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我為參與扶貧工作無比自豪丨正安縣土坪鎮高臺村駐村幹部付登冰

2020-12-23 天眼新聞

2018年1月,我剛參加工作,入職不足一周,便被安排到正安縣土坪鎮高臺村駐村。

高臺村是一個貧困村,我懷著忐忑的心跟隨同事驅車十多公裡來到村委會,感覺比較偏僻,晚上黑漆漆一片。  正式開展工作後我才發現,村裡最重要的工作場地不在辦公室,而在農戶家,最重要的工作任務不是與同事的配合完成領導交派的工作,而是和群眾溝通交流,解決他們實實在在的問題和困難。

付登冰登記群眾信息

我負責的熊井組之前是群眾對村委會工作最不滿意的一個組,從村委會到熊井組直線不過兩三公裡的路程,如果步行的話不是很遠,但河邊公路和熊井公路都是「斷頭路」,需要繞路,往返一趟得四十公裡。  接觸的群眾多了,我發現其實群眾工作不難做,和群眾好好溝通交流,認真傾聽他們的訴求,通過政策途徑解決群眾所需,很容易得到群眾的信任。時間久了,群眾對我的評價都挺滿意,對村支兩委的工作也慢慢認可,許多涉及組裡的工作也能很順利地開展。

付登冰入戶走訪

去年,縣、鎮單位和部門抽調了許多同志來駐村,村脫貧攻堅作戰隊達到了20餘人,每個村民組由兩個同志負責。  第一書記和我一起負責熊井組後,便每天和我一起下隊,時間長了,看到我的工作方式和認真態度,他感慨地說:「當時村支兩委把熊井組交給你,今天看來是十分正確的決定。」  這句話過去一年多我仍記憶猶新,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內心十分激動。  今年初,村裡248戶貧困戶(20戶已實現易地扶貧搬遷)已全部脫貧,村貧困發生率降到零,順利實現了脫貧出列的目標。

付登冰在村民家開群眾會

從開始工作就深入一線,作為「90後」的我,為參與到扶貧工作感到無比自豪。之後,無論以後立足於何崗位,只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相信再崎嶇的道路都能越走越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倫麗 整理

編輯 顧航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心願」丨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駐村幹部...
    「感謝國家扶貧的好政策,感謝李主任的幫助,讓我終於搬進了新家……」  2018年2月6日,初春時節,鄒孔祿在新居裡一邊鋪床,一邊對來幫助他搬家的幫扶幹部激動地說。  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我被派到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任駐村工作隊隊員,並結對幫扶了5戶貧困戶,鄒孔祿就是其中之一。李俊松入戶登記群眾信息「我叫李俊松,是上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今後就是我就是你的幫扶人。」
  • 「我的扶貧故事」輸血扶貧不可取 造血扶貧可持續丨正安縣桴焉鎮...
    2020年6月,市委組織部選派我到正安縣桴焉鎮桃子坪村擔任掛村第一書記。初到桃子坪村,為了儘快熟悉情況,我積極召集村組幹部開了一個簡單的情況介紹會,從精準扶貧、黨建、集體經濟、鄉村治理、綜治信訪等各個方面聽取大家的看法,儘可能全面地了解村裡近五年來的發展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從大學副教授到駐村第一書記丨正安縣新州鎮龍崗...
    我叫劉承亮,2018年3月,受組織的委派,從遵義醫科大學的一名副教授變成了正安縣新州鎮龍崗村的第一書記,從此便開啟了我的扶貧故事。  初來乍到,人地生不熟,雖然做好了十足的心理準備,但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我心裡仍然沒了譜。我明白,要想做好農村工作,成為行家裡手,一切得從零開始。
  • 「我的脫貧故事」「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丨正安縣瑞溪鎮柏壩村駐...
    在了解村裡基本情況後,作為一名駐村幹部,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幫助困難群體脫貧致富。在汪家坪組有這樣一戶,她叫雷光友,已經70歲了,丈夫早年過世,自己因病腿腳不便,勉強能做一些輕鬆的家務活。膝下養有一子一女,長子從小智力低下,現已40多歲,未婚,在家只能幫做一些體力活;女兒於2018年婚嫁外鄉鎮。
  • 駐村幹部夏敏:我為教育扶貧斬「窮根」
    駐村幹部夏敏:我為教育扶貧斬「窮根」 發布時間:2020-12-18 10:16:22      來源:畢節日報   作為脫貧攻堅幹部,我深知教育扶貧是斬斷窮跟
  • 「我的扶貧故事」村民們的態度變好了丨鳳岡縣新建鎮官田村駐村...
    我叫梁言琴,生在官田,長在官田。2018年10月,懷著忐忑心情,我開始了駐村扶貧之路,幸運的是,駐村地點恰好是我生長的官田村,至少就地域上而言,我無比熟悉,幹起工作來想必會很順利。聽到這話後,可能一般人想的會是:是天災導致你家房子受損,關我什麼事?但我並沒有這樣說,因為我是村幹部,縱使萬般委屈湧上心頭,我也悉心幫助村民解決問題。家長裡短、雞毛蒜皮,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佔著誰家的地?三改三化誰不在家就沒有給他家施工?參與脫貧攻堅以來,我與官田村村幹部共同努力解決這些矛盾。
  • 「我的扶貧故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丨黔西南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駐...
    我是施鵬,在2017年有幸加入基層服務單位,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也是這一天正式接觸了扶貧工作,接下駐村這根接力棒,與全國上下一起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駐村幹部與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到王澤伍戶核對住房信息,為王澤伍戶申請保障性住房接觸過的朋友都會經常這樣問我:「你剛畢業就被安排到村裡,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呢,有效果嗎?」對此,我曾疑慮過,也想放棄過。如今,駐村的年頭過去了三個春秋。
  • 「我的扶貧故事」巴臺村給了我歷練成長的機會丨獨山縣百泉鎮巴臺...
    2017年5月18日,我作為縣派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駐村幹部,被安排到百泉鎮巴臺村開展駐村工作。時光荏苒,日月如梭,到如今駐村已有3年多時間了。一路走來感觸頗深,收穫很多;我始終以工作職責要求自己,傾注了真情,使出全身力氣參與駐村扶貧工作,與廣大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一段駐村路 一生駐村情丨鳳岡縣何壩鎮林光社區駐村幹部李華
    我叫李華,2017年9月12日,受鳳岡縣委編辦委派,我來到何壩鎮林光社區擔任駐村幹部,從此便開始了我的駐村生涯。李華(右)進入村民家中宣傳扶貧政策因為歐孝倫一家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條件,只要辦理好相關手續,他們一家人就有希望搬到縣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點,那裡有120平方米的住房,便捷的交通、教育資源也可以為歐孝倫家上學的子女提供保障。
  • 我的扶貧故事我駐村的108天丨安順市西秀區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羅凌峰
    我叫羅凌峰,2017年12月,按照組織安排,我從安順市西秀區衛生計生局(現為區衛生健康局)到蔡官鎮參加脫貧攻堅醫療保障工作,對鎮裡和各村的工作情況熟悉後,2018年4月,按照鎮裡的安排,我調整到小屯街村參加脫貧攻堅黨員突擊隊,正式開始了駐村生活。
  • 「我的脫貧故事」走出無聲世界的孩子丨正安縣土坪鎮新樂村新溝組...
    我叫劉勤分,是正安縣土坪鎮新樂村新溝組村民。2014年,伴隨著暖暖的春意,我的小兒子誕生了。然而,同年11月我的小兒子不幸被診斷為先天性感音性神經耳聾。  經歷了無數次挫折和失望,我雖答應了,卻沒有報多大的希望。然而,第二天卻接到了馮書記的電話,說帶孩子到正安縣殘聯辦理殘疾證和申請治療,我一下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感動不已。給兒子辦理了殘疾證,並做了治療登記後,工作人員就讓我回家等消息。
  • 【基層動態】富寧法院駐村扶貧工作隊 堅守防控疫情一線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特別是2020年農曆鼠年新春伊始,富寧縣人民法院駐歸朝鎮登冒、龍躍兩個村委會9名扶貧工作隊員深入一線,衝鋒在前,以嚴的措施、實的作風、鐵的紀律同掛鈎片區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帶給我光榮和欣慰丨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駐村...
    我叫楊建,是黔東南自治州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8月,我被派駐到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參加扶貧工作,2019年10月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有幸投入到一線脫貧攻堅戰鬥中,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 「我的扶貧故事」「電」亮山鄉脫貧路丨鳳岡縣蜂巖鎮龍井社區駐村...
    我叫羅文武,是鳳岡縣蜂巖鎮龍井村駐村幹部。我是農民的兒子,能幫助村民們多做點脫貧致富的事兒,是我一生的榮幸。2017年初,農曆新春佳節剛過,我就被遵義鳳岡供電局黨委選派擔任蜂巖鎮龍井村駐村幹部,接過了前任駐村幹部肩上的重擔,開始了我的駐村幫扶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不畏艱辛 砥礪前行丨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駐村...
    我叫楊紅芬,是貴州黔南惠水縣好花紅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同時也是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7年8月,因工作需要,有幸能成為鎮扶貧站其中一員並負責指導三都片區的業務工作。細細數來,從最初的包村工作轉戰到扶貧站,已不知不覺走過3個年頭,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可謂百感交集。  回想剛剛到扶貧站的時候,從一名包村幹部到一名業務指導員,業務不熟悉的我是一頭霧水,如何指導片區八個村做到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精準,貧困戶申報有哪些程序,教育、醫療、住房、搬遷都有哪些政策,問題接踵而至。
  • 「我的扶貧故事」我為我參與扶貧而自豪|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普林村...
    我叫杜宇,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普林村駐村隊長。2019年8月,我來到普林村駐村。普林村位於都勻市南部,為原河陽鄉政府所在地,距城區17公裡。全村總面積15.32平方公裡,耕地2017畝,其中田1884畝,土133畝。
  • 「我的扶貧故事」路雖遠 行則至丨鎮遠縣金堡鎮金凱村駐村幹部李程逍
    我來到基層的第一站,便是參與國辦系統數據清洗。「貧困戶家有多少人,收入多少等這些基本情況都不清楚,怎麼去幫扶?」這是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數據量龐大、邏輯關係複雜,是清洗的難點,需要業務員對扶貧政策有很好的了解和把握,對於剛參加工作的我來說,確實感到很吃力。
  • 大東山下,扶貧花開——一位駐村幹部的扶貧之路
    不錯,去朝天村當駐村扶貧幹部還真是我毛遂自薦爭取來的。當初局裡召開會議研究派誰去駐村時,我第一個遞交了報名表,考慮到我既不懂本地方言又是未婚的實際情況,局裡決定原本不打算讓我下鄉扶貧駐村的,可看到我態度非常堅決,一再要求要到朝天村去開展扶貧工作、體驗基層生活,最終局領導也只能同意我的請求。
  • 音伴|駐村扶貧我不怕累,就怕脫貧戶再掉隊……
    這驚人成就的背後離不開這樣一個特殊群體——駐村幹部。今天的音伴,帶您走近廣東省肇慶市市場監管局伍明天,聆聽他的扶貧故事。01我來自廣東省肇慶市市場監管局,主要從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去年5月,作為肇慶市市場監管局第二批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我和同事正式駐村,接續對泗科、大和、岐嶺三個村子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我們的扶貧村位於肇慶市封開縣大洲鎮的北部,緊靠東安江,西北部與廣西蒼梧縣交界,地緣優勢較弱,農民收入來源以種植業、林業和外出務工為主。
  • 「我的扶貧故事」放不下的一樁心事丨黃平縣平溪鎮大寨村駐村幹部...
    我叫吳穠君,今年24歲,2018年11月參加工作,2019年3月到大寨村擔任駐村幹部,工作職責是協調鎮政黨委政府和村兩委脫貧攻堅工作,做好大寨村脫貧攻堅材料的收集上報。   「十一場殲滅戰」事關教育、健康、住房和就業扶貧等11個方面扶貧政策落地生根,我每天都要配合村支兩委收集11個網格片區的11項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的排查上報,並認真研究整改和補齊短板方案,力爭做到貧困人口應扶盡扶,不漏一戶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