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答案戳→

2020-10-10 智博威家庭教育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的人生幸福、快樂、充盈,可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養著養著就事與願違,長著長著就迷失了方向。養育孩子不能以自己有限的人生經驗做盲目選擇,莫言說「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父母需要認真傾聽、體會孩子心底的渴望。要知道,孩子的幸福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中國未成年人網用11張圖告訴你~

孩子3歲前,在安全感的給予方面,媽媽比爸爸重要。孩子4-5歲的時候,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特別需要得到肯定、讚美和認同。特別是來自父親的愛與陪伴,比母親來的更易滿足。

快樂是可以傳染的,焦慮、壞脾氣、怨氣也同樣會傳染給孩子!

樂觀的孩子不是沒有經歷過苦難,而是經歷苦難依舊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父母有意識地傳遞樂觀的情緒,讓看到她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和暖心的笑意,而她自己活得也瀟灑快樂。

盲目誇獎出來的孩子,表面上自信,骨子裡是自卑的,經不起挫折和打擊,會很在意別人的目光,很渴望別人的贊同。而注重過程的孩子,做事時能全力以赴,失敗時能坦然接受,因為他知道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不留遺憾,還能有再次迎接挑戰的勇氣!

不是所有的教育方法都能生搬硬套在自己孩子身上。媽媽們要先育己,然後轉化成適合自家孩子的引導方法,方才是真正有效的育兒。

有時候我們那些自以為是的犧牲,孩子或許並不需要;有時候我們杞人憂天的擔憂,對孩子來說也許是負擔。

這個世界上,令孩子最害怕事情莫過於:兩個自己最愛的人冷眼相對,肆意辱罵對方。

不要給予孩子過多的控制,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心理學研究亦表明:分享能給人帶來無盡的快樂。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真正屬於孩子的那些時間,才是激發他的想像力、創造力的最佳時期。

運動不僅能增強人的體質,還能強大一個人的內心,一個快樂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容易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孩子成為更幸福的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34;那如何讓孩子成為更幸福的人呢?不同的人或許有不同的答案,而我的答案則寫在文末。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必定要先一個有方有圓之人。「方」,是堅持是規則。」圓「,是人情是變通。&34;用來堅守底線(保護自己),&34;則用來釋放善意(兼顧他人)。
  • 《小狗錢錢》: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真正富有和幸福的人
    作者博多·舍費爾,著名投資家、企業家,他用一個溫暖的童話故事,講述一個孩子如何在一隻擁有理財智慧的小狗的幫助下,一步步培養出真正的財商,通過實踐憑開始掙錢理財。因為這本書,我也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掙錢和花錢的能力,讓孩子明白,金錢是工具,能夠幫助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從高中開始,我都是按年給孩子生活費,讓她能夠更好安排自己的花費,用積蓄做些理財投資。
  • 大人學會傾聽,讓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有一個孩子,才上小學一年級,就被學校退學了。只因為她在學校裡話太多了。沒辦法,她的媽媽又給她找了一所學校。到新學校的第一天,她就喜歡上了那裡,因為新校長足足聽她講了四個小時的話。後來,她成為了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 如何培養一個幸福的孩子?
    > 人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和個人自身素質、社會環境都有一定關係,但早期教育具有奠基作用,對於個人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能產生很大影響。一個人如果沒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就不會有幸福的人生。 一些科學家和教育家對人類的幸福感進行了研究,發現未來社會成功和幸福的人,最有可能是那些童年生活就很幸福的人,早期的教育決定了一個人後半生的幸福生活指數。
  • 如何教會孩子幸福?
    街邊一個姑娘,接過男朋友送的一支花,藍色天空上便笑開了一個月牙形的口子;餐廳的另一位姑娘,面對男朋友精心準備的生日驚喜,心裡卻想隔壁那些桌轉頭圍觀的人裡有沒有人在暗笑自己。 最後她們二人相遇,一個驚詫於對方莫名的開心,一個驚訝於對方滿臉的平淡。
  • 什麼是孩子真正的幸福?《幸福的種子》裡告訴你的答案
    文/魚小跳如果,你是職場媽媽,是不是有時候也渴望全身心陪伴在孩子左右,整天和孩子膩在一起,體會為人母的真正快樂?但是,為了工作,這個願望頂多算奢望。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這個奢望變成現實!是的,假期一再延長,很多父母被成為全天候陪伴孩子的父母,圓了夢想。
  • 如何成為一個有創意的人?
    如何成為一個有創意的人.jpg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家保羅·哈裡斯也做過類似的研究,一個孩子在2~5歲之間會問出4萬個問題。但是,當孩子到了4歲或5歲以後,提問數量開始明顯變少。提問並不能保證解決問題,但是能夠引導我們發現答案。正是因此,在創新時,提問比答案更重要。5、總結天賦是少數人的,套路是所有人的。
  • 如何成為一個有情趣的人?
    生活中,你會喜歡和無趣的人在一起,還是和有趣的人在一起?這個答案顯然是顯而易見的,沒有人會喜歡和無趣的人在一起。在歐美,大家對一個人高級的評價往往也是:這是一個有趣的人。因為有趣的人往往會擺脫世故和超脫世俗。由此可見,有趣是一種比較罕見的魅力。
  • 六月終於開學,希望家長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成為一個學習型家長,活出一個不斷超越自己的家長,孩子自然會成為你的頭號粉絲。在孩子小時候,在你創造的環境中浸泡徹底,將來才不會在外界微微不同聲音影響下就動搖了初心。如何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創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和諧幸福的人,凡事多考慮自身原因,而不是手指向外指,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接受當下的狀態,同時不忘也不放棄追逐更好的機會,這本身就是一個積極樂觀的榜樣力量。
  • 佐賀的超級阿嬤:要讓孩子幸福、開心、善良,成為一個好人
    他說到這樣一個事情:樊登讀書會的會員常追著問他小時候讀的是哪所小學?高中讀的是文科還是理科?大學讀的是什麼專業?樊登老師很好奇對方對自己的成長軌跡如此感興趣,沒想到,對方回答讓他嚇了一跳,那個會員打算讓孩子走和樊登老師一樣的求學路,爭取成為樊登老師一樣的人。
  • 互動問答式地鐵創意,看幸福西餅如何刷爆社交網絡?
    5月14日,廣州、深圳地鐵同時上線「幸福西餅答題列車」。此次線下創意互動,一度成為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等社交網絡熱點,成為備受廣深兩城乃至全國參與的兒童節互動話題事件。據悉,幸福西餅本次創意以聯袂合作的《   5月14日,廣州、深圳地鐵同時上線「幸福西餅答題列車」。此次線下創意互動,一度成為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等社交網絡熱點,成為備受廣深兩城乃至全國參與的兒童節互動話題事件。
  • 《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塑造開放式大腦,孩子的幸福魔法
    比如鍾美美這孩子因表演天賦走紅網絡,最近人家又上了雜誌封面。引發網友熱烈討論:這是怎麼培養出來的神仙孩子?擁有什麼特質的孩子會自覺又主動?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才會自覺又主動?主動又自覺的孩子有多厲害?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將在《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一書中找到。
  •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尊、自愛、自強的人?|父母的心願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尊、自愛、自強的人?在分享該內容之前,我先和大家分享一個「自我」概念。比如:在容貌上有自信的這樣一個女孩,同時她又懂得在這個醜的女孩面前還要收斂自己,維護她人的自尊,這就是自我控制。「自我」概念具有動力的作用,它可以讓一個人作繭自縛,當然它還可以讓一個人破繭成蝶。
  • 讓孩子成為一個「燦爛」的人,然後再教他如何做一個成功的人
    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燦爛的人」,我的定義就是愛笑的、向上的、明理知性的人,成為一個「燦爛的人」一定成長在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但良好的教育環境,卻不一定能造就一個燦爛的人,究其原因無外乎我們把對孩子的教育看成什麼,是才藝?是知識?是成績?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普通人
    當孩子還未出生的時候,很多父母就已經滿懷希望,夢想著把孩子培養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 可愛、聽話、學習成績好、將來考上一個名牌大學....... 然而當孩子慢慢長大,你也開始一天天老去的時候,那些當初的夢想也開始逐漸變得模糊,對孩子所期望的也不再是那麼遠大和完美。也許那時的你只希望孩子是一個擁有幸福的普通人......
  • 德國家庭教育第一課: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德國家庭教育第一課: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作者:國際學校在線 發布時間:
  • 芬蘭人為什麼幸福,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
    在芬蘭的作家喬安娜·尼隆德所著的《芬蘭人幸福的藝術》這本書中我們找到了答案。讓我們一起來走近芬蘭,一起來看看決定芬蘭整個民族命運和影響每個芬蘭人日常的SISU精神的真諦。在芬蘭人的日常交談中,作者說涉及SISU的用語比比皆是,因為它帶有比較積極的含義。所以在口頭語中便擁有了一席之地。是什麼支撐著芬蘭人贏得了毫無勝算的戰役?是什麼支撐著芬蘭人戰勝了惡劣的氣候?是什麼讓芬蘭人成為了最終的徵服者?是什麼讓芬蘭人找到了幸福的捷徑?答案都是一個,因為他們擁有SISU精神。
  • 什麼樣的孩子長大最幸福?哈佛大學花費75年時間找到了答案
    因為這項研究跨度時間比較長,項目主管也換了好幾個人,Robert Waldinger先生是第四任負責此項目的主管,他在TED分享了這75年來的研究和發現。為我們得知什麼樣的孩子長大最幸福,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 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讓孩子勇於承擔責任一個孩子自從他誕生的那一刻起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他的成長不僅有身體和智力方面的,還有人格和人品方面的。父母應該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各方面的條件以及正確的引導,使其成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因此,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孩子剛會走路,但還走不穩,孩子摔倒了便大哭,媽媽會說:「地真壞,打它。」
  • 「兒子的幸福童年毀了」,杭州爸爸的氣憤戳中了多少孩子的淚點
    「兒子的幸福童年毀了」,杭州爸爸的氣憤戳中了多少孩子的淚點 1近日,一位杭州爸爸氣憤地說:「兒子的幸福童年全毀了」。想想自己的童年,釣魚、摸蝦、抓蛇,樂趣無窮,現在回憶起來也是滿滿的幸福。這位杭州爸爸,希望自己的兒子也可以有一個這樣幸福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