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一小區業主將業委會告上法庭 誰來監督業委會?

2020-09-24 央廣網

央廣網成都9月23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任夢巖)按照《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小區業主們可以通過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共同行使管理權。業主委員會成立之後,誰又來監督他們?最近,成都一小區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部分業主認為,業委會成立的流程不合規、財政支出不透明,將業委會告上了法庭。

成都錦都小區四期,地處寬窄巷子地鐵站旁,地理位置優越。2016年、2019年,小區分別成立了第一屆和第二屆業主委員會,但是業委會的成立並沒有給小區居民的生活帶來便利,反而成了小區裡300多戶居民的煩心事。

業主張先生告訴記者,從2016年業委會成立以來,爭議就沒停止過。首先,業委會選舉流程不透明,計票過程不公開。他說:「我們的小區一共318戶,當時我們就動員了一部分業主,請他們參加籌備組換屆,還有業委會的選舉,大家報了名之後,當時的第一屆業委會,他們拒絕了我們業主的報名,他們在統計投票的時候被我們業主碰見了,當時他們反鎖了門,業主要求把門打開,要監督,他們當時對此完全不搭理。」

錦都小區一期、三期的電梯合同(部分)

其次,業委會帳目支出疑點重重,同樣型號的電梯維修,錦都小區一期、三期維修的價格只有他們四期的一半,錢是怎麼花的?業委會沒人解釋。張先生告訴記者:「本來修電梯是個好事,對吧?但是他們又把電梯的維修費用直接翻了差不多一倍。我們當時就查到,部分零件,比如中間一個零件1700塊,他們變成了3500塊,這麼來修。」

錦都小區一期、三期的電梯合同(部分)

去年修電梯,「華升富士達」給的報價單,同一個零件,型號完全相同,同一家公司,價格相差一倍

《四川省物業管理條例》規定,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接受街道辦的組織、指導,由業主大會選舉產生,任期3年或者5年。張先生說,只要徵集20%業主籤名,就可以召開業主大會,討論對業委會的選舉、罷免、監督等工作。但是,他徵集了籤名後,業主大會還是開不起來。

「因為我們曾經做過一個籤名,有20%的業主籤名,對於小區的一些事務要求召開業主大會,然後提了一些議題。但是這20%的業主籤名,我們交給業委會,業委會不受理,不搭理我們;我們交到街道辦,他們找藉口說,我們這20%的業主籤名不是真的,要去核實,把這個事情給拖下來了,然後就一直沒有召開。」張先生說。

張先生最終將本屆業委會告上了法庭,要求解散業委會並對其收支進行審計,成都市青羊區法院已經開庭審理此案,尚未作出判決。

康強是錦都四期第二屆業委會委員,他告訴記者,業委會的確存在一定問題。成立之初,他們也制定了很多公約,如定期公示財務支出、業委會從事經營活動必須獲得業主同意等,但並非所有人都參照執行,對於不執行公約的委員,他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所有業主投票同意三個公約作為行動操守的準則,但是定了這些規矩,很多人都不遵守。所以大家互相就吵吵嚷嚷的,我也挺無奈。公約裡面是6個條款,6次沒人遵守,應該怎麼樣?或者10次、20次,我們就該怎麼樣?因為沒有定這個界限,街道辦也挺無奈,搞了公約卻沒有界限,這個執行,該怎麼辦呢?」康強說。

業主大會成立了業委會本是好事,但誰來監督業委會?社區物業專家陳鳳山告訴記者,按照物權法規定,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成立業委會的同時,業主大會可以同時設立監督機構。「我們國家的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制度裡邊沒有設定法定的監督機構。所以有這種監督意識的小區,往往會在議事規則和選舉過程當中選舉出一個監事會,設定監事會的相應權利,對業主委員會有日常監督的職責。當業主委員會違法違規不當交易的時候,監事會可以採取一定的措施,對其進行阻止、告誡、調查,甚至召集業主大會對其進行罷免。不管是業主還是街道辦,實際上都有辦法來制止業主委員會的不當行為。」陳鳳山說。

面對錦都四期業主們遇到的問題,陳鳳山也承認,街道辦的作用有點「尷尬」,法律規定的是進行「指導」,街道辦對於業委會內部的糾紛或者業主與業委會之間的矛盾,能干預到什麼程度,很難拿捏。

陳鳳山說:「街道辦在處理相關的事務當中,有時候很難去判斷自己是以一個指導的意見,還是以一個命令的方式責令業委會怎麼樣。所以街道辦在實際解決一些事情的時候會很猶豫。行政的邊界和自治的邊界到底在什麼地方?其實就單純街道辦事處這個層面而言,你讓他自己來掌握火候,有點難。因為他一旦掌握不好邊界或者火候,很有可能被業委會告。」

陳鳳山告訴記者,他曾經對多個業委會的成立進行過幫助,業委會能夠順利運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公開、透明,尊重業主意見。他說:「當業主委員會進行採購時,要儘可能公開招標,要把所有流程、施工項目的方案等公告出去,讓業主提前執行。這樣一來,在每一步,當有業主有一定意見的時候,你可以進行解釋、溝通,依法依規做事並且充分尊重業主的民意。如果失去了這樣一些原則,很容易做錯事。」

相關焦點

  • 為換物業的事,成都一小區5位業主把業委會和業主大會告了……
    「業委會陳主任,即將代表全體業主和業委會,站上被告席。9月24日開庭,籲請全體業主到場聲援。」這樣一條由小區業委會微信號發布的消息,在成都英郡一期小區內不脛而走,而小區部分業主與業委會的矛盾也開始擺上公堂,扒開來說。
  • 紹興一小區業主將業委會告上了法庭
    柯橋區柯巖街道馥園小區從去年開始就啟動了票選新物業公司的流程,但是這事前前後後折騰了快一年,非但沒選出讓廣大業主都稱心如意的物業公司,反而讓小區的業主委員會惹上了官司,這是怎麼回事呢?記者在小區裡採訪發現,針對業委會召集重新投票選聘物業公司一事,業主們分成了觀點鮮明對立的兩派,有業主認為上回選聘物業公司是因為投票受到幹擾才不了了之,現在再次公開選聘物業公司合情合理
  • 誰的業委會|業委會|小區|業主大會|業主_網易財經
    上海市松江區松雲水苑業主張三元這幾天正琢磨著要在小區裡掛上兩條橫幅:一是質問35萬大門門禁壞了是誰之過;二是公示維修基金明細,召開業主大會。松雲水苑是一個2005年竣工的大型住宅小區,擁有1781戶居民。由於最初的購房者中投資客佔比甚高,小區一度面臨群租聚集、衛生及治安問題突出的局面。
  • 小區換物業,被踢出群的業主把業委會告上法庭
    不滿物業服務,業主要求換物業。業主大會計票時,將不參與表決的業主視為棄權,且將收到表決票不反饋意見的視為「少數服從多數」。稀裡糊塗換了物業,得知真相的8名業主一氣之下將業委會告上法庭。16日,武漢市洪山區法院已做出撤銷業主大會作出的選聘新物業的決定。
  • 這個小區業委會選舉為啥這麼難?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來看成都電視臺神鳥知訊記者的調查。因此,小區業主從一開始就將選票作假的問題向轄區街道辦事處和社區進行了反映,希望作假的行為能得到及時的糾正,依法依規選出新一屆的業委會。無奈之下,小區第二屆業委會原主任馬某於2019年12月將第三屆業委會主任吳某告上了法庭,因為選票作假請求法院撤銷七名第三屆業委會委員。
  • 業委會代表業主告物業 被法院一審被駁回
      李滄區一小區業主與物業公司發生糾紛,小區業委會出庭與物業公司對簿公堂,要求物業公司退出。2009年10月,李滄法院受理了這起案件。據悉,小區業委會能代表業主提起訴訟 ,得益於2009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有關司法解釋。這是全省乃至全國首起小區業委會代表業主起訴物業企業的案件(本報曾報導)。
  • 拒絕交小區維修資金 業委會起訴業主獲支持
    百色新聞網靖西9月16日訊(通訊員 羅將)業主把小區籌集維修資金當成自願捐款,拒絕繳納維修資金,最終被業委會告上法庭。2018年初,該小區物業公司撤離,小區陷入無人管理狀態,公共照明、河堤護欄損壞,小區一到晚上便陷入黑暗之中,業主意見很大。2018年11月22日,13名業主發出倡議書,倡議小區每戶繳納1000元的小區公共維修資金,指定管理人,用於修繕公共照明、河堤護欄,得到了廣大業主的響應。
  • 北京朗琴園小區遭貼大字報 業委會主任告業主
    北京朗琴園小區遭貼大字報 業委會主任告業主 新京報
  • 在小區,誰有立法權?業委會主任,還是某位業主?
    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440、在小區,誰有立法權?業委會主任,還是某位業主?「周末業主會議」是按「成本最低」原則制定出來的,就是說:周日上午在小區的業主順便參加就行了,不必為這件事特意趕到小區[不浪費業主的時間、錢、精力;自己來不了,家人來也行(孩子來也行)] 8月2日上午07:40,15-2-301龍龍說:「1-307你有時間嗎?
  • 長沙一小區業主代表拿上萬補貼,業委會被訴
    瀟湘晨報長沙訊 「看得觸目驚心,這是我們業主的錢,不是他們個人的錢。」近日,長沙永宏佳園小區業委會的一份帳單引發業主激烈討論,上面顯示籌備業委會時業主代表一次性拿務工務餐補貼有1萬多元,還有通信費辛苦費等費用。同時另一份帳單顯示,業委會欠物業公司10萬餘元。「小區每年公共收入40萬元,這些錢哪裡去了,怎麼還會欠錢?」
  • 業委會不公布信息,小區業主狀告業委會,法院支持!
    黃先生是河北區一小區業主,他認為自己依法享有對小區相關管理及收益等情況和資料的知情權。黃先生提交給法院的訴訟請求中包括要求小區業委會向全部業主公布並出示業委會自成立以來小區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及所有會議記錄;《物業服務合同》及附件,共有部分的使用和收益的帳目情況,包括車位費收入、廣告收入等;小區規劃車位的處分情況以及業委會的工作經費帳目。同時,黃先生還表示,希望可以將這些文件進行複印,複印費用由他承擔。
  • 一小區業委會起訴開發商,奪回會所、幼兒園及38萬
    業主委員會,就要為小區的廣大業主利益著想,他們首要的目標就是維護廣大業主的利益。小區交付後,內部配套設施的所有權等敏感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到底誰才是帝都花園小區內部幼兒園、會所的真正的「主人」,是開發商還是廣大業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配套設施應該歸業主委員會所有,起初,業主委員會負責人多次向開發商進行交涉。
  • 哈西悅城小區衝突全面升級!集體罷免業委會究竟誰是誰非?
    哈西悅城是哈西小區中少數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之一,但是自成立以來一直是非不斷,這其中的艱辛我想只有業主自己知道,近期一則關於業委會疑貪汙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開來。2018年新成立的業主委員會一紙訴狀把當時的中騰物業告上法庭,經過判決改為現在的景陽物業。而經過實地採訪得知,大部分居民表示之前並不知道自己的小區還有一個業主委員會,而且為何由中騰物業改為景陽物業大家也說不清楚。
  • 業委會動用公共收益未公示被訴 法院一審認定業主享有知情權
    中國消費者報重慶訊(記者劉文新)重慶市沙坪垻區陽光水城業主委員會動用公共收益資金購買商品,未按規定公布相關事項,被業主以侵犯知情權為由告上法庭。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業主享有知情權,一審判決陽光水城業委會公布動用公共收益資金購買商品的轉帳記錄。
  • 物業管理委員會來了!小區沒業委會,業主也能做主
    現實中,很多小區都會成立業主委員會,可以起到幫助業主管理小區的作用。那麼如果小區未成立業委會,業主與物管糾紛多發,遭遇維權案例,到底誰能來「做主」呢?這時候應該考慮成立物業委員會。如果我們所居住的小區不具備成立業主大會的條件,或者是業主大會沒有成立,那麼小區可以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委員會一般是由產權人和使用人代表組成的,指的是房屋管理自製組織。主要是協助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做好社區衛生、綠化工作;對物業管理企業進行監督,協調好物業管理企業和社區居民的關係等等。很多小區的物業委員會和業主委員會都是一體的。
  • 業委會可成被告 官司輸了業主擔責
    同時,為防止個別業委會可能存在的道德風險並損害廣大業主權益,《意見》第八條同時規定業委會無論是當原告還是被告,如果在訴訟中它作為業主的代表機構,理應聽取全體業主的意見,都必須經過業主大會的明確授權。  釋疑  業委會輸了官司誰承擔?  全體業主!
  • 因籌劃業委會雙方起衝突 廣州一物業稱業主為「碰瓷英雄」被告上法庭
    新快報訊 記者何生廷 通訊員雲法宣報導 50多歲的劉叔是廣州市白雲區某小區的業主,也是小區業委會籌備組候選人之一,卻因名譽權糾紛和小區物業鬧上法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0月28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通報了一則案件,廣州一小區業主被物業管理公司稱為「碰瓷英雄」,遂提起訴訟要求賠禮道歉,並賠償2萬元。
  • 物業繞開業委會,與「雙過半」業主籤訂物業合同,是否有效?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到期後,業主委員會徵得超半數業主籤字同意後,將物管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退出,審理時卻出現戲劇性一幕,物管公司拿出新的物業服務合同,同樣稱超半數業主已同意該公司繼續服務小區。一審法院認定物管公司自行與業主籤署的物業服務合同無效,判決該公司退出小區。
  • 紹興一小區業委會拿21萬給業主發紅包
    「感謝小區,感謝業委會,拿個分紅,中午加餐。」「錢不在多少,關鍵這是業主應有的權利!」「業委會年年帳目都公開,這事兒挺好!」11月15日中午,柯橋街道笛揚社區大明頤澤苑業主們的朋友圈份外火爆,原來,小區業委會拿出21萬元給業主發了一波「分利紅包」。這小區為啥這麼「壕」?其實,這21萬元錢是2017年以來,該小區在除去小區維護和應急項目後,公共收益結餘本就屬於小區廣大業主共有。
  • 海口一小區業委會「炒掉」物業實行自治
    連日來,一個好消息在海口維多利亞小區業主間傳遞,困擾在小區業主心頭近半年的一件鬧心事終於解決了。在瓊山區法院的調解下,海口維多利亞花園小區業主委員會與原物業公司達成協議,老物業順利跟業委會移交物業管理材料。小區自治管理的道路越走越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