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繪畫來抵抗遺忘」 董文通個展武漢合美術館啟幕

2020-12-19 中國財富網官方

藝術家董文通

開幕式現場

(雅昌藝術網訊)2019年3月22日下午16:30,「『城堡'董文通繪畫場域實踐」在武漢合美術館六、七號廳舉行。此次展覽共展出藝術家近百餘件作品,內容涵蓋架上繪畫、數字繪畫、裝置與影視作品,給觀眾帶來極強的情感共鳴和與不同的情感體驗。

展覽現場

董文通以空間的現存狀態回溯其昔日景觀,以人為生活的痕跡折射出時光流逝之感、歷史變遷之態。時間,成為了其創作的隱匿主題。

通過對物的布置和調動,董文通營造出一種介乎於現實與想像的奇異景觀。《一場生動的交流》中迷途於廢棄教室間的羔羊、《遺落的海綿床》中蜷縮在床墊上的流浪狗,這些突兀的介入者,一如城市化進程下孤獨的個人標本,僅剩的是無所依傍的單薄。

展覽現場

董文通作品

董文通的繪畫中也許偶有荒誕、失落的情緒,卻從未有憤怒、掙扎的躁動,至始至終散發著平靜和理性。在信息碎片隨網際網路發展而成倍激增的今天,個體似乎越來越失去了與社會進行激憤對話的興趣或能力。行動電話和網絡社交的便捷並未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科技的高速發展也遠不敵一方鄉土或一句鄉音的真切和溫暖,這或許就是董文通開始《畫鄉親》系列創作的動因吧。藝術家試圖用一張張淳樸而真實的面孔來維持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平衡,或許他的創造,推動和提示了一種自我感知,讓我們重新審視人文訴求中被輕易忽略的東西。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董文通選擇用繪畫來抵抗遺忘。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15日。

展覽現場

相關焦點

  • 「城堡——董文通繪畫場域實踐」 在武漢合美術館開展
    楚天都市報3月22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艾小錚)3月22日,「城堡——董文通繪畫場域實踐」 展在武漢合美術館開幕,展覽將持續展至5月15日,觀眾可持身份證前往免費觀展。董文通 《繪畫場_輕巧》數字繪畫紙本微噴 2017年據介紹,董文通1979年10月生於河南,現任教於西安美術學院造型藝術部。本次展覽以藝術家董文通的油畫作品為主,同時展示他探索全新藝術領域的數字繪畫作品。
  • 劉慶和「同塵」個展將於武漢合美術館開幕
    2018年6月15日——2018年11月15日,「劉慶和:同塵」個展將在武漢合美術館展出。
  • 年終盤點|合美術館2019展覽回顧
    合美術館自開館以來,一直秉承「學術性、國際性、開創性」的辦館理念和「讓當代藝術走向大眾」的辦館宗旨,強調藝術家個案研究,側重扶持藝術創新力量。努力創辦面向未來,具有思想影響力、藝術傳播力的新型美術館。2019年合美術館共舉辦展覽16場,每一場展覽都獨樹一幟,都有其不同的風格。
  • 黃立平:合美術館是企業的「文化實驗室」
    不久前啟幕的「《藝術》谷文達回顧展」為合美術館的五周年劃上了一個完美的節點。對於合美術館來說,武漢是「八五美術新潮」的奠基地之一,今天合美術館有責任重新去梳理「八五美術新潮」的思想脈絡,特別是當時藝術家的視覺表達手法,他們嘗試用新的方式來看待世界、用新的方式來審視傳統,都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對今天的藝術界能產生長遠的啟迪和借鑑意義。
  • 【展覽現場】「空間消失,時間終結——朱嵐個展」在合美術館開幕
    「空間消失,時間終結——朱嵐個展」於5月18日下午4:30在合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批評家刁煒策劃,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擔綱學術主持。展覽分為紙上水墨和影像展示。紙上水墨為數年來藝術家抽象水墨造型的延續與變化著的作品;而影像部分則是影像藝術家用新媒介手段與水墨藝術家的互動或用影像手段對水墨作品的表現。
  • 武漢國際創客藝術節|@武漢·2019:開合未來在合美術館開幕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9:30—17:30(9: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展覽地址:武漢市洪山區野芷湖西路16號2019年的武漢合美術館,這座在全國極具影響力的民營美術館,已整整運營了五年。
  • 展覽前言|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鍾飆的「世界觀」
    儘管在藝術史的意義上,近幾十年來無數人試圖追求在繪畫領域有所建樹並付出辛勤努力或許均為徒勞,但仍有少數才華卓著者幾乎在絕路處開闢出了自己的新路。鍾飆正是這樣一位傑出的藝術家。通常,鍾飆採用抽象之「態」構成起承轉合之基,並將對神秘未知世界和不確定事物的敬畏置入其中,在不經意中將抽象繪畫部分的視覺表現力的隱喻功能發揮到極致。他所追求的「態變形隨」即用組合起來的歷史圖景、符號和「不可把控」的未來之「變形」來顯示自己所崇尚的「忠實於現實」之心態。今年5月和9月,題為《鍾飆顯形》的個展分別在德國波恩當代藝術館與德國哈根歐斯特豪斯美術館開幕。
  • 「@武漢2020」四場展覽今日在合美術館共同開幕
    2020年10月16日下午16:30,「楔子:傅中望」、「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和「隱真:郭子」同時在合美術館開幕。眾多藝術界嘉賓、批評家、媒體等齊聚合美術館,見證了本次展覽開幕。本次開幕式由合美術館副館長姚華主持。
  • 蘇東平個展亮相中間美術館
    原標題:蘇東平抽象繪畫個展亮相中間美術館 觀眾認真觀看蘇東平抽象繪畫作品    2013年8月10日下午4時,「法度 瞬間——蘇東平抽象繪畫」展在北京中間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蘇東平近十年創作的抽象繪畫作品一百餘幅。
  • 湯國&金亞楠雙個展亮相華僑城盒子美術館
    ▲華僑城盒子美術館外景圖2020年11月17日,由華僑城盒子美術館主辦的「湯國:大江東去」和「金亞楠:流動的間隔」兩個個展將同時拉開帷幕。「湯國:大江東去」由胡斌擔任學術主持,鄭聞擔綱策展,呈現湯國最新創作的一系列大尺幅天然紙漿纖維作品。「金亞楠:流動的間隔」由冀然擔綱策展,展出金亞楠六組裝置雕塑作品。
  • 來合美術館看傅中望的「楔子」、以及當代藝術家的青澀時光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孫江舒10月16日下午,「楔子:傅中望」、「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和「隱真:郭子」四個展覽,同時在合美術館開幕。眾多藝術界嘉賓、批評家等齊聚合美術館,見證開幕。
  • 流光溢彩 · 瀲瀲西湖——李士運個展@杭州8號畫廊11月2日即將開幕
    《古亭玉蘭》50×70cm布面油畫南宋都國的文人殤雅之氣,在這秋上之展顯露的自然無限、讓這秋色更添書卷之合。《山石金柿》 50×70㎝ 布面油畫 2017秋風起錢塘,不問江潮往何處;湖水興波瀾,清波門上赴雅集。
  • 藝術家張璇個展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隆重開幕
    青年藝術家張璇首次個人作品展於9月19日下午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張璇兩年內創作中遴選出的14件具有標誌性和代表性的作品,本次張璇帶來的14件作品通過夢境、孤獨等主題呈現出了今天的年輕藝術家對於當代都市生活的思考。本次展覽由策展人段少鋒擔任策展。
  • 讓真相告訴現實 ——鄧少偉個展亮相悅美術館
    由北京798悅·美術館主辦、瀧帆(北京)投資有限公司和陶行知藝術研究院協辦的《讓真相告訴現實·鄧少偉個展》,5月2日15:00在北京798悅·美術館正式開幕。  這次展覽是當代藝術家鄧少偉近三年的作品,作品多是採用傳統的繪畫圖式,用一種隱喻的方法表達他的生存體驗。看似與今天的城市生活相距甚遠,而是關聯著他的少年記憶,傳遞著淳樸而悠遠的鄉村氣息。
  • 武漢合美術館開館 定位漢版「798」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張學榮 曾茜)昨日,光谷聯合集團旗下武漢合美術館在武漢創意天地開館,光谷聯合集團董事長黃立平在公司成功赴港上市後首次公開露面,表示要將武漢創意天地打造成漢版的朝陽798藝術區。
  • 「湘」遇敦煌和寶島 臺灣畫家洪政東大型個展在長啟幕
    紅網時刻4月20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丁陽亮)狂野的色彩、恣意流竄的筆觸,從南臺灣的風土民情、自然美景到大漠敦煌、遠古情思……今天下午,一場名為「寶島情詩·敦煌冥想——洪政東的油畫世界」的大型個展在李自健美術館舉行。這是李自健美術館的首場臺灣畫家個展,也是洪政東一生中最大規模與力度的公益展,更是促進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增進同胞情感的紐帶。
  • 展覽預告|「@武漢·2020」四場展覽將於10月16日在合美術館聯合開幕
    @武漢·2020 系列展覽:「楔子:傅中望」 「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 「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 「隱真:郭子」 四展將於2020年10月16日下午4時30分在合美術館聯合開幕。
  • 臺灣藝術家薛保瑕個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圖)
    薛保瑕抽象藝術展開幕式現場由中國美術館主辦,臺灣美術院文化藝術基金會協辦的「流動現實——薛保瑕抽象藝術展」於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1月10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出的24件作品呈現出薛保瑕在抽象繪畫領域獨特的創造風格。
  • 「木·字」 朱金石個展 06.06-08.06@合藝術中心
    為了充分敘述朱金石40餘年的藝術實踐,合藝術中心展出了朱金石的30餘件作品,其中包括1979年在星星美展顯現過的《雨傘》、80年代在居民樓裡展出過的抽象繪畫、90年代在寓所中擺放過的裝置作品、以及2000年後的厚繪畫作品。通過這些展品,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朱金石的探索軌跡。這一軌道相當於一個立體的圓形,東方、西方,傳統、當代都是圓上的點,它們既對峙又包容,同時還相互契合。
  • 江上越個展在日本千葉市美術館舉辦
    日本著名當代藝術家的展覽「杉本博司個展」「宮島達男個展」「草間彌生收藏展」「瑞士當代藝術展」等等的回顧展以及群展。美術館的建築結構保留了1927年建造的日本近代的新文藝復興樣式的老建築,以包圍老建築的方式蓋的新建築。其建築被日本建設省成為公共建築百選之一。千葉市對藝術文化的支持實現了美術館今年的翻新和擴建,2020年重新開館。