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5歲女童被其母親情夫虐打致死的事件,引發全網輿情。據澎湃新聞報導,8月18日,據澎湃新聞報導,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分局梅村派出所接到報案,梅村鎮市民張亮(化名)的女兒雯雯(化名)被一名男子虐打致死,而該名男子系其妻子情夫。
從當地公安局獲悉,此事已刑事立案,情夫張某某被拘留,而女童母親也是嫌疑人之一,疑似有精神問題,將對其進行相關精神鑑定。
8月15日,對張亮來說是無比沉重的一天,上午,張亮突然接到嶽母的電話說,說孩子不行了,張亮帶人趕過了去,等他到時,孩子已經沒了呼吸。讓張亮無法接受的不止這個,孩子的身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傷口,臉上、胸上、背上到處都是被虐打的痕跡。一個懵懂的孩子為何要遭此罪過,張亮立馬想要報警,可他的妻子卻阻止,並說&34;
已為人妻的為什麼會說出這種話?張亮決定要給自己的女兒討個說法。選擇第一時間報案。
警方立即立案偵查,據悉,嫌疑人情夫目前已被刑拘,調查發現妻子與情夫二人都有毆打孩子的嫌疑,且女方精神疑似有問題,現已安排精神鑑定,具體情況正在調查中。
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懵懵懂懂,還是母親在旁的情況下遭到毒打,她該如何反抗?作為母親,親身骨肉遭到虐待她為何沒有動作?調查中母親涉嫌毆打孩子又怎麼解釋?作為丈夫,妻子這樣不道德的行為他又為何能夠容忍?這些不禁讓人們感到疑惑。
關於母親情夫虐打兒童不禁讓人想到三年前那起1歲女童被打昏迷事件。張某與妻子結婚,並生下了女兒雯雯。據張某介紹,他跟妻子結婚後妻子一直嫌棄這個家庭,一會說他人長得不好,一會說他家裡窮。為了給妻子和孩子一個富足的生活,張某拼命工作。可妻子呢,整天玩手機不帶孩子,孩子平時跟著爺爺奶奶居多,在結婚四年後,妻子認識了一名男子並和他發展成了情夫。後來,妻子帶著孩子居住進了情夫家,孩子也被情夫活活打死。
為何大人們的情感糾葛,受害的總是孩子? 2020年4月,黑龍江省4歲女童被其生父及同居女子虐打傷重入院一度引起網友對繼母繼父虐童事件的關注。
對於屢屢發生的虐童事件,大人們或許應該進行思考,怎麼樣才能儘可能的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要怎樣才能保護不會&34;的孩子?除了要完善相應的相關法律體系,將兒童保護掛在心上,還要重視社會大環境對於暴力虐待的&34;與&34;。
一方面,鄰裡之間所構成的&34;小圈子,本身對暴力是有一定的道德和輿論規制力的。如果這種&34;能夠對施暴行為表現出更多的直接壓力,加害者可能就會有所收斂,鄰裡間這種近距離的接觸能夠更直觀地對孩童的情況進行觀察,也是最直觀簡便的舉報機制。
另一方面,兒童作為受害者,其自身的&34;意識和能力是不足的,作為兒童,對侵犯自身的行為不一定能夠分辨清楚,這就需要更完善的監管機制,信息反饋機制的出現。如果沒有高效的社會信息反饋體系支撐和配合,往往是非常低效的。因此,&34;的及時救濟和舉報,對於有效阻止暴行和懲處施暴者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