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起越南,想必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作為相鄰的兩個國家,我們自古就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上世紀中葉,我們兩國也是非常友好的,甚至胡志明在年輕的時候還曾來過廣東參加活動,也就是在那時候,與我們國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建國之後,我們對他們進行了財力物力上的資助,幫助他們度過了艱難時間。
但後來黎筍上臺之後,下令行為引起了一片譁然,這也是有許多人最終選擇前往我國的原因之一。1981年,就有著10人駕駛著直升飛機前往我國,後來他們怎麼樣了?
計劃
在這次整體行動之中,年僅只有27歲的喬清陸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人物。他當時是一位空軍上尉,有著非常豐富的駕駛經驗。他的父親曾經來到過我國學習,並且成為了當時越共的主要人物。
1969年,出生於軍人家庭的他,從小就有著參軍入伍的夢想。於是努力訓練,成長的十分迅速。後來,在接觸到空軍之後,深深地被飛在天上的士兵所折服,於是暗暗下令也要成為那樣的人。後來,憑藉著一番艱辛,成為了年輕的上尉。
但後來黎筍上臺,一切都化為了泡沫,於是久而久之便產生了離開的想法。後來,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好友擔任空軍地勤機械師的黃春團,原本以為會遭到勸阻反對,沒想到好友也早有相同的念頭。一拍即合,兩人開始了前期的準備。
經過一番商討,因為是飛行員,利用飛機是最簡單與快速的方法。
經過
1981年的9月17日,喬很幸運地被指派了中越邊境視察軍務的任務。經過商討之後,敲定了詳細的計劃。原本只有他們兩人,但中途之中又增加了其他人,是原本的小團體規模更大了幾分。
9月28日,來到邊境地區,飛機停在了白梅機場當中,喬在等待著其他人從河內其他地方趕來。
29日凌晨,黃春團憑出行證進入機場,隨後用事先準備好的工具將周邊的鋼絲網截斷。直到5時,所有人都進入其中,開始了乘飛機「出國」。
當然這件事情並沒有做得天衣無縫,不久之後就有一群人來抓捕他們,並且後面還緊跟著幾架飛機,試圖將他們擊落。幸運的是,憑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雲端與低地穿插飛行,真的讓他們躲過了追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坎坷前行」,他們最終被迫降落於廣西大新縣的莊稼地裡。
後來情況
很快,他們就被帶去了北京,而越方則表明他們有「殺人」行徑,企圖將他們捉拿回國。
來到北京之後,他們被安排在了酒店之中,甚至還受到了幾位首長的接見。
後來,其中之一的楊文利選擇了前往法國,與家人們待在一起,其他九位則是居住在了我國,也受到了非常不錯的待遇。至於他們駕駛的那架飛機,則被珍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