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年供暖面積增8倍!其中 超6成就靠一家鋼鐵廠餘熱!這個冬天 南方不「難」了?
進入十二月中旬,強冷空氣南下,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大範圍的降溫,局部地區降溫甚至達到了10℃左右。隨著冷空氣的來襲,南方供暖的話題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在南方很多城市,沒有暖氣的冬季非常難捱,因此,越來越多的南方居民渴望享受北方一樣的採暖生活。
大幅降溫,南方供暖設備銷量大增
從2017年起,杭州燃氣集團不僅負責杭州天然氣的調配和輸配,還開始為用戶提供供暖設備安裝的全套服務。每年進入十月份之後,採暖設備安裝的諮詢量就會激增。
家住杭州市拱墅區的戴阿姨是土生土長的浙江人,過去幾十年家裡一直沒有暖氣,今年冬天,考慮到80多歲的父母身體不好,她終於下定決心,花了16800元為父母80多平米的房間裝上了供暖設備。
戴阿姨告訴我們,之前即使開空調,房間的最高溫度也僅在18℃左右,而到了半夜,溫度最低只有14、15℃,家裡的老人睡覺需要蓋兩床被子,還要再通上電熱毯。暖氣開通之後,在家穿個羊毛衫就可以,戴爺爺也脫下了一整個冬天都沒捨得脫的大衣,一家人在冬日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
日益增長的採暖需求,對當地的能源供給也提出了考驗。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杭州供氣量超過了6000萬方,其中,增長部分大都來源於採暖所需的能耗。
除了能源供給,採暖所需的壁掛爐、暖氣片等供暖設備的銷售也一片火熱。在一家企業的物流倉庫裡,400多件燃氣壁掛爐和暖氣片等貨物正等待發貨。
短短一個月,這家公司的一個銷售人員畢衛平就賣出去了三千臺壁掛爐,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漲。
在距離杭州700多公裡的武漢,一家銷售採暖設備的門店裡,幾位顧客正在店裡仔細進行挑選。採暖銷售專員韓雪瑩告訴記者,11月份到現在,銷量估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
在武漢的多個房地產項目,多數樓盤的外側都裝有壁掛爐,許多項目在建設之初就與壁掛爐銷售公司合作,在新開發的樓盤內加裝地暖或牆暖,而一些老小區改造過程中,也對管道進行了升級,為之後的可能規劃的供暖項目提前做好準備。
不僅在武漢,在合肥、南京、蘇州等多個城市,採暖設備的銷售量都在持續增長,很多企業都瞄準了中國市場的機遇。
六盤水開啟集中供暖模式,鋼廠餘熱成重要熱源
不管是一家一戶的分布式,還是區域性的集中供暖,南方供暖的需求正在不斷釋放。在南方供暖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各地都在探索新路。貴州六盤水是我國南方重要的煤炭資源富集區,煤炭儲量超過380億噸,同時也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要城市之一。守著豐富的煤炭和電力資源,當地冬季供暖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十一月份中旬,當地的一個小區剛剛通上暖氣。業主楊璐當初在選擇房產時,最看重的就是這個小區有集中供暖。
楊璐以前居住的小區並沒有集中供暖的設備,每年一到冬天只能靠燒煤爐進行取暖。從十一月到次年三月,大約需要燒煤近兩噸,每噸價格在1800元左右,一個採暖季下來需要花費近4千元。如今,小區集中供暖以後,每平方米供暖費是27元,按楊璐家110平方米的住房面積來算,每年的供暖費用不超過3千元。不僅大大節省了開支,生活還便利了很多。
貴州省六盤水市某小區居民楊璐
六盤水地處雲貴高原,海拔高、溼度大,近10年,最低氣溫達到了-6.5℃,-3℃至-6.5℃的天數就有將近50天。取暖問題已經成了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眼下,除了住宅,六盤水的一些公共設施也在接入集中供暖項目。
六盤水市某小學學生彭桐裕
近幾年,貴州省六盤水市不斷加大對中心城區的居民小區、學校、醫院等區域的集中供暖規模。供暖面積從2014年16萬平方米左右,增加到2019年146萬平方米。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供熱面積是利用當地一家大型鋼鐵廠的餘熱作為供暖的熱源。
作為鋼鐵生產企業,每天會24小時不間斷生產,持續產生餘熱,這也為全市集中供暖提供了穩定的熱源。截止到目前,六盤水市用於供暖的餘熱量僅佔到整個鋼鐵廠餘熱產量的16%。高爐衝渣水的餘熱,既造成了能源的浪費,又對環境造成了熱汙染。利用餘熱供暖,可謂一舉兩得。
截止到目前,六盤水市熱力公司已籤約、正在建設中的供暖面積累計達到347.93萬平方米。近幾年,全市集中供暖面積正以每年80-100萬方的速度不斷增加,一些原本難以回收的過剩資源,如今也得到了循環利用。
目前,貴州六盤水供熱居民小區達12個,共4258戶;非居民供熱單位共計29個。為了滿足居民的供熱需求,當地住建部門已經著手編制集中供暖規劃。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對秦嶺-淮河以南到長江沿線的133個城市進行了供暖市場的調查和評估。
通過實地調研,專家建議,南方各城市應根據自身經濟水平、居民區集中度、資源稟賦、經濟結構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探索嘗試供暖模式。
【半小時觀察】南方供暖:需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在一些南方城市,居民對供暖的需求正在不斷逐漸增加。眼下在南方很多城市,分布式、區域式、集中供暖等各種模式遍地開花。
供暖作為一種大規模、系統化的公共服務,涉及規劃、建築、能源、財政、技術等方方面面,這個民生工程背後,是一本巨大的成本帳、環保帳、能源帳。
顯然,南方供暖不可能簡單複製北方集中供暖的模式,而且同樣是南方,許多地方的冬季氣候也不盡相同,人們對取暖方式也有著各自的偏好。我們希望南方地區能夠因地制宜,通過科學規劃,找到更適合、更環保的供暖方式,讓大家都能在冬季裡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
(文章來源:央視財經)
(責任編輯:DF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