一戶一檔」資料,完善檔案材料的收集,逐戶建立「戶檔」並整理歸檔保存。
  • 「我的扶貧故事」黨的幹部 要為老百姓幹實事做好事丨大方縣六龍鎮...
    我叫郭斌,是貴州省煤田地質局選派到大方縣六龍鎮五鳳社區駐村的第一書記。駐村以來,我走遍了五鳳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熟悉掌握了全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期間,我有一個感觸,那就是作為黨的幹部,只有為老百姓幹實事、做好事,才能贏得百姓的認可。
  • 餘正琨:堅定信念勤學善思 真幹事幹實事幹成事
    餘正琨在全市2020年度省選調生座談會上要求堅定信念勤學善思真幹事幹實事幹成事12月25日,我市召開全市2020年度省選調生座談會,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聽取選調生在基層的體會和感受,了解選調生工作生活上的困難和困惑。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幫扶需堅持丨黃平縣新州鎮新莊村同步...
    經常有朋友問我,你們這些幹部扶貧都幹了些什麼,有效果嗎?對此,我也曾心存疑慮。  如今,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他們,我們做了很多實事,成效顯著!  駐村以來,通過對貧困戶基本情況的了解,我才真切體會到扶貧這項工程是何等的重要和偉大。
  • 「我的扶貧故事」「張書記,我不想幹了!」|仁懷市火石鎮黨委書記...
    然而,就在我底氣十足地到基地調研了解詳細情況時,合作社負責人陳林突然說,「書記,我不幹了」,就算前期投入的幾十萬打水漂了。當時還以為陳林可能因為工作有情緒,但隨後詳細聽取蜜柚產業發展時,終於弄清楚了原因。
  • 全國人大代表郭素萍:李保國想幹的事沒幹完,我接著幹
    「李老師一輩子除了教學就是在山裡扶貧,他走得突然,想幹的事沒幹完,我就接著他的活兒幹。」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工作,就是幹|羅甸縣紅水河鎮平亭村駐村工作...
    「鎮黨委決定派你到平亭村去,那裡是全鎮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塊硬骨頭,你是扶貧站幹出來的,組織相信你。」2019年3月,單位主要領導找我談話,決定派我到黔南州羅甸縣紅水河鎮平亭村主持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工作,我欣然答應,這對我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實意地幹 不負百姓不負黨|江口縣徳旺鄉福旺...
    我叫趙再義,今年38歲,是江口縣徳旺鄉福旺小區黨支部書記。  2004年,我從銅仁師範學院畢業,先後在徳旺中學、江口中學任教。2019年9月,受黨組織信任,任命我到福旺小區擔任黨支部書記。  之前,我任教多年,無論是教學,還是管理,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對於基層群眾工作,坦率地講,還是有些欠缺,甚至不足。  但是,既然組織和群眾信任我,那我就拿出十足的幹勁,為大夥做出一點事實,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
  • 「我的扶貧故事」為一任村幹 就該造福一方群眾丨鎮遠縣大地鄉河壩...
    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我叫吳慶歐,2019年11月,在鄉黨委培養和村支部黨員們的信任下,我成為了鎮遠縣大地鄉河壩村的黨支部書記。剛上任時,我心中就暗自立下了「做好一名村幹、抓好一個支部、搞好一個產業」的目標。帶領村民種什麼?發展什麼?這些是我在任村幹部前都經常思考的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沉下心才能辦實事丨鎮遠縣羊場鎮黨委副書記...
    從踏上鎮遠縣報京鄉的那一天起,我本著立志於「學」、立志於「勤」、立志於「幹」的工作態度,認真學習脫貧攻堅業務知識,詳細了解脫貧攻堅各項程序,學深悟透脫貧攻堅各項政策,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脫貧攻堅工作的要領方法,迅速打開工作局面。   我還清楚的記得第一次去我的幫扶對象邰邦貴家的情形。在村幹的帶領下,我來到一個三開間的木房前,還未進屋,就看到映照在窗戶上的星星點點。
  • 「身邊的初心使命」不給百姓幹實事就是虛度光陰
    不給老百姓幹實事,就是虛度光陰——記高碑店市和平辦事處慄各莊村黨支部書記李文武李文武(右)計劃明年在酈道元公園水面種植荷花,既可改善水質,還可以形成景觀。盤活集體資產,拓寬致富路子李文武上任後幹的第一件事是清產核資。慄各莊村內坑塘多,但不是成了垃圾坑,就是成了個別人的私人地盤,種菜、種樹。村南有一處60畝的坑塘,長期被人以每年不足200元的價格承包,是村裡最大的低收益資產。
  • 4斤紅薯才出一斤幹,不是所有的紅薯幹都叫「倒蒸」紅薯幹
    它一路打敗長汀豆腐乾、上杭蘿蔔乾、清流明筍乾...這些名特產,成為「閩西八大幹之首」。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它的製作原料評為「最佳蔬菜」,被譽為「抗癌第一」「近乎完美食品」。它就是連城「倒蒸紅薯幹」,從古至今,中外認證的地域名產。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把群眾當親人看 把扶貧當家裡事幹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把群眾當親人看 把扶貧當家裡事幹 2019-09-2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丨黔西南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駐...
    駐村幹部與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到王澤伍戶核對住房信息,為王澤伍戶申請保障性住房接觸過的朋友都會經常這樣問我:「你剛畢業就被安排到村裡,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呢,有效果嗎?」對此,我曾疑慮過,也想放棄過。如今,駐村的年頭過去了三個春秋。
  • 他們幹了啥好事?
    四位中辛村村民代表將兩面繡有「年輕有為幹實事,為民辦事當先鋒」和「扶貧開闢小康路,解除兩村百年憂」的錦旗送到招賢鄉中辛村村兩委幹部和焦作市紀委監委駐招賢鄉中辛村工作隊員的手中,對打通西辛村與中辛村群眾脫貧致富全面奔小康路上的最後「一公裡」,表達誠摯的謝意。
  • 「我只是幹了自己該幹的事」——來自天津代表的抗疫故事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李鯤)在天津代表團駐地採訪,談起疫情防控,代表們不約而同的一句話讓記者肅然起敬——「我只是幹了自己該幹的事。」  今年72歲的全國人大代表、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頭髮已經花白。1月27日,正在天津抗疫的他被中央指導組急召飛赴武漢。  「曉飛江城疾,疫茫伴心悌」。
  • 「我的扶貧故事」幹事情潑辣帶勁 謀發展風風火火丨貴陽市烏當區下...
    我叫王萬玉,是一個外嫁女,2017年返村擔任谷金村黨支部書記。「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幹部必須要有過硬的「繡花」功夫。面對個別群眾發出「一個女人能把村莊發展好嗎?」的疑問,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谷金村貧困落後的面貌,用實際行動回應質疑。
  • 用心學本事 潛心解難事恆心幹實事
    作為一名黨培養多年的黨員幹部,在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要做到用心學本事,潛心解難事,恆心幹實事,不當太平官,不做平庸官,才能樹立黨員幹部好樣子的良好形象。 學點真本事。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夢想,要求我們每個黨員幹部要有真本事,但前提是要學會本事。會學本事是黨員幹部的立身之本,更是黨員幹部最大本事。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一張張笑臉是我最大的收穫丨遵義新蒲新區...
    我叫陳泳如,是遵義市新蒲新區財政局工作人員,2017年12月,我被新蒲新區組織部選派到蝦子鎮蘭生村開展扶貧幫扶工作。去蝦子鎮之前,我內心很糾結,一方面想要在脫貧戰場上貢獻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又放心不下妻子和孩子,當時,我妻子才生產2個月,大女兒3歲半上幼兒園,當我滿懷愧疚的把要去蝦子鎮開展幫扶的事告訴妻子,妻子卻很支持:「我們兩都是老黨員,為脫貧攻堅出一份力是我們的職責,家裡困難不算什麼,只要你安全回來就好!」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郝磊:為村民辦實事再苦再累都值得
    於是,我與駐村工作組成員用了兩個月時間,走訪完全村136戶貧困戶。為便於區分貧困戶貧困程度及具體位置,我還手繪了一張貧困戶分布圖。2018年以前,村裡沒有一盞路燈,村民夜間出行十分不便。我便與上級部門對接,落實路燈安裝工作,現在440盞路燈已經全部安裝完畢。四村村古茶樹資源豐富,但因缺乏養護,20棵千年古茶樹出現翻根情況。我得知後多番對接協調,申請了10萬元古茶樹維護資金,對古茶樹進行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