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梁言琴,生在官田,長在官田。
2018年10月,懷著忐忑心情,我開始了駐村扶貧之路,幸運的是,駐村地點恰好是我生長的官田村,至少就地域上而言,我無比熟悉,幹起工作來想必會很順利。
然而,後來發生的事證明,我想簡單了。
走訪建檔立卡朱德華、朱德實戶
駐村以前,村裡的「爺爺」「奶奶」大都是笑眯眯的,叔伯們也溫和待人、遇事講道理。
但當我以村委會工作人員身份踏進他們家門時,「爺爺」「奶奶」們的態度卻變了,因為與他們相識的緣故,村民們將苦水翻倍與我傾訴,有說自家房子該修的,有說糧食直補款沒拿到的......
一時間,壓力瞬湧上來,然而我卻保持了個好心態,他們起碼會跟我反映,那就是沒把我當外人,一件件事情經過細節記錄下來後,我開始處理。
走訪村民
2019年5月,一場暴雨席捲官田村,又恰逢周末,來不及趕回村裡的我,只得拜託當地村民幫忙查看受災情況,還沒有將信息整理完成,便接到一通電話,「我家房子吹成那個樣子了,你好不好意思?」
聽到這話後,可能一般人想的會是:是天災導致你家房子受損,關我什麼事?但我並沒有這樣說,因為我是村幹部,縱使萬般委屈湧上心頭,我也悉心幫助村民解決問題。
家長裡短、雞毛蒜皮,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佔著誰家的地?三改三化誰不在家就沒有給他家施工?參與脫貧攻堅以來,我與官田村村幹部共同努力解決這些矛盾。
查看災情
這些年,經過多次「厚著臉皮」上門走訪,從教育、醫療、人居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建設講到感恩教育、自力更生,慢慢的我發現村民們態度變好了!
今年11月,那家瓦片被吹掉的伯伯接到我的電話會說:「姑娘,你哪個時候來貴陽打電話給我,到我家來耍哈!」
人口普查過程中,以前從不言語的村民也會和我主動「搭訕」:「你是不是馬上要結婚了?男朋友是哪裡人呀?我們要來喝杯酒哈!」村民們會關心我了。臉紅之餘,我發現扶貧工作好像也沒有那麼「委屈」。
公示涉農資金花名冊
駐村兩年來,我也從唯唯諾諾的性格變成了「厚臉皮」的小姑娘,更加樂觀開朗了,感謝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役。
【人物小傳】
梁言琴,女,中共黨員,2018年10月,成為鳳岡縣新建鎮官田村駐村幹部,現被調往鎮紀委工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洋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