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當孩子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時,進入幼兒園學習難免就會有些不情願。尤其還有一些膽小的孩子不願意離開爸媽,送孩子去幼兒園學習就成為了令家長們頭疼的一個問題。
3歲女兒不肯上幼兒園,機智寶爸想出奇招,「糖果包」令女兒聽話
安爸爸有一個3歲的女兒.為了能夠讓女兒自願去上幼兒園,安爸爸想出了一個「奇招」。女兒平時特別喜歡吃棒棒糖,爸爸媽媽怕她吃太多容易長蛀牙,所以平時對女兒吃棒棒糖這件事情一直都很嚴格。
每回讓女兒吃棒棒糖的時候,都只讓她稍微地嘗一嘗。安爸爸為了能夠讓女兒乖乖地去幼兒園上學,用棒棒糖給孩子做了一個糖果包,並對女兒承諾,如果她願意去上幼兒園,每三天便讓她吃一根。
女兒聽到爸爸的話,頓時眼前一亮,連連點頭表示自己非常樂意去幼兒園,還催著爸爸快點把她送去幼兒園。一旁的寶媽直言這是「甜蜜的負擔」。不少網友看到安爸爸給女兒做的糖果包,紛紛表示想要同款,實在是太有愛了。
當孩子不願意去上幼兒園時,父母的引導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選擇強制性地讓孩子去上幼兒園,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問題。
父母強制讓孩子上幼兒園,可能會產生哪些壞處?
1. 讓孩子感到恐懼
如果孩子不願意去上幼兒園,而父母強制的將他們送去,可能一時解決了這樣的問題,但卻會讓孩子的心中留下陰影,讓他們對幼兒園越來越反感,甚至是恐懼。
2. 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
如果家長用強制性的手段讓孩子去上幼兒園,那麼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也會出現裂痕。親子關係的培養應該建立在溝通和理解的基礎之上,如果家長對孩子經常打罵,對孩子實施強制性的手段,那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隔閡將會越來越深。
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時,家長可以巧用這4招進行引導
1. 引導孩子的好情緒
在一般的情況下,心情不好的孩子不太願意配合家長行動,自然也就對去上幼兒園這件事情感到排斥。而心情好的孩子會更願意起床穿衣服配合家長。
所以當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時,家長應該首先反思自己的行為。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心情浮躁,匆匆忙忙,那麼孩子的情緒自然不會好。
相反的,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是輕鬆愉悅的,孩子的心情自然也會是快樂積極的。
2. 消除孩子的懷疑心
很多家長以為自己的孩子不願意去上幼兒園,是在幼兒園裡受到了欺負,所以就很容易不停地追問孩子原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家長的追問將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不信任幼兒園的態度,孩子受到影響,自然也會對幼兒園產生懷疑心理,放大自己對幼兒園的負面情緒。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非常信任幼兒園,消除孩子的懷疑心。
3. 理解孩子的心情
當孩子表現出不願意上幼兒園的態度時,家長不要一味地對孩子說教,而是應該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理解他們的心情,用另一個角度來安慰孩子。
比如當孩子排斥幼兒園時,家長不應該詢問孩子不願意去上幼兒園的原因,而是應該向孩子表達,有很多小朋友都不願意去上幼兒園,但是時間長了大家就會習慣了。
4.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時候孩子會在不願意去幼兒園這件事上表現得非常固執,怎麼說都不聽,此時家長不應該讓孩子的關注點繼續放在這件事上,而是採用其他的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用其他的東西來放鬆孩子的心情。這樣孩子就會對去上幼兒園這件事的接受程度變高。
育兒問題洛芸媽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芸媽咪,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