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國際創客藝術節|@武漢·2019:開合未來在合美術館開幕

2020-12-18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開合未來:Undefined Future相關信息:

展覽時間:2019-09-20 - 2019-11-15

展覽機構:合美術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9:30—17:30(9: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展覽地址:武漢市洪山區野芷湖西路16號

2019年的武漢合美術館,這座在全國極具影響力的民營美術館,已整整運營了五年。五年時間裡,合美術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發展和變革,做成了一個又一個精品展覽。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在建館之初曾提過一個觀點:希望能讓藝術與科技相互融合,並迸發出更強的生命力。這不是一句空話,更是一句極具情懷的肺腑之言。

中電光谷產業集團在全國26個城市有30多個主題產業園區,在全國各地的企業差不多有6000多家,涵蓋了集成電路、軟體服務外包、生物、醫療科技等等,作為集團董事長、著名收藏家和民營美術館館長,當這些身份融為一體的時候,黃館長五年前這份極具情懷的肺腑之言,當2019武漢國際創客藝術節在合美術館開幕之時也算是交了一份滿意的回答。

開幕式現場嘉賓高朋滿座

開幕式現場領導合影

基於藝術與科技的時代潮流,全國各地這幾年來舉辦多場關於這類主題的研討會和展覽活動,2019武漢國際創客藝術節在湖北首次為大家舉行了一場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盛宴,9月20日,「開合未來」科技與藝術融合展以及「虛擬的風景」繪浮生新媒體藝術展在武漢合美術館同步開展,本次活動共有七大版塊,旨在搭建出思想交流的國際化平臺,進一步推動武漢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打造了藝術家、科技企業、高校之間的新型創新平臺,產、學、研的一體化打通人才鏈和產業鏈的跨學科邊界,共同推動新型產業化應用產品的發展。

科技感十足的機器人表演

一場科技感十足的機器人表演,為本次創客藝術節拉開序幕。現場多位領導、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以及30多家媒體機構共同見證了本次開幕式。

洪山區人民政府區長林文書先生致辭

洪山區人民政府區長林文書先生上臺致辭。他表示,本次武漢國際創客藝術節是落實武漢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推動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展示了文化科技的魅力,為城市增光添彩。近年來,洪山區貫徹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不斷深化戰略,加快創新經濟帶建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致辭

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先生在開幕式表示,此次「開合未來」科技與藝術融合展便是二者相融的最佳體現。新的科技層出不窮,早已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的藝術也不僅只是審美的表達,它能夠更加充實我們精神生活,二者的融合也許將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建築的發展、高科技產品等等這些新時代的特徵意味著藝術將不再是單一的表達,科技也不僅僅是應用的工具——藝術與科技的文化角色可以轉換並交融。

藝術家代表繆曉春先生致辭

「開合未來「科技與藝術融合展展出25位藝術家及團隊藝術作品,其中邀請藝術家繆曉春先生作為藝術家代表致辭,他表示,洪山區有60萬大學生,武漢市有一千多萬市民,在這樣的大城市裡,「創客藝術節」就像生長在武漢藝術生態圈中的嬰兒,盡情的發育成長。希望未來合美術館能繼續秉承著開放的觀念,將國際創客藝術節辦的更好。

由本次創客藝術節活動總策劃、合美術館副館長姚華女士詳細為現場嘉賓介紹本次創客藝術節的七大板塊

邀嘉賓託尼·布朗在開幕式上祝賀本次活動圓滿開幕,並談到,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新媒體藝術的發展也隨之加快,其中藝術業界的支持更是起到了巨大的幫助

策展人段少鋒先生致辭

如果說藝術家是做盒子,那麼展覽就是打開盒子和合上盒子的方式,「開合未來」就是打開藝術家未來的盒子。展覽策展人段少鋒對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APP總編輯謝慕談到,回到現在,正是基於藝術與科技的時代潮流,2019武漢國際創客藝術節成為一場開創性的藝術與科技融合盛宴。本次活動以全球眼光出發,境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探索藝術與科技融合的方式,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APP帶你走進這場高科技的藝術展覽,展覽用到了合美術館一樓的所有展廳中。

嘉賓合影

展覽現場

展覽重點作品解讀:

陳琦 《生成與彌散》動態影像 2018年

此次展覽的第一件陳琦所創作的《生成與彌散》,這是在2018年創作的一部動態影像,由三個單元構成,每個單元14米。中間的單元為深淺一致的水紋,左邊的單元和右邊的單元從左至右分別是從無到有和從有到無。這件作品,首先要用數字的方式進行草圖繪製,繪製完畢後,進行分版設計,作品共有240塊印版,分七個顏色套印而成,技術非常複雜,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印版畫作品。作品從前期的草圖繪製,到分版設計,再到雕刻,都是用數位技術完成的。印版雕刻完成後,再用純手工方式去進行套版印刷,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手工藝和現代數碼技術的結合。創作共計花費兩年時間,僅前期草圖繪製就用了14個月。《2012生成與彌散》在水印版畫創作技術上完成了諸多創新。

費俊、朱迪思·道爾 《姿態雲—姿態牆》 互動裝置 尺寸可變 2013年

藝術頭條APP介紹的第二件作品是由費俊和朱迪思·道爾在2013年創作的《姿態雲—姿態牆》的互動裝置。2008-2013,來自北京的費俊與多倫多的朱迪思·道爾共同發起了「姿態雲」研究項目,作為這項研究輸出的成果之一,「姿態雲——姿態牆」探討了利用參與者姿態生成動態影像以及生產藝術作品的可能性。正如「雁過留聲」的意境一般,現場觀眾或者過客在有意或者無意中參與了與「姿態牆」的互動,他們的姿態被體感裝置實時的捕捉下來並繪製出了一幅幅動態的姿態畫像,可謂「人過留痕」。

繆曉春 《陀螺舞》 影像投影和3D雕塑 2018年

第三件作品是繆曉春2018年創作的《陀螺舞》影像投影和3D雕塑作品,這件作品陀螺舞中的舞者由三維掃描而成,通過軟體的變形功能將他變化成一個既可辨識又略顯突兀的數字人物形象,運用網絡上的開放素材(動作捕捉)指令他完成一系列的動作,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動作在通過層層疊加的軟體處理之後,變得如同外星生物一般的怪異荒誕和不可思議,好比用另外一個物種反觀人類的價值取向與行為準則,從原古石器到人工智慧,我們曾經正在和將會繼續不可思議,同時又荒誕不經。這些數字人物動作經過3D列印成雕塑陳列在影像作品旁邊。

鄭達 《低科技藝術實驗室》 1458cm×811cm×340cm 2018年

第四件作品是由武漢知名青年藝術家鄭達在2018年《低科技藝術實驗室》的裝置作品,「計算生產力」的作品是低科技藝術實驗室在展現團隊協作與創新的切片樣本,是以科學性創作範式記存的藝術感知。當計算成為藝術的「靈韻」去模擬與探索控制論中的虛擬身體,以及理性背後的人類情感,開發、建構、測試、迭代是冰冷機器裝置內核的「人體溫度」,是低科技藝術實驗室的「計算生產力」。

屏幕間 (郭成+周姜杉) 《I AM HERE之「武漢盲盒」》 尺寸可變

另外一件與武漢有關的作品是由郭成+周姜杉帶來的互動裝置《屏幕間》和「李鬱+劉波拍攝的《I AM HERE之「武漢盲盒」》。這三個大屏幕並排掛在印有展覽名字的藍色文字牆上。「李鬱+劉波」作為武漢攝影領域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他們從極具地方風格的文化生態中汲取營養,創作了膾炙人口的《狗年的十三個月》《慢門》等系列作品。他們的風格又極具個人特色,李鬱拍攝武漢民族大道上的人群,特定地點多樣的人群,紀實攝影的鏡頭中是大武漢人文景觀的時代變遷;相機是劉波情感的溫度計,他拍了不下10000張家人照片,這是他個人愛的表達。

21世紀初,人們用「爆炸」來形容一種前所未有的信息量驟增,而在今天,這些爆炸後的的碎片,甚至是粉末已經足夠投餵一個人工智慧的機器模型。《I AM HERE之「武漢盲盒」》正像是「朋克之城」青年文化的鼓點快速又密集,「武漢每天不一樣」的城市口號正在被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迅速改變。

這個模型是什麼樣的?今天它就是武漢的樣子。

屏幕間項目「I AM HERE」已經與國內35個線下機構進行合作。今天,在武漢呈現的是一個關於運氣的互動項目。李鬱和劉波每人精選100張作品在合美術館「開合未來」項目銷售。兩位藝術家的攝影作品將在大屏幕上快速滾動,觀眾掃碼即停,下單即刻擁有。類似於時下流行的「盲盒」,買到哪張全憑運氣。武漢每天不一樣,每分每秒都不一樣。試試你的運氣。

景曉雷 《世·界》 裝置 不鏽鋼、雷射設備、煙霧機 600cm×700cm×600cm 2017-2019年

第六件展覽作品是景曉雷在2017-2019年創作大型裝置作品《世·界》,這件作品是由40多塊不鏽鋼鍛造的身體不同結構,手、腳、腿等等高高低低懸掛於展廳中,不同角度的雷射穿過這些雕塑構成不同的光影界面,視覺效果非常震撼。藝術家認為,如果說生命奧義源於宇宙爆炸,不斷的破壞與重構或許就是宇宙亙古不變的規律。人類歷史僅是浩瀚宇宙時空中的一個碎片,無法獲取確切的起始坐標,而「世界」也應該是這樣一個未知的集合。

呂連濤 《一排腿》 機械裝置 尺寸可變 2016年

呂連濤2016年的機械裝置《一排腿》,藝術家認為,把很多人的日常不自覺地抖腿的動作抽離出來複製,把微妙的動作和聲音累積、放大。這時的抖腿變得很兇悍,很猛烈。就像有勁沒處使的我們找到了某種出口,既強悍又無力。

孫藝菡 《打擾》交互裝置 90cm ×76cm×38 cm 2017年

孫藝菡創作的2017年《打擾》 是一個可以與觀眾實時互動的機械臂交互裝置。這件作品的靈感來源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兩個人或一個小團體在聊天時,如果有第三方介入,原本的對話會因為被突然的打擾而終止。人類如此,機器人是否也有相似的日常形態和情感特徵。這件作品使用兩個機械臂來模擬這種情況。

鄭路 《省略的冷斑》 燈光裝置 不鏽鋼、LED燈板、燈光控制程序模塊、彩色透明亞克力板 180cm×160cm×35cm 2019年

鄭路參展作品《省略的冷斑》的燈光裝置作品,設定8分14秒為一次循環,每次循環內包含278次燈光變化,設定作為技術設計的極限,是證據圖像的猜想。

張畫 《臨界》 裝置,直線軌道、磁鐵、刮板、顏料、畫布 120cm x 95cm 2015年

張畫參展作品《臨界》的裝置是編程和自動化機械,類似一個機械的繪畫創作機,顏色被反覆地擠在畫布上,膠皮刮板開始連續不斷地刮擦畫面。隨著顏料在畫布上逐漸堆積,變硬,變厚,畫面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這件作品是思考隨機和系統的臨界。

張小濤 《三千世界·蜉蝣》 數字動畫,LED,噴繪 2018年

張小濤2018年創作的《三千世界· 蜉蝣》,是以空間站中全球航線數據的信息可視化圖像做為出發點,以微觀和宏觀交織的視點去發現時間和空間的交替變化,提示了一種在今天全球化視野中個人的參照體糸,一念即永恆,瞬間感知大千世界古往今來,最新的物理學研究證明浩瀚的宇宙細構和與微觀生物的細胞結構是相似的,禪宗講「一花一世界」,即是同理。我希望作品能給人一種在時間空間中流變,感知蒼海一粟、蜉蝣天地生生不息的概念。

夏語冰 《AI繪畫》 繪畫

另外一件作品是由第七代微軟小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跨領域人工智慧系統之一夏語冰所創作的《AI繪畫》,微軟小冰由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於2014年5月正式推出,一個融合了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和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完備的人工智慧底層框架和系統。注重人工智慧在擬合人類情商維度的發展,在人機互動中的基礎價值。經過數次迭代,2019年8月15日,小冰已進化至第七代。在繪畫領域,通過對過往400年藝術史上236位著名人類畫家畫作的學習,微軟小冰可在受到文本或其它創作源激發時,獨立完成100%原創的繪畫作品。這種原創性不僅體現在構圖,也體現在用色、表現力和作品中包含的細節元素,接近專業人類畫家水準。與其他現有技術相比,這一繪畫模型不同於隨機畫面生成。

「虛擬的風景」繪浮生新媒體藝術展是本次創客藝術節的重要版塊,「繪浮生」繪畫團體自今年年初成立以來,通過「抖音短視頻」,創作年輕人喜愛的具有卡通動漫特色的繪畫作品,在短短三個月內,繪浮生工會成員已達到160人,擁有1200多萬粉絲,合美術館在藝術節上為這個團隊的成員提供展覽的機會。

繪浮生藝術項目發起人蒙璇先生在開幕式上表示,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的他也常參觀展覽,但目前的展覽形式更偏向於傳統方向,認為固態思維亟需打破,讓藝術結合科技、結合新媒體,嘗試各種各樣的藝術呈現效果,相信這將使藝術更加的多元化。

繪浮生創始人蒙璇先生致辭

企業代表譚旻先生致辭

2019武漢國際創客藝術節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廣大科技企業的支持。企業家代表優必選科技首席品牌官譚旻先生說道,藝術是理性的科學,科學是感性的藝術。本次藝術節當中,既有藝術與科學的連接,也有不同界面的連接。武漢作為一個九省通衢的城市是天然的連接器,可以區別於其他一線城市的連接思想,去創新、探索更多新生事物。

查看更多作品

相關焦點

  • 黃立平:合美術館是企業的「文化實驗室」
    ▲ 「合美術館收藏展」展覽現場延伸美術館的邊界藝:延伸美術館的邊界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合美術館的場館展一直以來頗受到關注,而由合美術館主辦的延伸到美術館之外的活動,如武漢國際創客藝術節如何實現了跨界融合?
  • 年終盤點|合美術館2019展覽回顧
    合美術館自開館以來,一直秉承「學術性、國際性、開創性」的辦館理念和「讓當代藝術走向大眾」的辦館宗旨,強調藝術家個案研究,側重扶持藝術創新力量。努力創辦面向未來,具有思想影響力、藝術傳播力的新型美術館。2019年合美術館共舉辦展覽16場,每一場展覽都獨樹一幟,都有其不同的風格。
  • @武漢·2019 「《藝術》谷文達回顧展 」 於合美術館開幕
    12月15日下午16:30,@武漢·2019 「《藝術》谷文達回顧展」在合美術館一樓中庭正式開幕。眾多知名藝術家、 批評家以及媒體機構齊聚合美術館,見證了本次展覽的開幕。▲合美術館副館長姚華主持展覽開幕式▲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致辭▲策展人Brian Kennedy致辭▲藝術家谷文達致辭▲「@武漢·2019」輪值主席傅中望宣布展覽開幕40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大部分藝術家用自己的藝術語言來尋找最好的可能性,谷文達也不例外。
  • 「@武漢2020」四場展覽今日在合美術館共同開幕
    2020年10月16日下午16:30,「楔子:傅中望」、「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和「隱真:郭子」同時在合美術館開幕。眾多藝術界嘉賓、批評家、媒體等齊聚合美術館,見證了本次展覽開幕。本次開幕式由合美術館副館長姚華主持。
  • 武漢合美術館開館 定位漢版「798」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張學榮 曾茜)昨日,光谷聯合集團旗下武漢合美術館在武漢創意天地開館,光谷聯合集團董事長黃立平在公司成功赴港上市後首次公開露面,表示要將武漢創意天地打造成漢版的朝陽798藝術區。
  • 展覽預告|「@武漢·2020」四場展覽將於10月16日在合美術館聯合開幕
    @武漢·2020 系列展覽:「楔子:傅中望」 「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 「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 「隱真:郭子」 四展將於2020年10月16日下午4時30分在合美術館聯合開幕。
  • 武漢創意天地國際藝術節啟幕 兩個月內市民可免費參觀
    荊楚網消息(記者 魯騰 實習生 周璇 通訊員 徐德陽)10月17日下午3時,「西雲東語——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展」在合美術館開展,這也標誌著為期兩個多月的武漢創意天地國際藝術節全面啟動。  此次國際藝術節由創意天地合美術館開幕展「西雲東語: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展」及外圍展「跨域:多維城市創意展」兩大主體組成,還有「盛開——陳小丹陶藝作品展」、「地球上的旅行者——歐洲藝術學院設計展」、「Transferring自由轉換——時裝概念展示」、「自洽——裝置影像展、虛擬實境——互動遊戲展」、「3D列印技術與藝術展、未來城市——參數化設計展」、「實驗具廠——復古工業家具展」、「書間精靈
  • 劉慶和「同塵」個展將於武漢合美術館開幕
    2018年6月15日——2018年11月15日,「劉慶和:同塵」個展將在武漢合美術館展出。
  • 「城堡——董文通繪畫場域實踐」 在武漢合美術館開展
    楚天都市報3月22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艾小錚)3月22日,「城堡——董文通繪畫場域實踐」 展在武漢合美術館開幕,展覽將持續展至5月15日,觀眾可持身份證前往免費觀展。
  • 佔地300畝的創意天地,可不只有合美術館值得去!
    在這裡,你能感受到武漢最有活力的文創氛圍。既可以在美術館沉浸於其中而忘我;也可以選擇文藝書店捧一杯咖啡,品一本經典;還有機會在工坊裡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一般人來創意天地都是為了去合美術館,其他地方很少會去逛,其實除了合美,這裡還藏著不少好去處。
  • 2019武漢梵谷星空美術館時間、地點、票價
    武漢好無聊,除了小吃街再沒別的地方可去?2019武漢梵谷星空美術館來了,作為刷爆抖音圈,無數小哥哥小姐姐爭先打開的梵谷星空美術館,趕緊約上好友一起來看看吧。武漢梵谷星空美術館時間:2019-10-28至2020-10-28 10:00-22:00(21:00停止入場)武漢梵谷星空美術館地點:武漢|梵谷星空美術館江漢路旗艦店武漢梵谷星空美術館門票價格:49.9元梵谷的經典作品《向日葵》相信大家知道,
  • 第七屆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28日開幕
    第七屆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28日開幕 2019-02-21 17:41:00來源:央廣網 圖為:2月21日,新聞發布會現場。
  • 武漢歡樂谷街頭藝術節開幕
    10月1日,武漢歡樂谷街頭藝術節正式拉開序幕,在國慶和中秋雙節為遊客提供闔家歡聚的勝地。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年輕後浪成為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中流砥柱,因此本屆街頭藝術節邀請知名年輕藝術家來現場演出,創新多場青春互動秀,體現當代青年不屈不折、勇於向上的精神。百名潮玩人集結,300+街頭藝術盛宴,與遊客一起歡度雙佳節,展示武漢歡樂谷以及整個武漢市民的精神風貌。
  • 「用繪畫來抵抗遺忘」 董文通個展武漢合美術館啟幕
    藝術家董文通開幕式現場(雅昌藝術網訊)2019年3月22日下午16:30,「『城堡'董文通繪畫場域實踐」在武漢合美術館六、七號廳舉行。
  • 來合美術館看傅中望的「楔子」、以及當代藝術家的青澀時光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孫江舒10月16日下午,「楔子:傅中望」、「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和「隱真:郭子」四個展覽,同時在合美術館開幕。眾多藝術界嘉賓、批評家等齊聚合美術館,見證開幕。
  • O』Kids 2020國際兒童藝術節在原·美術館正式開幕!
    由涅米文化出品、原·美術館主辦,倪昆擔任總策展,以及各機構和組織聯合支持的O』 Kids 2020國際兒童藝術節開幕式於2020年9月12日下午3時,在重慶南濱路原·美術館圓滿開幕。開幕式當天,8位優秀的青年藝術家,來自10所(家)活躍在一線的優質教育機構的代表和200多位藝術界、媒體界的朋友們出席了本次開幕式,共同見證O』Kids 2020國際兒童藝術節的正式啟幕。開幕式上,原·美術館執行館長薛薇女士為兒童藝術節致辭,講述原·美術館舉辦O』 Kids國際兒童藝術節的初衷,同時感謝各位來賓的到來。
  • 展覽前言|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鍾飆的「世界觀」
    他的前十餘年的工作主要是從不同視角發現和表達現實城市生活的新異景觀——包括變幻莫測的時尚潮流與刻板的傳統文化形態的並置與對視——也包括通過一些性感女性人物造型在城市環境中的誇張呈現,放大某種油然而生的緊張感和矛盾性,也體現了對歷史和未來的雙向追問。鍾飆深刻理解,當代藝術好比長著二隻腳,一隻腳立在過去,另一隻腳邁向未來。二隻腳之間的距離越大,作品所留下的影子就越大。
  • 匯聚「海上絲綢之路」IOAF2019第二屆國際海洋藝術節盛大開幕
    原題:匯聚「海上絲綢之路」各國藝術家描繪美好海洋IOAF2019第二屆國際海洋藝術節盛大開幕由AsianACS亞洲藝術文化與科學聯合會主辦的,IOAF2019第二屆國際海洋藝術節於2019年7月26日-29日在韓國濟州石文化美術館盛大開幕
  • 【展覽現場】「空間消失,時間終結——朱嵐個展」在合美術館開幕
    「空間消失,時間終結——朱嵐個展」於5月18日下午4:30在合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批評家刁煒策劃,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擔綱學術主持。展覽分為紙上水墨和影像展示。合美術館副館長姚華擔任主持人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致辭策展人刁煒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