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臥薪嘗膽矢志復國的越族國君
勾踐,亦作句踐。古越人,春秋末年越國(亦稱于越)國君。生年不詳。相傳其始祖為夏代國王少康的庶子無餘,受封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傳二十餘世至其父越侯允常,乃與吳國結怨,經常互相徵戰。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允常卒,勾踐立,是為越王。這年,吳王(也稱闔廬)聞允常死,興師進攻越國。勾踐親自帶兵迎敵,在攜李(今浙江嘉興)與吳軍相遇。勾踐見吳軍部署嚴密,難以攻破,於是設下一計:派幾十個勇士排為三行,一個個赤身執刀,把刀擱在脖子上,步行至吳軍陣前,「呼而自頸」。越軍乘吳軍官兵奇而注視之際,突然發動攻擊,吳軍大敗,闔閣也身受重傷而死。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派伍子胥為大將,伯嚭為副將,親自率領大軍去攻打越國。越王勾踐再次率軍迎戰,結果越軍大敗於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勾踐率五千殘兵,退守會稽。吳軍乘勝追擊,把會稚包圍得水洩不通。在危急之際,勾踐召集大臣範鼓和文種商討對策。範、文二人均主張向吳求和稱臣,以取得吳國的信任,再從長計議。勾踐採納了範、文的計謀,並派文種到吳國去賄路伯劫,請求他幫助說服夫差,接受越國求和。吳王夫差果然同意。於是,勾踐帶著自己的妻子和範蠡等人,到吳國去當人質。勾踐在吳國忍辱負重,百依百順,一直呆了三年,吳王夫差才放他回國。
周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踐回到越國後,讓文種管理國家大事,範蠡管理軍事,練兵襪馬,自己則刻苦奮發,以圖富國強兵。他恐怕王宮裡的舒適生活會磨掉自己的復仇志氣,就把軟綿綿的褥子撤掉,換上柴草做墊子,又在吃飯的地方掛一個苦膽,每逢進餐時,總要先嘗嘗苦膽的滋味,表示沒有忘記當亡國奴時的苦楚,史稱「臥薪嘗膽」。
為了鼓勵國人努力生產,多打糧食,勾踐親自參加耕作,他的夫人也經常出去視察婦女紡紗織布,有時她也親自動手紡織。勾踐平時「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史記》卷41)為了增加人口,發展軍隊,他規定:老年不準娶年輕的姑娘為妻,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七歲不結婚者,父母同罪,婦女臨產必須報官,以便得到官方醫療照顧,生個男兒,官方賞一瓶灑和一條豬;生個女兒,亦賞一瓶酒和一條小豬,一家有二子者,官方供養一個多有三子者,官方供養兩個。這些改革,史稱「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為了從精神上和物質上進一步瓦解吳國,文種還建議勾踐採取如下措施:(一)多給吳國君臣賄賂,(二)收購吳國糧食,使其糧倉空虛,(三)給吳王夫差獻美女,促其荒淫無道,(四)送給吳王一些高級建築材料,使其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五)派探子去當吳國近臣,及時掌握吳王的動向,(六)散布讒言,讓吳王日益親近奸臣,琉遠忠臣,自相殘殺。勾踐連連稱善,一一付諸實施。
到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時,越國國力已基本恢復,勾踐又採納大夫逢同的建議:結交齊國,親近楚國,依附晉國,厚媚吳國。其宗旨是在繼續麻痺吳國的同時,加強外交攻勢,多方爭取支持。
次年,吳國進攻齊國,打敗齊軍幹艾陵(今山東泰安縣)。吳、齊兩國結仇,互相爭鬥,為越國聯齊親楚策略的推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在黃池(今河南封丘縣西南)與諸侯會盟,從晉國手中奪得了霸王地位,改稱吳公,更加驕橫。越王勾踐乘吳王得意忘形及其國內空虛之際,大舉進攻吳國。吳太子友、王孫彌庸陣亡,大將王子地抵敵不過退守姑蘇(今江蘇蘇州)。吳王聞訊班師回國,又被越軍打得大敗。夫差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派伯嚭來同勾踐講和。從而改變了越國臣服於吳國的地位。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勾踐在範蠡和文種的輔佐下,親率大軍進攻吳國,連打勝仗,終於在笠澤(今江蘇省松江縣)給予吳軍殲滅性的打擊。其後,越軍又接連打敗吳軍,吳國勢日衰。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吳王夫差派公孫雄到越國求和,願意當屬國,越王不同意。夫差只好派伯嚭守姑蘇城,自己逃往太湖中的陽山(今吳江縣西北)。在範蠡和文種的強大攻勢下,沒有多久伯豁就投降了。越軍佔領吳國首都姑蘇城後,進而包圍陽山。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夫差又派公孫雄肉祖屈膝到勾踐面前求和,希望勾踐念當年會稚城吳王赦越王的舊情。勾踐想同意,範益說:「會稽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史記》卷41)夫差無奈乃自殺而死。
勾踐滅吳後,聲威大振,就在當年親串大軍渡過淮河,在徐州(今山東滕縣南)會合齊、晉、宋、各等國諸侯,向周王進貢,成了中原地區的霸主。各國諸侯紛紛來向勾踐祝賀,南方的強國楚也派使者前來朝賀。這時,越國進人鼎盛時期,疆域有今江蘇北部運河以東地區、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部和浙江北部。
但是,勾踐畢竟是封建君主,當他還處在被奴役、被壓迫的困難時期時,尚能聯繫群眾,禮賢下士,同仇敵汽,一旦取得了勝利,由被奴役者變成奴役者,隨著地位的改變,便忘乎所以,在歌功頌德聲中逐漸驕奢淫逸起來,日益脫離群眾,疏遠賢臣,寵信奸臣。正如範盆給他的評語:「可與共患難,而不可與共享樂!」不久,勾踐逼走了範蠡,又殺死文種,致使越國國勢亦隨之日衰。
周定王四年(公元前465年)十一月,勾踐卒,子鹿郢繼立。越國傳至無疆時亡於楚(公元前3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