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施鵬,在2017年有幸加入基層服務單位,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也是這一天正式接觸了扶貧工作,接下駐村這根接力棒,與全國上下一起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
駐村幹部與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到王澤伍戶核對住房信息,為王澤伍戶申請保障性住房
接觸過的朋友都會經常這樣問我:「你剛畢業就被安排到村裡,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呢,有效果嗎?」對此,我曾疑慮過,也想放棄過。如今,駐村的年頭過去了三個春秋。到今天,我可以很肯定、驕傲的回答他們:「我們做了很多很有意義的實事,有些人一輩子都趕不上的事被我們幾年就做了,成效顯著!」走在扶貧路上,回顧駐村參與扶貧工作的這幾年,是我感觸很深、感悟很多,也是自身進步和提升最為明顯的時候。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協調幫扶單位車輛在枯水季節為貧困農戶運去飲用水,確保貧困群眾能平穩渡過
我來自黔西南興仁縣的貧困農村,我的家鄉在當地一定程度上也很貧困,但對深度貧困的概念理解不是很強。直到我隻身一人來到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工作,被安排到了這偏遠的鄉村駐村時,看到被崇山峻岭包圍的鄉村才知道,這裡是比老家還要偏僻和艱苦多了。村民房屋座落在斜坡上,進村道路也十分的崎嶇,特別是彎道之多之大是我不敢想像的。
圖為建成後王澤伍戶房屋(當時工期緊、時間急,駐村幹部與施工方一起用三輪車給王澤伍戶運送建房材料,以期在時間節點內能讓王澤伍有房居住)
為了儘快獲得一手資料和儘快熟悉所駐村情況,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進駐坡艾村以來,通過對貧困戶家庭成員信息、家庭住房安全、飲水保障、教育結構、醫療保障、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致貧原因、生活中面臨的重大困難等基本情況的詢問了解,我才真切體會到國家提出的扶貧這項工程是何等的重要和偉大。記得第一次走訪去王澤伍家還是夏天,那時他家還是住在四面透風的的木屋裡,踏過門檻看見的堂屋就是雜物房,王澤伍嚴重殘疾,行走相當困難,只能靠一張破舊的凳子支撐著行走。那時的家裡基本沒有任何像樣的東西,所有的衣服全部散落的搭在一根竹竿上,一些衣物也因為屋裡太潮而發出絲絲黴味。吃水更是極為不方便,王澤伍每天都靠一張凳子支撐著到隔壁鄰居家接水。當天我便幫著王澤伍把家裡的儲水用具全裝滿了水,再替他把衣物重新收拾了一下,心想著能不能去哪裡申請一個柜子,下次來走訪時好帶個柜子來給他家裝衣物。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冒雨走訪困難群眾,了解生產生活情況
臨走的時候,王澤伍拉著我的手不斷道謝,縱然我對布依話不是完全聽得懂,可我從他的眼裡讀到了樸實的感動。王澤久久不願鬆開手,喃喃的說道:「駐村幹部跟家人一樣吶,國家幹部太好了,幫我們做了那麼多事,我都不知道說些什麼才好。」出門時,我徑直地往外走著,渾身都充滿了力量,這股力量鼓舞和支撐著我向前,我暗下決心,在今後駐村的日子裡,一定要盡我所能的去幫助鄉親們,即使每天只做那麼一件小事,只申請一個小項目。都要耐心熱情地為村民做好服務。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和村支兩委走訪待搬群眾,了解搬遷意願和商定搬遷事宜
基層工作是錯綜複雜的,我們常常會遇到部分難纏的農戶,他們對政策不是很理解,不支持,也不願聽;有時召開群眾會他們還故意擾亂我們,說些風涼話,不待見扶貧幹部;不支持村裡的項目建設,難以調和,這些人不滿足現狀又不思進取,存在等靠要思想且態度反覆無常等一系列問題。作為剛參加工作的青年人,我想,要如期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不管多難,都要抱著一顆迎難而上的心,腳踏實地,永不放棄,在不斷摸索中前進,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方能迎接最後勝利曙光。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與村支兩委人員為貧困戶岑立友戶送去協調的沙石,供其硬化地面使用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與村幹部查看受損路面情況,以期向幫扶單位反映,爭取解決資金,方便群眾出行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組織驗收工作組對坡艾村串戶路工程進行驗收,截至驗收日,坡艾村7個村民小組共計244戶家門口全部通硬化路,告別過去雨天一身泥的時代
有時村裡帶著我去村裡比較「叼」王大叔家走訪,剛開始去的幾次談話基本靠「吼」,我們根本無法心平氣和的和這麼個「刺頭」講道理。在村裡,王大叔的家庭條件不算太差,但是他脾氣固執。所謂「好事多磨」,我們在平時認真學習相關政策,所以在宣講有關政策、調處矛盾糾紛的過程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國家的好政策感化他。水、電、路、訊、房等惠及自身的好處一遍兩遍地向他解釋,解釋一遍兩遍不行,我們講十遍;走訪一次兩次不行,我們走訪十次,後來我們終究是融化了王大叔心中的堅冰。成了村裡滿意度最高的農戶,現在每每路過他家門口和在路上相遇,他都會熱情的招呼我們進去陪他拉拉家常。王大叔常常不好意思的低頭笑:「我從小就很少走出去,沒讀過什麼書,也沒什麼文化,以前不懂,但還是懂得勤勞才能致富的道理。」我想,終於這層「隔閡」是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信任、是感動也是對我們扶貧工作的肯定。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開展疫情消殺工作,確保群眾生命健康
坦誠相待,定會收穫真情,漫漫扶貧路,需堅持。一是要勤快,作為駐村幹部,要充分發揮好「執行員、宣傳員、信息員、調解員」的作用。主動和上級溝通、和幫扶單位對接,要主動多做事、做好事、做實事,設身處地為農戶著想,切實幫助解決農戶的困難和問題。二是要真情,要爭做農戶的貼心人,熱情服務,特別是作為外地人,當地又是純布依寨子,語言不通是工作的攔路虎,要主動融入當地,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以理服人,定會收穫真情,工作也會如魚得水。三是要能吃苦,無論風吹日曬雨淋,被大蚊叮咬等,一定要不能怕苦,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善作善成,迎接最後的勝利。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在「兩補」工作期間為困難群眾修補開裂的房屋,保障農戶住房安全
通過脫貧攻堅工作的有序開展,以及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級領導、部門、社會各界的支持幫扶,投入大量的扶貧項目資金以及全村幹部群眾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積極作用的充分發揮,坡艾村2017年脫貧出列,並於2019年榮獲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等稱號。同時通過大家的努力,有力有效地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易地移民搬遷、產業發展、民政救濟、環境衛生等工作。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便民廣場得以修建完成,全村綠化上一個臺階,森林覆蓋率達80%。盛產李子砂仁,生薑,板慄,等經濟作物成為村民致富的法寶。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和工作隊員走訪困難群眾並為其送去過冬物資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協調產業路經過農戶土地事宜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帶領廣大果農向農技專家學習李子管理技術
圖為駐村幹部施鵬指導廣大果農分揀李子
現在,走在路上聽到最多的就是「村裡的條件確實越來越好,如今大家用水、用電不用怎麼發愁了,房屋改造還可以申請補助,路也硬化到家門口來了。冬天還送吃的穿的用的,村裡也接通了無線網,這都是託黨和國家的福啊。聽到這些,那一刻,我覺得一切都值,駐村工作期間的每一步都是如此有意義,這些點滴都成了我人生中一份寶貴的經歷,彌足珍貴,也激勵著我前行。
施鵬
編輯 徐然
編審 周文君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