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的世界總是五彩繽紛,看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很多網友都忍不住露出「老母親的微笑」,有時候隨便奶聲奶氣的一句話,都能收割一大波「粉絲」。
執筆:安野風
編輯:安野風
定稿:歐陽比文
家有萌娃總是歡樂多,萌娃有很多出乎意料的舉動,有的時候可能會萌化你的心,有的時候可能讓你「火冒三丈」,但往往一個笑容,就能全部治癒。
家長們只能笑著搖頭,臉上露出寵溺的表情,嘆一口氣,「霸道總裁」的口吻來一句:「真是拿你沒辦法!」
3歲「暖男」為哄女孩送上棒棒糖,畫面超有愛
凱澤今年三歲半,前幾天媽媽有事去店裡,就將小凱澤一起帶到店裡去了。
看到一個小女孩蹲在展臺旁邊,一臉的不高興,小凱澤主動上前去逗小女孩開心,在媽媽看來這一幕相當有愛,毫不猶豫的拿出手機錄下來。
小凱澤走過去蹲到小女兒身邊,輕輕的拍拍她,看樣子是想要安慰小女孩,結果小女孩完全沒有反應,好像還是不開心。
小凱澤站起來,試著用手指戳戳小女孩的額頭,後退一步,看樣子像是想要逗小女孩笑,但是「高冷」女孩沒有反應。
於是小凱澤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跑去跟媽媽要了一根棒棒糖,讓後拿去給了小女孩,還是很高冷,一直到棒棒糖遞到手上,才伸手接過去。
本來以為是情商「王者」,一開口情商「廢鐵」
看到棒棒糖奏效,小澤凱興衝衝的跑到媽媽身邊,本來以為是個「王者」,沒想到跑到媽媽身邊說了一句:「她可能會動的!」
老母親的心一下就「碎了」!還以為兒子暴露了「暖男」屬性,一開口就暴露了情商「廢鐵」的直男屬性。
很多網友對於寶寶最後這一句「神轉折」忍俊不禁。
後來將這段視頻發到了網上,網友也對這種萌娃沒有抵抗力。
有網友卻直接戳中要害:「以為是暖男,結果是個直男。」
還有網友直接調侃:「從小就這樣,以後估計改不了啊!」還配上了一張「春風十裡,單身吧你」的表情。
從網友的評論裡不難看出,對於暖男的喜愛,還有對「鋼鐵直男」未來的擔憂。
「暖男」為啥比「鋼鐵直男」受歡迎?
「暖男」是網絡流行語,可以直接從字面的意思理解,比較細心體貼,懂得照顧人,給人帶來溫暖感覺的人。
跟暖男在日常交往中,他能夠更細心的照顧到身邊人的感受,很注重細節,讓人在相處的時候覺得很舒服,這種人往往高情商。
「直男」一般用來形容情商低、大男子主義,不會顧及身邊女性感受,以自我為中心的一類人。
這兩類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情商高低,暖男因為情商高更受歡迎,直男因為情商低,而且常常語出驚人還不自知,一般都會讓人「敬而遠之」。
不難看出,情商高有一種「先天優勢」,在人際關係上往往更受歡迎一些。
將娃養成高情商,這樣寶寶長大以後,人際關係和婚戀也就不用愁了!
想要培養孩子高情商,可以從三個階段著手:
情商英文簡稱EQ,是由心理學家提出的,與智商相對的概念,又被稱為情緒指數。主要由情緒控制、自我意識、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關係5個方面組成。
孩子的情商需要在不斷接觸不同事物的過程中,找到不同階段的側重點,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孩子的情商。
第一階段:1-2歲幫孩子區別情緒
寶寶剛出生就有自己的基本情緒,不開心、餓了都會哭。過了一段時間,開始會笑,看到陌生人會害怕。
寶寶18個月以後,開始進入自我意識的覺醒階段,情緒更加豐富,父母需要在寶寶情緒發生時,幫助孩子區分和感受,讓他認識到自己什麼樣的表現,是怎樣的情緒。
第二階段:3-6歲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處於情感智力的塑造期。他開始意識到,情緒體驗人人都會有,而且具備的溝通和表達的能力。
這個階段引導孩子學會表達正確情緒,是家長對寶寶進行情商培養的關鍵。讓寶寶學會理解別人的情緒和背後的心思,了解這種情緒出現的原因。
第三階段:7-12歲幫孩子反思情緒
這一階段是寶寶的情感智力鞏固期。孩子的自我認知進一步提升,開始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影響。
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學會反思,這樣才能在進一步的社交中,能夠更理解他人,知道自己怎樣做會讓別人更容易接受。
糖果愛嘮叨
情商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的高情商,能為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更多陪伴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秘訣」。
糖果互動:你家娃有沒有情商的「高光時刻」?歡迎分享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