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貼心人——岑鞏縣龍田鎮紀委副書記黃秀菊

2020-12-27 天眼新聞

我叫黃秀菊,岑鞏縣龍田鎮紀委副書記,興龍村網格員。

2019年4月,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懷著「懂農村、愛農村、愛農民」的理想信念主動申請到村級一線作戰隊鍛鍊自己,從此,便與扶貧工作結下了深緣。

「你就負責路溪村背後坡和廖家坡兩個組的網格,還有就是由於劉主席已調離我單位,所以他剩下的幫扶『長跑』路程還得由你繼續了,一共有5戶結對幫扶對象,他們是蘇介世、孫榮昌......」聽著該聯繫村領導的安排,我逐漸了解到自己的工作內容。  興龍村是路溪村和龍田村的合併村,背後坡組是在一個高坡上,山高路陡,該組共有19戶69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0戶38人。

「嬢嬢,你家這個房子得過危房改造沒有呀?是拆除重建還是修繕加固?」   初來乍到,我發現組上農戶「五淨一規範」還較差,群眾對環境衛生意識不高。於是我積極向有關部門申請保潔員公益性崗位1名、申報硬化入戶路和安裝路燈,同時針對環境衛生工作組織召開小組群眾會議,並邀請幫扶幹部一起到組上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工作,通過示範帶動和開展扶智扶志教育,該組的環境衛生得到了明顯改善。

群眾的事情無小事,自從擔任網格員以來,我了解建檔立卡戶的需求,關心學生有沒有得到教育資助、關心農業生產情況、關心背後坡組的自來水是不是牽到院壩頭來、積極為農戶家申請修補廚房的錢......

在我的大力宣傳動員下,老百姓發展了生豬、蜂蜜養殖、李子、蔬菜種植,日子一天天紅火起來。   儘管工作很辛苦,我想:「我既是在脫貧攻堅一線戰鬥,也是在給我未來的小寶寶做榜樣,要讓他在我的肚子裡感受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通訊員 曹勇

編輯 舒絲絲

編審 吳實君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寒冬裡的「溫暖」|岑鞏縣天馬鎮紀委書記尚先鎮
    我叫尚先鎮,2019年9月任岑鞏縣水尾鎮紀委副書記,2020年9月任岑鞏縣天馬鎮紀委書記。   為落實好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我三天兩頭往胡光賢家跑,吃在他家,住在他家做動員工作。他從開始的疑慮到最後充分的信任,現在搬家到安置點,轉眼已經一年多了。
  • 「我的扶貧故事」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丨岑鞏縣龍田鎮安坪村駐...
    我叫朱海,2018年6月,貴州思州潤峰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派我到黔東南州岑鞏縣龍田鎮安坪村開展扶貧工作,同年12月,我正式成為了安坪村火石土組的網格員。剛到火石土組時,我對寨子非常不熟悉,為了能摸清寨子上每一戶的實際家庭情況,每天我都走在田間地頭,與村民深入溝通,了解他們在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漸漸地,我跟寨子上的村民們熟悉了起來。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滿意度是我奮鬥的目標丨岑鞏縣馬坡村黨支部...
    我叫胡國祥,是黔東南州岑鞏縣舞水街道馬坡村村黨支部書記。   自2014年脫貧攻堅以來,我始終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拓寬扶貧思路,落實幫扶項目,解決貧困群眾實際困難,贏得群眾真情,成了群眾的主心骨。
  • 「我的扶貧故事」盡職盡責為群眾做實事丨岑鞏縣天馬鎮幹塘村黨...
    我叫鄭祖芝,1966年11月生,198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7月至今任黔東南州岑鞏縣天馬鎮幹塘村黨支部書記。經過農村工作多年的歷練,我深刻明白,作為黨支部書記,我就是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我必須要事事帶頭作表率。
  • ...扶貧故事」做好群眾身邊的解惑人、貼心人、帶頭人|羅甸縣龍坪...
    活用政策,做群眾產業發展道路上的「解惑人」作為林業人,我與雲盤村的緣分要從2014年說起,雲盤村作為二類貧困村,幫扶單位為林業局。2014年、2015年林業局通過前期的充分調研,分別在雲盤村實施了1500畝、736畝的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
  • 「我的扶貧故事」獨居老人的「好女兒」|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龍統村...
    「共產黨好、共產黨好,共產黨是人民的好領導,說得到、辦得到……」  連日來,儘管天氣驟然變冷,但是在黔東南州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龍統村石灰窯組村民宋紹品的家中,我們駐村幹部和他一起過生日、切蛋糕,一起高唱感恩歌,場面熱鬧而溫馨,驅散了冬日的嚴寒。
  • 「我的扶貧故事」做老百姓的貼心人丨大方縣理化鄉果木村駐村幹部...
    為了了解村裡的基本情況,不做「無頭蒼蠅」,一到村裡,我就先與村幹部們一起了解了村裡現存的具體問題,從民族宗教、貧困戶分布、產業布置等方面分析了全村工作的短板。理清思路後,我就開始走家串戶了解村民的基本情況。同事總說我是起得最早的。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戶順利脫貧致富是我最好的收穫|岑鞏縣扶貧辦...
    聽著岑鞏縣大有鎮大坪同心社區易搬戶周道祥講述如今的生活,我也高興不已。  我叫舒萬模,是岑鞏縣扶貧辦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1月,我開始幫扶大有鎮大有村、奔坡村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給幫扶戶龍政斌送去衣櫃、床及棉被等物質「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是否有讀書郎,」了解幫扶戶家庭基本情況後,我結合其識別條件、貧困原因、發展意願,宣傳產業、就業、教育、醫療、易地移民搬遷、民政兜底扶貧政策,對症施策,選擇發展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踏平坎坷成大道,振興鄉村又出發丨岑鞏縣客樓鎮...
    我叫吳運略,2019年2月到黔東南州岑鞏縣客樓鎮任職,2020年3月任客樓鎮黨委書記。  客樓鎮是全縣最偏遠鄉鎮之一,不少村自然條件惡劣,部分農民生活困難。要讓客樓鎮精彩打贏脫貧攻堅戰,責任重大,壓力巨大。
  • 「我的扶貧故事」張貴海:舍小家為大家,做群眾的貼心人
    脫貧攻堅工作政策性強,扶貧數據平臺業務工作量大,只有自身業務素質過硬,能夠獨擋一面,才能更好地指導和謀劃全鄉扶貧工作。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依託黨建陣地強化宣傳引導,「全省組織系統「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期間,召開大小會議20餘場次,現場培訓、院壩會5次,參會群眾600餘人次。
  • 「我的扶貧故事」跨越山河大海 託起明天的太陽丨岑鞏縣第一中學...
    山海之隔,千裡之外,從浙江省杭州市到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因為牽手扶貧,讓我與岑鞏這片土地緊緊相連,結下了深深的情誼。我叫徐紅星,2018年7月1日,受杭州市委組織部委派,前往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教育幫扶掛職,擔任岑鞏縣第一中學教研室副主任兼數學老師。幫扶不能走過場。從踏進校園那一刻起,我就秉承著高度負責任的主人翁精神,做好教育本職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2020-12-22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扶貧人物」桃源李華春:貧困戶的貼心人
    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桃源縣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真抓實幹,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傾力支持,湧現出一批心繫群眾、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為民奮鬥,守望相助、開拓進取的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縣脫貧攻堅行動指揮部開展了2019年桃源縣「最美扶貧人物」「最佳幫扶幹部」「脫貧示範戶」評選表彰活動,經過報名推薦、組織評審、公開公示、報批審定等環節,評選出10名「脫貧示範戶」、10名「最美扶貧人物」、10名「最佳幫扶幹部」。今天為您帶來「最美扶貧人物」李華春的脫貧幫扶故事。
  • ...做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貼心人」|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思源社區...
    在這裡,我利用自己的所學之長免費給小區老人、孩子修剪頭髮,安電線、接水管、裝柜子、修電器……幫助解決社區各種小問題,成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貼心人」。走在小區裡,每每聽到群眾對我的招呼,心裡就感到十分欣慰。而我也早已習慣了小區的生活,在這裡真正找到了家的歸屬感。 以前我家裡條件不好,父親有殘疾,母親早些年病故了,還有一個弟弟。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知心人」丨荔波縣力書村第一書記韋紅姬
    2018年3月,我很榮幸到黔南州荔波縣瑤山瑤族鄉力書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奔赴村寨開展群眾工作。自己能夠成為全縣下派脫貧攻堅隊眾多隊員中的其中一員,深感榮幸與驕傲。從此,我踏上扶貧之路,承擔更多的責任與擔當。
  • 「我的扶貧故事」凱府村變好變美了丨岑鞏縣凱本鎮凱府村副主任文...
    我叫文散忠,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凱本鎮凱府村的副主任。現在,村裡的群眾有了勤勞致富的觀念,錢袋子也鼓得大了;山村裡新建了一幢幢磚瓦房、小洋樓;村裡有了休閒娛樂場所,村民們悠閒地下象棋、跳廣場舞……凱府村真的變了,變好變美了。  而在之前,凱府村的一些自然寨、組產業結構單一,還存在著一些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貧困人口。
  • 扶貧甘露東邊來 滋潤高原幸福花 浙江建德攜手貴州岑鞏的扶貧協作...
    強化勞務協作,內生動力不斷激發   「轉眼間來工廠已經有半年多了,現在我和愛人每個月收入穩定在1.1萬元左右,每個月還有1000多元的公積金,我準備在這裡長期做下去,並把孩子接過來上學。」在建德市務工的肖剛說。   肖剛是岑鞏縣注溪鎮哨坪村人。
  • 「我的扶貧故事」秉承父親遺志 接力戰脫貧|岑鞏縣天馬鎮曉陽山村...
    在我和父親兩代村黨支部書記接力鏖戰後,一幅恬靜而美好的新農村畫卷,終在岑鞏縣天馬鎮曉陽山村徐徐展開。我叫楊尤章,現任黔東南州岑鞏縣天馬鎮曉陽山村黨支部書記。我父親叫楊樹培,是一名退役軍人,1962年擔任曉陽山村(大隊)黨支部書記。  「有女不嫁曉陽山,三年就有兩年幹」,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全村(大隊)有5個自然寨7個組(生產隊)170戶697人,由於年年乾旱,許多農戶都吃不上飯。
  • 「我的扶貧故事」實現村民的致富夢丨岑鞏縣天星鄉地城村村主任柳...
    我叫柳文楊,是土生土長的黔東南自治州岑鞏縣天星鄉地城村人。2018年在群眾的信任中,我當選了村裡的村主任。作為村幹部,不僅要帶領村民們脫貧,更要讓我們的村子越來越富裕,我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比以往更沉了。  「窮不興產業窮根難除,富不壯產業富不長久。」
  • 「我的扶貧故事」「攢勁」的女鎮長丨息烽縣石硐鎮黨委副書記...
    我叫張孟碧,是息烽縣石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2014年與石硐結緣,一來,就是6年,見證了石硐鎮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攢勁」的女強人,是我在石硐6年來大家眼中的我。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工作在村裡面,積累了一定的農村扶貧工作經驗。2014年11月,組織任命我為石硐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提名人選。這對我來說,變換的是工作地點,不變的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