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準備做一個成年人

2020-12-12 羅小居的小一居

★ 標星我,一起閃光 ★

我真的很不擅長寫作。

真的,雖然我在網際網路上寫了不字,但幾乎都是說明文。寫點小科普我確實還蠻擅長,但是,我完全不會寫故事,也不擅長表達觀點的議論文(其實主要是我「討好型人格」的一面不喜歡在公開場合說個人觀點,避免口舌。)

但是,作為一個自媒體人,我又特別知道下面兩個道理:

第一,「人類只會認同已經認同的觀點」。

詳見各種熱點事件之後自媒體的狂歡。傳播的最廣的,一定最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想法的。讀一篇文章不過幾分鐘,不可能改變任何人的看大。

我們只會轉發本來就認同的觀點,因為作者酣暢淋漓的、引經據典的,把自己說不利索的說了出來。因此,我們選擇轉發!

第二,「人類不一定願意傳播真理,但是一定會傳播情緒」。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你讀到一篇有用的文章,你會點「收藏」。當你讀到一篇引發了情緒的文章,你才會點「點讚」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知識這種東西,放在自己這裡並不會難受,但是情緒表達不出來,就會憋死。

最後說一句,其實網絡上的大部分文字,各種吃瓜事件的討論,罵戰本質都是一樣的。觀點是由「屁股」決定的,有什麼樣的利益,就會生出對應的觀點。而所謂的「交流觀點」也基本是不存在的,立場不同,怎麼可能真的「接受」,並且和自己原來的觀點並存在腦海中。

大家對社會事件的討論,根本上只是對自己生活經歷的傾訴,通常還夾雜著很多抱怨、憤怒。舉例說明就是寫《蝸居》的編劇六六,在吳秀波事件裡,佔位大奶,炮轟小三。

而最好的傳播體裁,就是故事。

人類天生就愛聽故事。

其實我也有努力的想要學會講故事,套路原理也都明白,但是寫不出來啊,寫不出來。

我認識不少做自媒體的,天生就吃這碗飯,寫的真的快。有個姑娘跟我說,「晚上喝點酒,能把這禮拜的都寫出來」。然後酒醒的第二天,她就化妝打扮出去玩。

真正的做一休六。

羨慕。

我讀她寫的東西,結構、用詞、舉例子,我只能「嘖。。。嘖嘖。。。」

哎,我寫不出來。

為什麼呢?為什麼人家用上這個詞組,我只能通篇大白話;為什麼人家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我連身邊人的例子都舉不出來。

一定是因為。。。。

對,沒錯,以為我讀書讀的太!少!了!(給自己一個圍笑)

我努力回想了一下,自己文盲一樣的前半生。

中國的四大名著,只有《西遊記》我把電視劇看全了,剩下三個電視劇我都沒看全。妄論什麼世界名著,我就記得我小時候在新華書店買過一本《小婦人》,那是一套「兒童世界名著全集」中的一本。可惜當年我不具慧眼,這算不上什麼像樣子的名著。

本來今天的推送,我有好幾個想聊的話題,已經在腦子裡轉悠了好幾圈,但都覺得,寫成一條微博還可以,實在寫不出一篇文章,就在我一邊拖延一邊想辦法的時候。聽了一篇吳軍的專欄,是他推薦給高中畢業生的書單。

吳軍說,這些書呢,應該在上大學之前讀完。

我就聽了一耳朵書單,emmmm

可以說一本也沒有看過,雖然書名都聽過,並且都是絕對的大眾讀物。

腦袋空空,就不怪自己既沒有什麼文採,也沒有什麼見識。

因此,我決定把這個書單分享出來,也作為今年自己的讀書書目。

下面是吳軍專欄的中的原文,我插入了部分批註。

《吳軍給中學生的書單》

一、文學類(18本)

1.金庸和瓊瑤的書各一本,隨便讀什麼,長篇的比短篇的好。

金庸和瓊瑤的書算不上經典,但是對於了解中國人的情感還是很有幫助的,關鍵是那些書情節都很吸引人,讀起來很省勁。很多人不喜歡閱讀是因為讀不下去。這些書雖然通俗易懂,但是文筆非常好,可以作為寫作的範文。

很多人覺得讀了這些通俗的小說不夠高雅,要知道,簡奧斯丁甚至莎士比亞的書在他們的年代都是通俗讀物。當通俗小說流傳下來了,幾百年後如果還有人讀,就是經典。(小居說,我覺得不用讀)

2. 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要了解中國,必須讀這本小薄冊子。

3. 《紅樓夢》,這個不多說了,我在之前第194 -197封信中詳細介紹過這本奇書。

(小居說:吳軍老師認為,時代雖然變遷,但是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人性是不變。紅樓說透了各種人性,特別是女孩子的心思。無論是戀愛、社交、工作溝通,都是非常好的讀物。《紅樓夢》也是傳統四大名著中唯一我看過的一本,應該是高中時候拿文曲星上課偷偷的看的,後來在大學又拿手機看了一遍。真的很好看,作為小說引人入勝。)

4. 雨果《悲慘世界》,它告訴我們什麼叫做人性,並且教會我們愛比恨更有力量。

5. 羅曼羅蘭《貝多芬傳》,很薄的一本書,告訴我們什麼是英雄,怎樣才能成為英雄。

6. 喬治·歐威爾《1984》,這是著名的左翼進步記者奧威爾在經歷了西班牙內戰後,反思人類的行為,寫下的政治寓言式小說。幾十年後,很多現象居然在他的書中已經講到了。它告訴人們什麼是自由。

7. 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進入大學後,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維特式的煩惱。(小居說:雖然這書我也沒看過,但是我知道情節。書中描寫的煩惱真的很「少年」,我並不準備讀這本。)

8. 賈平凹的小說,隨便看上一兩本,最近10年比較好的是《秦腔》和《古爐》。雖然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是我個人覺得賈平凹的小說寫得更好。賈平凹對社會觀察的視角非常獨特,寫作的切入點與眾不同,而他對人物內心的情緒的描寫非常細緻準確。總的來講,賈平凹的作品裡面沒有華麗的辭藻,甚至沒有什麼金句格言,但是他時不時地在文字之間流露出的「偶然」的感悟,不乏哲理,讓人回味。

9.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女生尤其應該讀讀,思考一下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小居說,我決定看電影。)

10. 司湯達《紅與黑》,法國大革命後的祁同偉的故事(祁同偉是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中的一位出身貧苦,但是後來為了往上爬和撈取私利而不擇手段的人)。它講述了一個逆襲的屌絲的陰謀與愛情的故事。思想性和文筆在眾多法國名著中也是翹楚。(小居說,在得到聽過說書版,說書版裡並不認為男主是一個不擇手段的人,而是一個很矛盾的。不過不論怎麼說,肯定是個渣男。我準備看電影。)

11. 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可以幫你了解一下優雅的貴族愛情。(小居說,同樣聽過說書版。這個小說其實很家長裡短,也確實就當年的家長裡短劇情。小說的意義在於開創了一種文學體裁。所以我同樣準備再看一下電影。以及有一部電影叫做《成為簡奧斯丁》,簡是因為相親對象悔婚而沒能出嫁,成了一個老姑娘,所以才寫出了這部小說。)

12.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完這篇名劇,可以真正理解什麼叫做「戲劇化」。另外也推薦《羅密歐與朱麗葉》,如果有時間的話。

13. 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這本建議你讀英文原文(並不長),可以練習一下英語。我一直是把富蘭克林當作我的精神導師看待的,以後我還會用三封信的篇幅介紹他對我的影響。這本小冊子,則是我最早了解這位美國國父的入口。我在前面第99封信《我為什麼倡導保守主義》中也簡要地介紹了富蘭克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過頭來讀一下那封信。

14. 木心《文學回憶錄》,這是陳丹青在大學聽木心講課時做的筆記,裡面透出木心對中外文學的深度思考。

15、16. 《古文觀止》和《唐詩三百首》,要了解中國文化和語言,要從這兩本書入手。至少將來找男女朋友也用得上。如果你是一個理工男,這兩本書還特別有用,因為總不能和女友談編程或者機械原理吧,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比學霸們的考試成績更能打動人。

如果想裝得老成點,幾句《春夜宴桃李園序》(李白作)裡的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說出來也會讓人感慨,當然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通過它們理解李白等人的心境。

17. 菲茨傑拉德《偉大的蓋茨比》,這本書文筆極其優美,如果能讀英文原文,推薦閱讀。但是故事性一般,因此如果讀中譯本,就算了。(小居說,同樣聽過得到app裡的說書版本,我是得到忠實用戶,很喜歡裡面每天聽本書欄目。做家務和準備洗臉睡覺就聽一段,半小時快速了解一本書。我覺得,如果中文版看不到優美的文筆,那就看電影吧,畫面很美啊。)

18. 錢鍾書《圍城》,這是錢鍾書先生的代表作,深入刻畫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百態和個性,全書詼諧幽默,可讀性很強,裡面的內容已經在今天人們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被引用,沒有讀過的話,在大學交流都成問題。

二、歷史類(4本)

1.傅高義《鄧小平時代》

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其實是一位美國人,雖然名字像是中國人。他是哈佛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要了解中國過去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可以從這本書著手。這本書並不是鄧小平傳,而是對中國驚險崎嶇的改革開放之路來龍去脈的描述,讀懂這段歷史,就能體會我們這些「仍然生活在鄧小平時代」的人的現在和未來。

2. 基辛格《論中國》

作為促成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基辛格博士,看待中國比我們自己看得還清楚。幾年前他在Google講,自己到中國多達60次之多,見到過從毛澤東開始的中國歷屆最高領導人。另外,如果有能力,最好讀一下英文原版書,因為裡面的內容多得多。

3. 房龍,任何房龍的書都值得讀,他是一個能把歷史寫出趣味的人,如果只讀一本,就讀《人類的故事》吧。

4. 茨威格《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我的《文明之光》一書就是受他的啟發,他通過寫歷史片段描寫了一群歷史上的偉人和改變世界的重大事件。另外書的譯者舒昌善先生有著和茨威格類似的境遇,因此他的翻譯很忠實於原意。

三、哲學類(3本)

1.培根《培根隨筆》,這其實是他的散文集,文筆極其優美,而且充滿哲理和智慧。培根也被美國國父傑斐遜認為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三個英國作家之一,另外兩個是洛克和牛頓。

2.羅素《西方哲學史》,這是一本能夠系統了解哲學的好書。

3.叔本華《人生智慧錄》,叔本華是在哲學上提出「意志」這個概念的哲學家,他的觀點比較悲觀,但是這本書卻寫得很好,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生活中很多困境的根源。

四、思維類(1本)

萬維鋼《萬萬沒想到》,可以幫你換一種思維方式——理工科的思維方式。對於文科生來講尤其需要。(小居說,很多年前我在公眾號搞六一節活動,交換禮物。有朋友送了我一本,至今在我家放著沒看。但是!萬維鋼我真的很喜歡他!我男神!非常喜歡他!我是他專欄前兩集的忠實聽眾。第三季講了好久好久相對論,搞得我聽不下去,掉頭去聽了吳軍。)

五、科學類(3本)

1. 霍金《時間簡史》,物理學大師最暢銷的科普讀物,介紹了我們宇宙的來龍去脈,可讀性很強。

2. 伽莫夫《從一到無窮大》,這是對我本人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科普讀物,我是通過它認識數學和物理學的,也是通過它理解科學的思維方式的。它的內容沒什麼新鮮的,大家在中學都學了,關鍵是沿著這位物理學大師的思路,學會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

3.溫伯格《給世界的答案》,諾貝爾獎獲得者寫的科學史,他從科學的誕生,寫到了中世紀和近代的發展,最後講到最近十幾年的前沿科技成就。這本書的好處是容易閱讀(但它並不是一本內容全面的科技史讀物),對於十幾歲的人來講,容易閱讀非常重要。第二點就是他將科學的思想貫穿到故事中了,因此通過這本書可以培養一些科學的素養。

六、經濟類(1本)

戈登《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這是一本介紹華爾街歷史和世界金融史最權威的和可讀性最強的書。

譯者祁斌是我清華的學弟,在美國留過學,英語很好,雖然是理工科出身,拿的也是物理學博士,但後來在高盛長期任職,對金融非常精通。回國後在證監會和中國投資責任有限公司擔任領導職務。這本書也成為了中國金融界領導的必讀書。為了方便國內讀者閱讀,他在每一章前面加了很長的背景知識介紹,這是一般翻譯書所沒有的。

上面這些書是推薦給中學生的,挑選的標準是我認為他們讀完之後在大學能夠進步比較快,而且我在挑選時,儘量不選太難懂的。

其實還有很多好書,甚至更好的書,它們或者不急於在上大學前讀完,或者需要一些背景知識,比如《史記》、《神曲》、《領袖們》、《漫步華爾街》等,因此都沒有列入。

人醜人美,都要多讀書

你也要閃閃發光呀!

國際註冊營養師

國家註冊健身營養師

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

MBA

微博 / B站 / 小紅書 / 知乎 :羅小居

- Best Wish -

相關焦點

  • 美食書單精選集:拿走這5份美食書單,做一個用知識武裝頭腦的吃貨
    第一份書單:吃喝小品,人生百味首先推薦的書單,來自於自稱懷舊文藝老青年的 @airliuxi 同學。這套書單最大的特點,一是輕鬆好讀,二是下飯開胃,從《深夜食堂》到《舊時光的味道》,越看越餓、越餓越看是常有的事,注意快到飯點、飢腸轆轆時,慎讀此帖中提到的圖書。
  • 認知英語課書單
    今天學員問我書單,說噹噹滿200送100,想買點書來看。所以,把我的《認知英語課》豆列分享給大家。
  • 我們犯了一個「顛倒」的錯誤:要求孩子乖,成年人做巨嬰
    父母從小就要求自己的孩子舉止得體,像個成年人一樣,做個體貼,自律和聽話的孩子。相反,成年人則變成了「巨嬰」,啃老一族,對生活缺乏熱情。實際上,這是教育的一種「疾病」,我們的父母犯了一個「逆向」錯誤。人的成長規律最初一個脆弱,無知的嬰兒到一個好奇而大膽愛探索的孩子,再到一個充滿熱情和青春跳動年輕人,再到一個成熟而不快樂的中年人,最後做回了返璞歸真的老人。
  • 為你推薦十六歲書單
    提到「十六歲」,你腦海中出現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呢?是天馬行空,精力充沛?還是孤僻愛哭,荷爾蒙湧動?十六歲,作為青年的開眼階段,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存在,鍛鍊智識的第一個重要階段,十六歲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容易盲目和迷失。之前有讀者給讀書君留言,覺得鳳凰讀書發的一些內容尺度過大,不適合未成年人。這個問題讓讀書君思考很久。面對國內文藝作品分級制度空白的現狀,鳳凰讀書作為文化讀書領域的媒體,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 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老師,做這行的應該知道生氣頻率有多高吧!我說,成年人,最重要的修行就是能安撫自己的情緒,能安撫對方的情緒。有期法制節目,警察叔叔的一句話,我仍記得:很多因為衝動而犯錯的人並不一定是窮兇極惡的大壞人,但就因為一時沒忍住,既傷害了別人,也損失了自己。
  • 英語啟蒙,從廖彩杏書單開始
    個人微信:Wang_Xun17,敲門暗號:英語啟蒙凡是開始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的媽媽,一定會聽過各種各樣的書單,其中提及率最高的莫過於廖彩杏。在我是如何開始給寶寶做英語啟蒙的?以我自己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以及跟很多媽媽們這麼長一段時間的分享經驗來看,廖彩杏書單確實是眾多寶寶英語啟蒙的入門寶典,很少有寶寶拒絕這麼好聽好看又好玩的兒歌繪本。
  • 替媽媽給孩子準備的「寶藏」書單都在這裡,還不抓緊收藏
    這一期推送中,我們為你整理了2020年暑假不容錯過的「寶藏書單」,跟著這些書單一起囤書、讀書,一定沒錯!書單裡的大部分圖書都是獨家新書,覆蓋了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孩子,可謂一應俱全。不僅如此,還有花樣繁多、乾貨滿滿的名師領讀、直播分享活動,讓孩子和好書的距離更近一點。
  • 閱讀,從一份大學書單開始
    「我們做過一個南京大學閱讀生態調查問卷,發現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越來越趨向於『快』『泛』『短』『淺』『碎』。瀏覽式閱讀大行其道,而沉浸式閱讀日趨衰微。」談起大學生的閱讀狀況,南京大學校長陳駿擔憂地說,這也是《南大書目》推出的緣由。
  • 從這些方面入手,你也可以給孩子定製專屬書單
    能不能給出一個具體的書單。大家似乎都盼望著能拿到一個亙古不變的書單,只需要按照單子付錢就可以給孩子買到合適的圖書了。可是,世上哪有這麼簡單的為父為母之道啊。說實話,好看的書很多,適合孩子的書也很多。但是如何給孩子選書並不僅僅是一個書單所能解決的。
  • 獨家整理8所國際/雙語學校暑假書單,承包K-12孩子的假期閱讀計劃!
    別急,「閱讀第一」編輯部獨家整理了8所知名國際/雙語學校暑期書單,從幼兒園到高中,從英文經典到中文好書,一篇文章即可承包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暑期閱讀!本文篇幅所限,每所學校只列出了5本左右的書目。欲收藏8所學校完整版書單,請將頁面拉至文末查看獲取方式。
  • 別急,收藏好這份教育部推薦書單,做好時間管理
    收藏好這份書單,做好時間管理這三事,孩子就不一樣圖書館臨窗有一行單人書桌,我們可以佔據一個桌子。架子上的書,我可以自己去取。讀不完的書可以留在桌上。在那裡讀書的學生寥寥無幾,環境非常清靜。我為自己定下課程表,一本一本書從頭到尾細讀。能這樣讀書,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 身為一個成年人,兒童節和你有啥關係?
    身為一個成年人,兒童節和你有啥關係?蔥蔥是另一種存哦,每天圍繞日程表安排工作,但下班後(媒體人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下班」時間)脫離職場「漩渦」,她還要投入下一個人生「戰場」——享受和自家小朋友相處的快樂時光,默默的,2019年她又添了個小朋友,「給自己挖了兩個大坑。」如果要給準備為人母為人父的年輕人一句建議,她說「不要強迫自己做完美的父母。」
  • 我們都犯了一個「顛倒」的錯誤:要求孩子乖,成年人做巨嬰
    我們都犯了一個「顛倒」的錯誤:要求孩子乖,成年人做巨嬰原創 小魚奶爸日記 文|小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如今孩子們的人生,仿佛都被倒置了。從小要求孩子乖巧,像一個大人一般懂得體貼、自律和服從;而長大後的成年人,反而做了「巨嬰」,啃老、缺乏熱情。實際上,這是教育的一種「疾病」,而我們這些家長,都犯了一個「顛倒」的錯誤。
  • 家長視界|廖彩杏書單你備齊了嗎?
    廖彩杏書單就是她在給兩個孩子選書的過程,甑選出的100本經典繪本。而廖彩杏書單在網上也被稱為國內最有名、流傳最廣的三大英語啟蒙書單之一。不必先學音標不必先學文法不必中文翻譯沒有抽問考試2、三步驟:①準備雙語或英語繪本圖書
  • 母親節書單 | 愛的禮物,你準備好了嗎?
    圖片來源:PEXELS 我的時光,你的白髮,也許母愛是天生的,但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媽媽。看看下面的書單,在這個母親節,為媽媽準備一份禮物,回家陪她過節。祝福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 蘇青、呂碧城、阮玲玉、陸小曼、林徽因、張愛 玲、蕭紅、香奈兒、奧黛麗·赫本、海倫·凱勒、南 丁格爾、瑪麗蓮·夢露……一個個在膠片
  • 遇事淡定從容,不慌不忙,才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樣子
    遇事淡定從容,不慌不忙,才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樣子。但,你不知道,這中間得經歷多少的曲折離奇。2019年年底因為職場潛規則,被迫離職之後,到今天2020年9月23日,我已經失業大半年了。說是失業,其實也算是間接地成為了自由職業。
  • 瑞得2-6歲書單|孩子必讀書單推薦
    2-6歲書單|孩子必讀書單推薦閱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讓孩子愛上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普希金說:讀書是最好的學習。在這裡,瑞得少兒圖書館為您挑選2-6歲親子閱讀的書單;教您如何閱讀;不求多求全,只是想為父母提供一份切實可行的小書單。
  • 成年人的崩潰,就在這個瞬間開始的
    還沒開口繼續問,店長說,你是XXX小學,就是那個位置;你是XXX小學,就是這個位置……虧了店長指示按圖索驥走進去,結果就發現現場有很多挑選文具的家長,其中有一個爸爸打著電話各種確認:你說的是XX牌文具還是XXX牌啊,是三個尺子還是四個呀?……等我終於選完回家,開始給孩子貼書本的姓名貼。亮點來了!
  • 六月推薦書單丨那些寫給「大孩子」的書,迷茫的成年人必讀
    成年人是過了期的小朋友,只有在兒童節這一天,才能肆意假裝自己還是個孩子。「你長大之後,想做什麼?」「小孩」我們很容易就活成了大人,年歲漸長就可以,但很難再當回小孩子。成年人之所以想要當回孩子,是長大有太多憂愁煩惱、無奈和艱難,想要找個地方做回小孩子,只是想治癒自己而已。年歲不可再回頭,再也回不到孩提時代,不妨讀一讀那些寫給「大孩子」的書,讓它們盡情地治癒你。01.
  • 不容錯過的「幼小銜接」書單
    恬恬馬上六歲了,明年就要上小學了,所以從這個學期開始,我一直在做「幼小銜接」的功課,非常貪心的希望既能給孩子保留美好的幼兒園生活,又能兼顧不得不面對的幼小銜接。因此,在幼小銜接各方面,我也是選了又選,做了很多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