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村民們的態度變好了丨鳳岡縣新建鎮官田村駐村...

2020-12-22 天眼新聞

我叫梁言琴,生在官田,長在官田。

2018年10月,懷著忐忑心情,我開始了駐村扶貧之路,幸運的是,駐村地點恰好是我生長的官田村,至少就地域上而言,我無比熟悉,幹起工作來想必會很順利。

然而,後來發生的事證明,我想簡單了。

走訪建檔立卡朱德華、朱德實戶

駐村以前,村裡的「爺爺」「奶奶」大都是笑眯眯的,叔伯們也溫和待人、遇事講道理。

但當我以村委會工作人員身份踏進他們家門時,「爺爺」「奶奶」們的態度卻變了,因為與他們相識的緣故,村民們將苦水翻倍與我傾訴,有說自家房子該修的,有說糧食直補款沒拿到的......

一時間,壓力瞬湧上來,然而我卻保持了個好心態,他們起碼會跟我反映,那就是沒把我當外人,一件件事情經過細節記錄下來後,我開始處理。

走訪村民

2019年5月,一場暴雨席捲官田村,又恰逢周末,來不及趕回村裡的我,只得拜託當地村民幫忙查看受災情況,還沒有將信息整理完成,便接到一通電話,「我家房子吹成那個樣子了,你好不好意思?」

聽到這話後,可能一般人想的會是:是天災導致你家房子受損,關我什麼事?但我並沒有這樣說,因為我是村幹部,縱使萬般委屈湧上心頭,我也悉心幫助村民解決問題。

家長裡短、雞毛蒜皮,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佔著誰家的地?三改三化誰不在家就沒有給他家施工?參與脫貧攻堅以來,我與官田村村幹部共同努力解決這些矛盾。

查看災情

這些年,經過多次「厚著臉皮」上門走訪,從教育、醫療、人居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建設講到感恩教育、自力更生,慢慢的我發現村民們態度變好了!

今年11月,那家瓦片被吹掉的伯伯接到我的電話會說:「姑娘,你哪個時候來貴陽打電話給我,到我家來耍哈!」

人口普查過程中,以前從不言語的村民也會和我主動「搭訕」:「你是不是馬上要結婚了?男朋友是哪裡人呀?我們要來喝杯酒哈!」村民們會關心我了。臉紅之餘,我發現扶貧工作好像也沒有那麼「委屈」。

公示涉農資金花名冊

駐村兩年來,我也從唯唯諾諾的性格變成了「厚臉皮」的小姑娘,更加樂觀開朗了,感謝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役。

 【人物小傳】

梁言琴,女,中共黨員,2018年10月,成為鳳岡縣新建鎮官田村駐村幹部,現被調往鎮紀委工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洋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為了群眾的路,我「攔」了領導的車|鳳岡縣新建鎮...
    我叫陳亞玲,現在是鳳岡縣新建鎮新建社區駐村第一書記。  我是2017年2月參加工作,同年7月,根據上級部門的安排,曾到新建鎮官田村參與駐村工作。   剛參加工作就要到村裡和群眾打交道,這對於當時只有26歲的我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難題,但是我告訴自己,我一定能行,從農村長大的我本就熟悉農村的一切,只要我把這裡的群眾當親人,一切就好辦了。
  • 「我的扶貧故事」「電」亮山鄉脫貧路丨鳳岡縣蜂巖鎮龍井社區駐村...
    我叫羅文武,是鳳岡縣蜂巖鎮龍井村駐村幹部。我是農民的兒子,能幫助村民們多做點脫貧致富的事兒,是我一生的榮幸。2017年初,農曆新春佳節剛過,我就被遵義鳳岡供電局黨委選派擔任蜂巖鎮龍井村駐村幹部,接過了前任駐村幹部肩上的重擔,開始了我的駐村幫扶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我為脫貧攻堅「跑斷腿」|萬山區下溪鄉官田村駐村...
    2016年3月,我成為了銅仁市萬山區下溪鄉官田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組組長。駐村以來,在區委、區政府和下溪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與官田村廣大幹群一道,緊緊圍繞農村工作大局,堅持從「雙薄弱」村整治入手,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成為脫貧攻堅主戰場的排頭兵。
  • 「我的扶貧故事」換個思路 也能致富丨鳳岡縣永和鎮雙山村駐村第一...
    我叫謝應明,是鳳岡縣永和鎮雙山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路上,我有很多記憶深刻的人和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村民張義勇,張義勇是雙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個身板瘦小、穿著簡樸的「小老頭」。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經歷讓我嘗到人生百味|鳳岡縣天橋鎮河閃渡村...
    我叫曹靜,是遵義市鳳岡縣天橋鎮河閃渡村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帶著領導的關心囑託,懷著新鮮好奇的心情和到基層學習的願望,我從遵義市委督查局來到了鳳岡縣天橋鎮河閃渡村,開始了駐村生涯。   天橋鎮是鳳岡縣最偏遠的鄉鎮,河閃渡村又是天橋鎮最偏遠的一個村,我到河閃渡村的時候,剛好是脫貧攻堅工作迎接國家第三方評估的最後攻堅階段,大批的駐村幹部吃住在村,每天走村入戶,對貧困戶的情況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 「我的扶貧故事」丨把「駐」村變「住」村|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新莊...
    我叫陳名航,是遵義市匯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毛石分局派駐松林鎮新莊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我從2015年2月開始駐村以來,今年已是第6年。  結合袁宗林一家的生活實際情況,我主動對接,為他家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2019年初,袁宗林一家搬到了匯川區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學堂堡社區。   如今,孩子就近上學,家人看病無憂,袁宗林也在社區的幫助下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
  • 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官田村,扶貧幹部胡友華的初心和堅守
    近日,位於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的官田村,村民們自發聯名寫了一封請願書,希望能夠挽留住像親人一樣的駐村扶貧幹部胡友華。67歲的黃小平是官田村的貧困戶因為今年是扶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他擔心區政府辦公室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胡友華明年可能調離官田村,於是和村民們萌生了聯名寫請願書的想法。
  • ...一段駐村路 一生駐村情丨鳳岡縣何壩鎮林光社區駐村幹部李華
    我叫李華,2017年9月12日,受鳳岡縣委編辦委派,我來到何壩鎮林光社區擔任駐村幹部,從此便開始了我的駐村生涯。李華(右)進入村民家中宣傳扶貧政策因為歐孝倫一家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條件,只要辦理好相關手續,他們一家人就有希望搬到縣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點,那裡有120平方米的住房,便捷的交通、教育資源也可以為歐孝倫家上學的子女提供保障。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鄉親們心坎上丨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
    我叫陳名航,2015年2月起,我到了深度貧困村松林鎮新莊村駐村,今年是我駐村的第6年。   初到村上,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如何做好這個第一書記,我的心裡有些不知所措。
  • 「我的扶貧故事」和村民親如一家人|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駐村隊員...
    我叫龍林,是貴定縣政協工作人員。2018年5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駐到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在兩年多的駐村幫扶工作中,所見所聞、種種經歷給予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也為我留下了人生難忘的一頁。
  • 「我的扶貧故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丨黔西南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駐...
    我是施鵬,在2017年有幸加入基層服務單位,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也是這一天正式接觸了扶貧工作,接下駐村這根接力棒,與全國上下一起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到今天,我可以很肯定、驕傲的回答他們:「我們做了很多很有意義的實事,有些人一輩子都趕不上的事被我們幾年就做了,成效顯著!」走在扶貧路上,回顧駐村參與扶貧工作的這幾年,是我感觸很深、感悟很多,也是自身進步和提升最為明顯的時候。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是種養殖業、進城務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把駐村的一點一滴都記在了筆記本中。駐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搶收稻穀一本、兩本、三本……三年多的時間,我的筆記本記了12本,從剛來的些許彷徨到現在的輕車熟路,甚至還能簡單地用苗語同村民打招呼,我現在就是妥妥的「兩洋人」。
  • 「我的扶貧故事」希望村民過得更好更幸福|興義市滄江鄉新寨村駐村...
    我今年48歲了,在2018年的秋天,也就是組織派我到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滄江鄉新寨村駐村扶貧的那一年8月,我的兒子才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界。46歲有了他,我算是「老來得子」。  只是他一生下來,我就已經到距興義70多公裡外的滄江鄉新寨村駐村扶貧來了。我來這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孩子還小,家中母親、嶽父、嶽母都七十多快八十的人了,我在山的這一邊,他們在山的那一邊。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精神永伴我前行丨獨山縣上司鎮打羊村駐村...
    6年前,「扶貧」只是我在新聞信息上看到的字眼,2015年9月在我踏進玉水鎮那一方熱土時,從此與「扶貧」結緣。2019年2月14日起,有幸到貴州黔南獨山縣上司鎮打羊村開展駐村工作。韋興祥(右)慰問困難群眾駐村後,我成為產業專班工作人員與打羊村點寨組包保網格員。
  • 官田村,通水了!
    官田村,通水了!  12月11日,對於家住湖邊鎮官田村李屋組農村保障房的村民陳經逵一家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 「我的扶貧故事」鄉鄰說跟著我乾沒有錯丨鳳岡縣天橋鎮龍鳳村退伍...
    我叫趙松,家住遵義市鳳岡縣天橋鎮龍鳳村新街組。我出生於1989年,2007年入伍,2012年退伍,曾在廣州軍區某部隊服役5年。經過部隊錘鍊的我,不怕苦不怕累,周圍鄰居都說我是一個鐵錚錚的漢子。退伍後我回到家鄉,正值鳳岡縣委、縣政府有發展養殖方面的惠農政策,我就積極投身到養殖業中去。我懂得「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那一年,我白天走訪那些養殖大戶,與他們交流,向他們學習養殖經驗,晚上回到家,學習科學養殖技術。
  • 「我的扶貧故事」只要用心就沒有脫不了的貧丨 德江縣穩坪鎮鮓魚村...
    2018年3月,我從銅仁市應急管理局煤礦監管科的一名採礦工程師,成為了德江縣穩坪鎮鮓魚村駐村幹部的一員。初到鮓魚村,看到的是很多留守在家的婦孺小孩,通村公路沒有硬化凹凸不平,沒有路燈,沒有連戶路,老舊危房散落在各個角落,環境衛生髒亂......沒有一點生機的村子,心瞬間涼了半截。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更「駐心」 我把這裡當成家丨平塘縣平舟鎮樂...
    我叫楊春雷,是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平塘公司職工,現是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平舟鎮樂康村駐村幹部。自駐村以來,總是行色匆匆,每次到單位辦公樓總是急著要走,大家都知道,我忙著回到樂康村,我記掛著那裡的一切。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我的扶貧故事」夫妻同駐村 扶貧並肩行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
    胡中友、羅穎夫妻在接受採訪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來到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上任後,我心無旁騖、撲下身子、以村為家,用實際行動讓村寨改變面貌。這也慢慢影響了我妻羅穎。由於自然條件影響,郭家寨村是全特區9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雖然只有6個村民組,可是多民族雜居,基礎薄弱,經濟社會發展十分緩慢。我駐村後忙於工作很少回家,和家人一個月也見不了幾次面,特別是妻子在2018年6月生二胎時,直到她被推進手術室後,我才氣喘籲籲地趕到醫院,內心非常愧疚。
  • 「我的扶貧故事」停不下來的「毛書記」 丨湄潭縣國家稅務局機關...
    2017年9月,全縣吹響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號角,掀起了脫貧攻堅大潮,我主動向湄潭縣局黨組請纓,帶領駐村小分隊進駐湄潭馬山鎮工農村。  工農村屬省級二類貧困村,山高坡陡,土地貧瘠,貧困戶食無所物、居無定所,原本信心滿滿的駐村小分隊面對眼前的景象,似乎少了來時的幹勁兒。  為了鼓舞士氣,我在駐村小分隊當中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並主動請纓出任支部副書記,帶領11名駐村隊員正式開始了脫貧攻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