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宋傑,今年45歲,多彩貴州網行政中心綜合行政科科長。2017年10月,我到桐梓縣新站鎮捷陣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三年多的駐村工作,我早已把這裡當成我的家,把村民當成我的家人,用心、用情去幫助群眾辦好每一件事情。
既然來了這裡,我就要扛得起這份責任擔當,帶著大家一起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這是我剛來新站鎮捷陣村時對大家的承諾。
三年來,我吃住在村,走訪群眾4000餘人次,召開群眾會90餘場次……通過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談心,進一步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樹立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入戶走訪
2018年12月22日,我在走訪貧困戶途中,因道路溼滑不慎摔傷,致右腿髕骨粉碎性骨折,但想到村裡的方竹合作社正處於建設初期,很多工作還需要完善,在貴陽接受手術治療兩個多月後,我拄著雙拐毅然返回了駐村工作一線。因為我知道村裡的工作一刻也不能耽誤。
為提升治理水平,我們抓黨建強班子。2019年以來,我村發展預備黨員2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人,進一步夯實了村黨組織力量,培養的3名後備村幹部經過上級黨委政府考察,已全部正式進入村委工作。
鞏固脫貧成效,產業發展是關鍵。捷陣村屬於省級三類貧困村,基礎設施較為落後,產業發展基礎薄弱,村民依然沿襲著靠天吃飯的傳統耕種模式,群眾收入較低。通過多彩貴州網扶貧資金30餘萬元,我們因地制宜在捷陣村發展方竹筍、花椒、辣椒、有機高粱和養殖等產業。目前捷陣村已植育方竹林10400餘畝,花椒、辣椒、有機高粱等高經農作物2300餘畝。
走訪群眾
我和村支兩委爭取省財政獎補資金35萬元,協調社會捐資20萬元,為捷陣村購置太陽能路燈160餘盞,一定程度解決群眾夜間出行難的問題;多方協調資金8萬餘元修建水渠,解決捷陣村田灣組春耕灌溉問題;協調多彩貴州網向和林小學捐助一套價值2萬餘元的「班班通」系統,解決了該校長期沒有網際網路教學設施的難題;協調社會團體向新站鎮捷陣小學捐助5萬多元的教學物資,為在校師生傳遞溫暖。
去年10月,兩年任職期滿的我本可以回貴陽上班,但村裡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做完,就這樣回去我心裡不踏實。為此,我主動申請繼續駐村扶貧,帶著村民脫貧致富。
【人物小傳】
宋傑,男,45歲,中共黨員,多彩貴州網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科長,2017年10月至今派駐遵義市桐梓縣新站鎮捷陣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婁勤麗
通訊員 張小紅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