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從大學副教授到駐村第一書記丨正安縣新州鎮龍崗...

2020-12-27 天眼新聞

我叫劉承亮,2018年3月,受組織的委派,從遵義醫科大學的一名副教授變成了正安縣新州鎮龍崗村的第一書記,從此便開啟了我的扶貧故事。

  初來乍到,人地生不熟,雖然做好了十足的心理準備,但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我心裡仍然沒了譜。我明白,要想做好農村工作,成為行家裡手,一切得從零開始。  到村後,我便積極與村支兩委幹部進行溝通交流,到黨員同志、村民組組長、退休老村幹及村民家中進行走訪,了解村情民意,摸清大家最期盼、最迫切的訴求,再竭盡所能給予幫助。

走訪入戶

一次走訪中,我得知新房子(橋)組張昭元因幹農活不慎摔傷,頸椎受損嚴重已送往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進行治療。了解情況後,我立即聯繫了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骨科專家為其進行了後期的手術治療,讓他的身體得到了較好恢復。出院後,考慮到他因生病家庭支出較大,積極幫助他申請了低保,使其生活得到了保障。

幫助群眾拾掇辣椒

「書記,聽說你是遵義醫科大學派來的,我們的衛生室太爛了,你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維修一下?」得知我是醫科大學派駐的幹部後,衛生室負責人駱永木主動找到我。經過實地查看,村衛生室的確因年久失修,房屋比較破舊,下雨天老百姓就醫比較困難。當時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解決。第二天,我便找工隊進行預算,並向單位遞交了一份5萬元的維修申請報告。在單位的支持下,村衛生室如期進行了維修加固,大大改善村民就醫環境。

改善後的村衛生室

時光如梭,轉眼駐村近三年。駐村以來,在與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下,龍崗村情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發展思路也逐漸清晰,增收渠道拓寬,群眾生活水平節節攀升,實現了貧困人口全面清零。贏得村民的信賴和認可的同時,我也踐行了自己的初心,一切都值得。  【人物小傳】         劉承亮,男,遵義醫科大武裝部副部長、副教授,2018年3月,到正安縣新州鎮龍崗村第一書記。

通訊員 馮令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倫麗 整理編輯 顧航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輸血扶貧不可取 造血扶貧可持續丨正安縣桴焉鎮...
    2020年6月,市委組織部選派我到正安縣桴焉鎮桃子坪村擔任掛村第一書記。初到桃子坪村,為了儘快熟悉情況,我積極召集村組幹部開了一個簡單的情況介紹會,從精準扶貧、黨建、集體經濟、鄉村治理、綜治信訪等各個方面聽取大家的看法,儘可能全面地了解村裡近五年來的發展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心願」丨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駐村幹部...
    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我被派到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任駐村工作隊隊員,並結對幫扶了5戶貧困戶,鄒孔祿就是其中之一。李俊松入戶登記群眾信息「我叫李俊松,是上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今後就是我就是你的幫扶人。」
  • ...河海大學、西南交大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故事|我的2020·教育...
    2020·教育脫貧攻堅微視頻接力」今天推出華北電力大學河海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三所高校派駐幫扶地第一書記的扶貧故事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靖仕寅是華北電力大學派駐河南確山縣朱李莊社區第一書記來到扶貧駐地一個月時間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幫扶需堅持丨黃平縣新州鎮新莊村同步...
    經常有朋友問我,你們這些幹部扶貧都幹了些什麼,有效果嗎?對此,我也曾心存疑慮。  如今,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他們,我們做了很多實事,成效顯著!  駐村以來,通過對貧困戶基本情況的了解,我才真切體會到扶貧這項工程是何等的重要和偉大。
  • ...扶貧故事」馬南村的「三大行動」丨正安縣謝壩鄉馬南村第一書記...
    馬南村地處正安縣謝壩鄉東南邊陲,距離縣城70公裡,馬南村588戶236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7戶771人。我叫餘波,2017年3月,被選派到謝壩鄉馬南村擔任第一書記。  面對如此多的困難和問題,我沒有退縮也不能逃避,我開始用心思考、研究對策、尋找辦法,不讓馬南村落下一戶、掉下一人。  駐村以來,我一心想著為群眾服務,我吃住在村,閒暇時間,我就走訪入戶。一年來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會20多次、研判會10多次,參加群眾會12次。
  • 「我的脫貧故事」「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丨正安縣瑞溪鎮柏壩村駐...
    任世鈺走訪群眾2017年初,一戶一業養殖項目到村後,當時雷光友家養有3頭豬仔,但在和她言語交談中,因有補助,得知還想多餵幾頭豬,回到村後,我就聯繫雷光友侄子,把她的想法給他說了,他同意先墊付錢幫雷光友買豬仔,最終雷光友得到一戶一業補助5000元。
  • ...的我為參與扶貧工作無比自豪丨正安縣土坪鎮高臺村駐村幹部付登冰
    2018年1月,我剛參加工作,入職不足一周,便被安排到正安縣土坪鎮高臺村駐村。高臺村是一個貧困村,我懷著忐忑的心跟隨同事驅車十多公裡來到村委會,感覺比較偏僻,晚上黑漆漆一片。付登冰入戶走訪去年,縣、鎮單位和部門抽調了許多同志來駐村,村脫貧攻堅作戰隊達到了20餘人,每個村民組由兩個同志負責。
  • 「我的扶貧故事」難忘的笑聲|織金縣茶店鄉山林村駐村第一書記龐成智
    我叫龐成智,是畢節市織金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管理局副局長,2018年3月擔任織金縣茶店鄉山林村駐村第一書記。該村是茶店鄉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有224戶82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7戶269人,易地搬遷7戶26人,貧困發生率曾一度高達20.09%。
  • 「扶貧故事」情灑扶貧路——記竹山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情灑扶貧路——記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賀華 看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看在眼裡、甜在心頭,紛紛誇讚有這樣一位「好書記」、「女豪傑」,她就是縣人防中心駐上庸鎮桃子灣村第一書記賀華。不怕困難勇挑扶貧重擔桃子灣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
  • 「我的扶貧故事」我們仍需接續奮鬥丨鎮遠縣報京鄉石橋村駐村第一...
    我叫黃金保,自2018年3月起擔任鎮遠縣報京鄉石橋村駐村第一書記至今。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駐村以來,我常常利用向群眾宣傳扶貧政策的有利時機,挨家入戶訪民情、嘮家常。我每到一戶都要到農戶家中房前屋後、室內室外進行觀察貧困現狀,鼓勵貧困戶發展致富信心,向老百姓盤根問底,了解其發展意願和需求。  我通過走訪了解到,全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於外出勞務和傳統的種養殖業,村內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養殖業主要以豬、牛、羊、雞、鴨等。
  • 「我的扶貧故事」「赤腳」書記駐村記丨黎平縣雷洞鄉美老村第一...
    我叫歐舉榮,是黔東南自治州黎平縣衛健局的一名老同志。2015年3月14日,我到雷洞鄉美老村駐村時53歲。一晃5年過去了,今年我58歲。五年的駐村生活,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和駐村工作隊同志一起帶領美老村282名貧困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同時也結交了深厚的幹群友誼。如今「歐書記」這三個字已經烙印在全村799名群眾心中,當地幼兒園的小朋友見到我都會親切地喊聲「歐書記」「歐爺爺」。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是種養殖業、進城務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把駐村的一點一滴都記在了筆記本中。駐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搶收稻穀一本、兩本、三本……三年多的時間,我的筆記本記了12本,從剛來的些許彷徨到現在的輕車熟路,甚至還能簡單地用苗語同村民打招呼,我現在就是妥妥的「兩洋人」。
  • 「我的扶貧故事」丨把「駐」村變「住」村|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新莊...
    我叫陳名航,是遵義市匯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毛石分局派駐松林鎮新莊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我從2015年2月開始駐村以來,今年已是第6年。  初到新莊村,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落後、經濟基礎薄弱……如何當好這個第一書記,我心裡很忐忑,有些不知所措。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深知這一道理。為儘快進入工作狀態,我進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戶到群眾家拉家常、摸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是我最大的幸福|赫章縣結構鄉沙壩村第一書記...
    我叫肖明軍,是畢節市委組織部人事科科長,2018年2月,單位派我到赫章縣結構鄉擔任沙壩村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我做得最多事情就是走訪群眾,儘快精準掌握全村扶貧底數;多說,改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多做,用實際行動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帶動大家真正脫貧。  「肖書記你又來了,快進屋來喝水嘛。」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鄉親們心坎上丨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
    我叫陳名航,2015年2月起,我到了深度貧困村松林鎮新莊村駐村,今年是我駐村的第6年。   初到村上,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如何做好這個第一書記,我的心裡有些不知所措。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知心人」丨荔波縣力書村第一書記韋紅姬
    2018年3月,我很榮幸到黔南州荔波縣瑤山瑤族鄉力書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奔赴村寨開展群眾工作。自己能夠成為全縣下派脫貧攻堅隊眾多隊員中的其中一員,深感榮幸與驕傲。從此,我踏上扶貧之路,承擔更多的責任與擔當。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小學生」 真心真情來幫扶丨正安縣市坪...
    2018年3月初,單位派我到正安縣參加省廣電局幫扶正安縣脫貧攻堅工作,接到通知後,與家人商量,得到了妻子和父母的支持,都贊同我到農村來學習鍛鍊一下。雖然一直沒有在農村待過,也沒基層工作經驗,面對單位領導的認可和家人的支持,我於2018年3月中旬來到了市坪鄉龍坪村擔任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夫妻同駐村 扶貧並肩行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
    胡中友、羅穎夫妻在接受採訪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來到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上任後,我心無旁騖、撲下身子、以村為家,用實際行動讓村寨改變面貌。這也慢慢影響了我妻羅穎。由於自然條件影響,郭家寨村是全特區9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雖然只有6個村民組,可是多民族雜居,基礎薄弱,經濟社會發展十分緩慢。我駐村後忙於工作很少回家,和家人一個月也見不了幾次面,特別是妻子在2018年6月生二胎時,直到她被推進手術室後,我才氣喘籲籲地趕到醫院,內心非常愧疚。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2020-12-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抱定初心赴徵程丨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駐村第一...
    我叫王文杰,2019年1月,我闊別工作5年多的貴州省地礦局凱裡101地質大隊,調到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王文杰與村幹在雨中討論綿綿細雨卷著刺骨的寒風滴在我的臉頰,吹打著我單薄的身軀,讓我頓感一陣涼意。初來乍到,這樣一份「見面禮」著實讓我肅然起敬,脫貧攻堅一刻等不起、一天耗不起,我與村兩委寒暄後,就和村幹走訪串寨、入戶了解當地村情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